- 相关推荐
余秋雨《黑色的光亮》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只要有考核要求,就会有练习题,做习题在我们的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检验学习的效果都是非常必要的,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习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余秋雨《黑色的光亮》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余秋雨《黑色的光亮》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
原文:
黑色的光亮
余秋雨
中国,有过一种黑色的哲学。世人又将之称为“显学”。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也说:“世之显学,儒墨也。”
但是,这两大显学,却不能长久共存。墨子熟悉儒家,但终于否定了儒家。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无差别的“兼爱”,否定了儒家有等级的“仁爱”。他认为,儒家的爱,有厚薄,有区别,有层次,集中表现在自己的家庭,家庭里又有亲疏差异,其实最后的标准是看与自己关系的远近,因此核心还是自己。这样的爱,是自私之爱。他主张“兼爱”,也就是祛除自私之心,爱他人就像爱自己。
《兼爱》篇说——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这话讲得很明白,而且已经接通了“兼爱”和“非攻”的逻辑关系。是啊,既然“天下兼相爱”,为什么还要发动战争呢?
墨子的这种观念,确实碰撞到了儒家的要害。儒家“仁爱”的前提和目的,都是礼,也就是重建周礼所铺陈的等级秩序。在儒家看来,如果社会没有等级,世界就成平的了,何来尊严,何来敬畏,何来秩序?但在墨家看来,世界本来就应该是平的,只有公平才有所有人的尊严。在平的世界中,根本不必为了秩序来敬畏什么上层贵族。要敬畏,还不如敬畏鬼神,让人们感到冥冥之中有一种督察之力,有一番报应手段,由此建立秩序。
儒家的仁爱,由于太讲究内外亲疏的差别,造成了人际关系的迷宫,直到今天仍难于走出。当然,不彻底的.仁爱终究也比没有仁爱好得多,在漫无边际的历史残忍中,连儒家的仁爱也令人神往。
更不奇怪的是,上层社会终于排斥了墨家。这种整体态度,倒不是出于误读。上层社会不会不知道墨家的崇高地位和重大贡献,例如,就连早已看穿一切的庄子,也曾满怀钦佩地说“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就连统治者视为圭臬的法家,也承认他们的学说中有不少是“墨者之法”;甚至,就连大家都认为经典的《礼记》中的“大同”理想,也与墨家的理想最为接近。但是,由于墨家所代表的社会力量是上层社会万分警惕的,又由于墨家曾经系统地抨击过儒家,上层社会也就很自然地把它从主流意识形态中区隔出来了。
秦汉之后,墨家衰落,历代文人学士虽然也偶有提起,往往句子不多,评价不高,这种情景一直延续到清后期。
这种历史命运实在让人一叹。
但是,情况终于改变了。一些急欲挽救中国的社会改革家发现,旧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必须改变,而那些数千年来深入民间社会的精神活力则应该调动起来。因此,大家又重新惊喜地发现了墨子。
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创刊号中,故意不理会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而独独把墨子推崇为平等、博爱的中国宗师。后来他又经常提到墨子,例如:
仁爱也是中国的好道德,古时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的兼爱,与耶稣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
梁启超先生更是在《新民丛报》上断言:“今欲救亡,厥惟学墨”。
他在《墨子学案》中甚至把墨子与西方的思想家亚里斯多德、培根、穆勒做对比,认为一比较就会知道孰轻孰重。他伤感地说:“只可惜我们做子孙的没出息,把祖宗遗下的无价之宝,埋在地窖里两千年,今日我们在世界文化民族中,算是最缺乏伦理精神、缺乏科学精神的民族,我们还有面目见祖宗吗?如何才能够一雪此耻,诸君努力啊!”
孙中山和梁启超,是真正懂得中国的人。他们的深长感慨中,包含着历史本身的呼喊声。
墨子,墨家,黑色的珍宝,黑色的光亮,中国亏待了你们,因此历史也亏待了中国。
那么,千说万说,墨子四处传播的道义中,有哪一些特别重要,感动过千年民间社会,并感动了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呢?
我想,就是那简单的八个字吧——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我希望,人们在概括中华文明的传统精华时,不要遗落了这八个字。
阅读题:
联系全文,简要阐释“中国亏待了你们,因此历史也亏待了中国”这句话的意思。(3分)
答:
从文章内容来看,儒墨两大显学,不能长久共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答:
本文多处使用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加以说明,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
关于“爱”,你是同意儒家的观点,还是赞同墨家的主张呢?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倾向性意见,并简要阐明理由。(4分)
答:
答案: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没有给墨子应有的学术地位,因此今日中国在世界文化民族中,算是最缺乏伦理精神、缺乏科学精神的民族。(3分)
对于“爱”的理解不同。儒家的“仁爱”有等级,核心是自己,墨家的“兼爱”无差别,爱他人就像爱自己。(4分)
例如,文章对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进行对比,好处是说明墨学成为“黑色的哲学”的原因。(可举其他例子,言之有理即可。)(4分)
①我倾向于儒家。在爱的问题上,儒家比较实际,利用了人人都有的私心,层层扩大,向外类推,因此也较为可行。
②我倾向于墨家。虽然难于实行,却为天下提出了一种纯粹的爱的理想。这种理想就像天际的光照,虽不可触及,却让人明亮。(4分)
余秋雨《黑色的光亮》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2
原文:
略
阅读题目:
16.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子是缥缈的灰白色 缥缈:高远隐约的样子
B.却是宇宙天地的始源之色 始源:事物的起源和开始
C.从主流意识形态中区隔出来 区隔:提炼,抽取
D.就是祛除自私之心 祛除:驱散,消除
1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墨子是诸子百家中唯一一个用自己的名号来称呼自己学派的。
B.墨家一百多名弟子全部自杀,是因为他们所接受的守城之托无法实行。
C.作者举庄子、法家、《礼记》为例,意在说明其他学派对墨家思想的排斥。
D.作者在文中多次设问,引人入胜,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8.请赏析文中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6分)
19.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章标题“黑色光亮”包含了哪些涵义。(6分)
20.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红楼梦》第六十五回,贾琏的小厮兴儿谈论贾府女眷,提到探春时说:“三姑娘的浑名是‘玫瑰花’,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刺戳手。”请结合小说具体情节,分析他对探春的评价。
【余秋雨《黑色的光亮》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余秋雨《黑色的光亮》阅读答案07-21
余秋雨《旷野》阅读答案08-14
废墟 余秋雨阅读答案07-15
余秋雨《壮士》阅读答案11-02
余秋雨《莫高窟》阅读答案10-31
《壮士》余秋雨阅读答案11-10
余秋雨的《垂钓》阅读答案08-20
余秋雨《垂钓》阅读答案11-17
垂钓余秋雨阅读答案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