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作文

时间:2025-02-07 14:05:25 文圣 习俗 我要投稿

习俗的作文(通用2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习俗的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习俗的作文(通用20篇)

  习俗的作文 1

  我们家乡的春节和北方大多数人家一样,通常的习俗就是吃饺子、拜年和放鞭炮。但是,却很有意义。

  在吃饺子时,我们总是会包很多很多的饺子,有韭菜鸡蛋粉条馅儿的、有韭菜猪肉馅儿的'、还有羊肉萝卜馅儿的,其中我最喜欢吃韭菜鸡蛋粉条馅儿的了。在吃饺子的过程中,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总会说说笑笑的,说一说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与收获,谈一谈新年的美好与未来。

  大年初一拜年是过年的重头戏。我们常常一大早吃完饺子,就去姥姥家,给太姥姥、姥姥和姥爷分别磕头,祝她(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太姥姥今年已经95岁了,最喜欢过年,在这个时候也是她最高兴的时候,因为属她的辈分最高,给她磕头拜年的人也就最多。这时候我还不忘给姥姥家院子里的小狗打个招呼,扔给它个肉饺子作为一年辛苦的奖励。

  放鞭炮,是个很危险的活,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因为没有它仿佛就没有了过年的气氛。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嘻嘻哈哈、嘻嘻哈哈,家乡的春节就是在这样喜庆、团圆、祥和的声音中过去了。

  习俗的作文 2

  我的家乡在四川,那里的各个节日的风俗和别的地方有所不同,那么就由我来把家乡的风俗介绍给大家吧!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俗称“新年”。年节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广大城乡年节前就开始备办年货,杀猪、羊、兔等,制腊肉、购食品、逢新衣,过年时大家穿好衣服、挂年画、贴春联,年三十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动。>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清明节在一年的二月中旬,公历的4月5日前后,主要是郊游踏青、野炊;有的是祭祖上坟扫墓等活动。这一习俗活动也是城乡较普遍的活动。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

  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我们四川的风俗都很特别,我喜欢我的家乡!

  习俗的作文 3

  过年了,各村有个村的过年习俗,我来讲一讲我们这儿的过年习俗。

  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在这一天,还要包饺子,吃大糖。

  祭灶过后,家家都忙于置买年货,打扫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烟、酒、鱼、肉和走亲戚用的礼品更不能少。置办年货一直忙到腊月三十。至今我们仍流传有一首过春节的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贴门旗儿。”

  大年三十儿惯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往这一天,我们这儿还有诸多旧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业封门”、“说书封板”、“讨饭的封棍”等,诸如此类。而民间最重要的活动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岁。现在除夕,仍沿袭以往许多好的习俗。除夕之夜虽然不再“祭祖”了。但有的互拜亲友,看电视,猜迷语,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团聚一堂,互相勉励,总结一年来收获,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学习计划。"守岁"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当午夜的钟声响过,人们争放第一挂鞭炮,这又意味着开封人开启未来的决心和干劲。

  正月初一,家家即早起床,更换新衣,洗涮完毕,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遗像。接着,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全家人吃过年饺子,随后开始到亲友家拜年。旧时拜年一般多由家长带领,先拜长辈近族、邻友,以后再去远处各家。各家为接等贺年客人,家里常备烟、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按开封"早拜年,晚拜寿"的习惯,初一午后,拜年活动即告结束。

  正月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这时,我就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姥娘家。

  我们下午不能走亲戚。

  习俗的作文 4

  我最爱的习俗,莫过于端午节包粽子 ,吃粽子了!

  只要端午节一到,我们全家可就忙活起来了,包粽子啊,吃粽子啊,我样样都在行。我一边说一边包粽子:“这里包粽子的材料不够了,再拿过来一点啊……”说完,我便把棕叶一卷,卷成了一个似直角三角形的样子,再往里面掏个大洞,这时,棕叶部分差不多完功了,接下来,只要再往里面加米,加自己爱吃的馅料,再用线条把棕叶包起来,一个粽子就成型了,只要再放进锅子里蒸一会儿,等熟了之后,就可以享受自己做的.美味粽子了。

  终于到了吃粽子这个“神圣”的时刻了,我看着热腾腾的粽子,不禁口水直流,我的肚子也在古咕咕的直叫,好像在说:“好饿啊,我真想吃美味的粽子……”我接过妈妈送过来的粽子,把线解开,把棕叶拆开,就可以吃了。我用筷子把粽子叉了起来,尝了一口粽米,这个粽米的味道刚刚好,不甜不酸也不甜,堪称人间美味啊!我觉得没有什么食物能与粽子相互媲美了。说罢,我便细细品味人间美味了。不一会,粽子就被我消灭了。休息了一会儿后,我就把剩余的粽子都拿到上面去,给我的姐姐品尝品尝这人间美味。

  我爱端午节,爱因为端午节而忙活的家,更爱因为端午节家家的习俗!

  习俗的作文 5

  我奶奶家在乡村。乡村是个民俗博物馆,保存了很多悠久而有趣的节日习俗, 有趣极了。于是,我每次过节日回奶奶家都要查一查,访一访这个节日的风俗。

  腊月三十——除夕。除夕前几天, 我一边帮奶奶干过年需要准备的东西, 一边观摩奶奶在做什么。除夕前两天,奶奶带着我、米米还有爸爸一起去集市大采购。我发现奶奶买了春联纸、福字纸、饮料,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小食品,各种各样的酒,各种送人的礼品盒,还有……除夕前一天,我发现奶奶在杀鸭子、杀 公鸡,检查需要的东西是否齐了。终于到了除夕这一天:我们快二十人早早休岁, 一边聊天,一边吃饭,吃了很长时间,吃晚饭长辈便给晚辈发压岁钱,上了楼全家人看春晚吃夜宵。除夕晚上不睡觉,家人们甜甜蜜蜜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兴奋得不得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上午、下午,我和奶奶一起擀面皮,用刀子剁肉,拌菜做馅——用面皮包住县做传统“元宵”,而不是现在的汤圆。吃完“元宵”,奶奶早早地带我们来到李宅,当地有名的.板凳龙、花灯,还有精彩的舞龙, 回到家再烧点“元宵”吃吃。

  每个节日都有许多习俗,下次我要发现更多的习俗。

  习俗的作文 6

  中国,一个文明古国,论起习俗,可谓“一地一样”花样繁多,单新年习俗,就五花八门。但亘古不变的是那份喜庆和热闹。

  在我的家乡,新年从腊月二十几就开始了。二十九家家都准备好年货,门上贴好了“福”,有的人家还挂上了两盏大红灯笼。这天中午,照例要吃顿好饭,还要拜神家。下午就该大扫除,门窗擦得亮亮的,屋顶扫的净净的,桌上摆满了瓜子和糖。小孩子们手中已拿上了大小的鞭炮,大街上整天都噼噼啪啪的。大人们也已经在准备新钞,用来装红包。年前这几天热闹的很。

  晚上是要吃饺子的,一般是肉馅的,吃完了饭就去看看春晚。大人一般都不睡,可小孩子就顶不住,看完春晚,把新衣服放在床头,早早就睡下了。

  大年初一,凌晨六七点钟,就被妈妈叫起来了,睡眼朦胧的`,一看见新衣服立马精神起来。穿好新衣服,好好打扮一番,就去拜年了,拜完年还要吃饺子。正月初一不让动刀,不让说不吉利的话,还不能吃荤,不过白菜馅儿的饺子还可以凑合的。吃完饺子好还要去给亲戚们拜年。晚上又是一顿大餐。

  新年那么热闹,那么让人留恋,不知多年以后这些习俗是否还能保留。但我想,不论怎么变,家人不变,一家的和乐不变,幸福就不变。

  习俗的作文 7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我就想起了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虽然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这是奶奶告诉我的,应该是真的吧。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彩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母亲是这样告诉我的。还记得,我那时还天真的问母亲:“妈妈,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你以前经常做吗?”母亲那时的回答我到现在还记得:“这些都是你外婆教我的'。”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最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后人划龙舟以纪念之。屈原真是位大人物啊,我还读过写他的文章,做过有关于他的读书摘抄呢。

  你还知道端午节的哪些习俗呢?可否说来与我们听听?

  习俗的作文 8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他在千百年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些习俗,并且有许多流传至今。

  一饺子

  真正过年前的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千里之外的游子必须赶回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吃饺子过年。因为“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欢和;又取更岁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之意。

  二放鞭炮、贴对联

  这个习俗来自于一个神话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年”的怪兽,一到大年三十儿这一晚就出来伤人,人们都害怕极了,于是就决定在这一年的大年三十儿藏起来,正在人们要藏起来时,天上飞下来一位老人。他对人们说:“这个叫‘年’的怪兽,他怕响声,还怕红色。他来了你们只要穿上红衣服,门窗贴上对联,放着鞭炮,敲着锣,打着鼓,他就会被吓跑了。”人们按这位老人说的去做了,没想到还真的吓跑了“年”。从此以后,放鞭炮、贴对联这个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三烧大红草

  烧大红草要在门口烧,寓意是祝贺全家这一年红红火火。

  听,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拜拜喽!大家们!我要去拜年啦!

  习俗的作文 9

  过年前,我只是和大人玩得很开心。我今年只讲了很多与春节有关的风俗习惯。

  除夕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张贴春联,以示迎春之意。

  每年三十,半夜吃饺子,也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老人们说吃饺子好。爷爷说,吃饺子是很有文化意义的。饺子的谐音是饺子,寓意在饺子发大财。饺子的形状酷似元宝,象征着团圆和富贵。

  大年初五俗称“抱午”,妈妈说是叫人走出家门去户外活动。今天早上,我和妈妈坐公交车去公园玩。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节日服装,仿佛用盛开的鲜花装点了公园。有的人在草坪上玩耍,有的'人在划船,有的人在游乐园里玩耍。真好玩!

  还听妈妈说自从祭灶以后,过年就忙了没有:24扫房,25炸豆腐,26包子,27杀鸡,28贴江湖,29去买酒,30夜过夜,元旦扭扭扭捏。在这里,第30夜和大年初一是最幸福最幸福的。 30日晚上,可以观看春晚。家家户户都幸福,人人都穿干净漂亮的衣服,当然我也穿。孩子们可以用过年的钱做很多事情:买文具、买书、给灾区的孩子们捐款。

  总之,我非常喜欢中国新年。

  习俗的作文 10

  由于各种原因,我的曾祖父和曾祖母的坟墓不在同一座山上。我曾祖父的坟墓在一座低矮青翠的小山上。从上到下,是一片竹林。踏上一些破碎的青石台阶,我们很快就到达了坟墓。墓的两边有草和野藤,墓上长着几棵竹笋。我们为坟墓锄草,清理坟墓上的枯木,祭奠祖先。曾祖母的坟墓在一座高山上,道路狭窄,杂草丛生。我妈跟我说,她奶奶是个很和蔼可亲的老人。她的'母亲、兄弟和姐妹都在二十年前长大并去世.祭奠完祖先,我们下山了。

  下山的时候我们边走边拔艾草,我妈说给我们包清明饺子吃。到了停车的地方,我们已经采了很多艾草,但是我的手在采艾草的时候被杂草割伤了,伤痕累累。

  回到家,我们先用水煮艾,然后用冷水洗,切碎,再煮,然后用面粉端上来。完了之后,我也像爸妈一样学会了一起包艾饺子。第一,我做了一只活泼的大耳朵大风扇的猪,很可爱。不到一分钟,我就做了一只甜甜的小猪,肚子里有糖。然后我做了一只大公鸡,因为皮薄馅多,所以被“撑起来了”。

  这是快乐的一天,也是有意义的一天。

  习俗的作文 11

  过去,故乡是一个记忆朦胧的地方。我还小,并不了解故乡的风俗,现在的我对故乡的习俗能辨别和理解了。

  每逢过节的时候,在故乡的人都会去赶集,并很有礼貌的访问其它家的人,邻里间会互相赠礼。尤其在过年的时候,大家总会互相祝福和问候,如果关系好的还会邀请别人到自己家作客。

  过年时的.故乡有很多习俗,小孩要帮大人做事,吃夜席,通常凌晨两三点睡觉,晚上非常热闹,几乎把大门打开,也不会有人来做恶事。鞭炮声一直响到新年早晨,大人们不会担心小孩玩鞭炮,我去年就放了一晚的炮竹。天亮时,大人们会给小孩零花钱,俗称压岁钱,这时的我们会非常高兴。关于家乡过年,也有很多话不吉利,不能说,一般过年人们都追求吉祥如意。

  在故乡吃年饭也有习俗,每逢这时,大人们通常会让小孩先吃,老人后吃,原因是一年过去了,小孩又长了一岁,大人们会祝贺,所以先吃;一年过去了,老人生命又少了一年,所以后吃,意为长寿的意思,符合年龄需求。

  故乡的风俗众多,过年是大年,所以故乡对节日习俗很重视。

  习俗的作文 1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两句诗描写过春节时放爆竹的习俗,而在我们家过年也有有趣的习俗。

  一到正月初一,我们家就一定会全员围在桌子旁,然后分工好,谁擀饺子皮,谁剁肉馅,再一起包饺子,为了增加节日氛围,妈妈在这天总会特意包两个蜜枣馅的饺子,先把饺子皮摊在手心上,用勺子舀一勺肉馅,再用手指沾一些水抹在饺子皮的边缘,接着把饺子皮的`两边捻在一起,最后入锅煮上十几分钟,等到饺子全浮起来,就可以吃了。

  春节不得不提的另一个习俗就是“祭拜老祖宗。”祭拜这事儿,”也是很讲究的,要先杀鸡放血,鸡毛,斟酒和茶,祭拜时要保有敬爱和怀念之心,要一连鞠至少15个躬,要祝逝去的亲人在天国安好,烧旧纸币。

  春节的第三个习俗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红包,大人包红包,小孩收红包,红包所代表的寓意是“压住不祥,压住邪祟”。人们要在这环节说些真心祝福对方的话。例如“一帆风顺、五福临门、万事如意、身体吉祥、身体健康……”收完红包的红包,红包皮必须留着。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定要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牢记中华传统节日。

  习俗的作文 13

  元宵节,家里甚至连汤圆也没有……

  突然发觉,在我们身边,古老的传统习俗正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开始被人淡忘,直至遗忘。

  像元宵节吃汤圆、寒食节吃冷食等,如今记得的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情人节、圣诞节之类的外国节日。

  是什么让我们遗忘了我们原有的习俗呢?

  有人说,我们并没有忘记最原始的习俗,只是把它们过得简略一些,或者是放在心里面记着而已。可是,我要说,它们如今已经被简略得快不存在了,而年龄越来越小的孩子,知道的传统习俗也越来越少。

  是忙碌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城市的.脚步越来越快。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一刻不停留地赶路,生怕耽误一分一秒宝贵的时间。所以,他们忘记了习俗。那为何圣诞夜的路上总是异常的热闹,还有那么多彩色的圣诞树,那么多的"圣诞老人"?

  年轻人喜欢过"洋节"。在情人节送玫瑰和巧克力,在圣诞夜狂欢……几乎成了一种潮流。仿佛不这样做,就落伍了。久而久之,这些节日代替了中国的习俗。

  是不重视吗?刚开始是简化,然后再简化,最后索性就不记得了。

  终于,我找到了缘由,这根本就是没有认真重视它。

  习俗的作文 14

  说到习俗这一词,我首先先想到的节日是春节,春节有很多习俗,比如拜年,贴春联,穿新衣,等很多习俗,春节还有着万象更新,辞旧迎新的说法。

  大家都知道春节习俗很多,我来说一下吧,有放鞭炮拜年,穿新衣贴春联等。

  记得有一次春节我一回家,爷爷奶奶都给我压岁钱,据说给压岁钱会保你平安,还有一次出去半年,一直从早上拜到了下午,中间就回去过吃饭,接着又出去了。

  我每年都会穿上新衣,这代表着万象更新的新气象,在除夕大扫除是有着辞旧迎新的说法,记得有一次打扫除的时候,我和妈妈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不留一点灰尘,不留一点脏,过年还可以和我的朋友一起玩,过年还有一个习俗是守岁在守岁这个习俗里人为不许关灯,在家里守岁,这是为了祭祖祭神的。

  我每一个春节过的都很开心,因为在春节里,我可以出去和爸爸妈妈和弟弟一起出去拜年,还可以放鞭炮,和朋友们玩,最重要的是可以和家人们团圆,每个春节我过的`很开心,也很高兴。

  过年最重要的是要大家团团圆圆!

  习俗的作文 15

  为迎接春天的到来,我国各地有许多“迎春”的风俗习惯。据《礼记—月令篇》记载:周代,立春日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至东郊迎春,并祭太皓、芒神,祈求农业丰收。

  明、清时期,民间有迎土牛、迎农祥、浴蚕种等习俗。山西民谣云:“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

  在清代,各州、县的地方官员,立春之日会至城郊祭祀芒神。祭祀毕,要用彩纸扎制的“春牛”打破,牛肚内所装的干果食品,随之抛洒一地,儿童争而食之。

  立春之日,有吃春饼、春盘的.食俗。春饼是以麦面蒸制或烙制的小圆饼,食时卷以豆芽菜、韭黄等炒菜,故历来有“春到人间一卷之”的说法。立春日食春饼,谓之“咬春”,据云可以“却春困”。

  在江苏高邮地区,立春的前一日要举行“迎春宴”,歌舞娱乐。春盘以萝卜、芹菜等为菜盘,相互馈赠。苏东坡有诗云:“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

  广西人民以立春为“春牛节”。这天晚饭后,村寨里的劳动能手和歌舞能手,要组成“送春牛”小分队,敲锣打鼓,挨家挨户“送春牛”,意为将丰收和幸福送到各家各户。

  另外,在我国许多地区,“立春”之日民间还要举行“耍社火”的娱乐活动。

  习俗的作文 16

  一说到“吃鸡”,请不要以为是游戏中的吃鸡游戏!今天我要向你们介绍我们家乡的冬至习俗——吃糖蛋甜鸡。

  很早以前,就听爸爸说过冬至是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这一天,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都到了温度最冷的时候。古代人们为了御寒,都会在这天晚上吃鸡进补,用来抵御寒气。

  我们家乡的人们这一天都会吃“糖蛋甜鸡”。糖蛋甜鸡的做法十分稀奇,接下来就让我带你们去看看我奶奶是怎么忙活的吧。

  只见奶奶从乡下抓来了2只土鸡,准备炖整整两锅糖蛋甜鸡,一锅是爷爷奶奶吃,另一锅给爸爸、妈妈和我吃。配甜鸡的材料有桂圆肉、白木耳,这些东西需要一股脑儿放下去,大火烧开,然后用勺子把漂浮起来的.杂质去除。接下来就是放佐料,佐料是老冰糖,冰糖的数量可以根据主人的喜好随意添加。爷爷最喜欢吃甜食,奶奶在那个锅里放的冰糖足足有半斤左右。然后就用小火顿煮,这个过程差不多要进行半天。

  等到鸡肉完全炖烂了,这时就可以把鸡蛋打到鸡汤里煮了。糖蛋必须煮得很嫩,一般都还是汤心的,奶奶说这味道才叫绝。

  享受美食的时刻到了,我们一家人围着糖蛋甜鸡,你一口我一口地吃起来。我也希望,这冬至的糖蛋甜鸡能给我带来一冬的热量。

  习俗的作文 1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到了清明节了。想知道清明节有什么习俗吗?就继续往下看吧。

  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非扫墓莫属了。那为什么要在清明时节扫墓呢?让我来告诉你吧,以前的古代人在清明时节看到万物复苏,就想起了已经死去的亲人,久而久之扫墓就定在清明时节了。

  还有一个就是踏青,也就是春游。那是古代人乘春回大地,扫墓之余,带上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柳枝戴在头上,其乐融融。踏完青后,回家玩玩小游戏,如牵钩、荡秋千、射柳、蹴鞠……古代的清明节跟过年一样热闹。

  那么盛大的`节日怎能没有美食相伴呢?最著名的要数清明饼了,在浙江及其他省都有这种在清明节吃的小吃。它绿油油的、糯糯的,清香扑鼻,甜而不腻。听着听着,就饿了吧,那我勉为其难教你们做吧!先备原料:糯米,棉菜或你喜欢的绿色蔬菜,还有你喜欢的馅料等。先把绿色蔬菜煮熟,晾凉,捣烂。接着把米粉和蔬菜泥充分混合捏成团。之后把馅料包入,最后在蒸屉中,蒸熟即可。

  你们应该会了吧,其实清明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去了解,快回家过这个传统的节日吧。

  习俗的作文 18

  “五月初五,粽味飘香”。一提到这句话,大家想必都会想到那习俗众多、热闹非凡的端午节吧。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过端午节都有不同的习俗,下面由我来给你介绍介绍我的家乡铁岭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我们当地有端午节,给小孩带五彩绳的习俗。在道教中,五色代表金、木、水、火、土。端午节前一天晚上把五彩线放在窗外搭露水,端午节当天绑在孩子的'手腕、脚腕上。端午节过后就摘下来,扔在马路上。说是等到下雨的时候,可以把之前的霉运通通冲走。

  每个端午节,我们家都自己包粽子,今年我家包的是豆沙馅儿的。把糯米泡在水里,然后把红枣打成泥。把粽叶折成漏斗形,把泡好的糯米加入豆沙馅,再把粽子封口、捆上绳子,这样粽子就包紧了,不容易散开。都包好后,下锅蒸40分钟左右就可以出锅了。闻到扑鼻的香气,我迫不及待的跑到厨房。从盘中拿出正冒热气的粽子,用小刀把粽子切开后,咬上一口,啊!香甜软糯,入口即化,使人回味无穷。

  好多人家门上还挂着艾蒿和纸葫芦,艾蒿有驱赶蚊虫的功效,纸葫芦与“福禄“谐音,是富贵的象征。

  不知不觉端午节就过去了,希望下一个端午节早点到来。

  习俗的作文 19

  “爆竹声声除旧岁,梅花点点报新春。”说起咱家乡的习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那我就给大家讲讲春节吧。

  春节是节日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每到春节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贴满了喜气洋洋的春联、福字、年画。在外工作的亲人都会赶回家来,温暖的屋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象征着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户外噼噼啪啪的爆竹声、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的.声音、小孩玩闹的欢声笑语哪里不充斥着过年热闹的气氛?

  正月初一早晨,无论男女老少都早早的起床梳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饭后,大家都走出家门互相拜年。小孩给长辈拜年时,长辈还会给压岁钱,见到好友、亲邻都会说上几句“新年好”。

  这时小孩子们都开心极了,追逐打闹,其乐融融。

  过了初一第二天,男子们便要带上礼物出门去亲戚家拜年,而女子则要在家里接待客人,做上一桌子菜,鱼呀,肉呀,令人馋涎欲滴。这时大家就会边吃边聊,有说有笑的,一切烦恼都抛之脑后。

  春节可真热闹啊!新的一年都让人们换了一个心情,在外打工的人也能够好好休息几日,调整好心情再开始下一年的奋斗。

  家乡的习俗真多,但我犹爱春节。每到春节,每个家庭都团团圆圆,美美满满,真热闹!

  习俗的作文 20

  每地的春节习俗有所不同,如:北京的春节各家在大年三十晚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鞭炮彻夜不绝;可壮族在春节期间要举行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等文体活动,可我们这却又不一样。

  在春节期间壮族家家吃粽子,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粽子用翠绿色的粽叶包裹着。他们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品,最大的粽子重达一二十斤,味香堪称一绝。可我们这里的粽子则小巧玲珑,六七口就能吃完。我们的`粽子里的糯米和枣子等煮熟后只见洁白如玉的珍珠米团里镶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枣,红、白、绿三色相映衬,显得十分艳丽,可壮族顾不得粽子的外貌,只顾粽子的味道。

  我们的年夜饭一定要越少越好,够吃就行了,代表明年有一个新的开始。壮族与我们恰恰相反,他们的米饭煮的越多越好,象征富裕。我们在元宵节时要吃元宵,寓意着来年团团圆圆。

  壮族在除夕要蒸制扣肉、粉蒸肉、叉烧肉等。我们要熬甜汤,期盼生活甜甜蜜蜜;我们要亲戚朋友家拜年,小孩儿可以收到红包。

  一眨眼,孩子们要去上学了,大人们也该上班去了,店铺都开了门,但不可以拖地哦,听说是要保留住去年的财气。

  不同地域的节日习俗真是千奇百怪啊。

【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习俗的作文03-19

习俗的作文04-04

习俗的作文04-04

习俗的作文04-04

习俗的作文05-11

习俗的作文06-03

习俗的作文06-05

习俗的作文06-06

习俗的作文05-10

习俗的作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