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作文[精]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习俗的作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习俗的作文 篇1
转眼又到了中国最重大的节日,春节,通常在这个时候,小孩子兴,因为有红包拿,当然,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春节习俗,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这里的春节习俗吧。
正月初一的早上,妈妈都会煮好热腾腾的'汤圆,然后,我们就会和爸爸忙上忙下的搬张桌子出来,在桌子上面摆好8个碗,8双筷子,整齐的摆放好,接下来,就该把热乎乎的汤圆盛在碗中啦,最后爸爸就会跪着烧纸钱。祭拜完了以后,我们都争先恐后的抢吃汤圆,因为吃老祖宗吃的东西不会生病。
其实这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春节习俗,可是它却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美德,祭拜,是对长辈的尊重,我们以这种方式来表达我们对长辈的思念,体现了一个孝字。
不管是什么样的春节习俗,都应该很好的传承下去,不是吗?
习俗的作文 篇2
我的家乡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城镇,就坐落在一个群山环抱的水岛边。这儿一年四季都是那样风景如画,而那浓郁的家乡风味,也如一颗闪耀的星星,永远亮着,亮在家乡人的心中。
要提到我们这儿的名小吃,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臭豆腐”、”小笼包“什么的,而我最钟爱的小吃却是家乡的烧烤。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广场上开始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一架架四轮的小推车也出来了,一辆接着一辆,上面摆满了早已用竹签子串好的新鲜食物,远远望过去真是琳琅满目,花花绿绿的样子让出来散步的人都惊喜无比。什么骨肉相连、鸡中翅、还有串得整整齐齐的藕片、茄子,看看那白色的藕片,洗得干干净净,在霓虹灯的照耀下反射出澄亮的光泽,让人忍不住要咬一口。
我们这儿的烧烤,有点儿像人们口中所说的烤串一样,而且种类丰富,还有一大好处是绝对不用担心食品安全,因为啊,这种专门做小烧烤的小推车都是经过严格考证的,每一种食物都是现取现串好的.,全都分门别类规规整整地摆放在一个个瓷盘里,绝对不作假;烧烤用的火炉子呢,也要经过换煤炭等复杂的工序。我最爱在盛夏的晚上,挽着姐姐的手走到广场上来,找寻着我最熟悉的那个烧烤叔叔的影子。
啊,找到了,刘叔叔,他做烧烤这一行有十年了,绝对是不折不扣的老字号。谁知道,我们还没靠近烧烤摊,那儿的烧烤师傅都笑呵呵地吆喝起来了:“小朋友,吃烧烤啊,来我们这儿,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包你吃得好!”“小朋友,阿姨这小摊才是最正宗的烧烤,麻辣鲜香,妙不可言哩!”我还是走向了刘叔叔的烧烤摊,挑了几块年糕、魔芋和鸡翅,刘叔叔麻利地打开火炉子,随着那蓝色的小火苗跳着舞蹈,刘叔叔摆开大厨的架势,一只手娴熟地翻着烧烤,另一只手拿起一旁的好些塑料瓶,动作迅速地撒上盐、味精、孜然、花椒粉等作料,再翻过另一面,上上下下地摆动起来,好不欢乐!瞧那烧烤上的一串串小年糕,白色的小脸儿被烤红了,那娇嫩的皮肤也变得皮开肉绽,那土豆呢,更像是摇摇晃晃地跳起了霹雳舞……几分钟过后,美味的烧烤出炉了,我和姐姐坐在河边,一边满嘴流油地吃着带劲的烧烤串儿,一边欣赏河面的景色,那感觉真是胜似人间天堂!
说了熟悉的烧烤,再来瞅瞅我们家乡的一绝——米线吧!
家乡的米线虽然不如云南的过桥米线那样名扬海内外,但其制作的工序却也是十分谨慎。就拿我们楼下那家老牌店来说吧,店面不大,专做早餐米线,里面有好些个服务员,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忙活了,洗菜的洗菜,煮米线的煮米线,烧鸡汤的烧鸡汤……我曾观察过,煮米线的火候不能太大,否则米线会断裂,但也不能太小,不然就达不到那种技艺,总之,得用一种十分劲道的文火煮上十几分钟,然后出锅,又进行一次烹煮,在里面撒上葱花、牛肉,最后再淋上一瓢热腾腾香喷喷的鸡汤,米线就出炉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品尝着美味的米线,时不时地咂咂嘴吧,意犹未尽的样子!
啊,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风味,它朴实无华,却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
习俗的作文 篇3
德国民俗学家对圣诞节习俗探本求源之后,发现大部分圣诞节习俗源自德国。
据德国民俗学家考证,除宗教仪式外,大部分圣诞节习俗形成时间不算长。在英国,圣诞节最初只意味着人们可以狂欢痛饮的酒宴,直到19世纪,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与她的德国夫婿阿尔贝特结婚后,盎格鲁-撒克逊地区才开始流行过圣诞节。把圣诞节带到美国的也是德国移民。之前,从英国到美国殖民的清教徒一度拒绝过圣诞节。
圣诞树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欧洲德语地区。在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曾在战地竖起装饰着蜡烛的`圣诞树。在19世纪70年代,法国人尚未接受来自德国的圣诞树,但圣诞树已开始在欧洲其他地区和北美流行。
据介绍,目前学术界对圣诞树的起源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圣诞树源自古代日耳曼人的习俗,但证据不足;另一种观点认为圣诞树源自16世纪早期有关耶稣诞生的戏剧的布景。德国民俗学家发现,早在1621年,德国特里尔南部一家修道院中就出现过饰有蜡烛的圣诞树。
德国民俗学家认为,在圣诞节前夜即平安夜赠送礼物也是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的发明。他们说,从16世纪起,欧洲一些地区就有在圣尼古拉节(12月初)给孩子送礼物的习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德国不仅保留了赠送礼物的习俗,还引入了“耶稣圣婴”的形象。所谓“耶稣圣婴”实际上是个身穿白衣的金发小姑娘,她和圣诞老人的职责都是把礼物带给过去一年里表现好的孩子。
在许多德国人看来,如今的圣诞节已和历史上的大不一样,美式文化的烙印日益鲜明,原有宗教内容不断消失,而曾经打在圣诞节上的德国烙印更是鲜为人知。
【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经典]习俗的作文11-19
习俗的作文04-30
习俗的作文05-02
习俗的作文05-02
习俗的作文04-27
习俗的作文05-02
习俗的作文04-27
习俗的作文05-05
习俗的作文05-06
习俗的作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