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作文

时间:2025-06-05 10:37:43 鲁迅 我要投稿

[推荐]鲁迅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鲁迅的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推荐]鲁迅的作文

鲁迅的作文 篇1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

  随着光华流转,岁月流逝,在这匆匆的初中三年中,您带给了我太多,深深铭刻在我的心中。

  您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吗?正是这一幕幕清新且童真的生活片段,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每当忆起它,我便仿佛穿梭在这古色古香的学堂中,吮吸着教室中传来的阵阵甘甜,宁静地留恋着那古色古香的眷恋与不舍。我仿佛也置身于那杂草丛生的后院,轻抚那丛丛青翠,低语着奇闻怪事。

  在这封存的土地之上,您是否也感受到了童稚的幸福,感受到了晚风的低吟?

  一步又一步地循着您的脚步追啊追,恍然间,却如同隔世。窗外的明媚春光消失了,生机也消失了,只余下皑皑白雪。

  跟着您回到了故乡,回到了那令人魂牵梦萦的童年之地,却发现,这一切早已不真实。我与您共候在屋中,低语着记忆中的美好,期盼着再次迎来尘封的记忆。孰知,即使擦再多次眼,却也无法看清乡邻的背影了……面黄肌瘦的闰土,客套虚伪的面孔;尖酸吝啬的杨二嫂,也再也不复当年的美貌。

  看着这些逝去的记忆,您沉默着告诉了我现实的残酷与无情,惋惜着社会的动荡不安。也正是这些,才使您笔锋一转,从一位医生俨然变为学者,理了理灰白的头发,义正词严地开始抨击资本主义。

  回翻您的文章,重温您荡气回肠的思想精粹,我又再次沉浸在了《社戏》中生动精彩的表演,漫游在月?绺呦碌拇?埃怀两?诹恕短僖跋壬?分凶ㄗ⒀辖鞯闹卵扔胱鹗χ爻さ拿赖拢弧段蕹!返狞白也令我深深沉思这世间的阴阳……

  是您用这质朴的语言陪伴了我三年光阴,的.便是带给了我关于心灵的感悟与升华。谁说一草一木不能被赋予思想?谁说一人一事不能被予以情感?在我心中,您既是一位奋发向上的民族战士,一位闻名四海的笔者,也同时是我的良师,您用平和的文字抚平了我心中的不解与急躁。

  愿我也能拥有您的严谨与执着,拥有您内心中不懈的民族之魂,用热血去奋斗,去拼搏!

  祝

  精神不朽!!

XXX

  xxxx年x月xx日

鲁迅的作文 篇2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鲁迅——我们的明灯》。

  谈起鲁迅先生,他的形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蓬松的头发虽看起来很乱,却很精神;每一根都笔直地挺立着。一张又瘦又黄的脸令人难忘。他的眼睛不大却很有神,令人不敢直视,却又给人无穷的力量。

  民族沉浮中,他承受着敌人的打压摧残,在纸上挥洒着英雄样的嬉笑怒骂。情系神州,一半铸成博爱,剩下的五分凝成华章,剑眉一挑就是中华脊梁!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去了绍兴,第一站是鲁迅故里。一进去便看见“民族脊梁”四个大字,我是懂非懂。后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看到了鲁迅的童真与快乐。鲁迅纪念馆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他:“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他一生的写照,他用满腔热血实践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追求。读他的书,更令我吃惊。他呐喊:拯救国民在于拯救其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文化落后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的愚昧麻木。在那黑暗的时代,当整天说着我先前比你们阔多了的阿Q惨死刀下时;当愚昧无知的华老栓拿着蘸满先烈鲜血的馒头为儿子救命时;当“救救孩子”的呼喊从狂人口中发出时;当风雪中的祥林嫂倒在新年的一片祝福声中时,我的灵魂颤抖了,愚昧已然蔓延,“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建立起高高的精神殿堂,才能堂堂而生,磊磊而立!鲁迅,时代的伟人;民族的灵魂。他书写了光荣,挺起了中国人傲慢的脊梁。这时的我似乎有点明白了!

  五千年风风雨雨,炎黄子孙坚贞不屈;八万里铁戈金甲,神州儿女自强不息。一颗赤子心,一缕民族魂,撑起神州九万里的朗朗晴空,谱出华夏五千年的精神颂歌。同学们,让我们时刻记住“惟有民魂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少先队员,我们要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将以鲁迅为明灯,为榜样,共筑“民族精神”!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和人格修养,把民族精神烙印在我们心里,为祖国的发展献上我们最真挚的祝福,为祖国的腾飞献上我们最大的力量!

鲁迅的作文 篇3

  游鲁迅故里 今天,我和妈妈又去鲁迅故里玩。 鲁迅故里的游客真多啊。我先去了鲁迅小时候玩过的百草园。妈妈给我讲了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我在想,这么高的桑树,蚕宝宝怎么爬上去呀?我在矮墙边发现了一只小小的蚱蜢,它一跳就跳进了草丛,再也找不到了。 我又去了鲁迅故居、鲁迅祖居和鲁迅纪念馆。最好玩的是三味书屋,我早就听妈妈讲过鲁迅刻“早”字的'故事,但是却没有找到那张桌子。接着,我和妈妈坐在三味书屋里,有一位老先生给我们上课,上的是《三字经》。

  老先生很瘦,穿了一件长衫,戴了一顶有长辫子的帽子。他让我们一起跟他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告诉你,念不出老师要打手底心的。我觉得挺好玩,忍不住大笑起来。老师还教大家作对,对上了有小礼物。老师说:“茴香豆。”妈妈第一个对:“花雕酒。”还有的对:“霉干菜,臭豆腐。”老师把小礼物送给了妈妈,妈妈又送给了我。后来,妈妈又用“比目鱼”对出了老师的“独角兽”。老师说:“妙哉,这正是鲁迅小时候对的。”原来,妈妈刚好看过这个故事,想不到派上了用处。 今天真不错,游鲁迅故里有这么多的开心事!

鲁迅的作文 篇4

  目光犀利穿过黑暗,嘴角带着浸润着血迹的蔑视和嘲讽;你在彷徨,你在呐喊;把笔杆,变成了锋利无比的匕首,面对几千年的王朝历史;你用沉默中的爆发,惊醒沉睡中的魂魄。

  前方的路迷茫,我们需要光的引领。

  你就是我的前行之光-----鲁迅。

  你呐喊:拯救国民在于拯救其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文化落后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的愚昧麻木。在那黑暗的时代,当整天说着“我先前比你们阔多了”的阿Q惨死刀下时;当愚昧无知的华老栓拿着蘸满先烈鲜血的馒头为儿子救命时;当“救救孩子”的呼喊从狂人口中发出时;当风雪中的祥林嫂倒在新年的一片祝福声中时,我的灵魂颤抖了,愚昧已然蔓延,“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是你,为我在黑暗中把前行之路照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建立起高高的精神殿堂,才能堂堂而生,磊磊而立!

  在社会日益复杂的今天,那些“麻木”的.看客并未“断子绝孙”,甚至“人丁兴旺”。湖南数百名群众兴高采烈,面带微笑,在如潮的欢呼声中见证一个鲜活的生命从高楼跃下永远消失;当“小悦悦”遇难,道旁十八个人经过都装没有看见……物质丰富而精神贫瘠,道德沦丧,城市与冷漠戒备相联,良心和良知的血液已被商业稀释,

  前行路上,光,似乎残缺了,我拾起了他们丢失的灵魂碎片。你说要不断改造国民的劣根性,使中国人不再麻木落后,不再愚昧无知。你说哪怕光有所残缺,但仍需坚持,要从内心将光不断迸射,一点一点刺入黑暗。一个寒冷的冬天虽已经降临,但泥土下的种子已经苏醒,春天还会远吗?

  前行路上,穿梭在光亮中,做一个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残酷的试炼;前行路上自己也来放光,照亮一路的高低起伏,照亮生命的山峦,照亮理想的高台。这光定能突破黑暗也突破冷漠,这光定能百折不回,战无不胜。

  和谐的社会同时也是文明的社会,在建设中,我们应担当起正义,担当起良知,摒弃冷漠, 传递温暖。如此走进21世纪才不会耻辱。

  前行有你,前行有光。

  我定会以我的光,唤醒沉睡的大地!

鲁迅的作文 篇5

  看到先生的名字,就觉得仿佛在面对一座高不可攀的丰碑,不敢轻易落笔,惟恐玷污了先生的一身正气。也许,我只能怀着诚惶诚恐的心情来写一些轻薄的文字了。

  晚生了半个多世纪,无缘亲睹先生的风采,却也有幸瞻仰过先生的大幅照相,相上严肃的先生配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言,真的是透出一股凛然的威严感,只是让人觉得有些冷漠无情。其实先生岂是无情之人!"无情莫比真君子",先生对朋友、青年、劳苦大众是一片赤诚,就像佛祖与恶魔战斗时是一副决绝的无情面容,而转过身来面对众生时却是一副慈祥的金面。

  先生爱骂人,就像人说的所谓"他没有一篇文章里不放几枝冷箭"。这一点在先生的杂文中最是显露无遗。举个例子吧,《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无常》。先生写道,"这样看来,无常是和我们平辈的,无怪他不摆教授先生的架子(教授先生即暗指污蔑女学生的陈西滢等人)。"这样的话被"教授先生"们看见了,定是气急败坏。而先生的同仁看到了,必定会开心不已。而我只能佩服先生,骂人能骂到亲者快,仇者痛,且不露一丝痕迹,也只有先生了!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生活在那样一个麻木不仁的时代,"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是痛苦而鲜明的。眼见同胞在水深火热中挣扎,却一脸茫然,先生的心中定是饱受煎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成了先生永远的心结。于是先生的文章便常常从一个冷眼旁观者的角度去叙述。比如说《狂人日记》这篇被称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猛烈抨击’吃人’的'封建礼教的小说,文字很是清澈,文风也很清新,然而文章看完了,心却沉重得仿佛在一点一点坠下去。五千年历史中的糟粕就在先生的无情剑下现出原形。

  先生的悲哀还在于他清楚地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劣根性,却无力改变,只好用匕首般的文字去刺那些毒瘤。先生的深情便埋在了无情的文字间,让人深深地悸动。看过《孔乙己》、《阿Q正传》的人少有不笑的,但那是怎样带泪的笑啊!戏谑着这一切,先生的心中该是怎样的辛酸啊!

  人说"文如其人",而先生的文章极少清风明月,亦少多愁善感,因此先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斗士文人",这是文人中的稀有品种。他们在铿锵昂扬的大时代中,把文章当利剑,挑破一切丑恶肮脏的东西,在时代的暴风雨中引吭高歌。他们并非不懂伤春悲秋,只是他们不会去逃避血腥的凄风苦雨。只可惜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文人实在是寥寥无几,而鲁迅便是这少有的几位文人中的佼佼者。

  看鲁迅的文章,觉得文中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但他并不是属于那个时代。他的战斗,和他无情的文章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精神。

  喜欢鲁迅的文章,也因此觉得先生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夜深人静,我看见先生在夜色中朝我姗姗而来,脸上还带着意味深长的微笑,真的很近啊……

鲁迅的作文 篇6

  庸医,什么是庸医?庸医指的是那种医德败坏之人。而鲁迅的父亲曾遭遇过庸医的毒害,鲁迅的《父亲的病》就是关于鲁迅笔下庸医的形象的《朝花夕拾》中的一个篇目。那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笔下的庸医吧!

  鲁迅,一位杰出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他的笔戳穿了无数的封建社会形象,而《父亲的病》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这是《朝花夕拾》中唯一较为正面描写父亲的一篇。

  医生,在现在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词,而在隔了我们现在一个世纪的封建社会,医生这个词在鲁迅眼中是多么无耻的形象啊!

  第一,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从从容容地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画押。“先生,这病看来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主人在背后说。“可以。”他说。于是另开了一张方:凭票付英洋贰百元。下面仍是署名画押。运用讽刺之法,对“名医”开药过程写得很详细。这个是为父亲治病的一个缩影。“特拔”、“草草”、“死”与后文照应,语言从容,却能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悲伤与愤怒。而他的所谓的“药方 ”仅不过是身外之物——金钱,且那所谓的“名医”其实就是个幌子罢了。

  第二,“芦根与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这里的“从来”就可以说明病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要用这些神奇的药材,辛辣讽刺出“名医”所开药的离奇怪诞。写出了作者对于“名医”的怀疑。而后句的“蟋蟀一对”与“原配”。所谓“原配”便是天生的一对儿才行,不可离了再续。这里的药材更加离奇,甚至不能作药材。而“名医”的.药材自然有一点难度,但这个难度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鲁迅这里运用了暗喻,将那些“名医”能治好父亲的病的可能性比为了原配蟋蟀。“败鼓皮丸”也是那些“名医”药村之一,就是打破的旧鼓皮做成的药丸。而这道理更加离奇,水肿一名鼓胀,用破鼓皮便能打败它。但“破鼓皮丸”只是一鼓皮打破罢了,那这样怎么可能治好病(水肿)呢?那照“名医”这么一说那未何不用鱼泡呢?这样谣言便不攻自破了。而且这原因也十分奇怪,为了打洋鬼子的神药,但是父亲单吃了一百多天也不见好转,那些所谓的理由也与没有理由没有区别了。

  第三,他仍旧泰然地开了一张方子,但已停止用“败鼓皮丸”,这里不仅写出了这么庸医他的行为方式十分之多,所以他才如此泰然自若。而且“破鼓皮丸”停用了,就说明这位庸医的话便十分不可信了,透过这点既可以看出人们的“愚”,又可以看出这么庸医的“庸”。而且这位庸医还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赚钱的机会,充分搜刮,刮尽最后一点钱,医德败坏到了极致。而那位医生说:“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推卸责任,称或许是前世的故事,给少年鲁迅留下了怨恨的种子,同时传达了作者对宿命论的批判。

  第四,陈莲河这个所谓的名医,一直在找借口洗清自己的嫌疑或者用一些根本找不到的东西去当药引子。快治不好就说:“什么冤愆”这是你上辈子的罪过;败鼓皮丸当药引子,原配蟋蟀当药引子。而这种事放在钟南山爷爷身上,他也会跟庸医一样吗?当然不会,他只会尽心尽力地调养着鲁迅父亲的身体,再到实在治不好时,他也只会说:“先生,您的病过于严重了,我的水平恐怕治不好您了,您好好珍惜剩下的时间吧。”这才是一个医德高尚的人该有的言辞。就算治不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正如曾子的“为人谋而不忠乎”而他是“为人医而不忠乎”。医德高尚的人不会像陈莲河一般:万事不怪我,都怪它他她。

  第五从“我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及后面的冤愆可发看出陈莲河还在想着怎么压榨别人?榨干鲁迅家的血汗钱。别人之前都十分爽快地给钱,甚至自已主动提出加钱。而陈莲河应该是知道鲁迅家快没钱了,所以才用便宜的价格试探别人家的底线,慢慢压榨别人的一点钱财,而这更加突出了陈莲河的恶毒。

  作者在文中主要描写了两位庸医。一个药引难得;另一个不仅药引难得又推销灵丹。这两个都没有将父亲治好,而且还故意蒙骗。看似是灵丹妙药实际却是故弄玄虚。这两位庸医的草菅人命让鲁迅十分悲愤。连在写文章时还不忘关注那位庸医。鲁迅还运用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手法,全文语言娓娓道来,但他还是在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受到了鲁迅的悲愤,蕴含着作者的激愤的批判与讽刺,这件事后鲁迅从医,再弃医从文,与这件事有很大关联。这样鲁迅才成为了我们熟知的鲁迅。

  《朝花夕拾》给予了我全新的人生视窗,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让我懂得了世人皆为医,何为名医?何为庸医?

鲁迅的作文 篇7

  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千古风流人物将永远照耀着华夏大地。有一个人的名字,将刻在每个中国人心里,千古传诵!

  他,就是鲁迅。偶然翻书与他相见,心底便涌起了一股崇拜之情,思绪也飘进了书中的那个年代里,与鲁迅一起生活。

  那梅花飘香处,便是鲁迅的三味书屋了。他跟着寿镜吾老先生读书、写字,很快就找到了读书之法。他自己在纸上写下来:“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此后,他将纸条夹进书里做书签,时时勉励自己读书要专心。他读书也从不死记,而是去努力地理解、想象,然后再将书牢牢地记住。他对书更是爱不释手,三伏盛夏读,数九隆冬读,从未停息。书伴着他跨过了无数个坎坷,帮他找对了自己的路。书,是他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部分。他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我坐在他身旁,学着他的读书之法与他的勤奋刻苦,继续读书。

  不知不觉,我又随着他来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教室前的屏幕上放着中国人被日本人砍头时,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受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画面。鲁迅看到后,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说:“我只救了他们的生命,但我必须去救他们的灵魂。”于是,他便离开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筹办起了文艺杂志。后来,他走上了文学之路,用笔唤醒了人们沉睡已久的心灵,也用笔当作了武器,让中国人战胜了日本。我看到后,默默感动,发誓一定要学习鲁迅,一心为国。

  很快,我进入了鲁迅的卧室。鲁迅此时已身患重病,躺在轮椅上,胸部有节奏的一起一落,呼吸声在门口都能听到。但他依然手不释卷,忙着写作、翻译。他写字的手不停地抖着,额角不时流下几滴汗珠。可是,他没有放弃。他定是忍着剧痛在工作吧。在他逝世的前一天,他仍然在工作,直到他已无力抓笔。我抹下泪水,深情地望着一生为人民服务的鲁迅。

  他,55岁辞世,终身为国为民,哪怕舍弃自己,也要报效祖国!

  与鲁迅生活的时光,是我永恒的珍藏……

【鲁迅的作文】相关文章:

[经典]鲁迅的作文09-03

【精选】鲁迅的作文08-24

鲁迅的作文(经典)11-25

【经典】鲁迅的作文03-29

(精选)鲁迅的作文03-10

【经典】鲁迅的作文04-12

鲁迅话题作文:游鲁迅故居04-20

鲁迅的作文【经典】01-29

鲁迅的作文[精选]08-16

鲁迅的作文[经典]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