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1-29 09:34:0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汇总[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汇总[9篇]

语文教案 篇1

  论 美

  培根

  教学目标

  1.体味文章对美的论述

  2.品味美的内涵,能表达对美的理解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感受美的内涵

  教学方法

  引导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作者介绍:培根(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

  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被誉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著有《论人生》等著作,留下了很多广为传诵的名言,如: 。

  检查字词:

  肃然起敬( ) 吝啬( )( ) 滑稽( )

  摄取( ) 谚语 ( ) 愧悔( )

  问题设置:

  1. 作者谈论了哪几种美,这几种美之间是什么关系?

  2.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 文章最后作者给我们提出怎样的勉励和希望?

  品味语句:

  例:美言: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赏析(推荐理由): 这里的美是指外表的美丽。这句话用水果打比方,说明没有丰富的内涵而只有表面的美丽,是不可能长久的。

  美言:

  赏析:

  拓展延伸:

  用发现的眼睛寻找身边的美。

  作业布置: 以“论不美”为题写一篇小随笔。

  论美

  培根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相互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以彼。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象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秋色是最美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了解我和小狮子的亲密关系。

  4. 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教学重点

  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了解我和小狮子的亲密关系,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新课。

  二、 激发兴趣,引导质疑。

  大家听了老师的介绍,看了课文的题目,心里会想些什么问题?

  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 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大体了解记叙顺序。

  1. 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 检查自学情况。

  (1) 检查生字的读音。

  (2) 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新的问题?

  2. 快速读课文,画出点明小狮子爱尔莎年龄的语句,想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具体地说是按照爱尔莎出生、成长、回到大自然的顺序来记叙的。

  3.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课文中哪些段落最使你感动?把这些部分再好好地读一读。

  四、 引发想象,谈体会。

  1. 读了最使自己感动的段落,说说对小狮子爱尔莎和那位女科学家的印象。

  2. 概括出我和爱尔莎之间感情深厚。

  五、 小结。

  1. 复习生字词。

  2. 学习了解文章叙述顺序的又一种方法找关键词语,理出顺序。

  3. 一边读一边想,认真体会,发现问题。

  六、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 复习课文,组织学习小组。

  1. 根据小狮子爱尔莎出生、成长、和被放回大自然的经过,找出有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 指名读。

  3. 按照学生找到的语句进行分组,分成出生、成长、放回大自然两组。

  二、 开展朗读比赛。

  1. 讨论出比赛规则:分别给自己的队起名字,进行合理的分工。

  2. 学生准备,教师引导、点拨。要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去理解,互相帮助,把理由说清楚,说明白。

  3. 进行比赛,引导感悟、体会。

  (1)出生部分要引导学生体会爱尔莎的可爱和作者对它如母亲般的关怀。

  (2)成长要透过三个事例中的重点词语,了解狮子的生活习性,体会我和爱尔莎之间的深厚感情。

  (3)放回大自然部分,抓住女科学家内心的感受,她和爱尔莎难舍难分的情感,体会她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 小结,深入体会。

  1. 了解了狮子的生活习性,体会出作者与小狮子之间深厚的感情。大家还有什么感想和不明白的问题,都可以说出来。

  2. 如果让你给课文改个题目,你会怎么改?

  四、 画出描写我无限关爱小狮子爱尔莎的语句,把它们工整地抄在摘抄本上。 五、 布置作业。

  思考:学习了《小狮子爱尔莎》后,你认为爱尔莎是放回大自然好呢,还是留在女科学家身边好?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词

  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一.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问:谁认识"苋"字?吃过苋菜吗?吃过马齿苋吗?

  2.你们想知道课文中围绕马齿苋发生了什么事情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有关马齿苋的.故事。

  板书课题:马齿苋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2、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出示与生字连在一起的词语,指名认读.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2.你有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愿望的事情吗?当时心情怎样?说说.

  四.

  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学 生 活 动

  认识"苋",简介马齿苋的样子,味道.

  齐读课题.

  1.默读课文,标然段,想一想:课文围绕着马齿苋发生什么事?

  4.生字,词语回归课文,自由读课文.

  5.谈谈:课文中围绕马齿苋发生了什么事?

  1.边读课文边思考;小伙伴们是怎样实现愿望的?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画出课文一共有几小节。

  2.读课文,体会情感.

  板书设计

  3.马齿苋

  马齿苋 县城 梅子 竹篮 愉快 摆好 恋恋不舍

  教学反思

  本课在分析课文时,没有缕清思路。这是本课最大的失误。今后在教学研究中应该认真、细致的研究教材、教参,避免此类失误!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拟人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3.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初步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初步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过程

  一、潜心默读,领悟道理

  1、默读课文,划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

  2、交流自己的感受。

  3、通过朗读表现自己的情感。

  二、表演朗读,展示情感

  1、小组内分角色表演朗读。

  2、学生互相进行评价,评出最佳表演朗读者。

  【学法指导】放手让学生通过默读、品读、分角色读,有感情的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读懂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读出真挚的友谊之美,读出诚挚的诺言之美,读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美。

  三、读写结合,升华情感

  1、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小鸟说,请你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2、交流小练笔。

  四、总结全文,读中收获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五、诵读课题,渲染气氛

  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课题)。

  去年的树,为什么会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课题)。

  六、课外阅读,延伸拓

  1、课外阅读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

  2、搜集赞美友谊、守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小故事或者名言警句。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结合图片、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在有感情的朗读中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借助插图,体会春节的快活、热闹,感受孩子们盼望春节、爱春节、挽留春节的思想感情。

  2、自主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孩子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有关春节的课文。(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激趣学词、识字

  1、你们喜欢春节吗?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看一看小伙伴们是怎样过春节的,好不好?想去的孩子坐端正了,睁大眼睛仔细看。(配乐《春节序曲》播放过春节的各种图片。)

  2、春节热闹吗?你看到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细心的.孩子还有什么新发现?(根据生的回答随机点出11幅图和11个词及拼音。看图、理解认读)

  3、过春节可真热闹,这些热闹的场面在咱们课文里也有,请大家带着这份好心情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找到刚才这些词娃娃多读几遍。

  4、现在,课文里的生字娃娃跑到咱们卡片里来了,请小组长举起来在小组里考考大家,可以齐读、轮读、抢读,读得好,相互竖大拇指夸一夸,没读准的,当小老师教教他,小组开始。

  5、读好了吗?你觉得哪个字娃娃最容易念错,来给大家提个醒,当小老师教教大家。(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6、刚才提醒的地方都记住了吗?这下子老师要考考你们。(巩固识字:师指屏幕随机抽查几个字,抽读,齐读。)

  三、美读课文,体会品味

  1、真了不起,这么快就把这些字全读准了,现在生字娃娃又藏回课文里了,你还能读准它吗?请大家再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想,哪一自然段描写了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些欢乐的场面。

  2、生自读、汇报(第二自然段)

  3、该怎样读这一段才能表现小朋友们过春节的欢乐与高兴呢?大家试一试,自己练读练读这一段。

  4、大家读得真起劲,谁来读读这一句,把你过春节的快活、欢乐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出示第二段第一句)其他孩子当小评委。

  哪个小评委来评,他读得怎么样?

  请生评,师作适当补充(你们觉得他读出过春节的高兴劲了吗?嗯,还不够,还没穿上新衣、吃上饺子,谁再来试一试。)

  抽生再读,评:有进步。

  老师也想来读一读,欢迎吗?我请大伙儿都来给老师当当小评委,听仔细了。(师范读)

  生评:(做动作……)师:真是个了不起的小评委。

  师适当提示:觉得老师高兴了吗?还带了表情,做动作,而且边想象边读。

  你们还想读吗?一起来读,可以看大屏幕,可以看书,想读的站起来,咱们一起来表现过春节的欢乐,可以做动作。(齐读第一句)

  5、过春节真高兴,真快活呀!刚才咱们用做动作读、边想像边读,带上丰富的表情读的方式展现了春节的高兴与快活,现在大家运用这些方法,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自己练读这两个句子,开始。

  6、谁想读读第一个句子?(抽生读)

  师:有这么多好玩的,读得很高兴!谁还想读?(再抽生读)

  师:喜欢玩的孩子,咱们一起来读读,可以站起来

  7、真高兴,还有咱们小孩更喜欢的事情呢!谁来读读下面这个句子。(抽生读)

  你们也想敲小鼓小锣吗?怎么敲(生做动作)

  想敲的孩子,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敲一敲(齐读)

  8、(坐下)好玩吗?是啊!过春节,有那么多好看、好玩、好吃、好喝的等等等等,你觉得过春节好不好?你觉得过春节高不高兴?

  那就让我们一起高兴地说(课件出示):啊,春节到了!春节真好,春节真好!(生齐读)师:再高兴点(再次齐读)

  9、春节真好,春节真热闹,你能用你的声音和表情把春节的热闹情景表现出来吗?(出示二自然段)就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完整地读读这一段。读好了,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过春节,过咱们中国人所特有的中国年,好不好?

  师配上音乐《春节序曲》,音乐起,起音读。

  10、读得太好了,就让我们一起去欢度这个快乐的中国年吧。课件配乐播放:《欢乐中国年》

  音乐起,师:让咱们跟着她一起唱吧,跳吧!(师随音乐拍手,或做拉、贴、舞等动作,不用语言而以动作带动学生做,尽情体会过春节的热闹与快活。)

  11、孩子们,我们终于把春节盼来了,过得高兴吗?

  12、师领读第一段后面几句(课件出示)

  是啊,这是大人小孩都(盼望的节日),这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这是最(快活的节日),最(热闹的节日),这是迎接(春天的节日呀!)

  13、带着对春节的喜爱,再次齐读这一段。

  四、小结:

  1、刚才我们在一起欢度了一个快乐的春节,现在,你最想对春节说点什么?

  (抽四、五个学生谈体会)

  2、春节太热闹,太快活了,我们都多么希望,要是天天都这样就好了。可是,热闹快活的春节就要走了,你舍得它走吗?那让我们一起对它说--春节呀,你不要走!(出示,齐读)

  让我们再次挽留它--春节呀,你不要走!

  五、下课。

语文教案 篇6

  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

  2、请大家看屏幕:观猎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3、请大家将书翻到167页,本文的作者是司马迁,谁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司马迁?

  4、看大屏幕:《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将有疑问的字词画在语文书上,我们共同解决。

  6、好,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我们来了解一下生字词,谁能够将屏幕上的字词准确的念出来?

  祝兹zī侯棘jí门彀goù弓弩nǔ按辔pèi徐行

  作揖yī介胄zhu嗟jiē乎曩nang者

  谁还有读不准的字音?

  7、下面,老师来给大家范读一下课文,请同学们注意断句,进一步了解课文。

  8、好,让我们共同来齐读课文,打起精神,高声朗读《周亚夫军细柳》。

  9、下面请同学们依照课文注释,合作完成课文翻译。如果遇到本组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当然这里的难题指的'是字词翻译方面。就派一名代表将问题写在黑板上,我们共同来解决。老师将黑板分为三部分,将问题写在对应的位置上,重复的不要写了。

  10、好,我们来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11、(将实、虚词重点介绍)。为:动词wéi介词wèi

  军:驻军军营将军

  将以/下骑/送迎:将士们下马高接远送.以:连词,不译.

  可得而犯耶?:岂能被侵犯呢?

  12、同学们现在还有什么问题?还有什么地方不懂,请开诚布公的提出来,也许你的问题非常的有价值,可以帮助许多同学解决疑问。

  13、同学们没有问题了,老师可有问题要问大家,检查一下大家掌握的情况。(大屏幕)

  14、译文:请3位同学讲课文简述出来.

  15、好,现在,我请同学将这个故事完整的讲给大家听,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故事更好听,人物更丰满。

  16、最后皇上对周亚夫有一句评价,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做阐述。

  17、"嗟呼,此真将军矣!"说说从哪里能够看出来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18、(为什么称之为"真将军"?)―――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

  19、与此同时介绍正、侧面描写以及对比衬托的用法以及作用,总结周亚夫精神以及人格特点。---1、写罗敷的美,不从本身去写,而是从旁观者的眼中体现,我们说这种写法叫―――侧面描写;2、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历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20、总结:"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正是对周亚夫精神的充分概括。君子坦荡,有什么说什么,不阿谀奉承别人而取得富贵,不违反做人原则而取得地位。

  21、同学们的分析非常的有见地,有思想,854的学生真是了不起啊!

  22、周亚夫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使他管理的军队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不因为权位比自己高的人的到来而改变军营规定。随时处于备战状态。现在,我们将思维的航班从20xx年前回溯到现实生活中,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现在让你当咱们班的班长,请你借鉴周亚夫的做人原则以及管理方法,谈谈你会怎样承担起班长的职责?怎样团结所有的同学、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呢?

  23、总结:所以说,语文的魅力就在于此:我们学习古诗文,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古人优秀的品质来指导人生,让语文的精华为你人生画卷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的: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2. 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3. 能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

  二、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1)

  三、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2)

  四、教学设想:

  以多媒体画面切入,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他们自己感悟诗意。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秋: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由秋天的景色或秋天的`诗引入)。

  (二)诵秋:

  1. 请一个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听字音是否准确;

  2. 生评;

  3. 师读生听(听节奏、听感情)(出示多媒体配乐画面);

  4. 生评,师随机点拨;

  5. 全班饱含感情地齐读;

  6. 向同桌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7. 向全班同学朗读自己所知道的描写秋景的诗文。

  (三)品秋:

  1. 以4人为一组,探究全诗。可以研究老师揭示的问题,也可互问互答(出示问题);

  2. 汇报探究结果;

  3. 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由学生朗读);

  4. 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头脑中浮现的画面。

  (四)写秋:

  1.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或者画一幅画(出示音乐);

  2. 请同学们读出自己的诗或展示自己的画;

  3. 请同学们伴着音乐一起歌唱秋天(出示配乐画面、生齐背诵)。

  附:

  这篇教案经过执教者的实践,在全区召开的七年级语文课改培训会上面对二百多位初中语文教师上了一堂成功的观摩课,获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它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1. 诗歌教学突出了有感情地反复朗读直至背诵的特色,让学生初步完成了对诗歌美的欣赏。

  2.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共同探讨直至最后能独立品诗、写诗或作画。

  3. 较好地把握了诗文的内涵,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读诗感悟生活,通过联系生活更好地品味诗意,领悟意境,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教案 篇8

  1、什么鸟飞得最高

  不同的鸟飞的高度不一样。啄木鸟飞的高度一般不超过大树的高度;麻雀一般不超过10米;老鹰可在100米高空翱翔盘旋;候鸟大多飞翔在500米左右的高空;而飞得最高的鸟,恐怕要算大型水禽疣鼻天鹅和斑头雁了。它们能飞越世界屋脊喜玛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高达9000米。

  2、什么鸟最凶悍

  鸟类中最凶悍的动物是猛禽。它们以哺乳动物、鱼、昆虫、蛇和其他鸟类为食。猛禽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猫头鹰,它们在夜间独自出来觅食;另一类是鹰隼,它们在白天打猎。当然,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它们都各有各的绝招。

  3、什么鸟的眼力最好

  鸟类中眼力最好的也是猛禽,其中的`冠军当属金鹰。金鹰的眼睛和我们人类差不多大小,但它的视力是我们的8倍,如果背景反差明显的话,它可以看清3200米远处的一只野兔。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景物,增强热爱自己家乡的美好感情,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习作:

  能写出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有丰富的想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我的发现:

  让学生发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汉语言的丰富并积累语言。

  4、日积月累:

  学习准确运用量词,积累词语。

  5、宽带网:

  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景物,扩展观察范围,学习作家敏锐细致地观察和描写方法,积累语句。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口语交际。

  第二、三课时:习作教学。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教学。

  【教学过程】

  一、教学口语交际

  1、师引入:

  本单元,我们一起去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好,荷花、珍珠泉、燕子都融入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我们的家乡同样有迷人的风景,你能介绍给大家听听吗?

  2、小组介绍:

  每个人轮流说,互相启发感染,听听同学可补充或提问,发言同学回答。

  3、小组评议,互相评价:

  说说谁观察得细致,讲得清楚;谁讲得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谁说得有特点。

  评出大家认为好的推荐到班上发言。

  4、全班交流、评比:

  评出进步大的同学。

  5、师总结:

  师根据学生表现情况,从说、听、纪律以及表达等方面进行总结。

  二、教学习作

  1、师引入:上节课,我们都相互介绍了家乡的.景物,你一定受到了一些启发,有的同学观察仔细,能说出景物特点,有的能按一定顺序,说得很清楚,还有的说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这节课,我们说要把你喜欢的景物写下来。

  2、明确习作要求:

  ⑴指名生说说写景物文应注意什么。

  ⑵师补充,归纳:

  ①能写出景物的特点。

  ②按一定顺序写清楚。

  ③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感情。

  ④有丰富的想象。

  3、写作方法指导:

  师以《珍珠泉》为例,讲写作时应注意的地方:

  ⑴写出了珍珠泉的特点:

  泉水中冒水泡,有大有小,在阳光照射下,像彩色的珍珠。

  ⑵条理清楚:

  先写清了珍珠泉的位置;再写泉周围的景色,泉水的特点;接着写水泡似珍珠;最后表达了自己对珍珠泉的喜爱赞美。

  ⑶文章感情真挚。

  ⑷想象丰富:

  如,泉周围开着花,像编的花环;泉水美丽多姿,像珍珠;想象是许多孩子在吹泡泡玩。

  4、生写作,师巡视指导。

  5、交流:选出写得好的习作,说出好在哪里?全班交流。

  6、师选出有特点的习作讲评。

  7、生根据自己习作进行修改,可同桌互相提建议修改。

  8、办我爱家乡为主题的习作展。

  三、教学我的发现

  1、生自读词语。

  2、指名读,正音。

  3、结合,弄明白词语意思。

  4、思考:

  你发现了什么?明确,每个词中两个字意思相反,合成一个词时表达出另外一个意思。

  5、指生举例说明自己的发现:

  如:呼吸。

  6、扩展:

  说说其它这类词语,积累词语。

  四、日积月累,我会填教学

  1、生读题,试着填空。

  2、交流,用这些短语填句子,讨论填得不同之处。

  3、试着用其它量词填是否正确。如:一道(束)金光。

  4、填后读一读。

  读读背背:

  1、师请生根据拼音读词。

  2、指名读,正音,再自读。

  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意。

  4、明确:

  这些词,分别为描写花草,日月、山峦的成语。

  5、扩展:

  说说自己积累的描写大自然景物的。

  6、读背词语。

  五、宽带网教学

  1、师引入:

  你注意过清晨荷叶上滚动的露珠吗?你看见过夏日野外的草地吗?还有山间流淌的溪水吗?

  2、生读宽带网内容。

  3、交流自己喜欢的描写。

  4、师引导学生积累,明确宽带网要求:课外阅读中有关大自然的描写就把它们记下来,做成卡片,放入成长记录袋中。

  5、作业:读读背背抄写、听写。积累精彩片段。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的教案09-04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1-07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8-05

语文园地的语文教案08-08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语文优秀教案04-11

语文《丰碑》教案02-06

【荐】语文的教案02-22

语文《丰碑》的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