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小学语文

时间:2025-01-07 07:46:37 语文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小学语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

  一、说教材

  《谁洗的》这篇课文体现了小朋友要求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强烈愿望,这对孩子们劳动观念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课文写午饭后小林两次要去洗手帕和袜子,奶奶不让洗。机灵的小林要奶奶睡一会儿再洗,等奶奶醒来却发现手帕和袜子已经在院子里晾好了,奶奶惊喜地发现小林长大了。体现了小林爱劳动、尊敬长辈的品质,教育孩子向小林学习。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

  二、说学生

  一年级的小朋友年龄小,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还需老师扶着走,不能很好掌握朗读技巧,这些还需提高。

  现在的孩子在家基本是独生子女,成天被长辈宠着,劳动观念薄弱,但喜模仿,因此以课文中同龄人为榜样,能起到较好的教育作用。

  三、说目标

  依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重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第2课时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抓住重点句、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尊敬长辈及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的思想教育。

  2、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一篇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是最终目的,要发挥语文的例子功能,推进思想教育,课文中小林洗手帕的内容是很好的训练思维的材料。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一定语气地朗读课文。

  四、说教学

  1、以解析重点词句为突破,理解课文。

  (1)第3段中小林想了想,笑着说奶奶,您刚吃过饭,睡一会儿再洗。问学生;这里小林称呼奶奶为什么用您,通过比较您你用法的不同,理解小林很尊敬奶奶。

  (2)第4段中咦?袜子也不见了。问学生为什么用也?学生经过与第1句咦?手帕不见了。的对比,知道这是第二次东西不见,也为朗读打好基础。

  (3)看标点分析句子的语气。学生分析了咦?手帕不见了。啊!手帕和袜子都晾好了。中?!的用法,很快知道了这两句话应分别读出疑问和高兴的语气。

  2、运用朗读的多种训练方式,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体会感情。

  象这样的课文训练朗读也是理解课文的好办法。教学35段时充分用了自由读、同桌比赛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朗读方法。

  (1)自由读

  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要求拼读得认真准确,对于本段中较难读的词语还单独出示,自己拼读,指名拼读。

  (2)同桌比赛读

  在处理咦?手帕不见了。的朗读时,同桌比赛读,看谁读出奶奶的语气。

  咦?袜子也不见了。的朗读比较时,同桌俩一人读一句,要求读第2句的比读第1句的更奇怪。让学生通过比较两句奇怪语气的程度深浅。理解课文。

  (3)分角色读

  第3段中通过小林与奶奶的对话,可以看出小林对奶奶的尊敬,及要自己洗的决心。

  经过层层的朗读训练,不断反馈评议,学生不但能理解课文,突破了难点,也教会了学生怎样读书。

  3、借助质疑讨论、动作表演,深化育人。

  课文的难点是理解手帕和袜子是谁洗的,学生在理解时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时,老师提出手帕和袜子是谁洗的,是什么时候洗的?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降低了难度,学生还通过课中操的形式表演课文中没有写的部分,让学生边做动作边感悟,了解小林尊敬和体贴奶奶,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的好品质。

  五、说效果

  本节课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抓住低年级的学习特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采用自读,感悟、讨论交流以及动作表演等教学手段,在学生读懂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相关文章:

语文天地小学语文教案04-13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09-16

《语文园地二》小学语文教案07-22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30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11-27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01-08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1-06

小学语文《aoe》的教案09-03

小学语文猫教案10-25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