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夏天在哪里教案

时间:2024-04-30 18:26:30 夏天在哪里教案 我要投稿

夏天在哪里教案

  夏季,是一年四季中第二个季节,从立夏起至立秋结束。气温高是夏季最显著的气候特征,但因地域、干湿环境的不同,会产生炎热干燥或者湿热多雨的不同气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天在哪里教案(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夏天在哪里教案1

  一、活动由来:

  提起夏天,我们常常想到的就是炙热的阳光和流不完的汗水,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却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感觉!孩子们从学习《夏天在哪里?》的诗歌开始寻找身边的夏天,再仔细观察身边的夏天,进行仿编诗歌的活动。在孩子们眼中的夏天是怎样的呢?原来是可以尽情享受冰淇淋的夏天,是可以泡在游泳池里玩水的夏天,是可以穿上自己最喜欢的吊带裙的夏天,是可以听着那么多的知了在树上一起唱歌的夏天……看,夏天在孩子的眼中就是这样美丽!

  二、活动过程:

  1、欣赏并学习诗歌《夏天在哪里?》,感知诗歌的韵律和夏天明显的季节特征。

  2、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对夏天的感受和体验,经过讨论,孩子们总结出:夏天就是热,穿得又短又少;太阳很晒人,在有空调的屋子里就会很凉快;每天都会出汗,吃点凉的东西可舒服了;最有意思的就是去游泳,还可以在草丛中捉到蛐蛐;晚上都是妈妈给我扇着扇子我才能睡着,还有蚊子呢……

  附:诗歌——《夏天在哪里?》

  夏天在哪里?夏天在树上,知了知知叫。

  夏天在哪里?夏天在池塘,荷花香味飘。

  夏天在哪里?夏天在头上,戴顶小草帽。

  3、和孩子们一起在室内、到户外去感受夏天。按照诗歌的句式仿编,用录音的方式帮助幼儿整理他们仿编出的新诗句,逐步达到措辞准确、押韵、优美,还可让幼儿用擅长的绘画形式把对夏天的感受表现出来、记录下来。

  4、与幼儿一起把他们的画和诗进行分类,创设主题互动墙饰《夏天在哪里?》。同时给每个幼儿朗诵新诗歌的机会,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仿编活动中获得成功与乐趣。

  附:幼儿仿编的诗歌——《夏天在哪里?》

  夏天在哪里?夏天在海里,小鱼穿新衣。

  夏天在哪里?夏天在草中,蛐蛐蛐蛐叫。

  夏天在哪里?夏天在脸上,要抹防晒霜。

  夏天在哪里?夏天在屋里,空调很凉爽。

  夏天在哪里?夏天在池塘,荷花都开了。

  夏天在哪里?夏天在空中,雨后出彩虹……

  在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注重幼儿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的发展与提高,通过朗诵、仿编诗歌、复述故事、续编故事等活动,有效提高了幼儿大胆表达表述的能力。此外,我们还和孩子们一起穿上凉爽的夏装,到大自然中去倾听夏天的天籁之音;去观察夏天里开放的美丽花朵;去制作夏天的图画和扇子;去尽情地打水仗,充分享受夏天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惊喜!

  三、活动剖析:

  1、本案例的教育价值

  通过开展夏天在哪里的主题活动,教师进一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知道了孩子眼里的夏天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夏天孩子最关心什么。在活动中,孩子们自始至终是活动的主人,教师努力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为孩子们的发展搭建适宜的平台。

  2、本案例中环境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体现在

  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因主题的确定切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贴近幼儿的生活,在学习、仿编《夏天在哪里》的诗歌中,景、物的夏天特征非常明显。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创设了相应的互动式墙饰,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有能力参与诗歌的仿编和环境的创设。通过仿编、创设环境,每位幼儿都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建立了自信。

  促进幼儿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分类能力的发展。在《夏天在哪里》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夏天的特征,体验夏天最快乐的事(游泳、吃冰激凌……)和最难受的事(蚊子咬、热……),让幼儿在仿编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贴在墙上,请同伴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又通过分析、比较,引导幼儿给画分类,如分成夏天在家里、公园里、空中、水里……边分类,边与幼儿协商分类后怎样在墙上表现出来。

  促进了幼儿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本活动以“夏天”为主线整合了多种教育资源,教师在第一次仿编后提出任务,幼儿学习兴趣非常高,回家还与爸爸妈妈一起编,把看到、听到、体验到的都编到诗歌里;教师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采用录音、记录、绘画、朗诵比赛、装饰墙饰等方式,较好地促进了幼儿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3、家长应如何参与这样的活动?

  首先,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回应,了解教师的教育目的,了解仿编诗歌活动的意义步骤,与幼儿园保持一致的教育方法。

  其次,带幼儿观察夏天,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夏天的信息。家长可引导孩子从最近的地方开始观察,让幼儿说出观察对象的特征、特点,让孩子把观察中印象最深刻的东西用仿编诗歌的句式说出来,并画下来,然后把幼儿编的诗歌写在画上,或写在另一张纸上(和孩子商量,尊重孩子的意愿)。

  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要尊重幼儿,不要包办代替。幼儿要自主决定画什么,怎么画,怎么编,家长只起引导、搭桥的作用。当幼儿遇到困难想放弃时,家长可以适时“扶”一下,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夏天在哪里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夏天的基本特征和季节变化。

  2. 培养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和自然现象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夏天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二、教学准备

  1. 夏天相关图片:如阳光、海滩、冰淇淋、游泳圈、风扇等。

  2. 夏季相关实物:如扇子、小太阳镜、小帽子等。

  3. 绘本或故事书《夏天来了》。

  4. 音乐:欢快的夏日音乐。

  5. 绘画材料:彩笔、画纸。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播放欢快的夏日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询问幼儿:“你们喜欢听这首歌吗?你们知道这首歌让我们想到了什么季节吗?”

  引出主题:“今天我们要一起寻找夏天的踪迹,看看夏天到底在哪里。”

  2. 感知夏天(10分钟)

  展示夏天相关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图片让你想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图片中的共同特征,如阳光、炎热、穿短袖衣服等。

  3. 体验夏天(10分钟)

  展示夏季相关实物,让幼儿触摸并感受。

  提问:“你们摸到这些实物有什么感觉?它们和冬天的物品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说出实物与夏天的关联,如扇子可以扇风解暑、太阳镜可以保护眼睛等。

  4. 故事时间(10分钟)

  阅读绘本或故事书《夏天来了》,讲述夏天到来的故事。

  提问:“故事里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发生?”

  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夏天特征,如游泳池里的欢乐、吃冰淇淋的凉爽等。

  5. 创作夏天(10分钟)

  发放绘画材料,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夏天。

  引导幼儿思考:“你心目中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特别的元素?”

  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6. 分享与总结(5分钟)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画作,并分享画中的夏天元素和创作感受。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寻找了夏天的踪迹,发现了夏天的许多美好之处。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喜欢夏天,享受夏天带来的快乐。”

  四、教学反思

  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兴趣点,以便在后续教学中调整教学策略。

  思考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更多季节相关的主题和活动,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和认识世界。

  夏天在哪里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夏天的特点,感受夏天的气息。

  2. 激发幼儿对夏天的兴趣,培养幼儿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3. 通过各种感官体验,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

  1. 夏日图片或视频资料(如海滩、冰淇淋、游泳、夏日水果等)。

  2. 夏日相关的实物或模型(如扇子、太阳帽、泳衣等)。

  3. 绘画工具(如彩笔、画纸等)。

  4. 音乐设备,播放夏日主题音乐。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播放夏日主题音乐,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夏天的氛围。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引导幼儿回答“夏天”。

  2. 认知探索

  (1)展示夏日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画面中的事物。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夏天的特点,如炎热的天气、丰富的水果、人们的穿着等。

  (2)拿出夏日相关的实物或模型,让幼儿触摸、感受,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如扇子带来的凉爽、太阳帽的遮阳效果等。

  3. 互动交流

  (1)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自己眼中的夏天是什么样的,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分享交流: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自己组内的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幼儿相互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

  4. 创意表现

  (1)绘画创作:让幼儿根据自己对夏天的印象,用彩笔在画纸上描绘出夏天的景象。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帮助幼儿发挥想象力。

  (2)作品展示:幼儿完成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小朋友看。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5. 总结提升

  (1)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夏天的特点和美好之处。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夏天的美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直观的图片、实物展示和幼儿亲身体验的方式,让幼儿全面感受夏天的特点和美好。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和绘画创作等环节,激发了幼儿对夏天的兴趣和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动表达,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度过夏天。

  夏天在哪里教案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夏天的季节特征。

  2、萌发对儿歌的喜爱。

  3、尝试仿编儿歌。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幼儿对夏天有了初步感受。

  活动过程

  1、谈论

  (1)引导幼儿谈论:现在是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看出夏天来了?

  (2)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同伴交流对夏天的感受。

  2、欣赏图片

  (1)出示挂图《夏天来了》,引导幼儿过程、欣赏。

  (2)引发幼儿讨论:夏天到了谁在树上叫?池塘里的什么花开了?人们的头上都戴上了什么?

  3、学习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夏天在哪里?》,引导幼儿边欣赏挂图边倾听。

  (2)引导幼儿学说儿歌,提醒幼儿注意语气和停顿。

  (3)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夏天还在哪里?

  (4)鼓励幼儿模仿《夏天在哪里?》的儿歌。

  活动反思:

  教育活动《夏天在哪里》课后,我感觉本次教育活动贴近幼儿生活实际,教学效果很好,课堂气氛非常融洽,孩子们参与意识强,多数的幼儿能主动举手,踊跃回答老师的提问,幼儿能积极动脑进行创编儿歌,可以说本次教学行为充分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整个教育效果良好。一开始儿歌活动教师站在自己的角度,使幼儿感到一片茫然,教师及时调整,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使幼儿理解儿歌,并深层的挖掘教学内容的价值,使语言活动的价值更大。在教师不断指导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是在不断的自我成长。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差,教师要创设适合幼儿的方式抓住时机,从幼儿实际出发,以幼儿发展为本,正真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夏天在哪里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夏天的基本特征,如炎热的天气、丰富的水果、盛开的花朵等。

  2. 培养幼儿观察自然、发现美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夏天的喜爱之情,增强幼儿的季节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夏天的图片、视频等。

  2. 实物展示:夏天的水果(如西瓜、葡萄等)、夏天的花朵(如向日葵、荷花等)。

  3. 绘画工具:彩笔、纸张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最喜欢夏天的什么?

  播放夏天的视频片段,引导幼儿观察夏天的景象。

  2. 探究新知

  (1)观察夏天的天气

  教师出示夏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夏天的天气特征,如太阳高照、天空湛蓝、云朵洁白等。

  教师提问:夏天的天气有什么特点?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夏天的天气?

  (2)认识夏天的水果

  教师出示夏天的水果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教师提问:这些水果是什么时候成熟的?为什么夏天有这么多水果?

  (3)欣赏夏天的花朵

  教师出示夏天的花朵实物或图片,让幼儿欣赏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教师提问:这些花朵在什么时候盛开?你觉得它们美吗?

  3. 拓展延伸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夏天景象。

  绘画完成后,教师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画中的故事。

  4. 总结归纳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夏天的特点,如炎热的天气、丰富的水果、盛开的花朵等。

  教师强调夏天的美好和季节的意义,鼓励幼儿珍惜每一个季节。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观察、绘画创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全方位地了解夏天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主动发现、积极表达,激发幼儿对夏天的喜爱之情。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夏天的美好。

  夏天在哪里教案6

  (一)设计意图

  现在正处于夏季,夏天的“声音”也变得多了起来。我班幼儿平时都此较善于观察与倾听,经常问:“老师,树上是什么在叫呀?”“老师,池塘里又是谁发出来的?”等问题。《纲要》指出,我们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来选择内容,又要拓展其经验与视野。因此,我这计了这个活动以帮助幼儿更好的唤醒关于复天的经验。

  (二)活动目标

  1.感知诗歌一问一答的韵律特点,理解诗歌内容。

  2.能用语言基本完整讲述诗歌,并尝式用“在…”句式仿编诗句。

  3.在诗歌中,感受夏日的美好。

  (三)活动重难点

  1.活动难点:尝试用“在…“句式仿编诗句。

  2.活动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加深对夏天的认识。

  (四)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听过夏天小动物的多种叫声。

  2.材料准备:蝈蝈、知了、青蛙图片和叫声CD;挂图《夏天在哪里》;语言CD《夏天在哪里》;记号笔与A4纸。

  (五)活动过程

  1、夏天的声音

  (1)分别播效蝈蝈、知了、青蛙的叫声。

  ——叫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2)根据幼儿回答,逐一出示蝈蝈、知了、青蛙的图片。

  ——你在哪里见过它们?

  2.夏天在哪里

  (1)说说自己感受到的夏天。

  ——蝈蝈、知了,青蛙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夏天在哪里?”

  (2)幼师共同欣赏诗歌CD前半段。

  ——那夏天到底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听蝈蝈、知了、青蛙的回答吧!

  (3)师幼互答问题,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请用诗歌中的诗句说说蝈蝈、知了、青蛙是怎么回答的。

  ——蝈蝈为什么说夏天在绿的草丛中?知了为什么说复天在高高的大树上?青蛙为什么说夏天在清清的池塘中?

  3.夏天的踪迹

  (1)看图找夏天,引导幼儿用“在…”问式进行表述。

  ——夏天还躲在哪里?

  ——小结:夏天真是个美妙的季节,有那么多有趣的声音和好玩的事情。让我们来完整听一听,念一条这首诗歌吧!

  4.寻找夏天

  (1)鼓励幼儿用“在…”句式表达,并用简笔画记录回答。

  ——你觉得还能在哪里找到夏天?

  (2)一起念一念我们己找到的夏天吧!

  (六)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继续观察、阅读,并将自己找到的夏天画下来,编成诗句,制成小书《复天到了》。

  (七)活动反思

  模仿诗歌“在…”的句式进行表述是难点,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循序渐进。开始时,引导幼儿在表达基础上,用该句式提升,加深印象, 再逐步引导幼儿模仿创编。

【夏天在哪里教案】相关文章:

夏天在哪里作文04-09

夏天在哪里作文06-10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夏天在哪里》06-15

夏天的歌在哪里教案设计(通用13篇)06-20

中班《夏天的歌在哪里》说课稿03-13

夏天在哪里作文15篇02-01

夏天在哪里作文(15篇)02-01

夏天在哪里作文(精选25篇)05-13

《哪里的科学》教案08-26

夏天在哪里作文(通用60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