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原文
《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山水游记,选自《永州八记》。文章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小石潭的幽静美景,同时抒发了作者被贬后的孤寂之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石潭记原文,欢迎阅读参考!
小石潭记【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
小石潭记【翻译】
从小丘往西走—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就听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很高兴。砍伐了—些竹子开出道路,往下走看见—个小水潭,潭水特别清澈。整块的大石形成潭底,靠近岸边,石头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有的成为小岛屿,有的成为不平的岩石,有的成为完整的石岩。岸上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结着,参差不齐,随风摇曳飘荡。
石潭里鱼儿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潭底石上,鱼影呆呆地一动也不动;忽然问一些鱼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客逗乐。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流像北斗星那样弯弯曲曲,又像长蛇在爬行,-段露出来,—段淹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似的互相交错,没法知道溪水的源头。
坐在石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木包围着,静悄悄地没有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这儿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停留得太久,就记下所见景致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我一同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青年人。—个叫恕己,—个叫奉壹。
小石潭记【赏析】
内容梳理段落层次
一 发现小石潭及介、绍小石潭的概貌。
二 介绍小石潭和潭中之鱼。
三 介绍小石潭的水源和周围环境。
四 介绍同游小石潭的人。
这篇《小石潭记》把重笔放在对小石潭的描写上。先从对小石潭景观的发现写起,引出小石潭的形态,对潭水石底面的描写极为出色。
这就等于告诉人为什么将这一水潭称为“小石潭”。二是写潭水之清澄极为出色,偏以日下水中清楚可见的鱼儿或静或动的形态烘托出来,实是妙趣横生。三是对小溪的描写。写小溪的目标还在于写潭水,这就等于叫人知道潭里不是雨后积水,而是有来源的活水,因而愈感其清净。四是又写小石潭旁的凄冷环境,聊聊几笔就给人以神伤之感。这时,作者原先闻水声之乐和与游鱼同乐的感情忽然衰落了许多,当然是他在谪居远处的环境中难以消遣的心态,于漫游中因凄景的启发,而自然地泛漾了出来。这篇散文优美如诗,也像诗那样地蕴藉着感情,诵读时须多加体味。本文描述了小石潭幽美的景色,融情于景,含蓄地表达出作者久谪远荒时凄凉、悲苦的心绪。
小石潭记【注释】
(1)小丘:柳宗元《永州八记》中所写的一个景点。西山口西北二百步有钴:潭,潭西二十五步有这一小丘。可参阅柳宗元文《钴:潭西小丘记》。步:计量单位。古人以左右足各向前一次为一步,也说六尺为一步。
(2)篁竹:竹林。
(3)鸣佩环:佩玉相碰撞而发声。佩环:古人系在腰带上的玉器,即佩玉。
(4)伐:砍去。取道:开出一条小路。
(5)尤:尤其,特别。清冽:清澈。冽:同“洌”,水清。
(6)金石:一整块石头。
(7)卷石底:水底石头呈向上弯卷的形态。
(8)坻:水中低洲。 ⑨屿:小岛。
(9)屿:小岛。
(10)堪:不平的石坡。
(11)岩:岩石。
(12)翠:绿色。蔓:蔓生植物,其茎呈现或攀援或缠绕形态。
(13)蒙:覆盖。络:缠绕。摇:摆荡。缀:联结。
(14)参差:错落不齐。披拂:随风飘动的样子。
(15)可:大约。许:表示不确切的数量。
(16)空游:在空中游荡。依:凭借。这句形容水的清澈透亮,鱼在水中,似乎见鱼不见水。
(17)下澈:直达水底。
(18)影:指鱼的身影。布:散落。
(19)怡然:呆愣住的样子。
(20)俶尔:忽然。
(21)翕忽:轻快的样子。
(22)游者:指游人。
(23)斗折:像北斗星一样地曲折。北斗星有七颗,相互间的位置呈曲线之势。蛇行:像蛇爬过来一样地蜿蜒摆动。
(24)明灭:溪水一时露出石面,一时隐于石间而呈现或显或隐的形态。
(25)犬牙差互:像犬牙般地错落不齐。
(26)环合:环绕合抱。
(27)寂寥:寂静。
(28)凄神:使人心神凄凉。寒骨:使人感到寒气透骨。
(29)悄怆幽邃:如说“深深的忧愁悲伤的境界”。幽邃:深。
(30)以:因。过清:过于清冷。
(31)久居:久留。
(32)记之:将这里的景致记了下来。
(33)隶:跟随。
(34)小生:如说“年轻人”。
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注释
(1)小丘:在小石潭东面。
(2)篁竹:竹林。
(3)如鸣珮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鸣:发出的声音。珮环:都是玉制的装饰品。
(4)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尤,格外。清,清澈。冽,凉。
(5)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当做……
(6)卷石底以出;以,而。
(7)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边,石头从水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以:连词,相当于“而”,不译。
(8)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高低不平的岩石。岩,岩石。
(9)翠蔓:碧绿的茎蔓。
(10)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11)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2)皆若空游无所依:(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1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14)佁然不动:(鱼)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15)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
(16)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1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斗折,像北斗七星的排列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蜿蜒。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18)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互,交相错杂。
(19)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凄、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邃,深。悄怆,忧伤的样子。
(20)以其境过清:因为这里环境太冷清了。以,因为。清,凄清。
(21)吴武陵:作者的朋友,也被贬在永州。
(22)龚古:作者的朋友。
(23)宗玄:作者的堂弟。
(24)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跟着我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隶而从:跟着同去的。隶:随从。而:表并列。崔氏,指柳宗元姐夫崔简。二小生,两个年轻人,指崔简的两个儿子。
赏析:
1. 清新自然的写景手法
柳宗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石潭的景色,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例如:
“水尤清冽”写出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描绘了潭边植物的生机勃勃;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通过光影的变化,展现了潭水的清澈与鱼儿的灵动。
2. 动静结合的描写
文章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例如:
“佁然不动”写出了鱼儿的静态美;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则展现了鱼儿的动态美。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 情景交融的抒情
柳宗元在写景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例如: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仅描写了环境的幽静,也表达了作者被贬后的孤寂与凄凉;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则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4.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文章从发现小石潭开始,依次描写了潭水、潭底、潭边的植物、潭中的鱼以及潭的周围环境,最后以抒情结尾,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5. 语言简洁优美
柳宗元的语言简洁而优美,如“如鸣珮环”“青树翠蔓”等,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
总结:
《小石潭记》不仅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游记,更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柳宗元通过对小石潭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被贬后的孤寂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这篇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结构严谨,是唐代山水游记中的佳作。
【小石潭记原文】相关文章:
《小石潭记》原文08-26
《小石潭记》课文原文08-19
《小石潭记》 原文与赏析07-13
小石潭记翻译及原文05-24
小石潭记原文及注释06-01
《小石潭记》原文翻译09-10
《小石潭记》原文再现09-24
柳宗元小石潭记原文10-01
小石潭记 柳宗元原文08-25
《小石潭记》原文与译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