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王昌龄《送魏二》全文及鉴赏
《送魏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作。此诗前两句写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后两句想象魏二梦里听见猿啼,难以入眠。诗歌表面写好友分别后愁绪满怀,下面是王昌龄《送魏二》全文及鉴赏,欢迎参考!
送魏二
唐代: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送魏二》译文
在橘柚飘香的江楼上醉饮话别,江风把那细雨吹进小舟,顿感丝丝寒凉。
想象你独自远行在潇湘明月下,满怀愁绪在梦里静听猿啼悠长。
《送魏二》注释
魏二:作者友人。排行第二,名字及生平均不详。
潇湘月:一作“湘江上”。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泛指今湖南一带。
清猿:即猿。因其啼声凄清,故称。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清猿与壶人争旦,缇幕与素濑交辉。”
《送魏二》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写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后两句想象魏二梦里听见猿啼,难以入眠。诗歌表面写好友分别后愁绪满怀,实际上是写作者送别魏二时感叹唏嘘的情感。全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有朦胧之美,在艺术构思上颇具特色。
首句“醉别江楼橘柚香”是点明送别魏二的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
寒雨连江”则是表明气候已变。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诗中不仅写了江雨入舟,然而“凉”字却明白的表现出登舟送客的惜别场景来,“凉”字既是身体上的感触,更暗含诗人心中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的伤怀。“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涵咏。凄凄风雨烘托诗人惜别知音,借酒消愁的悲凉心情。
三四句“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以“忆”字勾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末句的“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有《水经注·三峡》中描写猿声的意境:“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
《送魏二》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48年—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后期)王昌龄贬龙标尉时,当是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送别友人时在宴会上所创作的,为客中送客之作。
诗句赏析
首句 “醉别江楼橘柚香”:描绘了饯别的地点与氛围。“江楼” 点明送别的地点在江边的楼阁,“醉别” 说明两人在离别之际饮酒至醉,体现出友情的深厚。“橘柚香” 点明了送别的季节为秋季,橘柚飘香,为画面增添了清新之感,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强化了离别的愁绪 。
次句 “江风引雨入船凉”:由景入情,景语亦情语。江风裹挟着秋雨吹入船中,“凉” 字既是实写风雨带来的身体上的凉意,更是诗人因友人离别而产生的内心凄凉之感的外化。风雨入船,打破了原本相对平静的送别场景,象征着离别给诗人带来的情感冲击 。
第三句 “忆君遥在潇湘月”:诗人展开想象,从眼前的送别场景跳脱,想象友人在不久的将来,于潇湘之上,沐浴在明月清辉之中。“遥” 字强调了友人即将前往的潇湘之地路途遥远,暗示两人分别后相见之难 。
末句 “愁听清猿梦里长”:进一步深化想象,设想友人在梦中也会被潇湘两岸清猿的啼叫声所扰,从而增添忧愁。在古代诗词中,猿啼常常象征着哀伤,此处诗人借猿啼表现出对友人旅途孤寂、前途未卜的担忧,同时也借友人的愁绪,委婉地抒发了自己的离情别绪 。
艺术特色
虚实结合:前两句实写眼前江楼醉别、风雨入船的场景,是实景实感;后两句通过想象,虚构出友人在潇湘途中的孤寂之景,为虚写。虚实相生,拓展了诗歌的表现空间,使诗歌意境更加深远,情感表达更加丰富 。
情景交融:诗中的景物描写,无论是橘柚香、江风、雨,还是想象中的潇湘月、清猿啼,都与诗人的离情别绪紧密交融。诗人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景物之中,以景衬情,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他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 。
烘托手法:用 “江风引雨入船凉” 的环境烘托离别的凄凉氛围,以 “愁听清猿梦里长” 的想象之景烘托友人旅途的孤寂愁苦,从而强化了全诗的哀伤基调 。
主题思想
《送魏二》通过描写诗人在江边送别友人的情景,以及对友人旅途孤寂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离别的不舍,同时也借送别抒发了自己被贬后的失意与愁苦。诗歌既展现了人间真挚的友情,又流露出诗人在困境中的复杂心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在王昌龄诗作中的地位与影响
王昌龄以边塞诗和送别诗著称,《送魏二》是其送别诗中的佳作。它延续了王昌龄诗歌含蓄蕴藉、意境深远的特点,与他的其他送别诗如《芙蓉楼送辛渐》等一样,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上都具有极高的水准。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王昌龄个人的诗歌风格,也为后世送别诗的创作提供了典范,对后世诗人在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创作手法的运用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
【王昌龄《送魏二》全文及鉴赏】相关文章:
《送魏二》王昌龄唐诗鉴赏10-06
送魏二全文翻译以及赏析王昌龄06-10
送魏二 王昌龄10-31
送魏二,王昌龄10-28
王昌龄送魏二08-16
送魏二王昌龄翻译10-23
送魏二赏析 王昌龄07-09
送魏二王昌龄古诗09-18
王昌龄《送柴侍御》全文及鉴赏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