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老少之间》原文赏读

时间:2025-07-21 10:26:38 银凤 季羡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季羡林《老少之间》原文赏读

  《人间是秀丽的》分四辑:人间百相、人间况味、人间思绪、直面人间。集中收录季羡林谈人生的睿智随笔52篇,大者有如何看待人生,如何面对老年,小者到怎样看待爱情、成功、压力、倒霉等具体的人生百相,怎样体会具体的人生况味,都是切身感悟,肺腑之言。下面是季羡林《老少之间》原文赏读,欢迎参考!

  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的任何社会里,都会有老年人和青少年人同时并存。从年龄上来说,这是社会的两极,中间是中年,这样一些不同年龄的阶层,共同形成了我们的社会,所谓芸芸众生者就是。

  从社会方面来讲,这个模式是不变的,是固定的。但是,从每一个人来说,它却是不固定的,经常变动的。今天你是少年,转瞬就是中年。你如果不中途退席的话,前面还有一个老年阶段在等候着你。老年阶段以后呢?那谁都知道,用不着细说。

  想要社会安定,就必须处理好这三个年龄阶段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社会两极的老年与少年的关系。现在人们有时候讲到“代沟”——我看这也是舶来品——有人说有,有人说无,我是承认有的。因为事实就是如此,是否认不掉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代沟”正标明社会在不断前进。如果不前进,“沟”从何来?

  承认有“代沟”,不就万事大吉。真要想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还必须进一步对“沟”两边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中年这一个中间阶段,我先不说,我只分析老少这两极。

  一言以蔽之,这两极各有各的优缺点。老年人人生经历多,识多见广,这是优点。缺点往往是自以为是,执拗固执。动不动就是: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面还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个别人仕途失意,牢骚满腹:“世人皆醉而我独醒,世人皆浊而我独清。”简直变成了九斤老太,唠唠叨叨,什么都是从前的好。结果惹得大家都不痛快。

  我想在这里特别提出一个我个人观察到的老年人的缺点,就是喜欢说话,喜欢长篇发言。开一个会两小时,他先包办一半,甚至四分之三。别人不耐烦看表,他老眼昏花,不视不见,结果如何,一想便知。听说某大学有一位老教授,开会他一发言,有经验的人士就回家吃饭。酒足饭饱,回来看,老教授的发言还没有结束,仍然在那里“悬河泻水”哩。

  因此,我对老年人有几句箴言:老年之人,血气已衰;刹车失灵,戒之在说。

  至于年轻人,他们朝气蓬勃,进取心强。在他们眼前的道路上,仿佛铺满了玫瑰花。他们对任何事情都不畏缩,九天揽月,五洋捉鳖,易如反掌,唾手可得。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精神,只能保护,不能挫伤。然而他们的缺点就正隐含在这种优点中。他们只看到玫瑰花的美,只闻到玫瑰花的香;他们却忘记了玫瑰花是带刺的,稍不留心,就会扎手。

  那么,怎么办呢?我没有什么高招,我只有几句老生常谈:老年少年都要有自知之明,越多越好。老的不要“倚老卖老”,少的不要“倚少卖少”。后一句话是我杜撰出来的,我个人认为,这个杜撰是正确的。老少之间应当互相了解,理解,谅解。最重要的是谅解。有了这个谅解,我们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有了保证。

  1994年7月3日

  写作背景

  季羡林一生历经诸多时代变迁,在丰富的人生阅历中,对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有着深刻洞察。当时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新思想与旧观念激烈碰撞,老少之间在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分歧日益凸显。季羡林以敏锐目光捕捉到这一社会问题,凭借深厚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热爱,创作了《老少之间》,期望通过文字引发人们对老少关系的思考,促进代际和谐。

  主要内容

  文章开篇点明老少之间存在差异是自然且正常的现象,如年轻人富有朝气、思想开放,乐于尝试新事物;老年人经验丰富、沉稳持重,但可能相对保守。随后,季羡林回忆自身经历,讲述年轻时与长辈在观念上的冲突,例如在职业选择、生活习惯等方面,长辈的传统观念与自己的新想法产生矛盾 。接着,他阐述了老少相互理解的重要性,指出老年人应理解年轻人追求自由、创新的精神,给予他们足够空间去探索;年轻人也需尊重老年人的经验和智慧,虚心求教。最后,文章呼吁老少携手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共同营造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 。

  核心观点

  尊重差异:老少因年龄、时代背景不同,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这是客观事实,应予以尊重。比如老年人遵循传统礼仪,而年轻人追求简约随性的社交方式,双方都应接纳这种不同 。

  相互理解:老少之间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老年人要理解年轻人面临的新挑战和压力,年轻人要明白老年人成长环境形成的固有观念。如父母要理解孩子追求新兴职业的梦想,孩子要体谅父母对稳定工作的期待 。

  和谐共处:老少和谐共处对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意义重大。家庭中老少关系融洽能营造温馨氛围,社会上老少携手合作能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例如社区活动中,老年人传授生活经验,年轻人带来新创意,共同打造美好社区 。

  艺术特色

  语言质朴平实:季羡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深刻道理,如同与读者面对面交谈,拉近与读者距离。如 “老少之间,难免有矛盾,有分歧,这是不可避免的”,直白地阐述观点 。

  举例生动贴切:文中通过大量生活实例,使抽象道理具象化。讲述自己与长辈在生活细节上的分歧,让读者感同身受,更易理解老少差异 。

  情感真挚深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老少和谐共处的殷切期望,体现出对社会、对家庭的强烈责任感 。

【季羡林《老少之间》原文赏读】相关文章:

季羡林《寻梦》原文赏读11-02

季羡林《漫谈散文》原文赏读10-16

季羡林《寸草心》原文赏读07-01

季羡林《枸杞树》原文赏读11-22

季羡林《论正义》原文赏读11-19

季羡林《做人与处世》原文赏读08-26

季羡林《富春江上》原文赏读10-27

季羡林《我的老师们》原文赏读10-22

季羡林《我写我》赏读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