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泥古者愚》的原文及译文赏析总结

时间:2025-03-21 17:00:05 赛赛 观沧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观沧海》《泥古者愚》的原文及译文赏析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沧海》《泥古者愚》的原文及译文赏析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沧海》《泥古者愚》的原文及译文赏析总结

  《观沧海》《泥古者愚》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泥古者愚(节选)

  纪 昀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①,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②干③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注释:①角:较量。②列说:游说。③干:求见。④洫(xù):田间水道。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6.(2分)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沙鸥翔集 集:集中,集合B.去国怀乡去:离开

  C.微斯人微:没有 D.幸甚至哉 至:极点

  7.(2分)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其必曰

  C.其真无马耶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2分)下面对《观沧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B.诗中对海洋摹其形, 绘其神,力求表现海洋包容万物、动荡不安的特征。

  C.全诗虚写、实写结合 ,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当是实写大海的句子。

  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9.(2分)下面对《岳阳楼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语言骈散交替,音韵和谐,凝练,畅达,极具感染力。

  B.选文采用对比手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有诗一般的意境。

  C.选文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篇,情景交融,议论精辟。

  D.本文倡导“古仁人”寄情山水的君子之风和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

  10.(2分)下面对《泥古者愚》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刘羽冲刻苦攻读古代兵书和水利书,成为了军事和水利专家。

  B.刘羽冲以自己的实践经验证明了大胆怀疑是非常宝贵的品质。

  C.刘羽冲以失去生命为代价,证明了“读书可以治愚”的道理。

  D.刘羽冲读古书却不知在实际运用中灵活变通,以致一事无成。

  11.(3分)用“/”给《泥古者愚》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三处)

  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12.(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3.(8分)联系学 过的经典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每一个诗意的表达,都是一次灵魂的唤醒。或怀离别之叹:山回路转不见君, ① ;或叹愁苦之思: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②;或思淡泊之志:不戚戚于贫贱, ③ ;或志山水之兴:月下飞天镜, ④ ;或兴德馨之铭:无丝竹之乱耳, ⑤ ;或铭报国之言:了却君王天下事,⑥ ;或言济世之感:⑦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或感风流之怀:江山如此多娇,⑧……他们唤醒了自己的人生,也唤醒了沉睡的国民!

  参考答案

  6-10 A C C D D

  11.(3分)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对一处得1分)

  12.(3分)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则替君主担忧。

  13.(8分)①雪上空留马行处②人比黄花瘦③不汲汲于富贵④云生结海楼⑤无案牍之劳形⑥赢得生前身后名⑦安得广厦千万间⑧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每小题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小题即不得分。)

  参考译文

  刘羽冲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己认为可以统领十万人马。这时,恰逢有土匪强盗出没,他自己训练乡兵跟土匪强盗较量,结果全队溃败覆没,乡兵差不多被擒获。有一次,刘羽冲又找到一部古代有关水利建设的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可以使千里之地变成沃土。他绘了水利图依次向州官游说,州官也喜欢多事,就派人在一个村子试行。沟渠才挖成,大水流到,顺着沟渠灌入村子,村民几乎都被淹死了。由于这样,他抑郁失落,他常常独自在庭院散步,摇头自言自语说:“古人怎会骗我!”像这样一天就说千百遍,只说这六个字。不久,得重病死了。

  拘泥于古代成规或古人说法者是愚蠢,可怎么愚蠢到这种地步啊!何文勤先生曾经教导我说:“满腹都是书会妨害做事,腹中竟然没有一卷书,也会妨害做事。国手不会废弃旧的棋谱,而不偏执于旧的棋谱;国医不会拘泥于古代的药方,却不背离古代的药方。”

  《观沧海》赏析

  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的胸襟。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实写眼前的景观,神奇而又壮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是虚写,作者运用想象,写出了自己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说明这是乐府唱过的。

  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写景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这首诗不但写景,而且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首诗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泥古者愚》作者

  纪昀(jǐ yún),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观沧海》《泥古者愚》的原文及译文赏析总结】相关文章:

《观沧海》《泥古者愚》阅读答案及译文10-16

观沧海原文译文及赏析06-26

泥古者愚文言文阅读及答案08-22

观沧海的原文及译文07-03

《观沧海》的原文及译文06-18

《观沧海》原文及译文08-21

《观沧海》译文及赏析07-06

观沧海译文赏析08-06

观沧海译文及赏析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