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附答案

时间:2025-02-06 09:39:49 海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附答案(精选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附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附答案(精选7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附答案 1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新人成长历程和揭示新人优秀品质的优秀小说。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小说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二)复习引导

  课内外结合,读完整本书。了解全书内容,熟悉、掌握其中的精彩片断。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各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语文能力。

  (三)审美鉴赏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小说中的许多故事都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因此读来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但作者又不拘泥于生活事实,对人物和情节作了大量典型化处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一样,对自传体小说的革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小说的全部描写都围绕着主人公的成长来展开,结构紧凑自然.在刻画主人公性格的时候,又从不同的侧面来表现他的优秀品质。通过描写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亦即怎样对待革命与个人、公与私、生与死等重大问题的态度,把保尔这一钢铁战士的形象塑造得格外丰满生动,光彩照人。

  (四)重点难点突破

  1.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题目的含义吗?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2.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向命运挑战,有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的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的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

  人活着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他的整个生命奉献给全人类。

  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生命中可能会刮风下雨,但我们可以在心中拥有自己的一缕阳光。

  天并不都是蓝的,云也并不都是白的,但生命的花朵却永远都是鲜艳的

  二、复习阶梯评估

  4.默写。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________________。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5.填空。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_________

  (2)主人公是在_________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3)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______________精神,_____________ 的意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4)这部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5)《筑路》和《生命的意义》均选自________(人名)的________________(篇名),作者用此做书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

  (6)保尔是在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对生命的价值进行思考的。保尔对生命的意义想得那样深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例造句。

  例: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题

  1.结合理解作者生平和作品内容,深刻领会“生命的意义”。

  2.思考生命的意义应多为议论,文中为何浓墨重笔写环境?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duó(√)(2)zhà(√)(3)sǒng(√)(4)zhāi(√)

  2.(1)wèi因为(2)wéi作为,作出成绩(3)wèi为了

  3.D(“虚渡”应为“虚度”)

  4.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5.(1)保尔·柯察金(2)朱赫来(3)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4)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5)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在旺火和骤冷中炼成的,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在同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保尔·柯察金(6)病愈之后在烈士墓前面对新生和缅怀烈士 自己曾经多次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

  6.略

  (二)综合题

  1.这是一部作家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题是歌颂苏联青年在保卫苏维埃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斗争中的英雄业绩和献身精神。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是青年的杰出代表。他具有了崇高的革命品德,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不顾身地战斗和劳动。当他卧病不起的时候,仍然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坚持写作,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保尔成为苏联文学中最年轻的英雄形象之一,激励着苏联和我国一代又一代青年读者,成为几代共产主义信仰者心目中光辉的楷模。所以只有结合作家人生经历和保尔的一生奉献,才能深入理解保尔精神,理解保尔关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理解共产主义者愿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贡献全部精力和整个生命的崇高理想。这样,才能主动地自觉地把文中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段名言奉为座右铭,才能在榜样面前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一步一步走向崇高。

  2.选文的重点是抒情言志,表达保尔革命的人生观。保尔在什么场合思考这种人生的哲理的呢?作者把他安排在凭吊烈士公墓这个场合。在保尔走向烈士公墓和在烈士公墓的过程中,展开了出色而含蓄的环境描写。

  作者渲染了两种不同的气氛。一种是肃杀的;另一种是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这种气氛是用自然景物表现出来的。这样的环境描写,一方面写出了“昨天”的遗迹,一方面写出了今天的“新景”;烈士牺牲在“昨天”那样的环境里,但是他们赢得了“今天”这样的环境。这样双重的环境描写,既表现了对烈士的沉痛悼念和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又暗示了烈士用自己的生命迎来了苏维埃的新春,从而显示了烈士生命的意义,这就自然地激发了保尔关于人生的深沉思考。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附答案 2

  教学目标

  (1)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课前准备

  (1)印发小说选段《人最宝贵的生命》。

  (2)布置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著。

  教学过程

  走进文学——导入:(出示幻灯片一)

  师:有一位王老板,他的儿子由于不太喜欢学习。于是就找他的好朋友黄老师帮忙为他儿子买些课外辅导书籍。一个周六下午,黄老师刚好要去书店,于是就让王老板的儿子一起去。黄老师最后为王老板的儿子选购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吃晚饭的时候,黄老师接到了好友王老板的电话,被臭骂了一顿:“你到底有没有读书啊?……”还没等黄老师说话对方就把电话给挂了。妻子问怎么回事。黄老师说:“我为王老板的儿子买书,他却对我大发脾气。”“你帮他儿子买了什么书啊?”妻子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难怪他会生气,你忘了王老板是炼钢厂的厂长吗?”“这……”

  提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钢铁”与故事中的`“钢铁”含义相同吗?是什么意思?(生回答)

  师:不同。标题中的钢铁是指意志坚强,敢于向一切困难挑战的英雄气度和大无畏的精神。

  师:这节课我就和大家一起走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去感悟、欣赏这种精神。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附答案 3

  教学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1、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

  2、学习阅读写人叙事的小说

  (二)能力培养点

  1、抓住保尔的主要性格,领悟保尔巨大的人格魅力。

  2、借鉴文章的写作技巧,提高文学欣赏水平。

  (三)情感体验点

  教育学生从保尔的人格魅力中汲取精神养料,树立崇高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保尔的主要性格。

  2、教学难点:领悟保尔巨大的人格魅力。

  课时安排:

  5课时

  1、事先要求学生购买或者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有条件的可以看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光盘)

  2、用3课时让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讨论。

  3、第4课时进行“思考交流”,精读《筑路》和《生命的意义》。

  4、第五课时“写作活动”。

  教学流程

  走进教材

  [作者风采]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生于乌克兰沃伦省奥斯特伦什县,父亲和母亲都是工人。因家贫只读过三年小学,就被迫自立谋生,当过食堂小堂倌、司炉助手和电工等。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才加入志愿军。1920年,因负伤复员。不久又在一次与洪水搏斗中得了伤寒和风湿。担任过共青团的区委书记和地委书记。1927年全身瘫痪,又双目失明。他以惊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1933年,他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5年,荣获列宁勋章。1936年又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主要人物表]:

  保尔·柯察金(爱称:保夫鲁沙,俗称:保夫卡)

  谢廖沙.勃鲁扎克——保尔童年时的朋友,红军战士,共青团区委书记

  瓦莉亚.勃鲁扎克——谢廖沙的姐姐,共青团员

  丽达.乌斯季诺维奇——红军师政治部工作人员,共青团省委常委

  伊万.扎尔基——红军战士,共青团区委书记

  伊格纳特.潘克拉托夫——码头工人,货运码头共青团书记

  尼古拉.奥库涅夫——机车库共青团书记,共青团区委书记

  费奥多尔.朱赫来——水兵,省肃反委员会主席,军区特勤部副部长

  多林尼克——木匠,市革委会主席

  阿基姆——共青团省委书记,乌克兰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书记

  托卡列夫——老钳工,筑路工程队队长

  亚历山大.普济列夫斯基——红军团长

  列杰尼奥夫——老布尔什维克

  阿尔焦姆.柯察金——保尔的哥哥,钳工,市苏维埃主席

  波利托夫斯基——火车司机

  扎哈尔.勃鲁扎克——谢廖沙的父亲,副司机

  玛丽亚.雅科夫列夫娜——保尔的母亲

  达雅(爱称:达尤莎)——女工,保尔的妻子

  冬妮亚.图曼诺娃——保尔少年时的女友,林务官的女儿

  德米特里.杜巴瓦——共青团区委书记,托派

  沃洛佳.图夫塔——共青团省委登记分配部部长,托派

  茨韦塔耶夫——铁路工厂团委书记,托派

  瓦西里神甫——反革命分子

  维克托.列辛斯基——波兰世袭贵族,中学生,告密者

  佩特留拉——白匪头领

  [内容提要]:

  保尔从小在苦水中长大,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他在食堂里干了两年,受尽了侮辱。

  十月革命爆发后,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别托夫卡镇也和苏联其他地方一样,遭受了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动派的践踏。红军解放了谢别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在镇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莱在保尔家里住了几天,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现在全世界都着火了,奴隶们起义了,他们要把旧世界推翻,但是,为了这个,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能够坚决斗争的弟兄。”朱赫莱的启发和教育对保尔的思想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突然,朱赫莱被匪徒抓去了。保尔急着四处打听。一天,在匪兵押送朱赫莱的时候,保尔出其不意地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到壕沟里,与朱赫莱一起逃跑了。但是由于波兰贵族李斯真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投进了监牢。从监狱出来后,保尔拼命地跑,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便不自觉地来到冬妮亚的花园门前。他纵身一跳,进了花园。冬妮亚喜欢保尔的“热情和倔强”的性格,保尔也觉得冬妮亚“跟别的富家女孩不一样”。后来他们又有几次见面,慢慢地产生了爱情。保尔为了避难,便答应了冬妮亚的请求,住了下来。几天后冬妮亚找到了保尔的哥哥阿尔青,他把弟弟送到喀查丁参加了红军。

  在一次激战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但他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战胜了死亡。出院后,他已不宜于重返前线,便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在这里他同样以工人阶级主人翁的姿态,紧张地投入各项艰苦的工作。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直接参加艰苦的体力劳动。在兴建窄轨铁路中,保尔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忱和忘我的劳动精神。

  保尔自从在冬妮亚家里与她告别后,只见过她两次面。第一次是他伤愈出院后,最后一次是在铁路工地上,保尔发现,随着革命的深入,他们之间的思想差距越来越大了,他们已经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了,于是便分道扬镳。

  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他参加了工业建设和边防战线的斗争。但是,由于保尔在战争中受过多次重伤和暗伤,后来又生过几次重病,加之他忘我的工作和劳动,平时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体质越来越坏了。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严重的疾病终于把这个满怀革命热情的年轻人束缚在病榻上。但保尔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的情况下,重新找到了“归队”的力量。他给自己提出了两项任务:一方面决心帮助自己的妻子达雅进步;另一方面决定开始文学创作工作。这样,“保尔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保尔精神]

  保尔的奋斗历程是何等艰辛,他的每一步都激起我内心深处一种深深敬意。他的九死一生的历程向我们昭示着一个真理—人活着,最重要的是战胜自己,保尔将生活和生命的意义都演绎到了极至,他是一个纯粹的、完完全全的人,他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我们的时代需要保尔,更需要新时代的中国保尔。保尔虽然不在了。但他的精神永存,他留给我们的是青年人身上所应具有的积极进取、顽强勇敢、热爱生活、永不退缩的高贵品质。

  保尔精神——顽强、执着、刻苦、奉献、勇敢、奋进的人格操守应成为青少年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

  [作品价值]

  作品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英雄,他身上表现了这样得人格特征: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忍的`意志。这些完美的精神操守永远是激励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向善向美的原动力。

  [考考你]

  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哪些名句?

  “人最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而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该怎样度过呢?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练练笔]

  1、鼓励学生写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单的读书报告。

  2、从报刊、书籍或者网站上收集资料,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写一篇短评。教师可选择写得好的在班上壁报开设一个专栏,或者编排一个小小的专刊。

  3、结合自己对作品的深切的感受,学写一篇读后感,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

  4、在班级搞一次活动。可选择文中自己认为最精彩的段落进行朗诵,也可以就某一部分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5、谈谈我们周围的人,寻找当代的“保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附答案 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学会读整本书。

  2、了解全书内容,熟悉、掌握其中精彩的片段,从保尔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3、在写作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教师抛砖引玉,以学生读为主,并付诸实践。与写作结合,形成文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名著中汲取养分,树立伟大的革命理想,培养崇高的道德品质,形成钢铁般的意志,具有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策略:

  (一)课前准备:指导学生读完整本书,做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选看几集电视连续剧。

  (二)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电影或电视剧片段,分析人物性格。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重点:

  精读的引领

  教学难点

  阅读兴趣的激发

  教学过程:

  课外阅读阶段:

  1、开学初,课余时间用略读浏览的'方法通读全书,弄清主要内容、情节和人物关系等。自我检查一下读书的速度和质量。

  2、通过读出版说明和后记了解出版意图,掌握阅读线索。

  3、根据阅读需要参阅附录的资料和课外及网上搜集的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经历、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重要思想和重点内容。

  4、结合观看电视连续剧,将剧中的人物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

  5、一边读,一边摘录,加批注,写心得。

  一、名言导入: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二、检查整本书通读情况:

  1、必答题:每一组选出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但其他组有纠错机会,纠错正确,得10分。

  (1)保尔因为什么离开了学校,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

  (2)保尔第一次面临生命危险,是因为什么?最后是如何脱离危险的?

  (3)保尔和他的同志们为什么要修建一条通向森林的轻便铁路?

  (4)作者为什么要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作书名?

  2、抢答题:最先抢答正确得小组得10分。

  (1)说出书中除主人公保尔外至少5个人物的名字,并简单介绍他们的身份。

  (2)保尔的第一把武器是怎样得到的?

  (3)保尔的母亲大多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4)对创作小说的工作,保尔的家人和战友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附答案 5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小说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会做摘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学会做读书笔记,进行主题探究阅读。

  教学重点

  学会做摘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

  学会写读书笔记,提升阅读品质。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在阅读名著的时候,都用过哪些巧妙的方法?

  学生分享阅读名著的方法:精读与跳读:《西游记》;圈点与批注:《骆驼祥子》;快速阅读:《海底两万里》;选择性阅读:《傅雷家书》。

  教师总结:同学们读名著真有妙招,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名著的具体方法。老师了解到大家几乎不了解这本书,希望今天的名著导读课能让你们对这本书有一点兴趣,学一点读书方法。

  二、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他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的敌人是贫困、失明、瘫痪,还有白匪军。他的武器除了刀枪,就是手中的笔。当他写这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时候,他已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写成。故事就取材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三、推进新课

  活动一:我来梳理

  教师带着学生阅读目录,梳理情节。

  ①少年保尔的生活与反抗②保尔在战场上奋勇杀敌③建设者保尔的忘我工作④保尔与疾病顽强斗争。

  活动二:我来摘抄

  出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一)少年保尔在池塘边钓鱼与佟丽娅相遇的情景。

  出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二)青年保尔在暴风雨中修筑铁路与佟丽娅意外相逢的情景。

  请学生默读勾画准备摘抄的语句,并批注为什么摘抄的理由。

  展示交流,教师小结。

  摘抄景物描写精美的语句

  摘抄人物描写精彩的语句

  摘抄议论感悟精辟的语句

  活动三:我来探究

  1.比较阅读

  将节选(一)和(二)的内容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变化?

  环境变了:

  “花园的四周,栽种着高大笔直的杨树,在轻柔的风的吹拂下,树枝微微晃动。

  这儿什么都没有变:依旧是那些一排排的精心修剪过的覆盆子灌木丛,依旧是那些设计成几何图形的纵横交错的小路,路边依旧栽种着妈妈喜爱的三色堇花,花园依旧是那个一尘不染、井井有条的花园,处处都显现出一个饱学的园艺师追求一丝不苟但又过分苛求的手艺。但是,令冬妮亚烦闷的'恰恰是这些打扫得十分干净、设计得十分整齐的道路。”

  “暴风雪突然袭来。天空中布满一团团低低地飘荡着的灰色阴云。大纷纷扬扬。晚上风在各家各户的烟筒内呼啸起来,在树林里呼呼作响,驱赶着灵巧的雪花使其成旋涡状,同时发出一种无比凄厉的哨音,足以使整座森林里的生物惊慌不安。

  整个夜晚暴风雪怒号着,像强盗一样地到处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虽然整夜生着火炉,大家依然感到寒冷彻骨。车站上这所房子里是存不住热气的。

  第二天清晨,又是另一番景象,上工的人双脚陷入深深的积雪里拔不出来,树梢上却挂着一轮火红的太阳。天空碧蓝,万里无云。”

  ——呈现历史背景

  人物变化:

  保尔变了天真调皮——坚强正直

  冬妮娅变了善良可爱——庸俗自私

  保尔和冬妮娅的关系变了真诚亲密——疏远陌生

  ——再现人物形象

  2.主题探究

  通过比较,你产生了怎样的疑问?

  ①自然环境的变化折射了怎样的社会历史变化?

  ②保尔怎样由一个天真顽皮的孩子变得如此坚韧顽强?

  ③保尔和冬妮娅的关系是怎样一步步疏离的?

  ……

  小组合作围绕问题探究,撰写简短的读书笔记,将小组成员分工撰写的读书笔记连缀成篇,就是一份主题阅读笔记。(下次课)

  ——发现小说主题

  四、课堂小结

  本书值得探究的点还有很多,我们下一次导读课再继续。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附答案 6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整本书,课内外结合,读完整本书。

  2、了解全书内容,熟悉、掌握其中的精彩片断。

  3、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各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语文能力。

  重点难点

  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不断给以指导,以引导他们达到更高的阅读层面。

  教前准备

  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制定阅读计划,教师给予方法指导

  2、阅读过程中学生自学“怎样阅读整本书”和“推荐与阅读”等有关内容。

  活动建议

  第一步:阅读

  一、内容:

  学生按阅读计划完成阅读任务。

  二、课时:

  三课时

  三、 要求:

  1、口述故事大意,介绍人物

  2、有感情朗读故事片断

  3、摘录优美文句、段落

  4、做好读书卡片

  第二步:思考与交流

  一、内容:

  班级交流、评价。安排活动主持人,规定义流程序,确定活动评委。

  二、 课时:

  一课时

  三、 要求:

  1、 讨论或辩论

  作者为什么要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作书名?

  保尔身上最使你感动的是什么?

  2、 以小组为单位,精读课本上两片断,设计“探究练习”题,参与评选。

  3、完成读书卡片

  四 拓展训练

  自己另选几个片段精读,填写阅读记录

  第三步:写作与活动

  一、内容:

  通过各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学生在欣赏、鉴赏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二、 课时:

  一课时

  三、 参考活动:

  1、 “我心目中的英雄”演讲比赛

  2、 创作小诗或短小的散文

  3、 经典场景再现,小课本剧表演

  4、 办一期专题手抄报

  5、 编写短小书评

  本课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十分注重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领悟情感,创新写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附答案 7

  教学目标:

  1、掌握阅读长篇小说的基本方法。

  2、学会从阅读中总结出一些读书心得。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4、对学生进行一些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小说的人物分析是重点。

  2、从阅读中导出读书心得是难点。

  教法设计:

  1、设疑激趣法。

  2、讨论点拨法。

  3、诵读法:挑选精彩文段加以诵读,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及作者的创作手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刚刚结束的北京残奥会上,我们领略到了残疾人体育健儿儿自强不息、奋能拼搏的风采。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这样一位身残志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作家。他是谁呢?想必大家一定能猜得出来,他就是前苏联业余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外围了解

  1、作者简介

  由学生发言介绍,教师汇集补充,主要让学生了解作家以下信息: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前苏联业余作家。出生于乌克兰小镇舍佩托夫卡,并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没阳光的少年时代,后参加革命,1929年,他在全身瘫痪、双目失眠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战斗经历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历时三年创作完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后又开始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只完成了第一部,就与世长辞,年仅三十二岁。

  读书心得:作家的经历与书中主人公保尔的经历相仿,因此,本书是一部自自传性小说。对我们写作文的启示是,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

  2、标题解析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乍看本文标题,似乎告诉我们本文在讲如何练钢,读完后方知本文乃是在讲如何炼人。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因此作家十分钟爱,不忍更换。

  读书心得:给作文安一个明眸善睐的眼睛十分重要。

  三、整体感知

  教师导学:长篇小说人物众多,情节复杂,读完之后对它们进行一番梳理十分必要。

  1、人物分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人物表中共列有25人的姓名,请说说下列这些人物的身份职业:瓦莉亚、朱赫来、阿尔焦姆、佩物留拉、杜巴瓦

  下面进一步了解人物的形象特征:

  ①主人公保尔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保尔的形象特征,并稍作解说。

  如:保尔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在敌人严刑拷打面前,他坚强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病魔斗争中,他多次让死神望而却步。

  读书心得:人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克服困难。

  ②冬妮亚

  由学生发言讨论她的.形象特征,教师归纳总结:

  冬妮亚,保尔的第一个女友,出身资产阶级家庭,是一个追求平凡生活的女性,与保尔因追求不同而最终分手,是保尔形象的很好的烘托。

  读书心得:红花须有绿叶陪衬。

  2、情节梳理

  教师导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部小说分成上下两部,每部又分成九个章节,全书共有十八个章节。小说紧紧围绕“保尔的成长”这个中心事件,按照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来展开情节。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填空。

  中心事件:

  时间变化:

  地点转移:

  教师提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我们描绘了十八世纪初俄国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其间有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直写到列宁逝世。地点的转移要抓住时间跨度较长的几个主要地点,如舍佩托夫卡、博雅尔卡、莫斯科。

  四、精彩赏析

  教师导学:长篇小说情节纷繁复杂,我们不可能把它们一一记住,但一些精彩的片段我们一定要牢记在心,反复咀嚼,才能有所收获。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两个精彩片段。

  1、保尔柯察金的人生格言(见小说157页)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全班齐读,并思考:保尔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从这番话可以看出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保尔是在祭扫女战友瓦莉亚墓地时说这番话的,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坚定理想目标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2、筑路(见小说138页)

  “在离车站不远的地方……但是城里只能供给这么多东西”

  快速默读,并思考:这几段话从哪些方面反映环境的恶劣?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吃住两个方面所遇到的严重问题,这些环境描写出烘托人物的坚强意志,从而含蓄地回答了题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五、课堂总结

  这节我们主要解决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怎样阅读长篇小说;一是如何写作读后感。阅读长篇小说要先从标题入手,在粗读的基础上对人物和情节进行梳理,最后还要熟记一些精彩片段。读后感可以从阅读的每一个环节产生,既可以是思想启迪方面的,也可以是写作手法方面的,总之,是阅读的一点心得体会。

  六、作业布置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附答案】相关文章:

《雨巷》导学案附答案11-06

季羡林《成功》导学案(附练习答案)10-27

《陋室铭》导学案附答案10-14

贾平凹《风雨》导学案(附答案)12-03

朱自清《荷塘月色》导学案(附答案)08-07

乡愁导学案及答案08-31

《背影》导学案及答案08-18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09-24

故乡 鲁迅 导学案答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