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
现如今,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试题了,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检查参考者的学习能力和其它能力。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欢迎大家分享。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 1
一、基础知识平台(17分)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4分)
匿名( ) 诘责( )
文诌诌( ) 吹笙( )
黝黑( ) 粗鄙( )
希冀( ) 畸形( )
2.结合句意解释加粗的词语。(4分)
(1)秋风飒爽,霜林染醉过后,朔方的雪花漫天飞舞。_________
(2)每日每夜,每时每刻,他都在眷念着故乡。_________
(3)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_________
(4)怀揣着那张不及格的成绩单,站在妈妈面前,他显得有些诚惶诚恐。_________
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3分)
落英缤分( )
凛洌( )
拖泥代水( )
4.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2分)
(1)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 )
(2)遥远年代中的春天,难道不是这个样子吗?( )
5.诗词积累(4分)
(1)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3)前不见古人,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3分)
(一)文言文阅读(11分)
多多益善
上①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如何?”曰:“如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 禽②?”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注】 ①上:皇帝。②禽:通“擒”,捉住。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陛下( ) 能将几何( )
2.解释加粗字。(2分)
能将几何( ) 上尝从容与信言( )
3.你能从上面的选文中提炼一个成语吗?并解释这个成语。(2分)
4.“多多益善”是谁说的?从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性格?(2分)
5.从文中可以看出汉高祖刘邦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冰糖葫芦
1992年春节前夕,因为有许多事情要处理,一直到腊月三十我才坐上了回家的列车。车窗外大雪纷纷扬扬,漫山遍野银装素裹,我很激动——一半缘于美丽的雪,一半缘于已经一年多没有见到的父母。
下了火车又换乘汽车,在乡政府门前停下来时已经是下午5点了,家在6里外的农村,我只能步行回家了。下了车,街上人很少,不远处有一个人正推着自行车卖冰糖葫芦,插在草杆子上的冰糖葫芦依然红得耀眼,卖糖葫芦的人身上落满雪花,被许多小孩围在中间。糖葫芦卖得很快,他有点应接不暇,有的小孩趁机抓了糖葫芦就跑,他也不敢撵。我想起小侄女叶子,该3岁了,很爱吃糖葫芦,于是我走上前去。
但突然之间,我被自己的发现惊呆了,父亲?那卖糖葫芦的长者竟是父亲!我呆了半晌,才喊了一声:“爸”。父亲回过头来,发现是我,满脸的笑容将原本沧桑的脸挤得更皱,眉上脸上的雪花簌簌消融成水。我的嗓子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没想到久别的父亲竟这样与我见了面。
一会儿功夫,糖葫芦就卖完了,我们一起回家,我想驮父亲,但父亲执意要带我,他说:“你坐那么长时间的车,太累了。”就这样,我们父子俩在漫天风雪中回到了家。
家里到处堆着山楂,我问母亲:“下这么大雪,父亲怎么还去卖糖葫芦?”两年前的一场车祸使父亲原本强健的.身体变得衰弱,更何况,年龄不饶人。
母亲说:“你爸是去接你,顺便卖卖糖葫芦,也不知你到底哪一天回来,已经连续好几天了。”
我的鼻子一酸,转身进屋去和叶子玩。
大年初一那天早上5点多钟,我正在酣睡,被母亲推醒;原来父亲已经在做糖葫芦。母亲让我去帮忙。
我到厨房时,父亲已经将糖葫芦做好了。放在案板上凉着。我说:“大年初一为啥还去卖冰糖葫芦?”
沉默了半晌,父亲说:“过年哩,娃娃都有压岁钱,大年初一吃的东西好卖!”
“为挣几个钱连年都不过啦!”我心疼父亲。
父亲无语,自顾自将冷却的冰糖葫芦收入纸箱,拿了插葫芦的草杆子,往自行车上扎。
母亲让我陪父亲一块去,我正要穿大衣同去,父亲却说:“你不用去啦!一会儿就完。”说完,用一根粗绳将腰中的棉袄一捆,推着车出了门。
父亲走后,我和母亲闲聊,又问母亲:“大年初一也去卖糖葫芦,不值!”
母亲说:“孩子,你爸还不是为了你!”
“为了我?”我很惊讶。
“年前你来信说,年后想和梅子结婚,你爸寻思着,你工作才两年,梅子刚工作,你们没有钱,梅子那么娇贵的女娃子,不嫌你当教师的清贫,可我和你爸过意不去,我们想攒点钱,给梅子买个项链,买个戒指,城里兴这个。哎,俗话说:人过40不学艺,你爸做了一辈子厨师,60多岁的人,又要学做糖葫芦,可真难为他啦,刚开始不会做,要么把糖烧焦,要么做得太软,糖葫芦粘在一起了。一次你爸去卖糖葫芦,做得太软,拿在手里糖往下掉,两手都是糖,粘得连钱都没法给人找……”
不等母亲说完,我就推车出了门。
果然在乡政府门前找到了被许多小孩围住的父亲。正忙着卖糖葫芦的父亲抬头看见我时脸上有一种极复杂的表情掠过,穷于应付的他对我说:“你来收钱。”
卖完后刚回到家,父亲说:“我再做一些,今天能卖!”说罢又钻进了厨房。
但是第二次卖得并不好,剩下许多。
晚上,侄女叶子喊着要吃糖葫芦,父亲取了一支,小侄女拿着笑了。父亲给了我一只,说:“快吃,多吃几根,今天卖不完,明天就没法卖了——鲜也不鲜了。”看着剩下的那一大堆冰糖葫芦。我发愁了,母亲说:“没事,卖不成咱自己吃,去年一个冬天我和叶子没少吃你爸卖剩的糖葫芦。”我手里拿着一个鲜红晶莹的冰糖葫芦,那鲜红是血的颜色,那晶莹是汗的光泽,咬了一口,又酸又甜,我不禁掉了泪。
过完春节我要离家时,父亲拿出新新旧旧的2000元钱塞到我的手里说:“给梅子买个戒指,买串项链。”拿着钱我心里酸得难受,我实在没有勇气告诉白发的父母,这钱已经没有用了:就在我回家的前两天,梅子因为我没有给她买个订婚戒指就与我吵架,后来又提出了分手。
“都说冰糖葫芦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甜,甜里面它透着酸……”每当这首歌响起时,我就想掉泪。
1.给文中加粗字注音。(4分)
(1)暇( ) (2)撵( )
(3)晌( ) (4)掠( )
2.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为什么“非常激动”?(2分)
3.第(3)段中,我见到父亲,为什么“惊呆”了?(3分)
4.第(3)段中,“我的嗓子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的原因是什么?(4分)
5.第(4)段中,“我想驮父亲,但父亲执意要带我”表现了父子二人什么样的感情?(3分)
6.父亲为什么要去卖糖葫芦?(4分)
7.父亲学做糖葫芦是否容易?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4分)
8.“我”手里拿着父亲卖剩的冰糖葫芦,为什么说“那鲜红是血的颜色,那晶莹是汗的光泽”?(4分)
(三)文学放飞(4分)
(1)你知道吗,在《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中有两个相似的人物,他们性格都是粗中有细 ,嫉恶如仇。如能完整无误地写出他们的名字,你真是太棒了。_________ _________
(2)你知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谁对谁的评价吗?
三、作文(40分)
以“这节课,我真喜欢”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提示:升入中学以来,作为学生的你,不知上了多少节课,正是这一节节45分钟的课,构成你在学校主要的学习生活。这些课,有的内容充实有趣,有的形式新颖活泼——它向你敞开知识的大门,它开启你的心灵之窗,它为你播下理想的种子,它给你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你品尝成功的喜悦,它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请你写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课,并写出真情实感。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 2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面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匿名(nì) 鬈发(juǎn) 解剖(pōu) 颔首低眉(hàn)
B. 朔方(shu) 诘责(jié) 虐待(nüè) 广袤无垠(mào)
C. 污秽(huì) 迸射(bèng) 管束(sù) 箪瓢屡空(lǚ)
D. 禁锢(gù) 娥(huán) 滞留(zhì) 冥思遐想(xi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犀利 文绉绉 鹤立鸡群 城惶城恐
B. 溺爱 眼翳病 长嘘短叹 盛气凌人
C. 宛蜒 脂粉奁 繁花似锦 随机应变
D. 凛冽 美髯公 粗制滥造 油光可鉴
3.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B.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C.足球比赛即将拉开帷幕,育才学校的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
D.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而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B.作家莫言采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民间故事和历史事实融入小说创作并取得杰出成就,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C.期中复习时,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D.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令人乐观。
5.对下列文言语句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喝到一定的时间必然要喝醉。
B.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C.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鞭打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D.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胡适是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他曾提倡文学改革,是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我的母亲》节选自《胡适自传》。
B.鲁迅的《雪》选自《野草》,通过对江南和朔方雪景的对比描写,赞美了飞雪追求自由和顽强斗争的精神,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与黑暗势力作坚决斗争的革命情怀。
C. 《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书”“传”“说”“序”都是文体名。
D. 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加冠”,指年已二十的成年女子。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海底两万里》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该作品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B.尼摩船长是一名知识渊博的工程师,也是一个反抗压迫的战士。这一形象正是凡尔纳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C.尼摩船长为救印度采珠人,与章鱼激烈搏斗,被章鱼掀翻在地,情况非常危急,尼德兰手持钢叉救出了压在章鱼底下的船长。
D. 《海底两万里》中的康塞尔是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的仆人,他忠心耿耿,性格沉稳,为人随和,对分类学入迷。
8.简要写出一件尼摩船长运用科学知识带领大家脱离险境的事情。(2分)
9.春天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请你完成“寻觅春天的踪迹”的综合性学习任务。
(1)春天的节气。请按顺序补全春天的六个节气。(2分)
立春、雨水、 、春分、 、谷雨
(2)对联中的春天。请为下面的上联找出最恰当的下联抄在横线上。(2分)
上联:东风一拂千山绿 下联:
旭日一轮处处红 时雨催红万树花
百花争艳满人间 南燕双归万户春
10.默写填空。(10 分)
(1) ,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其二)》)
(2)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3)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4)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中描写春雨的诗句是 。
(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王安石《登飞来峰》)
(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 , 。
(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一联,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二、阅读。(40分)
(一)古诗词鉴赏。(3分)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这首诗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任徐州知府时,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
11. 诗中与《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高度一致的诗句是 。(1分)
12.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14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 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②问,古人与稽③,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④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⑤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 (节选自顾炎 武《与友人书》)
【注释】①资:盘缠。②审:详细。③稽:探究、考察。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⑥ 勉:勤勉,努力。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横柯上蔽( ) (2)窥谷忘反( )
(3)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4)终无济于天下( )
14.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
B. 千丈见底/才美不外见
C. 负势竞上/沉鳞竞跃
D.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16.【甲】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7. 从【乙】文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做学问”的态度或方法?(2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10分)
江南的雪
鲁涛
①对于一位在江南住惯的人,在严寒的冬天也难得一见雪的踪影,春天下雪便是奇迹了。物以稀为贵,今年的春雪就越发显得珍贵。
②雪从正月十一下起。刚一开始,雪肆无忌惮如同撒盐般落在广袤的大地上,同时也不停地侧敲着人们的房子、窗户和雨伞,发出吱吱的声音,清脆而幽雅。走在路上的我,感觉这声音是那么的熟悉和美妙,仿佛把我带入了那个远逝的梦幻般的童真年代,在大山里小溪边,我和小伙伴们正在聆听叮叮当当的泉水声。
③一阵汹涌的雪过后,接踵而来的是芦絮般的小雪,一小片,一小片的,虽下得不大,但不久地面屋顶上白了一层,宛如覆盖了一丛白毯。树枝上,草坪间,山尖上顶着一串串的小白花,与朦胧的天空灰白相间,很有些中国古代山水画“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韵味。
④雪虽然下得不很大,可是整个苍茫的大地比往常宁静了许多。但也不像唐代诗人柳宗元所描绘的.“千山鸟 飞绝,万径人踪灭”那样冷静。宁静之中也蕴含着蠕动:漫天的飞雪本身就是一幅时尚的动漫,它在向大地炫耀的同时,也一步一步的浇灭了人们内心的烦躁和不安;还有路上三三两两的车仍在穿梭,与飞雪的纠缠更添大地的娇媚;偶尔还有几个行人匆匆赶路,游离在这寂寥的雪国中。行人的稀少,我想到了一个原因。那可能是跟人们的爱美有关,生怕太多的行走玷污了这幅天然浑成的山水画,倒不如躲在家中偎倚在火炉旁边,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调侃,享受着雪带来的宁静和悠闲。如果是读书人的话,映雪读书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⑤雪除了给人们带来宁静外,还给人们带来极高的兴致和美好的希望。记得《世说新语》 里有一篇《王子猷居山阴》的文章,文章说:“王予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我在纳闷,何以使这位鼎鼎大名的书法家而又自命清高的魏晋名士乘兴而行呢?聪明的人一眼就会发现,那就是“雪”惹的“祸”。可见,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调剂品”和“开心果”。有了雪,文人就妙笔生花;有了雪,农夫就信心百倍;有了雪,咱们老百姓就真高兴!
⑥江南的雪虽韵味十足,意兴盎然。但也有它先天的不足:相比北国的雪,它显得不够刚毅,不够坚强,不够浑厚,娇气、羞涩、短暂也就在所难免了。北京的雪我是见过的,但并不像李白所说“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那么夸张。如果真要把江南的雪和北国的雪作个比喻的话,我想:北国的雪就好比北方的汉子,豪放、洒脱,洋洋洒洒;而江南的雪如同小家碧玉,娇小、细腻,缠缠绵绵。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地理与气候决定人的精神气质。从南北雪的形态特征来看,孟德斯鸠的理论确实有道理。
⑦雪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到正月十二下午停了。可我的心间却没有停止对雪的眷恋,我不仅眷恋雪的洁白,眷恋雪的晶莹剔透,更眷恋雪的那种不夹带一丝丝杂质的纯正。这让我想起了为人处世,人如果能够像雪一样坦坦荡荡,纯正洁白,世间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恩恩怨怨了,人类也就可以和谐幸福地生活。而人们常常把雪当做“天使”,当做“棉被”,当做好事情的预兆,也就是因为雪代表了人们内心的追求:自然、纯洁、洒脱。虽然有时候人们达不到洁白无瑕的那种境界,但向往她本身也是一件美好的事物。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雪,赞赏雪的原因。
⑧这场春雪已经融化了,但它播撒在人们心间的希望种子是不会融化的,到了秋天的时候还会丰收。
18. 文章第③段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江南的雪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2分)
19. 简要概括文章第④⑤两段的主要内容。(2分)
20. 江南的春雪有什么特点?第⑥段中将江南的雪与北方的雪作对比,有什么作用?(4分)
21. 第⑦段中,为什么雪停了,“可我的心间却没有停留对雪的眷恋”?(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13分)
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
朱成玉
⑴我的少年时光很短,最起码我自己这样认为。
⑵我说它短,是因为本该去享受的少年时光,被我自己掐断了。
⑶因为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也因为我的倔强和高傲,中考的时候只报了唯一的一个志愿,那就是重点高中。我对所有人说,重点高中是我的囊中之物。结果老天弄人,差三分而败北。那一刻,仿佛看见所有人眼里都有一把嘲弄的匕首,纷纷刺向我,让我无处可逃。
⑷老师来劝我重读,父母也劝,可是我哪里还有脸回到学校,除非让我戴上一个大大的面具,用来遮羞。
⑸我没有选择重读,而是走了另外一条坎坷的路――自学。
⑹那时候的我经历着“最落魄”的青春。我的语文老师刘季夫知道后,让我加入他的文学社,鼓励我进行文学创作,那是我最早接触文学,一篇篇小文章经过他的修改,在当地的小报上发表,从此,我的文学之路开始了,虽然艰辛,却无比欣慰。在最苦的时日里,在那个冷冷的西屋里,我的手,因为长时间拿笔,被冻成了馒头的形状。
⑺总是母亲起床做饭的时候,我睡下。像路遥一样,我的早晨,也永远都是从中午开始。
⑻可是后来季夫老师生了病,文学社解散,我的世界一下子又暗了下去。
⑼母亲倒是支持我,她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坚持走下去吧。坚持,这是母亲最本真的鼓励吧,没有一点煽情的意味。“不过,”母亲接着说,“买稿纸和邮票的钱要你自己去挣来。”
⑽是啊,不工作,一直这么靠父母养活,我心里也愧疚,一咬牙去了父亲的工厂当了 一名学徒工,白天工作,夜里写诗,靠着一种青春的激情,竟不觉得累。
⑾只是,我投出的稿子总是泥牛入海无消息,让我不禁有些动摇了。
⑿还是母亲,还是不带半点煽情味道的鼓励:“哪有那么容易成功的事儿,坚持住,总会有成果的。”
⒀我便选择继续坚持写下去 。那个时候,喜欢看书,可是家里那几本书都已经读得稀烂,做梦 都是关于偷书的梦,梦见自己偷偷地潜入书店,把书店里的好书装了满满几麻袋偷走,睡梦中露出贪婪的微笑。
⒁和母亲说起我的梦,母亲笑笑没说什么,周末的时候,领我去书店,让我挑喜欢的书。我不敢相信,吝啬的母亲为了鼓励我写作,竟然可以给我买那么多的书。《悲惨世界》、《复活》、《约翰克利斯多夫》等等名著都是在那个时候与我抱了满怀的,我如饥似渴地读着,忘我地走进小说的世界里。从雨果的《悲惨世界》中,我知道了原来人间还有那么巨大的苦难和不幸,人如果要作恶,可以恶到什么地步,而人如果决心行善,又可能产生多么伟大的精神力量;从托尔斯泰的《复 活》中,我学会了用解剖刀一般锋利的目光审视周围人们的道德,同时也用严格的尺度审视自己的心灵;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多夫》中,我感受到友谊的温馨、爱情的迷人和牵魂动魄、艺术的价值和力量……
⒂我的文学之路从那个时候开始变得坚实了许多。
⒃又一次收到退稿的时候,我耷拉着脑袋,不敢面对母亲热切期望的眼神。正是年底的时候,母亲在灶台上给我们炒花生果,一边炒,一边对我说,不急,你看这花生果,要多翻几个个儿才能熟呢!人不也一样吗?受些煎熬和苦楚,有啥大不了的!
⒄我深有感触,是啊,有啥大不了的,我还不信,我的文字变不了铅字呢!
⒅终于,一年后的某一天,我的文章终于发表了,而且还是《散文》这样的大杂志。母亲向我表示祝贺的方式一样没有半点煽情意味,只是递给我一把炒好的花生果。我剥了皮,吃了一个,真香,炒得恰到好处。
⒆这一次母亲没有说话,但我永 远记住了母亲关于炒花生果的那一段妙语: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
⒇是啊,迷茫、困惑……什么都不要怕,要成长,要成熟,就得在生活的热锅里多翻几个个儿呢!
22.请根据提示说说文章标题“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的含义。(2分)
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23.请结合具体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和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1)那一刻,仿佛看见所有人眼里都有一把嘲弄的匕首,纷纷刺向我,让我无处可逃。
(2)我不敢相信,吝啬的母亲为了鼓励我写作,竟然可以给我买那么多的书。
24. 请结合自己平时的阅读积累,仿照文中第⒁段画线句子续写一句话。(3分)
25.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那时候的我经历着‘最落魄’的青春”,是因为“我”没能考上重点高中,又不好意思重读,并选择了自学这条坎坷的路。
B.“睡梦中露出贪婪的微笑”,句中的“贪婪”是贬词褒用。
C.文中三次出现“没有一点(半点)煽情的意味”,都强调了母亲对我本真的鼓励,在逆境中要坚持不懈。
D.文章最后一段抒情、议论,卒章显志,凸显主题。
三、作文。(50分)
25. 请以“给(致) 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相关文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08-25
初二物理下册期中测试题08-02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05-05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10-13
初一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03-20
小学二年级语文S版下册期中测试题03-19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11-01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10-03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08-06
小学语文下册期中试卷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