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5-01-28 09:28:20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精)设计方案3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设计方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设计方案3篇

设计方案 篇1

  一、课题:赵州桥

  二、课型:讲读2

  三、教学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第____节

  四、教学准备:有关赵州桥的图片

  五、教学目的:

  1、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六、重点、难点:

  七、教学过程(复习、新课、小结、板书)

  (一)、复习检查。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回顾这一段的阅读方法,说说这一段的段落意思,齐读单元提示语第1、2句。

  (二)、学习课文第2段。

  1、这座桥世界闻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这座桥。那么它为什么能如此闻名呢?除了它的年代久远以外,更重要的是它独特的设计,是个创举。第2段就写了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2段,边读边想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

  ⑴、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5句话)

  ⑵、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⑶、找找这个自然段的重点词语。

  2、集体讨论。

  ⑴、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也就是它和别的桥相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第一个特点,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所以课文第1-3句具体介绍了什么?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好处?(第4句: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时,河水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解释:横跨:因为发大水时,河水不但可以从大桥洞流过,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减轻了流水时对桥身的冲击力,所以说它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⑵、这段话的重点词句是哪一句?为什么是这句?(出示这句话)

  3、小结第二段。

  结合完成《作业本》第5题,按课文内容填空,填好后读一读,集体订正。

  谁能说说这一段话主要讲了赵州桥什么?(坚固)

  (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第2自然段从它的设计上的创举来说明赵州桥的'坚固,而这一段则主要从什么方面来说明赵州桥的美观,下面请大家看课文第3自然段。

  1、请一名同学朗读第3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完成下列问题。

  ⑴、找一找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

  ⑵、说一说这一段的重点词句是什么?(精美的图案)

  2、回答问题。

  3、分析第3自然段。

  ⑴、请大家读读第3小节的第一句话: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不但坚固总结第2自然段的内容,而且美观是指这段课文介绍的重点。出示:不但而且练习说话。

  ⑵、课文从哪方面来说明这座桥美观?(从桥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来说明美观。)

  ⑶、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

  ①、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有的有的还有的

  出示:理解:相互缠绕、相互抵着、回首遥望、双龙戏珠。

  ②、精美图案后面的冒号是什么意思?和后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冒号后面的有的有的还有的都属于精美的图案)

  ③、把这三个图案都写了,最后一句是怎么写的?请一学生读。

  这所有的龙指的是哪些龙?所以这一句话是把前面列举的三种图案作了概括。这里用先列举后概括的方法把图案的精美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4、小结这段话的第一句,总起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接着通过三种图案分述它的美观,最后,又总结了所有的龙像活的一样这种用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写出了桥的美观。

  (四)、小结。

  第二、三自然段课文分别介绍了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两段之间用过渡句连接起来。

  (五)、要求有表情地朗读、引背第3段。

  板书:

  赵州桥 坚固(设计独特):长 宽 大桥洞 小桥洞

  美观(精美图案)有的,有的,有的

设计方案 篇2

  品牌的先后不同时期划分为导入期、成长期、全盛期和衰落期四个发展阶段。

  一、导入期

  导入期为企业的品牌第一次面对顾客或第一次参与竞争的阶段。

  首先,针对一个新品牌的面市,目标顾客的反应肯定有很大的差异——漠视、关注、尝试和充当传播者的都有。企业在品牌的推广前必须制订一套有连续性和针对性的推广步骤,这些步骤着眼于长期并适用于目标顾客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企业进行推广的目的之一是引起大多数持“漠视”态度的顾客的关注和惠顾。他们之所以是漠视的,严格来说这是一种消费惯性使然,企业的目的是打破这种惯性。从产品或品牌层面上来解释,顾客造成消费惯性的原因不外乎品牌的忠诚、购买和使用的便利性。顾客对某品牌的忠诚,企业一时难以撼动。但购买和使用的便利性,企业则拥有很大的主导权。诚然如此,从根源上看,打动持漠视态度的顾客群,第一要使品牌包含内涵定位在内的三定位准确;第二广告和宣传要连续;第三要使产品具有差异性和功能的适应性;第四渠道布局要合乎顾客的较高期望;第五营销规划要以品牌化为基准。相信这五个步骤足以使“漠视”的顾客群转变为“关注和惠顾”的顾客群。

  竞争者对于一个新品牌面市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也会因企业的市场动作而存在较大差别,但总会有个普遍性的态度,那就是密切关注和企图探寻企业的市场图谋。很显然,企业在品牌推广时,一些策略将完全暴露在竞争者面前,这势必成为竞争者制订下一步阻击计划的依据。因此,企业有必要故意露一些假象给竞争者以拖延其阻击计划的即时实现,让企业争取更多时间来获得使竞争者深感意外的市场空间和品牌知名度。

  对于媒体而言,一个新品牌的面市也会抱有一定的兴趣,他们一般视企业的市场作为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因此,营造焦点或新闻效应此时应该成为企业品牌推广的重头戏。品牌在导入期的推广因不同产品及其不同的市场表现而没有一成不变的推广模式,这要求企业针对具体的`产品、具体的目标市场、具体的市场状况来设定一些优势的、并适合自己的推广模式。

  二、成长期

  首先,品牌在导入期阶段企业可能已经收集到顾客反馈回来的有关产品、定位和推广方式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及时收集十分有利于企业改进,而如果没有这些信息,或顾客不愿就自己的消费感受如实地告诉企业,这说明品牌可能已经进入死胡同。因此,在这一阶段,企业必须要对这些品牌要素进行重新审视并调整,以适应顾客或超越竞争者。

  一般情形下,犹如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期一样,目标顾客会对该品牌的产品加以评头论足,产品现状的好与不好都会有传播的动力和空间。从实际状况来看,顾客这些反馈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企业应就该品牌产品的技术、外观、包装、品质和服务等产品成分,参考顾客反馈的信息和要求进行适应性或超前性调整。

  品牌成长期所采用的推广方式恰当与否关系到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高,因而,企业同时还应评价现有的推广模式是否有利于品牌的成长。目标顾客往往难以准确说出企业推广有何不对,即使有,也因主观性太强而没有参考价值,这势必要求企业在推广时,自行进行认真、客观地分析现有的推广模式中存在哪些不适应。可能有媒体的选择问题、媒体投放的频率问题、企业的管理和控制能力问题、营销能力问题、推广人员的观念和执行问题等等。总之,成长期对于推广的步骤、推广的协同力和推广的创新性要求很高。

  竞争者一般从产品、媒体投放力度和推广模式等三方面设定阻击计划。如果竞争者实力庞大且其品牌的市场定位趋于相同或相似,那么企业只有在营造产品的差异化、专注于相对狭小的市场和设立差别化服务等方面可能尚存胜出的机会,迎头反击极有可能使品牌遭受不可逆转的打击。如果竞争者实力相当,迎头反击也决非是一种良策,两败俱伤是不愿见的,陷入低级别的价格战更不可取。因此,企业可以就技术、渠道、服务和产业链升级方面与竞争者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共同分割现有市场或合力扩展至其他市场。同时,在合作无望时,企业应该花许多精力和时间去分析竞争者的技术缺陷、产品组合漏洞、服务方面的不足、定位和诉求的模糊点、传播和推广的脱节等方面,相信总会找到令对手措手不及的地方。如果竞争者的实力小于企业,那么就应该是正面迎战,但也必须讲究投入与产出比。

  只要掌握媒体报道的原则,总会在企业的推广过程中找到令媒体感兴趣的东西:技术更新、渠道拓展、品牌诉求、核心价值构建、企业内部和社会公益活动等都可能使相关媒体趋之若鹜。

  三、全盛期

  处在全盛时期的该品牌产品,技术水平已经显得相当成熟。

  四、衰落期

  如果是危机引发的衰落,那么应当在排除危机后继续全盛期的定位;如果是竞争者因素,还要看竞争者是采取什么举措才使品牌滑向衰落期;一般情形下,竞争者不外乎采用实力或相同定位的方式。如果是实力强于企业并使品牌衰落,企业这时应保持高度的警惕,很可能会使品牌永远不再辉煌,那么应适当修正全盛期的定位以规避正面的恶性竞争。如果其采用相同定位方式,品牌的衰落很可能是一种假象,因为有限的目标市场暂时容不下两家相同的企业,市场正在均衡打破下的重新调整,但较终的结果可能是目标顾客在排除混淆后继续原来的忠诚而在潜意识里排斥新来者,因此建议企业继续保持全盛期的定位。如果其采用更加适应的竞争个性定位,那么企业应认真检讨自己定位有何不当之处,要么朝接近竞争者的定位方向修正,加大推广投入,以期重登全盛期;要么主动与竞争者定位错开,另辟蹊径。

设计方案 篇3

  一、教学要求

  1.复习整体认读音节,练习用部首查字法,认识表示程度或范围的副词,练习缩写句子。

  2.通过交流见闻,进行听说训练。

  3.独立阅读短文,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4.练习写一处景物。

  二、教具准备

  1.抄写字·词·句第一、第四题的小黑板。

  2.抄写一两篇供讲评用的学生作文。

  三、教学时间 六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完成字·词·句部分的四项练习。

  二、练习第一题。

  1.学生自学:看拼音读句子,再把整体认读音节画下来。

  2.指名读纯拼音句子。

  3.挂出抄写该题的小黑板,指名说说哪些是整体认读音节。教师用彩色粉笔将整体认读音节画出来。

  三、练习第二题。

  1.学生自学:用部首查字法。再填表。(教师提醒学生,一定要动手,从字典上查到要查的字以后认真看一看,想一想,再填表。)

  2.同座互相检查。(着重检查是否从字典上查到了要查的字。学生所用字典的版本不同。在字典哪一页的答案不必统一,只要和自己的字典相符就行。)

  3.讨论应选取的解释。(发痛的发,应选取显现,觉得。簇拥的拥,应选取围着。沉寂的沉,应选取程度深。)

  四、练习第三题。

  1.学生自学:读句子,体会:有加点的词和没有加点的词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讨论交流,加点的.词在句子中的作用。(第一句加上很,强调了浅的程度。第二句加上极,强调了快的程度。第三句加上都,强调了说书包好的人的范围。)

  3.让学生再举几个用上很极都的句子,进一步体会这些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五、练习第四题。

  1.比较例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第二个句子保留了第一个句子的主要部分,把附加在上面的深红的夺目的删去了。)

  2.学生照例子试着缩写句子。

  3.挂出抄写该题的小黑板,讨论怎样缩写,教师用彩色粉笔把附加成分删去。

  六、布置作业 。

  根据听说训练的要求,准备说话内容。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题,明确训练要求。

  二、交流见闻。(多请些学生说说,再从中选择比较有价值的见闻,让学生说具体。)

  三、就重点介绍的见闻谈看法。对别人谈的看法,可以作补充发言,也可以发表不同的看法。

  四、教师小结。(主要从留心周围的事物和要学会正确地看问题等方面加以指导。)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说说阅读的要求。

  二、学生各自独立阅读思考。

  三、同座互相检查。

  1.检查朗读课文。(一人读,一人听,帮助纠正读音。)

  2.说说文章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雾凇的。(一人说,一人补充。)

  四、集体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课文,读后适当评议。

  2.讨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雾凇的?(写了雾凇的样子和形成雾凇的原因。)

  3.讨论:读了这篇文章,在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方面,你受到什么启发?(作者把雾凇的特点写得很具体,很形象,是因为他观察得很仔细;对形成雾凇的原因写得很清楚明白,是因为他善于学习,注意积累材料。)

  五、对这篇文章的内容,还有不懂的地方吗?(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酌情解答或引导讨论解决。)

  六、布置作业 。

  1.朗读短文。

  2.观察一处景物,准备写作文。

  第四课时

  一、交流写作内容,互相启发,拓宽思路。

  1.你最近重点观察了哪一处景物?

  2.你主要发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3.在观察景物时,你想到了什么?

  (每个问题都多请几人发言,注意表扬观察仔细、想象合理的学生。)

  二、讨论怎样表达。

  1.再读读题目,想一想,写这次作文要注意些什么?(要按一定的顺序写,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还要写出人的活动,可适当展开想象,语句要通顺连贯。)

  2.指名说说自己准备写哪一处景物,抓住什么特点,按怎样的顺序写。师生酌情讨论。

  三、学生作文,教师巡视。

  第五课时

  学生继续作文,教师对先完成的学生进行面批,指导他们认真修改。

  第六课时

  一、交流作文。

  请写不同景物、写出不同特点、展开不同想象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有的读全篇,有的读片断。)教师对每篇作文作适当评点,着重评点写得好的地方,加以表扬鼓励。

  二、重点评议,指导修改。

  选择一两篇作文用大字抄写贴出,引导学生评议修改。(选择语句比较通顺连贯,但在表达顺序方面存在缺点的作文,使学生通过评议体会到应该怎样有顺序地表达。)

  三、学生朗读、修改自己的作文。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精选)07-27

(经典)设计方案07-28

设计方案02-29

设计方案02-29

设计方案03-02

设计方案03-02

设计方案02-29

【经典】设计方案01-18

设计方案[精选]01-20

设计方案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