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冬天的取暖用具

时间:2024-12-20 15:24:59 欧敏 科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班科学教案冬天的取暖用具(精选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冬天的取暖用具,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学教案冬天的取暖用具(精选8篇)

  中班科学教案冬天的取暖用具 1

  活动目标:

  1、知道科技进步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使幼儿积极关心周围的科技产品。

  2、初步了解各种取暖用具的发热方法和使用方法。

  3、让幼儿认识各种取暖用具的用途,知道它们能给人们带来温暖。

  重点难点:

  1、让幼儿了解各种取暖用具的发热方法和使用方法。

  2、使幼儿积极关心周围的科技产品,激发幼儿创造的愿望。

  3、集体与小组。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取暖用具图片(如暖手宝、空调、热水袋等)。

  2、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的各种取暖用具,如暖手宝、热水袋等实物。

  3、安排在教室里进行活动。

  活动过程:

  提问:为什么要有各种各样的取暖用具?(引导幼儿讲述不同的取暖用具,具有不用的发热方法,知道他们能带给人们温暖。)

  教师小结:(热水袋用热水取暖,空调用电取暖,火炉使用煤炭取暖,电热毯也是用电取暖——不同的取暖用具有不用的使用方法,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2、引导幼儿按照用具的不同发热方法来进行分类。

  教师提示:如按电器类或者非电器类来划分。

  3、引导幼儿关心新的取暖用具,了解科技进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你们还见过什么样的`取暖用具?他们又是怎样发热的?

  三、结束部分

  小结:有这么多的取暖用具可供我们在冬天取暖,以后你们还会看到更多的新式取暖用具。想一想,你长大了想发明什么样的取暖用具?

  教学反思:

  该活动选体于幼儿的生活,通过幼儿认识各种取暖用具,知道它们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引导它们积极关心周围的科技产品,培养了幼儿的科学素养,引起了他们了解取暖用具的兴趣。

  中班科学教案冬天的取暖用具 2

  目标:

  1、认识各种取暖用具和用途,知道它们能给人们带来温暖。

  2、关心周围的科技产品并知道使用它们的安全方法。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准备:

  1、幼儿从家里带一些小型取暖用具到幼儿园。

  2、教师另准备一些取暖用具图片,如古老的炭盆、暖手炉、热水袋、火炉,现代的油汀、空调、电热毯等。

  3、幼儿操作材料画面“各种取暖用具”

  过程:

  1、让幼儿介绍自己带的取暖用具,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冬天冷吗?怎样做才会感到暖和呢?”(锻炼、穿厚衣服、取暖等)

  (2)“今天就请你们把自己带来的取暖用具介绍给大家,说说它叫什么,怎么用,再请你用给大家看看。”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取暖用具是用不同的方法发热的,有不同的`用法。

  (1)“你们带来的取暖用具是怎样发热的?""请小朋友们为大家介绍。

  (2)出示幼儿没有说到的取暖用具,”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取暖用具,你们认识它们吗?”

  (3)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取暖用具如何发热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取暖用具是如何发热取暖的:炭盆用木炭取暖;火炉、火炕用煤取暖;油汀、空调、电暖气、电暖风、暖手炉、电热毯是用电取暖;热水袋用热水取暖。

  (4)请幼儿按照取暖用具的发热方法进行功能分类。

  好,刚刚我们小朋友知道了取暖用具发热的方法,现在我们给取暖用具的发热方法分个类,看看哪些取暖用具是用电发热的,哪些是不用电的。把用电的这一类称为电器类。不用电的这一类称为非电器类。我们一起来给这些取暖用具找找家吧!

  (5)讨论取暖用具的优缺点。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的取暖用具,你觉得哪个取暖用具好,为什么?

  油汀、空调可以给很多人用,但比较浪费电,热水袋携带方便,可以灵活使用,但只能一个人用。炉子、火炕的缺点是不卫生,但经济实用等。

  3、知道取暖用具的正确用法,注意使用时的安全。

  讨论:使用这些取暖用具需要注意什么?空调,电暖气要注意别触电。火炉和水暖气要注意防火等。引导幼儿多锻炼、多运动,才是最安全取暖方法。

  4、古代人和外国人的取暖方式刚刚我们小朋友知道我们现代人的取暖工具,那你们知道我们古代人是如何取暖的吗?那你们知道外国人是如何取暖的吗?

  延伸活动:冬天里,各种动物的取暖方法。

  教后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多次讨论取暖用具的名称和发热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从同伴哪里得到许多新信息、新经验。让幼儿了解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这比教师告诉幼儿更能让他们接受,我设计了分类的环节,将这些取暖用具按用电和不用电进行分类,加深幼儿对取暖用具发热方法的了解。

  中班科学教案冬天的取暖用具 3

  活动目标

  认识常用的取暖用具。

  增强使用取暖用具的安全意识。

  大胆想并绘画取暖用具。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取暖用具”组图;“安全使用取暖用具”组图。

  材料准备: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引导幼儿交流冬天取暖的办法。

  ——冬天到了,天气寒冷,有什么办法可以取暖?

  ——除了穿上厚厚的衣服保暖和用运动的方式使身体暖和,还有什么取暖的办法呢?

  出示组图“取暖用具”,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取暖用具及其使用方法。

  1.出示组图“取暖用具”。

  ——你认识这些吗?它们是做什么用的?

  2.交流分享使用取暖用具的经验。

  ——你用过这些取暖用具吗?它们是怎么发热的?

  ——使用这些取暖用具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可根据教案中的“小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小结:在寒冷的冬天,使用取暖用具,可以让我们感到暖和,这些取暖用具有的需要用到火,有的需要用到电,使用不当容易引起火灾,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

  出示组图“安全使用取暖用具”,引导幼儿判断图中的行为是否正确,增强安全使用取暖用具的意识。

  ——图中的人使用取暖用具的'方法安全吗?

  ——应该怎么做?

  发放绘画工具,鼓励幼儿设计取暖用具。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明取暖用具,并自由发言。

  ——这些取暖用具都有明显的缺点,有的容易引起火灾,有的长时间使用会伤害身体,有的很容易冷却,不能随时携带。你们能发明一些比较安全、不容易冷却又能随身携带的取暖用具吗?(如太阳能、空气能暖手宝)

  2.鼓励幼儿将自己发明的取暖用具画出来,并向同伴介绍。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1.在美工区投放废旧纸盒、纸筒、旧报纸、胶水等材料,鼓励幼儿制作“取暖器”。

  2.将幼儿制作的“取暖器”投放到角色区中使用。

  附【小知识】

  取暖用具

  火炉:火炉里烧的是煤或木炭。用火炉取暖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离得太近,不能用手去摸。煤燃烧时会冒烟,会产生煤气,容易引起火灾或煤气中毒。

  热水袋:热水袋有注水式和充电式,可以暖手、暖被窝,但比较容易冷却。注水式热水袋使用的时候需要拧紧塞子,用毛巾或布把热水袋裹起来,避免烫伤;充电式热水袋不能边充电边使用,避免触电。

  电热毯:用来暖被窝,用电热毯取暖的时间不要太长,太长了对身体不好,同时注意用电安全,睡觉的时候最好把电源拔掉。

  空调:使用空调时房间里空气不流通,所以不能长时间开空调,需要适当通风,使用空调还很费电。

  暖手宝:用来暖和手,可以随身携带,但比较容易冷却。

  暖气片:北方有统一供暖,配接暖气片可以使用一个冬天,但不能随身携带。

  取暖器:使用电热取暖器的时候,不要触摸电源开关和取暖器,防触电或烫伤。

  中班科学教案冬天的取暖用具 4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取暖用具和用途,知道它们能给人们带来温暖。

  2、关心周围的科技产品,并知道使用它们的安全方法。

  重点难点:

  认识各种取暖用具和用途,并知道使用它们的安全方法。

  活动准备:

  1、事先请幼儿找找家中的取暖用具。

  2、教师另准备一些取暖用具图片,如古老的炭盆、暖手炉、热水袋、火炉,现代的油汀、空调、电热毯等。

  3、《幼儿画册》(第2册第42页)。

  活动过程:

  1、让幼儿介绍自己家里的取暖用具,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冬天冷吗?怎样做菜会感到暖和呢”

  (2)今天就请你们把自己家的取暖用具介绍给大家,说说它叫什么,怎么用。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取暖用具是用不同的方法发热的,有不同的用法。

  (1)出示所准备的取暖用具图片:“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取暖用具,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发热的吗?”

  (2)引导幼儿认识炭盆用木炭取暖;火炉用煤取暖;油汀、空调用电取暖,可以给很多人用;热水袋用热水取暖,携带方便,可以灵活使用,但只能一个人用;暖手炉用来暖手的;电热毯是睡觉时取暖的。

  3、知道取暖用具的'正确用法,注意使用时的安全。

  讨论:使用这些取暖用具需要注意什么?

  4、启发幼儿回忆,拓展经验。

  (1)提问:你还见过什么样的取暖用具?它们是怎样发热的?怎样使用的?想一想为什么要有各种各样的的取暖用具?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取暖用具?为什么?

  (2)小结

  有这么多的取暖用具,可给我们在冬天取暖。以后你还会看到更多新式的取暖用具,你长大了想发明什么样的取暖用具?

  中班科学教案冬天的取暖用具 5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认识常见的冬天取暖用具,如电暖器、空调、热水袋等,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与基本功能。

  2.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感知不同取暖用具工作时的温度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与探索精神。

  3. 知道使用取暖用具的.安全注意事项,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多种取暖用具并了解其功能。

  难点:感知取暖用具的温度差异,理解其工作原理。

  三、教学准备

  1. 各种取暖用具实物或图片,包括电暖器、空调、热水袋、暖手宝、火炉(图片)、火炕(图片)等。

  2. 温度计若干,能显示不同温度的小贴纸。

  3. 安全教育相关的动画视频片段。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播放一段冬天雪景的视频,幼儿观看后,提问:“冬天这么冷,我们怎么才能让身体暖和起来呢?”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让自己暖和的方法,引出取暖用具。

  2. 认识取暖用具

  (1)依次展示电暖器、空调、热水袋等实物或图片,向幼儿介绍它们的名称、外观特点。如电暖器像个大盒子,有发热的金属片;空调挂在墙上,有出风口等。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家里用的取暖用具,分享使用感受。

  3. 探索温度

  (1)将温度计分别放在电暖器不同距离处、空调出风口下方、热水袋表面等,让幼儿观察温度计数值变化,贴上相应温度贴纸,直观感受不同取暖用具产生的温度高低。

  (2)组织幼儿分组讨论:为什么有的地方热得快,有的地方热得慢?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热量传播原理。

  4. 安全小课堂

  播放安全教育动画,内容涉及不能触摸电暖器发热部位、不能私自拆空调、使用热水袋防止烫伤等,看完后提问幼儿看到了什么危险行为,强化安全意识。

  5. 总结

  回顾今天认识的取暖用具,再次强调安全要点,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人分享所学知识。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制作一张“家庭取暖小地图”,标记出家里各个房间使用的取暖用具及温暖程度,第二天带回幼儿园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冬天的取暖用具》(二)

  中班科学教案冬天的取暖用具 6

  1. 了解不同取暖用具的发展历史,感受科技进步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取暖用具的使用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尝试根据取暖用具的特点进行分类,培养分类思维。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晓取暖用具的发展变迁,掌握常见取暖用具使用方法。

  难点:对取暖用具合理分类,理解分类依据。

  三、活动准备

  1. 古代取暖用具如炭火盆(模型或图片)、手炉(实物或仿制品)、火墙(图片),现代取暖用具实物及图片若干。

  2. 介绍取暖用具历史的科普视频。

  3. 分类卡片,上面标有不同取暖用具名称及简易图示。

  四、活动过程

  1. 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古代人过冬的小故事,故事里提到古人用火盆取暖,引发幼儿兴趣,提问:“你们知道古代还有哪些取暖办法吗?”

  2. 探秘历史

  (1)播放科普视频,展示古代取暖用具,如手炉小巧精致,贵族随身携带;火墙靠烧热墙体散热,让室内温暖。介绍其制作材料、使用场景,对比现代生活,让幼儿感受变化。

  (2)展示现代取暖用具,邀请幼儿当“小老师”介绍自家取暖工具怎么用,教师补充纠正,如空调遥控器按哪些键制热、电暖扇如何调节风向等。

  3. 分类大挑战

  (1)发放分类卡片,让幼儿观察卡片上取暖用具,尝试按自己的想法分类,如按用电与否分为电器类和非电器类;按取暖范围分为局部取暖(热水袋)和全屋取暖(暖气)类。

  (2)分组交流分类结果,教师引导幼儿说明理由,加深对取暖用具特性认识。

  4. 总结回顾

  一起回顾古代与现代取暖用具,总结分类情况,鼓励幼儿继续观察生活中的'取暖奥秘。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画一幅自己心中未来取暖用具的想象画,向同伴介绍创意,激发创新思维。

  中班科学教案冬天的取暖用具 7

  一、教学目的

  1. 认识一些新型环保取暖用具,如太阳能取暖器、地热采暖系统,拓宽幼儿知识面。

  2. 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材质对热量传递的影响,理解取暖原理。

  3. 培养幼儿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懂得选择合适取暖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新型取暖用具,了解节能与环保关联。

  难点:通过简单实验理解热量传递与取暖原理。

  三、教学准备

  1. 太阳能取暖器模型、地热采暖系统示意图、传统取暖用具对比图片。

  2. 实验材料:金属棒、木棒、塑料棒、热水、杯子、温度计。

  3. 环保主题动画或小故事资料。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创设“寒冷的冰雪小屋”情境,屋内有传统电暖器,提问:“电暖器一直开着,会不会浪费电?有没有更聪明的取暖法?”引出新型取暖用具。

  2. 认识新朋友

  (1)展示太阳能取暖器模型,讲解它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晴天收集热量储存,阴天也能用,环保又省钱。介绍地热采暖,说明它从地下获取稳定热能,让全屋温暖舒适。

  (2)对比传统与新型,讨论哪种更环保,为什么,培养幼儿环保理念。

  3. 神奇的热传递实验

  (1)将金属棒、木棒、塑料棒一端放入装有热水的杯子,另一端贴温度计,让幼儿观察温度计数值变化,发现金属传热快、塑料次之、木棒最慢。

  (2)引导幼儿联想取暖用具,如电暖器金属发热体传热快让房间热得快,理解原理。

  4. 环保行动倡议

  播放环保动画或讲小故事,倡导幼儿生活中随手关灯、合理用取暖器,争当环保小卫士。

  5. 总结

  回顾新型取暖用具与实验收获,鼓励幼儿回家宣传环保取暖。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和家长一起调查小区里的`取暖方式,统计使用新型取暖的户数,回园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冬天的取暖用具 8

  一、活动目标

  1. 观察动物在冬天的取暖行为,类比人类取暖方式,培养幼儿观察力与联想能力。

  2. 能模仿动物取暖动作进行简单游戏,锻炼幼儿身体协调性。

  3. 激发幼儿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情感,懂得动物与人类相互依存。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动物取暖行为,与人类取暖建立联系。

  难点:通过游戏体会动物取暖智慧,内化保护意识。

  三、活动准备

  1. 动物冬天取暖的图片、视频,如企鹅抱团、兔子跺脚、松鼠藏坚果等。

  2. 模拟动物取暖场景的游戏道具,如大呼啦圈(代表树洞)、毛绒球(坚果)、小鼓(模仿跺脚声)。

  四、活动过程

  1. 趣味导入

  播放一段冬天森林雪景视频,提问:“小动物们没有电暖器,它们怎么过冬呢?”引发幼儿好奇。

  2. 动物取暖大揭秘

  (1)展示动物取暖图片、视频,介绍企鹅挤在一起减少热量散失;兔子快速跺脚产生热量;松鼠提前储备坚果,躲在树洞里吃坚果补充能量取暖。

  (2)引导幼儿讨论:人类有没有类似行为?像冬天人们穿棉衣相当于动物皮毛保暖,围坐一起吃火锅类似企鹅抱团取暖。

  3. 动物取暖模仿秀

  (1)将幼儿分组,利用游戏道具玩模仿游戏。一组幼儿扮松鼠,在“树洞”里传递“坚果”;一组扮兔子,听鼓声跺脚;一组扮企鹅,手拉手围圈移动,感受动物取暖情境。

  (2)互相观看评价,看哪组模仿最像,强化体验。

  4. 爱心呼吁

  引导幼儿思考:冬天动物生存不易,我们怎么帮助它们?如在阳台放食物、不破坏栖息地,培养爱心。

  5. 总结

  回顾动物取暖妙招,强调保护动物,鼓励幼儿回家讲给家人听。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画一幅帮助动物过冬的画,带到幼儿园贴在“爱心墙”上。

【中班科学教案冬天的取暖用具】相关文章:

冬天的取暖用具的教学反思06-18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冬天的取暖用具》12-11

中班主题详案《冬天的取暖用具》含反思(通用5篇)01-20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冬天的取暖用具》含反思12-15

冬天的取暖工具中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09-25

中班科学教案:冬天的植物08-02

开学用具清单10-01

冬天科学教案02-14

取暖的方案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