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观察记录
托班观察记录1
自己动手让“懒羊羊”变成“勤羊羊”
阳阳是个天真、聪明的男孩,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还有一张樱桃小嘴。别看他这张嘴巴小,说起话来却是一套一套的。
第一次看见他是在开学前的家访,虽说我们都只是第一次见面,但他就对我们老师说个不停,具体说些什么也许当时也没听懂,但是他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就是这个小男孩太会说了。
开学了,我们发现,阳阳特别的聪明,只要是我们老师教的东西,他一学就会,而且都能表达出来,这让我们非常喜欢。唯一让我们头疼的.是,阳阳特别的懒。刚开始,阳阳不肯玩积木,也不肯吃饭,因为阳阳没入过托儿所,平时都是奶奶带,我自然的认为这是正常现象,但是,一连好几天都是这样:早上,阳阳一到教室就干坐着,桌上摆着好多积木,他就是一碰不碰,我想挺奇怪的,怎么会有孩子不爱玩积木的呢?我让他玩吧,他就说,“你给我搭!”每次快到中午要吃饭了,他就问我,“接下去我们要干什么了?”我说,“吃午饭呀”,其实,他早就知道吃午饭的时间到了,于是,他就接着问,“是让我自己吃吗?”我告诉他,“当然!”听到这两个字,他就很不情愿的撅起小嘴巴,然后跑到午睡室里去了,坐在自己的小床上。他还理直气壮的告诉我说,自己的小手拿不动勺子。每天中午起床后,我让孩子们自己穿鞋,别的孩子都自己穿上了,他非说自己的鞋子太小了,穿不进去,非让我们帮他穿……现在,我算明白了,原来,阳阳是太懒了,什么都不肯自己亲自动手。
有一天中午,孩子们在看《喜羊羊》的动画片,看完后,阳阳就说“我是那个懒羊羊。”说完后,把我们都逗乐了,后来我们就叫他“懒羊羊”了。
阳阳妈妈告诉我,阳阳在家也是这样的,什么都不肯自己动手,从小就不玩玩具,唯一玩的就是家里的闹钟,走到哪儿,拎到哪儿,妈妈还说他这是怪癖,改不了。
我想,一定要想办法让阳阳自己动手做事情,让“懒羊羊”变成“勤羊羊”。
托班观察记录2
观察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观察对象:小潘
观察教师:xxx
观察记录:
今天在午睡时间,我发现小潘有些不同寻常的行为。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时不时地看看周围。我悄悄走过去,发现他正试图模仿其他孩子的睡姿。他的眼神中带着好奇和困惑,显然在思考为什么大家睡得那么香甜。
分析:
考虑到小潘的年龄,他的模仿行为和好奇心是正常的儿童发展特征。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在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他们开始对周围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
措施:
为了满足小潘的好奇心,我决定在明天的'活动中安排一些简单的观察活动,鼓励孩子们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模仿或描述他们的发现。同时,我也注意到在午睡时间,孩子们的睡姿可以多样化,不要过于强调统一的“正确”睡姿。
托班观察记录3
观察记录:教室里有一批小朋友比较的小,睡午觉时还需要喝奶粉,用尿不湿,每当小朋友们睡觉前老师给泡奶粉的时候,身边总会有一个“小跟班”看着你泡奶粉,那个小跟班呀就是小布丁,小布丁看到他们每天睡觉前喝奶粉,她也吵着闹着要喝奶粉,还说没有奶粉的她睡不着,那几天午睡都是要我们抱着才肯入睡,事后和她妈妈奶奶沟通,妈妈和奶奶都吃了一惊我们都断奶很久了,不会吧,但小布丁还是不依不饶要抱奶瓶睡觉,没办法,奶奶从家里给她准备了足够的奶粉和奶瓶带来了学校,喝了几个礼拜,其他的小朋友慢慢地适应了学校,慢慢开始不要喝奶瓶了,教室里只有小布丁一个人喝奶瓶了,之后,她也没再吵着闹着要喝奶粉了。
观察分析:
我认为小布丁是出于模仿期,模仿期一般会出现在2到3岁,模仿期就喜欢模仿别人做的事情,小布丁看到别人喝奶粉睡觉她就模仿别人,自己也要和他们一样,也要抱着奶瓶睡觉,奶奶和妈妈也是很配合的,和他们说了之后,马上就给小布丁准备好了奶瓶和奶粉,满足她的`模仿渴望,好让她安全的度过这个敏感期,这个是让很多家长值得学习的一个地方。
托班观察记录4
xx小朋友内向,胆小,很少有同伴交往,不愿意做早操,不愿意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但是对数字很敏感。
个案观察记录:
一、20xx年3月15日交了好朋友
今天区域活动的时候,我发现xx小朋友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玩了,而是和林予小朋友一起,两个人合作着玩平衡旗的游戏,非常开心。
二、20xx年4月13日愿意站上台
今天班级“小小表演家”的时间又轮到了xx小朋友表演了,之前邀请他,他怎么都不愿意上台,今天我抱着不放弃的心态,又尝试着邀请他上台表演,没想到他犹豫了一下竟然起身站在了大家的面前,虽然他还是没能开口做自我介绍,但是愿意站在集体面前就是有进步了。
三、20xx年5月19日想做早操
今天早操活动的时候,发现xx小朋友终于伸出手,跟着音乐在面前笔画,虽然动作的幅度很小,但是可以看出来他想做早操,只是还不好意思做
四、20xx年6月3日有创意的画
今天我请小朋友自由发挥画一幅画,xx小朋友的画让我很惊艳,他在纸的中央画了一辆车,给车画了车牌:闽H36888,在纸的下方画了转速表、时速表,并给自己的画写上了:中四班1号xx。
分析研究:
(一)年龄偏小。
(三)缺乏安全感。
(四)喜欢数字,对于数字比较敏感。教育对策:
一、对父母的指导方案:
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幼儿在园的表现情况以及在家的表现情况,请家长不要心急,给孩子多点时间,不要强迫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在他人面前谈论他的不足,积极的引导鼓励他尝试一些他认为有点难度的事情,在成功之后要及时进行表扬,增强他的自信心。有时间可以多带幼儿参加集体活动,主动加入其他幼儿的活动,比如周末可以约幼儿要好的朋友一起玩。
二、对教师的指导方案:
老师的教育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仔细耐心的帮助他,对他微小的进步要加以肯定。不时的鼓励会让他对自己充满自信,也会渐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心,这样会让他慢慢与老师和小朋友接触,他参加小小表演家活动缺乏安全感,老师可以允许他邀请好朋友一起陪他表演,这样会让他更有安全感,能感受上台的心情与成就感,知道自己是可以做到的,在教育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创造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合作的机会,多鼓励他去自由的交谈,这样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对策实施:
(一)爱心交换信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我关注着xx的一言一行,常常主动与他交流,虽然他很少和我说话,但是每一次和他交流之后,都会发现其实他很愿意听我说话,谈话结束时都是蹦蹦跳跳的跑开。
(二)细心发现亮点: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在每日的观察与交流中,我发现他对数字很感兴趣,数学集中活动他听得特别认真,有很多知识他都懂,老师请小朋友上台示范时,他会愿意举手,班级有关于数学的区域活动它都很感兴趣,而且每次进行区域活动他都非常认真,并且能够一直坚持到活动结束。
(三)用耐心期待蜕变: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你期待他变好他就会沿着你的期待慢慢的变化,但是这个变化的过程不是一次教育或辅导就能奏效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与家长加强交流。我把xx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多沟通,通过家园双向对他进行教育。
2.教育目标要切合实际,适度。
3.发现他的优点,经常在集体面前表扬他的进步。
4.允许他邀请朋友和他一起进行表演。
5.早操请小朋友站他前面带他做,教师也站他面前师范动作。
托班观察记录5
观察现象:
1、每到集体活动时,她总是缺乏积极性,懒懒散散,拖拖拉拉在最后一个,注意力不集中,想做什么就做什么;2、从家中带来的食物或玩具从来不与其她小朋友分享,存在一定的自私心理。3、有时犯了错还不准别人批评指正。即使勉强认错,也是昙花一现,没有多长时间该怎样做还怎样做。
教育措施:
1、找一位平时在班中较积极认真的小朋友和她做朋友,每到集体活动时(例如:列对做操)都让这位小朋友和她一起进行,增强集体意识;2、针对蒋雨芮语言丰富这一优点,平时可以请她为别的小朋友讲故事,说儿歌,树立她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她感到她是这个集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多找机会与伙伴合作,去共同完成一件事情,让她感受和体验到与别人共同合作和分享成功的快乐
效果分析:
1、和好朋友相处了几天,蒋雨芮每到集体活动时不再拖到最后,也感觉到自己应该和其她小朋友一样以集体为中心,树立集体荣誉感。2、与同伴共同分享一件物品时,有时仍表现出不情愿,但比以前已有了很大进步。
发展状况:
喜欢看图书,和同伴玩。
立案目的':
该幼儿进餐速度慢,观察其进餐表现,查找原因,对症下药,使其有所改变。
观察记录:
今天的午餐是白米饭、西红柿炒鸡蛋、糖醋肉和豆腐汤。饭刚分好,他吃了一口米饭、一口醋肉,刚吃了三口,就和同桌的小朋友说起了悄悄话。发现老师在注意他,就又吃了一口饭,含在嘴里,坐着发呆,约两分钟后,再慢吞吞地喝一口汤,吃一口饭,菜几乎没动。后来有点急了,就用手帮忙把米饭放进汤里,连汤带水慢条斯理地吃着。这顿饭他足足吃了五十六分钟。
分析与措施:
该幼儿自理能力较差,动作发展缓慢,虽然已经3岁了,但是上下楼梯还要拉着老师的手一步一步的慢慢走。注意力常常不能集中。
托班观察记录6
观察记录与分析:
托班的孩子各项自理能力普遍都很差,尤其是中间插班的孩子,不熟悉环境,而且需要去熟悉其他的孩子和老师;再有他们很孤立,别的孩子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小伙伴,基本上都是和自己熟悉的孩子在一块玩,即使一些孩子主动去找他们玩,因为刚入园心情不好,他们也会不耐烦的拒绝。还有一部分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吃饭,不耐烦的拒绝老师递来的饭菜。
我们班里就有一个叫含含的孩子,是中间插进来的。早晨从来不在幼儿园吃饭,一开始有几次在家里吃了,她妈妈主动告诉老师说:“含含在家吃饭了,她要想吃就吃不想吃就算了”。含含这孩子很聪明,一听妈妈说这话,她就知道老师不会强求她吃饭了。后来,连着几天含含进教室后就告诉老师说在家里吃饭了。我们也有点大意了,因为含含经常会在家里吃饭,所以我们都相信了。之后我们也觉得不大对,就悄悄地把这件事情反映给了含含妈妈,她妈妈说她在家里根本没吃呀。原来含含为了不在幼儿园吃饭,而对老师说谎了。
采取的措施:
我们几个老师就想办法先让孩子在这吃饭,说谎的事情以后再处理。我们对孩子说:“以后孩子们在家吃饭的话,早晨就让妈妈亲口告诉老师,你自己说的可不算的啊”。这句话对含含这种很明白事理的孩子一点就通,第二天,含含就主动到桌子旁边等待就餐了。早晨饭含含吃得不多也不快,也不和小朋友们比赛,自己慢悠悠的吃。一次偶然的机会,含含竟然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这是小朋友们如厕时间,孩子们和往常一样进了卫生间,为了让孩子的速度快一点,而且能喝到足量的水,我就想了个办法。我对孩子们说:“谁要是尿完尿,喝完一大杯水第一名的话,谁就可以当小老师给小朋友们接水,并且管着别的小朋友喝水喔”。正好这个时候是含含第一个尿完尿的,我就趁机大声的说:“我看是含含第一个尿完尿的,咱看看是不是第一个喝完水的呀”。其他孩子听见后速度也快起来了,含含一听完我的话,看到别的孩子也积极起来了,就急急忙忙的接上满满一杯水,还举到我面前让我检查之后,就咕咚咕咚的喝完了并且大声说:“老师我喝完了”。我顺势就说:“好,现在含含当小老师给小朋友们接水”。
托班观察记录7
晨间活动时,孩子们正在安安静静的玩积木,沈燚玮突然哭丧着脸来告状:“老师,干路阳在欺负我。”听了沈燚玮告的状,我没即时地处理,仅仅点点头,示意他接着玩,然后我悄悄地观察干路阳和燚玮的举动。
在我观察了干路阳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干路阳爱欺负人,而是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恰当。例如:他在建构区搭了一把长枪后开心地显耀着,这时坐在他旁边的`沈燚玮因为好奇用积木敲了一下他的枪,不小心将干路阳的枪敲断了,于是干路阳就推了燚玮一把,结果手重了,燚玮差一点坐倒在地上D玮又一次跑向我告状说干路阳打了他。我将这个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干路阳叫了过来,问他:“干路阳,你为什么打沈燚玮啊?”干路阳说:“我没打他,是他敲断了我的长枪。”我又问他:“你是不是想让他离你远一些啊?”干路阳点点头,我又告诉他:“那你想一想,如果不用手去提醒他,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告诉他呢?”干路阳想了想,说:“请你坐远一点好吗?”我笑着点点头,摸着干路阳的头说:“对啊!你要是这么提醒燚玮,那燚玮就不会告你的状了,对吗?”干路阳点点头。随后我又转向沈燚玮:问他:“燚玮,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燚玮说:“我不应该打断他的长枪”。“老师知道你不是故意要打断他的长枪,那你知道应该怎么做才不会惹干路阳生气呢?”“我应该自己搭一把长枪。”“如果这样做就对了!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就要多想一想,怎样做才不会让对方生气,好吗?”燚玮懂事地点点头。问题解决了,两个孩子相互道了谦,继续玩起来。
从以上案例中可见,中班时期的孩子还缺乏社会交往水平,相互间的矛盾冲突比较多,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多观察他们的社交情况,必要时实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孩子们的社会交往水平持续地提升,从而减少相互间的冲突,为今后顺利地进入社会早早地打好基础。
托班观察记录8
观察记录:依稀记得刚入学的你,不知所措地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晃荡,每天小朋友上课你就游走在教室里,小朋友们开始走线了,你也开始晃荡,再不然就是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有一天,我看到你渴望地看着走线的小朋友,但你依旧不知所措地坐在小椅子上,我慢慢地走到他的身边并对他说“帅帅也想去走线对嘛?”帅帅轻声地“嗯”,我鼓励他道:“那我们一起去试一试,我跟在你的后面,好不好。”帅帅兴奋地“嗯”。之后每当吃完点心要走线,帅帅都会很兴奋地告诉所有人“走线走线走线”。
观察分析:
秉承了蒙氏规则,不打扰你所想,静静地观察你,当你有需求时,老师进行相对引导,帅帅起初在教室里时我们就是这样默默地观察他,知道他想走线时,但是因为帅帅说话比较晚,不知道要如何表达,我们对他进行相对的引导,他就懂了,所以有一些时候不要看他每天都在教室里是游走的`状态,其实他也有吸收到一些知识,家长在家里的时候也可以无意间和他分享一些生活小常识,比如红绿灯、三原色等,相信帅帅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棒的,加油。
托班观察记录9
观察实录:角色游戏开始了,大家纷纷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角色开始扮演,俊俊小朋友选择了到“银行”扮演工作人员。大家都过来取钱,俊俊小朋友会一个一个的问:你需要取多少钱?但是游戏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就过来告诉我:俊俊来抢钱了。我走过去一看,俊俊和亮亮手里拿着几张银行的钱,在争抢,谁也不肯松手,俊俊一边抢一边在嘟嘟囔囔的说着什么。我问俊俊:为什么要抢别人的钱呢?俊俊说因为银行里没钱了。分析:
幼儿到了托班年龄,开始能够把行为规则化,从而获得是非观念,但其行为常常表明,他们的自控能力是有限的。其中典型的表现之一就是抢东西的现象很严重,不过与其他年龄段的幼儿不同的是:幼儿会边抢边说理由,由于幼儿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言语水平的提高,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表现开始增加。
措施:托班幼儿已具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判断力。调动孩子自身的.力量去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也是对他们进行了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设置“小记者”、“评论员”,组织一些热点话题的讨论活动,请小记者讲讲发生了什么事情、自己的想法,最后集众家之长,总结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果。所以在讲评时,我请小朋友一起来帮俊俊想一想办法:当银行的钱被领完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大家有的说可以让银行的工作人员来做一些钱,也有的说可以叫店里的人来存钱。大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俊俊也表示方法都比较满意。
托班观察记录10
观察记录:乐乐来园已有两个多月了,早上来园每天都会有点哭闹,这天早上外婆送乐乐到教室门口,我又听到乐乐在哭着叫外婆了,我赶紧走过去抱起乐乐,跟乐乐说:“乐乐,早上好!”我又问:“乐乐,你们家每天谁做饭啊?”乐乐:“婆婆做饭”,师:“那婆婆做饭要不要买菜啊?”乐乐:“要的”,师:“那婆婆现在就是去买菜的`,不然乐乐放学回家就没有晚饭吃了,乐乐在幼儿园就要乖乖的哦,这样婆婆就开心啊!”乐乐听完后看了看我边笑边说:“嗯”。
观察分析:每个孩子离开父母到幼儿园多少都会有不适应,他们适应新环境所需的时间也不一样。乐乐早上来园不开心只要我先抱起他然后跟他聊天分散他的注意力,这样他一会就安静下来了,婆婆放学接乐乐听到说乐乐现在不哭了也特别开心!
托班观察记录11
观察记录:我们吃的是面条,添添小朋友也不着急着吃,先东张西望了一会儿,用勺子舀起一勺面条汤,放在嘴边吹一吹放入嘴中。他喝了无数口汤可是就是不吃面条。我走过去,对他轻轻地说:“我们要使劲吃饭,吃的多身体好,长得高。”听完后,他说:“妈妈说了我好好吃饭会长很高很高的。”我说:“对!我们添添小朋友可棒了,现在都自己吃饭了!”听完,他开始用勺子挑起一根面条放入嘴中。这时,我拿起碗挖了一大口面条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不再东张西望,一直盯着我的勺子什么时候往他嘴里放。喂了几口他说:“我要自己吃。”我便表扬了他,他很高兴,不一会儿一碗面条就吃完了。拿着碗来到我面前大声说:“老师,我都吃完了。”我表扬了他,发给他一朵小红花,并且要求他以后争取在家里也这样。他点点头,非常高兴,不时拿着小红花给别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观察分析:
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大多是自幼逐渐培养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营养均衡,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身心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饮食习惯不好的孩子,身体较弱。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仅靠老师单方面的努力还是不行的,家长也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家庭膳食中,为幼儿的全面营养做些努力。要教育、帮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从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才能健康成长。
托班观察记录12
观察记录:
记录一:“这些都是我的,我先拿到”,老师转过身看着4岁的朵朵,正在极力保护自己正在玩的一些积木。朵朵用手臂尽可能地抱住自己能拿到的积木。明明十分困惑地站在一旁,说:“我也想玩”。朵朵急忙回答说:“你不能玩,我要所有的积木,你一个都不能拿走”。
记录二:下午在离园前,老师请朵朵到一个区角和小伙伴们玩,朵朵走过去就抢了一个积木,又拿了很多的小积木在自己的身边,自己搭起积木来,不与小伙伴们合作玩耍。
观察分析:
通过几次对朵朵的观察,了解到朵朵不懂得分享也不懂得合作,对3—4岁的孩子来说,这种行为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在幼儿学会与其他人分享东西之前,她必须感到自己的东西是安全的。4岁的幼儿还不能正确理解“你的”和“我的”的真正意思。这种情况在幼儿园环境中会变得更加的复杂,因为在幼儿园里很少有
东西是属于“我的”,而绝大多数是属于“我们的”,因此,3—4岁的幼儿正在获得一些分享的经验,那么朵朵不爱分享的原因,对于老师的我们和家长一定要正确的识别,进行仔细的观察与分析:
1、家庭原因:在家里是否有让朵朵感到自己的东西已经受到“威胁”,所以才从而尽力地保护自己的物品或玩具。
2、家长原因:是否在家中过分的溺爱孩子,经常是无条件的满足孩子,什么都是“独占”,这样会让孩子变得自私、霸道、不懂得关心他人,更不懂得分享。
3、环境原因:是否给孩子创设适宜的.分享环境?在家里缺乏给孩子强化自发分享行为的机会,所以孩子也不懂得如何去分享。家庭是孩子学习的地方,让孩子感到最安全、最舒适的地方,所以在家里尽量给孩子提供并帮助孩子学会为什么要分享和怎样分享的能力。
矫正措施:
1、与孩子一起分享
在家中无论是好吃的还是好玩的,家长都要与孩子一起分享,不能够让孩子独自享用。例如:面对好吃的食物,我们可以说:“宝贝,我们一起吃好吗?”也许孩子最初有点不愿意,但每次家长都这样对他说,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习惯主动与我们分享了。
2、让孩子体验分享的快乐
当孩子在我们的引导下把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抓住教育的契机,鼓励孩子去观察那些得到玩具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快乐心情,当孩子看到同伴们玩得那么高兴,他也会很自豪,也就不会想着独占玩具或其他物品了。
3、鼓励孩子主动向他人学习
经常带孩子与一些懂得分享的同伴玩,去学习同伴的分享行为。当然,家长平时在家中也要为孩子做出分享的示范,不自私、不霸道,从而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孩子主动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托班观察记录13
观察记录:果果刚入园的时候,个子小小的,大家都会忍不住地去保护这个小妹妹,大家都会亲切的叫她“果果妹妹”,可是别看果果个子小小的,能量却是满满的,大家一起上厕所了,年龄段较小的小朋友我们都会帮助她,果果却说“不用,我可以自己来”,吃点心的时候,我带着她一起去找她自己的杯子,还没等我找到果果就已经拿在手里了,吃午饭的时候,刚来的小朋友我们怕吃不好,我们也会喂他们吃,果果却说“我要自己吃,在家里的时候我也是自己吃的`”。
观察分析:
果果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家里有一大部分的原因,这也是现如今我们要提倡家长要做到的,不要帮宝贝什么事情都做好,宝贝也会有所依赖,到后来也会变的越来越懒,什么都不想自己做,会想着反正我不做爸爸妈妈总会来帮我的,家长们在家也要学着适当地放手,试着让他们自己去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生活方面:自己脱鞋子,自己穿鞋子,自己上卫生间,自己吃饭,也许你让他们自己做了,在生活中会收获不一样的小惊喜哦!
托班观察记录14
观察记录:
夏天到了,天气好热呀!孩子们也要帮小动物洗洗澡,降降温了。看,美术区的孩子们开始忙了起来。
只见大家取来有喷头的图片,然后我们将颜料摆好,我告诉孩子们“下面我们变一个魔术,看看会发生什么奇迹?”孩子们都特别好奇,期待奇迹的发生。
于是,孩子们开始挥舞手里的小刷子,试着在“喷头的下面刷呀刷,一会功夫艺轩喊起来,“张老师,我在给大公鸡洗澡呢!”其他孩子也开始兴奋起来,赶快动手在自己图画的.喷头下面使劲的刷,不一会功夫别的小朋友的小动物也相继出现,大家开心的谈论自己是给哪个小动物洗澡。
看到艺轩的公鸡出现,慧慧开始着急了,撅着小嘴吧,满脸的不高兴,于是,我告诉慧慧,沉住气慢慢地刷一会儿你也会把小动物找到的。终于慧慧的小鱼也浮现出来。后大家都为自己美术活动帮助小动物洗澡而感到高兴。
评价与分析:
对于托班孩子来说,美术活动一直不好开展,因为孩子们一会拿这个,一会拿那个,为了让孩子们喜欢美术活动,我们每次在开展活动时,总是设置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故事情节,让孩子们置身其中来增加活动的兴趣,并通过进行小组操作,老师能更好的辅导孩子,达到教育的目的。
托班观察记录15
小雨已经能自己走进教室,与妈妈道别。在老师指导下,上位就餐,游戏时会与同伴一起玩,搭积木或其他建筑玩具时,会拍拍旁边的小朋友,欣赏自己的作品,告诉他们自己搭的是什么东西。有时不高兴,会皱起眉头或是撅起嘴巴,但马上又消失了。
分析:
随着托儿对同伴交往的深入和对幼儿园环境的熟悉,托儿情绪稳定,一方面,反映了托儿从初期不会自我调节情绪表现,到开始产生、控制、调节自我情绪表现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表明托儿初步的社会化情绪的产生。
小结:
从周欣雨小朋友的表现,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托儿情绪社会化的发展过程:从无到有,从兴奋到稳定,从外露到内隐,从而更有针对性的予以指导、教育,缩短托儿兴奋的水准、时间,以加速、提升托儿的稳定情绪,培养一个有良好情绪的、社会化的人。
记录活动的精彩瞬间。
在某些事件的文字记录中,我们还辅以相对应的照片,记录下孩子惟妙惟肖的细微表情和动作,以替代赘述的言语或描述不清的复杂情景。下面就是我们的一组观察记录:托儿表现:瞧!恬恬正在给妈妈戴“项链”呢!
这串“项链”不过她亲手做得哦,可漂亮啦。快看!恬恬和妈妈笑得多开心呀!
具体分析:
冯恬是个比较内向的小女孩。刚开学的时候,她连续哭了两个多星期,而且脾气非常倔强,任凭老师怎么教育,效果就是不灵。自从参加了“亲子园”活动以来,恬恬好像变了个人,上课非常认真、大胆,有时还情不自禁地开怀大笑。看来“亲子园”活动起的作用非常明显,它体现了教育活动的科学性、亲情性、互动性、实用性,不但让孩子的父母学到了科学的育儿知识,更让宝宝学得开心。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完成了对孩子的再理解。
在记录的过程中,我们也逐渐转变着对孩子的理解。因为我们两位老师都从未带过托班年龄段的孩子,所以对孩子显现出的特征很难准确地把握,有时常常会“看走眼”,小看了孩子的水平,但通过我们几个月的`观察、积累和反省,对每个孩子的情况都心中有数,也从孩子的表现中归纳出了托班孩子发展的两个特点:
①行为的稳定性差。因为托班孩子年龄小,行为易受情绪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时对于同一事件先后两次的表现也会截然不同,即行为的稳定性差。
我们的收获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和家长共同分享着孩子成长的每一天,再过几个月,今天的记录又会变成孩子成长历程中的片段,等时间过去了,我们能够骄傲、自豪地对孩子们说:“在你们的成长中,也有我们成长的足迹。”
二、提升观察质量、学会分析整理。
对托儿外显行为的捕捉和敏锐细致地观察、对托儿行为实行分析思考并迅速地作出判断决策,转换为教育行为与托儿实行互动,这些水平都是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科学地观察,提升观察质量和评价水平,在接下去的实践中,将是我们要花工夫持续修炼的。反思我们本学期的记录,存有着的问题就是:常觉得观察无从下手,对看什么、怎么看心中无数,收集的资料虽然很丰富,但仍然比较零乱,很难清晰地勾勒出孩子的发展。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在把握托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同时,强化明确观察目的的意识,提升观察质量,勤记、善记,抓住与观察目的相关的事件,这是其一。值得我们注重的第二点就是恰当使用观察结果,准确对资料作出解释、整理和分析,从而真正实现通过观察记录,促动托儿发展的目的。
【托班观察记录】相关文章:
托班观察记录范例10-09
幼儿托班观察记录06-26
托班观察记录与分析08-17
托班观察记录(精选13篇)10-31
托班观察记录(精选14篇)12-11
幼儿园托班观察记录05-30
托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全文12-10
幼儿园托班个案观察记录05-23
幼儿园托班幼儿观察记录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