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建筑之歌

时间:2025-06-27 14:11:37 晓映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音乐教案:建筑之歌(精选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音乐教案:建筑之歌,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音乐教案:建筑之歌(精选9篇)

  大班音乐教案:建筑之歌 1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建筑工人造房子的情景,体验表演的乐趣。

  2、体会城市建设的不断变化。

  活动准备:

  加密狗歌曲音乐;简单了解建筑工地的工作环境。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价值点:打开歌喉,为演唱做准备,建立音乐常规)

  发声练习

  1、引导语:你们知道建筑工地都有哪些车?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上次我们一起看过一段视频,是关于建筑工地上推土机、大吊车、建筑工人的,你们还记得他们是怎样工作的吗?

  小结:建筑工地上有推土机、大吊车、大卡车等。他们分别是用来推墙的,吊砖头的.,装东西的。

  过渡语:那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二、学唱歌曲

  1、感受旋律节奏

  听音乐第一遍。(放视频)

  关键提问:你们知道推土机、大吊车、大卡车是怎么样工作的?

  小结:推土机是推墙的,大吊车是铲土的,大卡车是装泥土的。

  听音乐第二遍。(教师演唱)

  关键提问:你们知道推土机、大吊车、大卡车是怎么样工作的?

  小结:师幼共同小结。

  2、学唱歌曲

  过渡语:建筑师工作是都是浑身有劲的,你们的歌声有力了吗?我们也来做小小建筑师吧,我们再来唱一遍,看看谁是最有力的建筑师!(幼儿演唱歌曲)

  a、师幼集体演唱

  b、幼儿分组演唱

  c、分角色演唱

  d、男女演唱

  三、创编动作,表达表现

  (一)集体讨论交流

  1、提问:刚才建筑工人在造房子时做了几件事?哪三件事?

  小结:歌曲中建筑工人做了三件事:推土机推倒墙、铲土机铲土、大卡车运土。

  引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建筑工人,把推土机、大吊车、大卡车工作的样子表现出来。

  关键提问:你觉得推墙可以怎么表现?铲土可以怎么表现?装泥土怎么表现?

  幼儿尝试表现,教师总结。

  (二)个别幼儿表现

  引导语:我们先请几位幼儿上台试一试,看看谁最像小小建筑师。

  (三)集体展示

  幼儿一起表演歌曲。

  大班音乐教案:建筑之歌 2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建筑的过程,理解歌曲内容,能精神饱满地演唱。

  2、能唱准半拍和延长音,注意口音。

  活动准备

  造房子的`幻灯片,认字卡片(推土机、卡车、吊车)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体验理解建筑过程

  1、提问:1)最近我们和许多房子宝宝做朋友,你们知道它们是谁造的吗?(建筑工人)

  小结:造房子就是搞建筑,造房子的工人也就是建筑工人。

  2、他们需要什么工具来造房子?

  出示造房子过程图片幻灯

  3、图片上可以看到什么?(幼儿观察回答)

  用来推土——推土机(边看图片边看文字)

  4、为什么用推土机呢?(推倒墙)

  5、除了推土机还要用什么工具?

  吊车——可以铲起土

  卡车——装吊车上的泥土

  小结:原来搞建筑需要推土机、吊车、大卡车等许多交通工具来帮助。

  二、学习歌曲

  提问:小朋友们,我们现在知道了许多建筑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建筑之歌,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

  1、教师有表情的示范完整唱。

  2、教师按歌词内容提问,帮助幼儿回忆并初步熟悉歌词

  3、教师运用体态动作提示幼儿完整跟唱两遍,提醒幼儿用连贯优美饱满的声音演唱,教师指导(可拍手打节奏,变换方法演唱)激发幼儿歌唱兴趣。

  三、表达表现

  幼儿表演《建筑之歌》

  1、自由组织表演。

  2、表演展示分享成功喜悦。

  大班音乐教案:建筑之歌 3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内容、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尝试跟着音乐节奏演唱歌曲。

  2.通过加入衬词伴唱,感受学唱歌曲过程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建筑之歌》伴奏

  2.PPT

  教学方法和手段:

  图谱演唱法、练习法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引出歌词内容

  1.观看视频,你们看到了哪些大家伙?他们有什么本领?

  2.小结:这些都是王老师在建筑工地工地上看到的,工人叔叔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把他们请来了。推土机能把旧墙推倒,挖土机把推下来的这些土挖走,最后由大卡车运走。这个地方平整了,工人叔叔就能在这儿造起一座座的高楼大厦,这是我们的动拆迁工地,老房子要变成新建筑了,它们把这些东西拆了挖走的一个过程。我们今天也来唱唱建筑之歌。

  二、学唱歌曲,尝试创编歌词

  ①

  1.看看图片,猜猜我们要唱是谁的本领?

  2.教师范唱.你觉得我这样唱能推倒吗?

  3.再次范唱,这次推倒了吗?你听到哗啦啦的声音了吗?一个人的力气总是不够的',愿不愿意帮我加加油?

  4.我有一个好办法,你们见过工人叔叔在工地上搬一个很重很重的东西,他们也齐心协力的一起搬,都喊一个劳动号子“嘿”一下,你们会不会。

  5.教师清唱,幼儿配合

  6.跟伴奏演唱

  7.推倒了吗?你听到了什么?

  8.起立歌唱

  ②

  1.这里是唱谁的本领大呢?

  2.第一段唱的推倒那座墙就把本领唱出来了,那这一段该怎么唱呢,看这些图片把这段歌词编出来,谁来试试?

  3.教师清唱,这次挖掉了吗?听到哗啦啦的声音了吗?挖土机说了,“嘿”已经给推土机用过了,请你们换一个。

  4.清唱尝试

  5.跟伴奏

  6.起立歌唱

  7.交换角色歌唱

  8.刚才有没有问题?要怎么改正?再次演唱

  ③

  1.刚才第一段唱的谁的本领大?第二段呢?还有谁的本领没有唱?

  2.第一段是推倒那座墙,第二段是挖走那推土,这次不给你们看图片,猜猜大卡车的本领是什么?

  2.幼儿清唱

  3.大卡车也说了哈也用过了,我也要个不一样的劳动号子?

  4.分配角色

  5.起立歌唱

  6.交换角色

  ④完整歌唱

  我们要接受新的挑战了,三段连起来唱,歌曲三段连起来有点复杂的,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三、了解歌曲名称,感受歌曲内涵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歌的名字叫做建筑之歌,唱的是建筑工地上一些机器的本领,同时你们用嘿哈吼把工人叔叔的力量唱出来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齐心协力的。

  四、延伸活动,愿意与父母合唱歌曲

  今天回去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唱,爸爸妈妈一开始不会没关系,邀请他们先唱“嘿哈吼”,合作着慢慢也就会了。

  大班音乐教案:建筑之歌 4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内容、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尝试跟着音乐节奏演唱歌曲。

  2、通过加入衬词伴唱,感受学唱歌曲过程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音乐、歌词图谱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为理解歌词内容做铺垫)

  1、孩子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张有关建筑工地的图片,仔细观察图片,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小结:建筑工地上旧的房子准备被改造。

  过渡语:今天我们要学唱一首新的歌曲,有关建筑工地上旧房子被改造的事情。不过在唱之前,我们要先把歌词记住,有一点难度哦!行不行?

  二、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熟悉音乐旋律,通过加入衬词伴唱,激发幼儿兴趣,尝试跟着节奏演唱。)

  1、建筑工地在改造旧房子的时候会先用到什么机械?他有什么用处呢?

  机械一:推土机

  小结:推土机的用处是:推倒那座墙,推倒那座墙,推土机力气大,推倒那座墙。

  1)教师范唱。(我把这句话唱到歌曲里面好吗?)

  2) 我来帮助推土机推墙,你们来帮我加加油!(我帮推土机推墙的时候你们给我加加油好吗?加油的词有哪些?)

  3)墙推倒了没有?听!什么声音?(哗啦啦啦 哗啦啦啦 哗啦啦啦啦啦)

  4)合着音乐,我们把这件事完整的唱一遍,你们给我加加油好吗?

  过渡:推土机把墙推倒了,接下来谁要来工作了?(ppt1)

  机械二:大吊车

  1)我把大吊车的.工作唱到歌曲里好吗?铲起一堆土,铲起一堆土,大吊车力气大,铲起一堆土。

  2)记得要给我加加油!

  3)交换角色。(你们来帮助大吊车,我来给你们加加油)

  过渡:有了你们的帮忙泥土都马上铲好了,最后要请谁来帮忙了?)

  机械三:大卡车

  1)分三组尝试。(把大卡车的工作唱到歌曲里,还要记得给大卡车加加油哦!)

  2)哪组先来表演,他们表演的好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要合着音乐,还要加上加油词,大卡车才能力气大,运走那么多泥土哦!

  (体验演唱的多种形式,感受歌唱的快乐)

  三、集体演唱(感受演唱歌曲过程中的快乐)

  1、师幼合作演唱。(教师唱前面机械的工作,幼儿来加油)

  2、师幼交换演唱。

  3、幼儿分组演唱。

  大班音乐教案:建筑之歌 5

  一、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建筑之歌》鲜明的节奏特点,能随音乐用拍手、跺脚等方式表现基本节奏。

  尝试结合建筑场景,创编与建筑施工相关的节奏动作,如敲锤子(× × | × × |)、锯木头(× - | × - |),提升幼儿的节奏创编能力。

  激发幼儿对建筑主题音乐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合作与表现意识。

  二、活动准备

  音乐《建筑之歌》(节奏明快、具有强烈的节拍感)及相关伴奏音频。

  建筑施工场景图片(包含工人敲锤子、锯木头、搬砖块等画面)、建筑工具模型(塑料锤子、锯子等)。

  节奏卡片(如 ×、××、× - 等)。

  三、活动过程

  情境导入(5 分钟):展示建筑施工场景图片,提问幼儿:“小朋友们,看看这些工人叔叔在做什么呀?他们工作的时候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 引导幼儿模仿建筑施工声音,自然引出音乐活动主题,播放《建筑之歌》,请幼儿安静倾听,感受音乐的整体氛围。

  节奏感知(10 分钟):再次播放音乐,教师随音乐用拍手、跺脚的方式表现节奏,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出示节奏卡片,结合建筑施工动作讲解节奏型,如敲锤子对应 × × | × × |,带领幼儿用节奏卡片练习拍打节奏,熟悉音乐中的基本节奏型。

  节奏创编(15 分钟):分发建筑工具模型,鼓励幼儿分组讨论,根据工具使用动作创编节奏。如用塑料锤子模仿敲打的动作,创编节奏;用锯子模仿锯木头动作,创编长音节奏。每组推选代表展示创编成果,教师给予肯定与指导,帮助幼儿完善节奏创编。

  音乐游戏(10 分钟):播放《建筑之歌》,幼儿手持道具,随音乐节奏表演自己创编的建筑施工动作,开展 “小小建筑师” 游戏。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节奏与音乐的配合,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活动总结(5 分钟):与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中创编的节奏和动作,表扬积极参与和表现出色的幼儿。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探索不同的声音节奏,结束活动。

  大班音乐教案:建筑之歌 6

  一、活动目标

  幼儿能够学唱歌曲《建筑之歌》,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中建筑工人劳动的热情。

  通过图谱、动作辅助,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提高幼儿的歌唱能力。

  培养幼儿对建筑工人的尊重与敬佩之情,体验歌唱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建筑之歌》歌曲音频及视频,歌曲图谱(根据歌词内容绘制,如高楼大厦、工人劳动等画面)。

  建筑工人安全帽、工作服(儿童尺寸)。

  三、活动过程

  视频导入(5 分钟):播放建筑工人建造高楼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工人的工作场景和劳动状态,提问:“建筑工人叔叔阿姨们辛苦吗?他们是怎么建造房子的呢?” 引发幼儿兴趣,随后播放《建筑之歌》视频,让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理解歌词(10 分钟):展示歌曲图谱,教师逐句讲解歌词内容,结合图谱引导幼儿理解歌词所描绘的建筑场景。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感受歌词的韵律。

  学唱歌曲(15 分钟):教师范唱歌曲,幼儿跟唱,采用分句教唱的方式,重点指导幼儿掌握歌曲中的难点部分,如节奏变化、音准等。借助图谱提示,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和旋律。加入动作表演,如双手向上伸展表示盖高楼,增强幼儿对歌曲的理解与记忆,鼓励幼儿用欢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角色扮演(10 分钟):分发安全帽和工作服,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一部分幼儿扮演建筑工人演唱歌曲,一部分幼儿用拍手、跺脚等方式为其伴奏,然后交换角色,增加活动趣味性。

  活动延伸(5 分钟):鼓励幼儿回家后为家人演唱《建筑之歌》,并讲述建筑工人的辛苦,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大班音乐教案:建筑之歌 7

  一、活动目标

  幼儿能根据音乐《建筑之歌》的节奏、旋律和情感,展开丰富想象,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心中的建筑场景。

  感受音乐与美术的融合之美,提升幼儿的艺术综合表现能力。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建筑之歌》音乐,舒缓、欢快等不同风格的建筑主题背景音乐。

  绘画工具:画纸、水彩笔、油画棒、颜料等。

  优秀建筑绘画作品图片。

  三、活动过程

  欣赏导入(5 分钟):展示优秀建筑绘画作品图片,引导幼儿欣赏不同风格的建筑绘画,提问:“这些画中的`建筑美不美?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随后播放《建筑之歌》,请幼儿闭眼倾听,想象音乐中展现的建筑画面。

  音乐感知与讨论(10 分钟):再次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说一说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样的建筑场景,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工人忙碌工作等,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绘画创作(20 分钟):为幼儿提供绘画工具,播放不同风格的建筑主题背景音乐,营造创作氛围。幼儿根据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独特的建筑创意,提醒幼儿注意画面布局。

  作品分享(10 分钟):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结合《建筑之歌》音乐,讲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和画面内容,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教师总结点评,肯定幼儿的创意和努力。

  大班音乐教案:建筑之歌 8

  一、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认识常见打击乐器(三角铁、铃鼓、沙锤、木鱼等),尝试用乐器为《建筑之歌》伴奏,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提高幼儿的合作演奏能力。

  激发幼儿对乐器演奏活动的兴趣,体验合作演奏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建筑之歌》音乐及伴奏音频。

  三角铁、铃鼓、沙锤、木鱼等打击乐器若干。

  乐器节奏图谱(标注不同乐器在歌曲中的演奏节奏和时机)。

  三、活动过程

  乐器介绍(5 分钟):出示各种打击乐器,向幼儿介绍乐器的名称、演奏方法和音色特点,如三角铁声音清脆、铃鼓摇动有清脆铃声等,让幼儿亲自尝试演奏,感受不同乐器的独特魅力。

  节奏练习(10 分钟):分发乐器节奏图谱,教师讲解图谱含义,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练习用乐器拍打节奏。如三角铁在某些节奏型处敲击,铃鼓在特定部分摇动等,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演奏姿势和节奏。

  合作演奏(20 分钟):播放《建筑之歌》音乐,幼儿根据乐器节奏图谱,分组合作进行演奏。教师引导幼儿注意倾听音乐,保持节奏一致,与其他组配合默契。可进行多次演奏,尝试不同的`乐器组合和演奏方式,如轮奏、合奏等,让幼儿感受不同的演奏效果。

  表演展示(10 分钟):幼儿完整演奏《建筑之歌》,邀请其他班级幼儿或教师观看表演,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表演结束后,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总结经验。

  大班音乐教案:建筑之歌 9

  一、活动目标

  幼儿能在音乐游戏中准确感知《建筑之歌》的节奏和旋律变化,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

  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反应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与表现能力。

  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增强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喜爱。

  二、活动准备

  《建筑之歌》音乐,音乐中设置不同的节奏段落和旋律变化作为游戏信号。

  大型积木、纸箱等建筑搭建材料。

  三、活动过程

  游戏导入(5 分钟):教师讲述游戏情境:“小朋友们,我们要一起建造一座超级大楼,但是要跟着音乐的节奏来哦!” 引发幼儿兴趣,简单介绍游戏规则,让幼儿有初步了解。

  讲解规则(5 分钟):详细说明游戏规则,当音乐节奏明快时,幼儿快速搬运搭建材料;当音乐节奏变慢,幼儿用材料搭建建筑;当音乐停止,幼儿要立刻停止动作并保持造型。教师进行示范,确保幼儿理解规则。

  游戏进行(25 分钟):播放《建筑之歌》,幼儿开始游戏。第一轮游戏,教师引导幼儿熟悉游戏流程和音乐节奏变化,在游戏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和遵守规则。后续游戏增加难度,如规定建筑的形状、高度等,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合作搭建。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分享与总结(10 分钟):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参观共同搭建的 “建筑”,请幼儿分享在游戏中的感受和经验,如遇到的'困难、有趣的事情等。教师总结游戏情况,表扬遵守规则、合作良好的幼儿,回顾音乐与游戏的关系,结束活动。

【大班音乐教案:建筑之歌】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小河之歌》教案04-18

《竹乡之歌》音乐教学反思11-13

《雏鹰之歌》音乐教学反思10-20

音乐《雏鹰之歌》教学反思10-01

小学音乐说课稿《银屏之歌》09-29

大班音乐教案01-22

大班音乐教案05-01

音乐《红领巾之歌》教学设计06-19

长江之歌教案09-09

大班音乐教案舞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