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十分钟冥想》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十分钟冥想》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十分钟冥想》读后感 1
这几年meditation也就是冥想♀是个时髦词汇,尤其欧美人特别热衷于此。我也曾经在某些心理学会议上了解过些皮毛。几年前试着做过几回冥想,但由于一直不得要领,心也不静,每次都会睡着图片,之后就基本上没有尝试了。
最近发现这本《十分钟冥想》,看完觉得指导实操还是很不错的,主要是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比较容易实践起来。我按书中方法,每天抽十分钟进行冥想,感觉真的很好。尤其刚做完冥想的时候,会立即觉得耳聪目明。
本书作者是英国人,安迪普迪科姆(Andy Puddicombe),他11岁开始接触冥想,试过很多种冥想方法。二十多岁时,听从内心召唤,他来到亚洲成了一名佛教徒,之后几十年都在各地寺庙隐修。2004年,他带着简单的梦想回到英国,创办了“头脑空间”这个冥想练习项目。
他的目标很简单:使冥想不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神秘、陌生,让它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安迪现在已经是英国保健委员会注册的临床冥想顾问,被《泰晤士报》誉为全英最佳冥想导师。
全书由导言和六个大章组成。
导言大概介绍了冥想、心灵、正念和头脑空间的概念。
冥想既是一项技能也是一种体验,有广泛的适用范围,除了被用来稳定情绪,改善人际关系和专注力,还被用来治疗各种与压力相关的症状,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长期焦虑、抑郁、愤怒、依赖、强迫行为、失眠、肌肉紧张、性功能障碍和经前期综合征。
基本上任何需要用心的事情都能从冥想中受益。事实上,我们整个生活都是通过心灵来体验的。我们的人生幸福感、满足感以及积极的人际关系都来自我们的内心。因此每天花上几分钟来训练和养护我们的心灵是明智的做法。
冥想不是让你变成一个不同的人或者更好的人,而是关于觉醒训练的体验,让你理解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想法和感受,是你在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健全的洞察力。冥想会告诉你如何与自己目前的这种状态与感受和平相处。
神经科学家用核磁共振发现由于神经的可塑性,长期修习冥想的人大脑结构本身发生了变化。大脑中与幸福快乐相关的区域变得更加厚实、结实。
正念意味着心在当下,活在此刻,而不是分心走神、纠结执迷、陷入沉思。冥想就是一种为练习正念提供最佳条件的技法。正念是学习改变对生活方式的体验,带着一种深层的满足感以原有的方式生活。正念并不在于你正在做什么,而在你做事情的时候如何管理自己的心灵。
头脑空间是冥想和正念练习的结果,是一种深层的宁静感、满足感、不可动摇的富足感,无关当时的情绪。头脑空间是不依赖于表面情感的心灵特性。
第1章 接触
介绍了作者当初去寺院接触到冥想的过程,他在冥想练习过程中走过的弯路。提到他去的第一个寺庙每天要进行18小时的冥想,睡眠时间只有大约3小时。那时候作者误解冥想就是停止思考。
后来他经过点拨发现心灵就像野马,需要给它足够的'空间,让它感到自在,不要太紧张。要少对冥想体验做评判。
正念和冥想是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对情感保持觉醒,体验、承认它们,与情感共存,但不任由它们摆布。
第2章 练习
作者建议把自己的呼吸作为首要的工具。
十分钟冥想之概要
预备
找个地方,舒适地坐下来,腰背挺直
确保在冥想期间,不会受到人或事的打扰(关掉手机)
设好十分钟的闹铃
签到
做5次深呼吸,用鼻子吸气,再用嘴巴呼气,然后轻轻地闭上眼睛
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落座时的躯体感觉、脚放在地板上时的躯体感觉上
扫描全身,留意身体哪些部位感到舒适和放松,哪些部位感到不适和紧张。
留意自己的情感——比如,你现在处于什么心情。
专注于呼吸
留意你在哪个部位最强烈地感受到呼吸时的起伏感觉
留意每次呼吸带来的感受,注意每次呼吸的节奏——无论是深还是浅,粗重还是顺畅
在将注意力集中到起伏感觉上时,缓缓地数一下呼吸次数,吸一次气数1,呼一次气数2,一直数到10
重复这个过程,循环5-10次,或者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一直循环下去
结束
注意力不再集中,任由心灵随心所欲地忙碌或放松20秒
将心灵带回到躯体感觉上来,即身体在椅子上的感觉、脚放在地板上的感觉
在准备好之后,缓缓睁开眼睛,站起来
第3章 整合
除了静坐冥想,还有行走冥想、站式冥想、卧式冥想、跑步冥想、睡眠冥想。
日常生活中可以练习行动中的正念、正念饮食、正念行走、正念睡眠。
研究表明,哪怕参与者每天只冥想很短的时间,只做了5天,就有更多血液流向他们大脑中控制情感和行为的区域;正念会提高压力下的业绩;冥想可以把入睡所需时间缩短一半;正念可以帮助你赶上截止日期;冥想使你保持聪敏机警,衰老带来的大脑灰质减少情况也会被冥想效应抵消。
第4章 践行
冥想只有在你去做的时候才会起作用!虽然正念修习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但替代不了每日的冥想静修。只有真正每天抽十分钟坐下来冥想之后,才会看到它的好处。
每天选择对自己最合适的时间,找一个合适的不被打扰地坐10分钟的地方,穿着宽松舒服的衣服,身体保持向上坐直的姿势,双腿双脚平放,手放腿或者膝盖上,闭眼。
第5章 正念生活
视角:合理选择看待生活的角度会让你对负面思维模式更加警惕
交流:理解他人
感恩:心嗅蔷薇,抽出时间去感恩
善良:对自己、对别人,少评判、更开放的思维模式
慈悲:换位思考
平衡:平静泰然
接纳:抗拒是徒劳的,发现我们需要对什么放手
平静:对不耐烦放手,带着适度的好奇心来留意自己的不耐烦
投入:坚持下去
心在:灵巧地生活,具备妙观察智
第6章 冥想案例
篇幅有限,这本切实指导冥想实践的书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最后再次总结一下冥想的过程
第一步:找个舒服的凳子,放鬆身体和精神,任由头脑中的各种杂念跑出来,你要做的只是一个“警觉的旁观者”。注意,要旁观,否则完全放松后就睡著了。
第二步: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感官,比如专注地观察某件物品或者聆听外部的声音。发现自己分心了,就轻轻的将注意力收回来,无需懊恼,因为这很正常。
第三步:观察脑海中的观念,想像把快乐的分享他人,把痛苦的想像为自己替别人承担的。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能更好的“旁观”。
冥想并不能让我们更幸福或快乐,但能帮助我们对已经发生的事情以更恰当的情绪去反应。希望大家都能尝试以正念指导生活,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进行冥想,锻炼和养护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心灵!
《十分钟冥想》读后感 2
《十分钟冥想》,作者是[英]安迪·普迪科姆。
一个曾到亚洲来当僧人,在印度、尼泊尔、泰国、缅甸、俄罗斯、波兰、澳大利亚等国都住过的冥想修习者。
首先,打破一个对于冥想的理想预设:进入冥想,我就一定会平静下来,达到放空状态。实际上当你开始冥想的时候感觉更焦虑,其实这并不是冥想导致的,不过是让你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越抗拒、越凶猛”,当你以一种抗拒的姿态去对待这些念头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只有焦虑,进而觉得冥想一点用都没有,然后就想放弃。
其次,明确冥想是一种对心灵的训练,它的要义就是熟能生巧。神经科学家发现,当人们在冥想时,不仅大脑活动发生了变化,大脑的结构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神经可塑性”。而长期的冥想练习会让大脑中与幸福和快乐相关的区域变得更加厚实生动。
冥想是不用做任何改变融入在我们生活中的活动,最终目的是达到正念的境界!
去影响每一个日子的.品质,那就是最高的艺术。
在正念环境中,冥想不是要去阻止想法控制心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放弃控制、不插手、不介入,学会以被动的方式集中注意力,同时将心灵安放在他自有的环境中觉醒。
正念冥想有三个要素:
有意的专注于一件事,可以感受到简单、清净;非评判的态度顿悟,心在当下。
所谓“念”,是今和心。一颗处在当下的心就是一个“念”,是冥想的状态。
心最喜欢做两件事,一是不断地跳入到未来,规划或者担忧一些还没有发生的事,二是不断的切换到过去,后悔或难过一些已经发生过了的事。冥想可随时随地进入状态,只是要做到正念冥想要求的三个要素就难了。
重复坚持最好。
《十分钟冥想》读后感 3
《十分钟冥想》这本书是非常实用的冥想书籍,它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短暂的时间进行冥想,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对于那些没有时间进行长时间冥想练习的人来说,这是非常适合的一本书。十分钟,这个看似短暂的时间,却足以让我们从繁忙的生活中暂时抽离,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书中,还提到了冥想的时间和频率的重要性。冥想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日常生活来安排,可以是每天固定的时间,也可以是随时随地的短暂休息。关键是确保这个时间段对于个人来说是安宁和不被打扰的。对于初学者来说,开始时可以选择每天早上或晚上的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进行冥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现自己更加依赖于这个短暂的冥想时间来平衡身心。
至于冥想的频率,书中建议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冥想练习。这并不是强制性要求,因为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节奏都不同。主要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平衡点,让冥想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持续的练习,将逐渐感受到冥想带来的益处,而且可能想要增加冥想的频率。
此外,冥想的质量比时间的`长短更为重要。即使只有十分钟的时间进行冥想,只要真正地投入并专注于呼吸和内心状态,这十分钟所获得的内心平静是十分钟的数倍。而如果在一个小时的冥想中不断分心和思绪飘荡,那么这次冥想的收获可能会大打折扣。
除了时间和频率外,书中还讨论了如何为冥想创造一个宁静的环境。一个安静、舒适和温馨的空间将有助于更快地进入冥想状态。可以选择一个专门的冥想角落,放置一些舒适的垫子或椅子、柔和的照明和一个安静的钟表来计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现自己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冥想,即使周围的环境并不完美。
书中还介绍了冥想的技巧和方法:
1.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选择一个没有干扰的地方,让你的身体放松舒适。
2.闭上眼睛:闭上眼睛可以帮助你放松身心,减少外界的干扰。
3.关注呼吸:专注于你的呼吸,注意气息在鼻腔中进出的感觉。不要试图改变你的呼吸,只是观察它。
4.放松身体:在呼吸的同时,从头部开始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
5.保持耐心:思绪偶尔会飘走或被外界干扰,也不要过于自责或放弃。重新集中注意力,继续冥想。
总而言之,《十分钟冥想》不仅提供了如何利用短暂的时间进行冥想的练习,还解释了冥想对于内心平静和力量的重要性。通过持续的冥想练习,可以让自己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疲惫和压力,非常适用于在日常生活中工作和压力非常大的上班族。
《十分钟冥想》读后感 4
这几年接触到“冥想”与“正念”次数越来越多,听过课,看过书,甚至实践过一段时间,但都感觉连冥想的边摸不到。
冥想对于我是个神秘的事,好奇心促使我继续读读读,今年3月份我遇到一本叫《十分钟冥想》的书,读完不禁拍案叫绝,它把冥想用了一个贴近生活的场景来做比喻就让我一下秒懂了它。为了更准确地写出这本书的精髓,8月我又重读了一遍。
首先澄清冥想是个什么东西?冥想不是”想“,而是某种程度的“不想”或“不思考”的意思,它是一种技能,类似于“骑车”或者“游泳”,为了达到正念(正念是一种生活状态,也就是专注地完成一天24小时的各种事情),需要每天坚持练习“冥想”,就像你想达到身体的完美状态需要每天进行力量训练一样,每天练或者经常练才可以。
人平时的心灵默认模式是四处游荡的,主要是两个方向的,一个是过去的事儿,一个是未来的事儿,而基本不会停留在“此刻”或者说“当下”,而冥想是一种训练你的心灵尽可能多的“安住”在“当下”的练习。心灵的这种在过去和未来之间随意漫游的情况,就有点类似一匹野马,你想让这匹野马老老实实地听你安排,需要驯服它,冥想就是一种驯服“野马”的方法,那驯服野马肯定不能抓紧缰绳,而明智的做法,是松松地带着一点缰绳,让野马在一个稍微空旷一点的地方跑跑,给它自由的感觉,然后慢慢将活动的范围缩小,让野马习惯,所以冥想的过程就绝对不是一种强硬地过程,而是一种自然而然,徐徐提升,甚至缓慢提升的过程。不要去追逐每一次冥想练习都完美专注,只是每天把你心灵这匹野马松松牵着缰绳,溜10分钟就行,不要追求“完美”,不要追求“结果”,不要评判冥想(是否完美),因为冥想注重的'是过程,也就是整个练习时间中每个时间点的状态,而非结束那一个时间点的状态。
冥想是个什么样的练习呢?以前我就一直以为冥想,就是集中精力专注呼吸,然后经常走神,我又很气馁,做不了几分钟,就想结束,即便完成一次预定时间的冥想,而往往很难第二天继续坚持冥想,因为看不到冥想的好处,做起来又很困难,所以一直不得要领。书里面给出了一个比喻,非常形象。想象一下你坐在高速路的路边,看高速路上过往的车辆,这来来往往的车辆就像你的一个个的念头,都是关于过去的事儿或者未来的事儿的念头,你看到一辆颜色鲜艳或者款式新颖的车过来,不要一兴奋,就从马路边站起来,冲到车上,跟它一起跑了,也就是你看到这个念头来了,就因这个念头想到一连串跟这个念头有关的事情,就相当于你上了这个念头的车一样,冥想就是看着这辆车从路的左边进入视野,然后看着它,直到它从你的右边视线消失,也就是看着一个念头起来,又看着这个念头落下,而不要跳上这个念头的车,然后再等下一个念头的车来,你只需要坐在路边看车就行,千万别忘乎所以地无意识地离开座位,跳入车河。开始冥想的时候,你会看到高速路上好多车辆,越多地练习冥想之后,你会发现路上车辆稀少,而且两辆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长了,甚至等很久才来一辆车。不要试图去达到路上一辆车都不出现,这是不可能的,高速路就是给车走的,你只用看车就行。
冥想是一个专注和放松的平衡,而非我以前认为的只有专注,这有点类似玩杂耍,同时玩几个球的空中抛接游戏,它也是专注和放松之间的一种平衡,太专注容易疲劳,太轻松又容易睡着了。
另外冥想都有一个锚定物,比如呼吸,或者扫描身体,或者专注其它某个东西,这有点像背景,冥想是有前景的,前景是自己的第三只眼,它在看着那个高速路有没车来,也就是看着自己的心里有没什么念头跑出来。如果没有这第三只眼,仅仅关注锚定物,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走神,也就会跟着某个跳出来的念头跑了。发现自己走神了,不要批评自己,只用让自己再回到需要专注的锚定物就行,就像发现自己上了某一辆车后,不用懊恼自己,只要马上跳下来,回到路边继续看车就行。
冥想的最终可以达到,你看着一辆车从左边的进入视线,然后你一直看着它,直到它消失在右边的视线之外,第二辆车很久之后才会出现在左边的视线里,也就是两辆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或者时间越来越久。那么你的心灵就达到了一种“澄澈”的状态。这样你的心灵就只活在此刻,没有了过去也没有了未来,那么随之而来的也就没有了因为过去而带来的懊悔和未来而带来的担忧了,人也会逃离了人世间的所谓苦难,这也是佛教追求的宁静喜悦的境地了。
【《十分钟冥想》读后感】相关文章:
冥想的作文11-10
秋雨冥想散文09-30
冥想瑜伽的练习方法介绍12-21
右脑开发训练的冥想法09-30
我的冥想作文(通用25篇)01-06
午后田园的冥想作文600字(精选50篇)11-19
冥想瑜伽常见的三种练习方法介绍06-22
二十分钟的等待08-19
惊险的二十分钟作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