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人音版二年级下册《打花巴掌》教案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打花巴掌》教案

时间:2025-01-16 14:50:00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打花巴掌》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音版二年级下册《打花巴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打花巴掌》教案(通用5篇)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打花巴掌》教案 1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打花巴掌》,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风格。指导学生用欢乐流畅的歌声演唱歌曲。

  2、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边做拍手游戏。

  3、能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用欢快流畅的歌声唱好《打花巴掌》,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1、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做拍手游戏。

  2、能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引出拍手游戏,让老师看看,灵巧的小手在哪里?握一握、抖一抖、摇一摇、拍一拍,请拍得强一点,很弱,慢一点,加快速度!

  亲爱的同学你真棒

  2、你们的小手真灵巧,拍的'真好听,有一群小朋友也想加入,他们是来自哪里呢?你们根据老师的描述猜一猜。

  3、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北京童谣!

  二、教学新歌。

  同学们,带上你灵巧的小手、聪明的小耳朵和你快乐的心情,跟随老师一起学这一首好听的北京童谣———《打花巴掌》(提示课题)

  1、聆听歌曲,初次感受歌曲。

  播放伴奏。教师范唱。

  2、问题:

  a、这首童谣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另外,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引导孩子从演唱方法入手,找出有说,有唱的演唱方法。)

  b、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互相补充)

  3、那谁听到了都有什么花呢?生:回答。师:啊!你真聪明,你的记忆力真好。刚才这些同学回答的好不好呀?生:好师:那么大家给予这些同学热烈的掌声好吗?接下来请大家再次欣赏一遍歌曲,请同学们竖起小耳朵,听一听,到底都唱了什么花?

  4、出示六种花的图片(茉莉花,海棠花,腊梅花,野菊花,玫瑰花,牡丹花)

  5、让老师看看,灵巧的小手在哪里?

  小.朋友们请站好,灵巧的小手在哪里?

  6出示节奏

  ①×.×××∣×××‖

  ②×××××∣×××‖

  接着学生跟教师学习附点节奏,并加入歌词念。 大家很厉害呀?节奏拍得真不错,虽然有的小手拍得不是很准确,但你们不要着急,老师告诉你,只要我们经常用心地练习,小手一定会变得更灵巧。

  你们看,两条节奏变成了好朋友,唱起了好听的歌谣,我们大家也来试试吧。按节奏读一读。

  打花巴掌呔 一月一,小.朋友们 在一起(处理dai和附点)

  7、出示《打花巴掌》的整首歌词同时放歌曲范唱请同学仔细聆听。

  8、教唱歌曲。

  ⑴、试唱童谣的歌唱部分?(重点学习)

  ⑵、随着老师的伴奏,试唱,学唱歌唱部分。(结束时拍手)

  ⑶、让学生找出、交流演唱有困难的地方,找同学或老师帮助。(采用用多种方法联系、纠正、指导)

  ⑷、师生合作完整地演唱歌曲。

  ⑸、丰富体验歌曲结束的时候XXX的节奏。

  ⑹、分组完整演唱歌曲。

  9、创编歌曲:二月——四月歌词(以小组形式讨论)

  师:非常好,接下来我和大家做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做我是聪明的小作家。游戏的规则就是,每个小组一起努力为这首歌添添词,看哪个小组编的又快又好,你们有信心成为第一名吗?生:回答师:我先分下组。

  学生展示成果,同时小组演唱一遍。

  10、分小组演唱这首歌曲。

  三、听音乐边拍手边走出教室。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打花巴掌》教案 2

  一、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打花巴掌》。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表现歌曲,并为歌曲改编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感受说童谣唱儿歌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

  准确地唱好歌曲。

  四、教学难点:

  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唱。

  五、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课件、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会玩拍手游戏吗?(多媒体出示拍手歌)

  生:会。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吧!(师带领学生结伴玩拍手游戏。)

  师:同学们玩得可真开心,北京的小朋友也会玩拍手游戏,你们想不想听一听他们在玩拍手游戏时唱的一首儿歌呢?

  生:想。

  师:这首儿歌的名字叫《打花巴掌》。(多媒体出示儿歌内容)

  生:齐读课题。

  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歌曲。(师引导学生听到xxx时拍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寓教于乐

  1、分析歌曲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

  生:喜欢。

  师:这首儿歌和我们以前学的歌曲不太一样,前半部分是——说出来的,后半部分是——唱出来的,由“说”和“唱”两部分组成。

  2、学习“说”的部分

  ①指导学生正确读出附点八分音符

  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前半部分,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段。

  生:读第一段。

  师:同学们读的不错,如果你们按照一定的速度和节奏来读就更好了。

  教师示范后,学生再读。

  师:这里面出现了一个附点音符,你们知道在哪吗?

  生:“小朋友”的“小”。

  师:对,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多媒体出示附点八分音符及相应的字)我们应该怎么读呢?

  生:把“小”字读的长一些,请学生示范并评价。

  师示范,生模仿,后三段相应的字也加以讲解。

  ②生齐读“说”的部分。

  ③生加上拍手读“说”的部分,老师接唱“唱”的部分。(为学习“唱”的部分做铺垫)

  师:现在我们加上拍手,完整的把第一部分读一读,“唱”的地方老师来唱。

  ④随录音边拍手边读,注意要加快一点速度,因为录音机里的小朋友读得比较快,“唱”的地方对口型默唱。(为学习“唱”的部分做铺垫)

  3、学习“唱”的部分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对这首歌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它是由“说”和“唱”两部分组成的,谁能告诉老师“唱”这一部分告诉我们他们干什么去了?

  生:他们去采花了。

  师:都采到什么花了?

  生:有茉莉花、海棠花、野菊花、玫瑰花、牡丹花。

  ①生随琴逐句学唱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试着唱一唱,老师弹一句,同学们唱一句。(多媒体出示三处附点八分音符)请同学们注意这三处附点音符的'唱法,注意区分两处“采朵”的不同。

  ②生随琴完整演唱“唱”的部分

  4、完整演唱歌曲

  现在,我们加上前半部分,完整的演唱歌曲。

  ①生随琴完整演唱歌曲,“说”的部分边拍手边读。

  ②生随琴完整演唱歌曲,“说”的部分与同桌拍手。

  三、创造表现

  1、①学生创编

  师:同学们唱的可真好,你们看,这“说”的地方我们是边拍手边读的,那么“唱”的地方我们能不能边唱边表演呢?我们给它加一加动作好吗?

  生:创编动作。(教师及时给与评价)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会演唱歌曲,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表现歌曲,并为歌曲改编歌词,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最后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打花巴掌》教案 3

  教材分析

  《打花巴掌》是北京地区的一种传统的儿童游戏。歌曲为2/4拍,一段体,五声商调式。两人一组,边拍手边按节奏数着花的名字,念着合辙押韵的顺口溜。这些鼓励孩子们学习好、品德好、身体好的新词,赋予了打花巴掌新的.生命,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歌曲游戏。

  学情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第三课《童趣》中的一首歌曲,教学的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学会演唱《打花巴掌》,并能有创造的表演歌曲。

  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不同地方,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别,有些学生能通过点拨就可以学会,而有些学生则要进行反复的训练。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表演欲,但可能在情感表达和音乐表现能力上有所欠缺。

  因此我以花为主线,采用了运用电教手段欣赏图片、学习歌曲、编创歌词相结合的综合手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音乐中表达个人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潜能,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去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表现歌曲,并为歌曲改编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感受说童谣唱儿歌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打花巴掌》。

  2、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和我们在一起》进行律动练习。

  教师:同学们,我们平时都喜欢坐拍手游戏。今天,我们一块又学一个拍手游戏——《打花巴掌》。

  1、来到节奏乐园,出示节奏谱:

  2、出示与本课相关的节奏谱,指导学生边读边拍。

  3、带领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教师有感情地范唱。设问:歌曲中都出现了哪些花?

  5、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喜爱的花。

  6、播放录音范唱。

  设问:这首歌曲和我们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7教唱歌谱。

  8、教师弹琴。

  9、指导学生分组进行表演。

  10、师生互动,共同表演。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分组编创作品并进行表演。

  学生手舞足蹈

  1、根据所示节奏谱,边拍边读。

  2、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读编拍。

  3、打开课本,跟着教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4、聆听教师范唱,回答所提问题。

  5、说出自己所喜爱的花。

  6、聆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的不同风格。

  7、学唱歌谱、歌词。

  小组合作,编创作品并进行表演。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打花巴掌

  XXXX X | X. XXX | XX X |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打花巴掌》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歌表演及演唱,加深对歌曲情绪的感受,培养清晰的吐字能力。

  2、通过聆听及学习,能够准确地按节奏拍击,提高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边唱边做拍手游戏并有感情地歌唱。

  3、能在音乐实践中与同学共同创编歌曲的歌词,

  体验互相合作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这首儿歌的节奏,并创编不同季节的歌词。

  2.能边唱边做拍手游戏。

  三、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平时喜欢玩什么游戏呢?

  (播放多媒体课件音乐:《打花巴掌》,学生随音乐做动作。)

  2.(引出拍手游戏)让老师看看,灵巧的小手在哪里?抖一抖、摇一摇、拍一拍,握一握~(教师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快慢和节奏的强弱来调整游戏拍手节奏)

  3.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做律动。

  4.你们的小手真灵巧,拍的真好听,有一群小朋友也想加入,他们是来自哪里呢?

  5.原来是来自北京的小朋友来做客了

  四、教学新歌

  1.(复听歌曲)现在,请大家打着拍子随音乐《打花巴掌》伴奏来演唱歌曲,进一步感受节奏在歌曲情绪的表达上的重要作用。(提示课题)

  2.师:好听吗?这是一首北京儿歌,名字叫《打花巴掌》。听出这首歌和我们平常唱的歌有什么不同?(有说的地方),对,它是由说和唱两部分组成的.,是一首说唱风格的北京儿歌。

  (引导孩子从演唱方法入手,找出有说,有唱的演唱方法。)

  3.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互相补充)

  4.请大家再次欣赏一遍歌曲,请同学们竖起小耳朵,听一听,到底都唱了什么花?

  5.出示节奏

  ①×.×

  ××∣××

  ×‖

  ②××××

  ×∣××

  ×‖

  6.指导学生以游戏的形式练习节奏型。

  五、歌词创编

  ①学生创作

  师:同学们表演的可真好,我想给你们出一道更难一点的,这首儿歌从一月一说到了四月四,你能接着往下说吗?我把大家分成四大组,一个大组编一个。

  生:创作歌词。

  ②小组汇报创编结果。

  个别代表汇报后,小组齐读并给予评价。

  ③教师弹琴,学生演唱。

  师:这就是“儿歌内容,花样繁多”,只要是健康向上的都可以纳入进来。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一首新的童谣,而且还对歌词进行了创编。其实童谣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随口说出的小歌谣,希望同学们在课后一起比一比谁会说、唱的童谣最多。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打花巴掌》教案 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歌曲《打花巴掌》,并能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这首歌曲。

  2、能用清晰的吐字,咬字演唱歌曲并体会说唱风格的儿歌。

  3、能准确的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做拍手游戏;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用欢快流畅的歌声唱好《打花巴掌》,表现歌曲的风格。

  教学难点:

  1、准确的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做游戏。

  2、按要求创编歌词。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电子琴、节奏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平时都很喜欢玩游戏,能和我说说你们都做什么游戏吗?

  生:丢手绢、老鹰捉小鸡、踢毽子……

  师:会做这么多游戏呀!真羡慕你们,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游戏,想请大家和我一起玩,你们愿意吗?但是在做游戏前,要进行节奏闯关,你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调节情趣,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2、节奏闯关:

  2/4第一关:读节奏(师打开节拍器)

  第二关:按节奏读歌词

  第三关:游戏(边说边拍手,两人一组)

  (设计意图:节奏由浅入深,逐层深入,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此环节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开始就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3、记花名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老师想奖励给大家一些花,好!现在看看都有什么花?看后你们能按顺序说出花的名字吗?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感受能较清晰地记住几种花出现的顺序,能加深对歌词的记忆,以免下面做完整游戏时,学生一边看歌词一边玩的弊端,这样学生可以完全投入,一心一意的玩游戏。)

  请同学们按顺序说出花名

  师:老师将这几种花编了一首好听的歌,想听吗?(师表演唱)

  同学们想一下,如果把刚才玩的游戏和刚才唱的歌组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效果呢?

  二、寓教于乐

  1、大屏幕出示歌曲,师简介歌曲。

  2、放录音范唱

  提问:听完范唱后,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首歌曲即有唱的部分又有说的部分。

  (说唱风格)

  生:“的”字发生了音变,读成了“dai”音。

  生:这首歌曲为什么叫“打花巴掌”?

  以上三个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师:同学们,如果老师请你们自己学唱这首歌曲,你们觉得你行吗?

  3、请同学随范唱轻声学唱歌曲。

  我发现同学们都能随录音轻声演唱歌曲,能让我听听你们的歌声吗?

  4、随琴唱

  5、歌曲处理

  (1)说的部分

  指导学生轻声高位置读歌词,十六分音符处要做到吐字、咬字清楚、准确。

  (2)唱的部分

  指导学生用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6、请一名同学和老师示范边唱歌边做拍手游戏。

  7、请同学们自由组合玩游戏,可以创编多种拍手方式。

  三、创造表现

  同学们对歌曲掌握的非常不错,如果老师让你当作者来编创书中不完整的歌词,你觉得你行吗?下面就开动你聪明的小脑袋来创编一下吧!创编的歌词要有鼓励性,应该是健康、积极向上的,歌词要说的顺口。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创编。

  2、师巡视指导。请同学展示小组创编结果。

  师:看来你们的小脑袋里真的装了许多新的想法,给老师带来了意想不惊喜。

  3、完成演唱歌曲1—4段,创编部分学生可以唱自己创编的歌词,不要求唱同样的歌词。这样,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创编的乐趣和分享成功的喜悦。

  (设计意图:此环节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逐步提高他们的创编能力,然后请他们演唱他们创编的歌词,这样使他们兴奋,从而激发他们喜欢音乐,乐学音乐的愿望。)

  四、完美结课

  同学们,今天不仅学会了歌曲《打花巴掌》,还自己创编了那么多有意义的'

  歌词。希望同学们课下仔细观察,编出更多更好的童谣,用我们东北的打花巴掌把我们的校园装扮的更加美丽!

  课后反思

  这是一首说唱风格的北京儿歌,旋律欢快、流畅,有着浓郁的河北民歌的音调。这是北京地区的一种传统的儿童游戏,两人一组,边拍手边按季节数着花的名字,念说着合辙押韵的顺口溜,这些鼓励孩子们学习好、品德好、身体好的新歌词,赋予了打花巴掌新的生命,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歌游戏。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打花巴掌》教案】相关文章: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打花巴掌》教学设计06-17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打碗碗花》教案05-14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期中复习优秀教案09-13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歌》的优秀教案09-08

二年级音乐 《打花巴掌》课题教案(通用11篇)11-04

人音版二年级《兽王》优秀教案09-19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案07-05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乃呦乃》教案07-25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05-26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