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案

时间:2025-03-03 12:35:52 作文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作文教案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作文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小学作文教案3篇

小学作文教案 篇1

  一年级写好一句话的训练

  低年级写话训练可按“练句—连句”的程序进行,即一年级以写好一句话为主,二年级进行“连句成段”的句群训练。一年级“练句”,从能写一句话到写好一句话。小学生作文训练起始于一年级“口头作文”,即说话训练,而最根本的还是以写话为目的的“听说一句话”训练。如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结束后,在原来大量的“听说一句话”训练的基础上,我们提倡学生用汉语拼音写话。教师重在鼓励学生动笔,一方面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写完整通顺的句子,一方面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内容进行一日一句的写话训练。开始要求不高,只要学生能动笔写即可,遵循“起点低、坡度小、写生活”的原则,重表扬,不批评。等到学生能写一句完整的话后,进而提出适当的要求。

  到一年级下学期则分阶段进行“写好一句话”的训练。

  1.练写“四素”句。

  “四素”句即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记叙文的要素的句子(见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练写之初,可用课文中的句子做例子,使学生认识“四素”句。如:“一个夏天的傍晚,王冕在湖边放牛。”(《王冕学画》)教师将句子作如下分析:

  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地方了做什么?

  夏天的傍晚王冕湖边放牛

  (时间)(人物)(地点)(事件)

  这样,学生一般就能理解什么是“四素”句。老师即可引导他们按照这样的形式写句子。学生会写后,又可进一步引导他们认识诸如“爸爸吃过午饭后立即赶到医院值班”(人、时、

  地、事)、“星期天,公园里有许多老人在下棋”(时、地、人、事)的句式,并且让他们练写。练写“四素”句,其内容依然是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四素”句要素齐全,意思完整,内容比较具体,反复练习,可为以后的作文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练写“10句”。

  即“看”“听”“说”“想”“感”“在”“是”“有”“被”“把”句。

  例:

  我看见一只小鸟落在草坪上。(“看”句)

  李奶奶听到一阵敲门声。(“听”句)

  李奶奶说:“你真是个好孩子。”(“说”句)

  他想:我的笔哪儿去了?(“想”句)

  我感到很高兴。(“感”句)

  我在山坡上放牛。(“在”句)

  你是我的好朋友。(“是”句)

  雨伞被哥哥拿走了。(“被”句)

  妈妈把我的书包补好了。(“把”句)

  爷爷家门前有一棵大树。(“有”句)

  以上10句的练写,指导<方法也同“四素”句的练习:先认识,后仿写,再以生活为内容创写新句。训练时务必从简单到复杂,一句一句地练习到位。通过一段时间练写“10句”,优等生便可以逐步进行“连句”训练。对于较差的学生来说,可继续强化练句,到二年级可进入“连句”的训练。

  二年级“连句”,从写好一句话到写好一个句群。“<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这是大纲对二年级作文的主要要求。毫无疑问,一年级的“练句”为此已打下良好的基础。“写”的前提是“观察”。“连句”的关键就在如何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因为“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才能按一定的顺序思维,有了一定顺序的思维也才会有按一定顺序的表达,即意思连贯的表达。

  一年级连句训练

  如何在一年级“练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连句”训练呢?

  1.引导学生向课文学习。在讲读课文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熟读、背诵一些句群,体会其内在的联系,在头脑中积累一些句群的范式。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简单事件,按事件的变化过程写话。

  3.出示图画,提示观察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景到人、由人到景等),要求学生按观察顺序写话。

  4.引导学生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一会儿……一会儿……”“有……有……有……”等进行“连句”的训练。

  5.开展“续句”游戏:请两组同学,每组四五人,以同一句话开头,分别续说,每人说一句,看哪组续得好,再把好的句群写下来。

  6.调整排列错乱的句子顺序。

  通过以上不同方式的“连句”训练,学生将会不断地从写好一句话向写好一个句群过渡,顺利达到大纲的要求,而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写好一个句群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片断作文训练。

  综上所述,小学作文教学从一年级抓起,重点应抓好写话训练。写话的“内容”来自于生活,把话写“完整”靠“练句”,把话写“连贯”则靠“连句”。因此在整个低年级写话训练中,“句”是基础,“连句”是关键,“生活”是源泉。

  段的训练

  一、作文指导

  用事实说话

  要把文章写具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用事实说话。这样别人读了你的文章印象就深刻了。请看下面一段话:

  李老师教数学,对我们要求可严啦!有一次数学测验过后,她把批阅过的试卷发下来。我溜了一眼分数,顺手把试卷往书包里一塞。李老师看见了,走过来对我说:“你错了一道题,改过来了吗?”我漫不经心地回答:“知道了,明天再说吧!”李老师严肃地说:“马上改,不要让一道错题过夜。”我只好把试卷拿出来。李老师和我一起改那道题,给我分析出错的原因。从此以后,我养成了作业有错马上就改的好习惯。

  这段话主要写“李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严”,因为用了一个具体事例——“一定要?我?把错题订正好”,文章就有了说服力。这样用事实来说话,文章的内容具体,给人印象深刻。

  二、写段训练

  运用一个具体的事实,把下面的话写具体。

  1.妈妈对我的关怀真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了。

  2.我的哥哥学习很刻苦。

小学作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按事情发展顺序记一件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2、学会列作文提纲。

  教学重点:

  确定写作材料,列好作文提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习作要求:按事情发展顺序列提纲、作文,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2、懂得作文的步骤。

  3、确定要写的一件事,能列好作文提纲。

  课前准备:

  回忆生活中难忘的事情、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一定发生过许多令你难忘的事情。那么,哪些事情使你难忘呢?

  2、交流,适当板书。

  二、确定材料

  1、比较事情,哪一件更难忘?

  (1)没听妈妈的劝告,把钱放在浅兜里,结果跑丢了。

  (2)不听爸爸的话,在火车站乱跑,与爸爸失散,急得爸爸差点犯了心脏病。

  (3)不遵守交通规则,骑车闯红灯,被警察批评。

  (4)不遵守交通规则,翻跃隔离栏杆,后背被铁签子划破,缝合了十几针,留下了一道明显的疤痕。

  2、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以上所举四个事例,都可以称得上难忘,但是比较起来就可以发现:1、2虽然事出原因都是不听家长的话,但所犯错误造成的结果不同,程度不同。所以2要比1难忘。3、4虽然事出原因都是不遵守交通规则,但一个只是被警察批评,另一个是以“血”换教训,显然,后者比前者令人难忘。

  3、从材料中选择最难忘的,而且是真实的.写在草稿本上。

  三、列提纲、指导方法

  1、要想把文章写得清楚、明白,应该按一定的顺序写。可采用倒叙、顺序、插序的手法,先编写提纲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方法。

  2、自学习作提示,初步列好作文提纲。

  3、交流,及时指正不足。

  4、学习范文《阿姨送我上医院》,列出提纲。

  5、对照课文,查漏补缺。(经过部分的提纲要列具体一些)

  提纲只是一个框架,要想写得好,还要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尤其要抓住它们的变化来体现情感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突出中心。与此同时,如果再能抓住某种事物作为线索,那么文章将更精彩。例如:有一个小同学写雪天骑车带人造成了表哥骨折这件难忘的事,就抓住了看车、骑车、推车、撞车这个线索,同时又抓住了高兴、得意、难过这些情感的变化,使文章有声有色,富有感染力。

  同学们,不妨你也试着来写一写吧。

  四、开始作文

  学生列好提纲,开始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并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继续作文,完成习作《一件难忘的事》。

  2、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进一步明确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1、学生继续作文,教师巡视了解列提纲、作文情况。(所列提纲能不能发挥最大作用)

  2、选评佳作和有问题的作文。

  评议的标准:(1)选事是否准确;(2)是否按事情发展顺序列好提纲;(3)事情的过程是否写具体。

  板书:

  一件难忘的事

  选取事例(难忘)

  列提纲:按事情发展顺序,主次分明。

  整体感觉:真实而不虚伪,具体而不罗嗦。

  (这次习作教学的难点是写出这件事为什么是难忘的,所以选材是关键,着力指导。)

小学作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有条理地记述一次游览活动,并能具体形象地描绘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美。

  课前准备:要求细心观察周围的景物做好观察记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教师课前谈话,激发情趣。

  同学们,上周星期五下午,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到我们县著名的酒壶山春游。大家脚踏巍巍酒壶山之巅,饱览了那壮丽的山光水色。今天,我们就用自己的笔把游览中看到的景物描绘出来,让读者看后,能和我们共享春游水壶山的欢乐。

  二、命题立意,理清线索。

  1.写作文要有题目,今天我们要写的这篇作文怎样给它命一个题目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择一板书:《春游酒壶山》)

  2.写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写作目的,我们写这篇作文的`目的是要干什么呢?(在总结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板书:赞美祖国大好河山。)

  3.写一篇文章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在写《春游酒壶山》这篇作文时,哪个字可以作贯穿全文的线索呢?(根据学生讨论,老师在“游”字下打着重号)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这次到酒壶山春游的游览线是什么?(随着学生的讨论,老师板书:游览线:铁路边——河岸——山脚——山腰—山顶。)

  三、围绕中心,讨论选材。

  1.教师谈话,提出选材中的问题和要求。我们写过不少参观游览记一类的作文,有些同学总是从早晨起床,刷牙漱口洗脸开始,到游览结束,晚上睡觉为止,不分大小巨细,主次轻重,点滴不漏,照写不误,结果写出的文章像一笔流水帐。这次作文,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下面就来具体讨论一下,这次春游中,我们看到的哪些景物最能表现文章的中心。

  2.按照游览顺序,具体讨论看到的景物,根据学生讨论,老师简要板书:铁路边:奔驰的列车,望不到边的田野。河岸:清澈透明的河水,雄伟的大桥。山脚:如画的田野,鱼塘中欢奔跳跃的红鳞鲤鱼。山腰:盛开的鲜花,具有象征意义的石像——“酒壶”。山顶:绿树覆盖岩洞,山下成群结队牛马,如带的小溪流,一排排新建的楼房。

  四、突出重点,研究“静”“动”。

  1.教师谈话,指出训练重点。这次作文除了很好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写作知识外,重点练习如何把景物的静态和动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使文章更加生动,更加能感动读者。

  2.复习《鸟的天堂》一课的写法和本组“读写例话”中关于静态和动态描写的知识。随着复习讨论,教师板书:静态——形状、大孝位置、颜色等。动态——活动、变化等。

  3.具体讨论这次春游能看到的景物中哪些属静态,哪些属动态,应该如何进行描绘。

  五、编拟提纲,开始习作。

  1.文章开头应交待些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天气、心情等)(略写)

  2.文章重点部分可以分几层写?(铁路、河岸、山脚、山腰、山顶五层)(详写,但也要分主次)

  3.文章可以怎样结尾?(自然结尾,抒情结尾,议论结尾等)

  4.学生编写提纲起草作文,教师巡回个别辅导。

【小学作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作文的教案06-20

小学作文的教案09-01

小学作文教案10-18

小学作文教案10-01

小学作文设计教案06-24

小学作文教案03-23

小学的教案09-29

小学教案07-27

小学教案09-01

小学作文的教案(精选16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