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自由的作文(热门)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由的作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自由的作文 篇1
在树影婆娑的小树林里,一群牙牙学语的婴孩自言自语地说着话.人们笑着说:童年真好,时光真是过得快呀!可他们并不知道,在不远处的公寓里,一个小孩被束缚在班驳的铁窗里,他的父母怕他受到伤害,不让他跨出家门一步.这样做,并不是爱,反而在孩子心中造成阴影.只有同龄人才明白,他心中渴望的是自由,渴望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渴望有一个展示自己丰满羽翼的地方!
童年并不需要什么,只需要自由,还有快乐.不然,就算有在幸福的`家庭,也不会有多快乐.童年里最终要的人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而是一个朋友.不然,他也不会快乐,因为他需要一个人与他共同分享喜悦与忧愁!
请给予他自由,我们需要自由,大家都需要自由!
自由的作文 篇2
“耶,终于考完试了,我终于自由了。”我一考完试就大声地呐喊。几个月来的辛勤劳动为的就只是考试,现在终于考完了,我又可以“大闹天宫”了。
暑假里,我最想自由。首先就是睡,你可别说我像一头猪,因为我实在是太累了。这几个月紧张的学习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不仅每天在学校要忍受老师的“狮子吼”,回到家还得狂K作业……这些导致我严重失眠,每天晚上都要熬的十点多十一点钟才做完作业,早晨,太阳还没起床我就得爬起来上学去。这样的.生活真的很累,有时我甚至会想,要是所有的老师都生病了那该多好了,不但没有作业,还可以趁机偷偷的放松一下。暑假有三个月的时间,我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把我失去的睡眠补回来。
失去的睡眠补回来了,接着就该是我玩的时间了。几个月来,每当我听见小朋友们在楼下尽情的嬉戏时,我总觉得我是如此的悲哀。同学们都可以玩耍,为什么我就不行。更可恶的是,有时,弟弟还会幸灾乐祸地嘲笑我,让我忍无可忍。我一定要利用暑假的时间寻找我曾失去的快乐,让自己玩个够。让弟弟和同学们也羡慕我,同时也让他们尝尝不能玩的痛苦。
暑假里,我最想自由。这一直是我的心愿。我宁愿自己是一只小小鸟,虽然我飞不高,但我拥有属于我的自由,有一片属于我的蓝天,在这属于我的蓝天里无忧无虑的飞翔。我宁愿自己是一条小鱼儿,虽然随时随地有可能被渔夫捕捉到,但我记得我曾拥有过那一段美好的时光,那么一次的自由,至少我曾在宽阔无边的大海中穿梭过。
我渴望自由,渴望无忧无虑的生活!
自由的作文 篇3
在宇宙中,人生而孤独。为了摆脱这种孤独感,许多个体宁愿放弃宝贵的自由,而组成或大或小的团体。此谓:逃避自由。
在叔本华眼中,脱离人群的天才,是具有强大的心力的。
有时候,身处一个群体久了,难免放弃一些自身的价值观——有的时候是时间打磨了性格的棱角,有时这纯粹是为了适应集体化的生活。好比一个新兵,总是要受到欺负;而等到新兵熬成老兵,也觉得理所应当去欺负后来的新兵。
群体化的力量,有的时候很可怕。群体,有时是酝酿“平庸之恶”的场所;群体,有的时候是没有逻辑的。
为了一份安全感,多少人逃避自由,选择群体,而最终却走向了安全感的异化。群体的反面是个体,作为群体的一员,很容易将自己的情绪与少数的个体对立起来。如此,很多时候,群体依托着安全感的基石,为外界带去了不稳定因素,给少数派造成了不安全的感受,从而使得群体自身走向了安全感与自由的反面。此谓“安全感的异化”。
在逃避自由的同时,进入群体,意味着接受某种标签。接受标签,意味着接受分类,意味着接受社会伦理价值体系的“规训”。
在波普文化语境下,工业大生产带来了千人一面的社会化平庸。接受规训,从某种程度上,是个体走向波普文化的一种退让。
个人让渡出了自身的某些自由权利,换取一份安全感。某种意义上,这很类似于个人将自由权让渡给国家。只是前者的`让渡,更加充斥着一种表面上的“民主”——因为接受个人权利让渡的,是集体,而作为集体一部分的个体,是拥有部分个人权利分摊的。更何况,群体下的个体,也会接受他人的那份权利让渡的平均数。看似民主公平。但是这样的权利大杂烩,带来的势必是个体意识的泯灭。看似拥有很大自主权利与掌控权的个体,实则是集体主义机器的一颗螺丝钉。
如是,汉娜阿伦特意义上的“平庸之恶”,便成为了可能。
这,就是逃避自由的风险。集体行动的逻辑,从来是暗流汹涌的。
【自由的作文】相关文章:
自由!自由!作文06-18
自由?自由!作文11-24
自由作文-关于自由的作文01-05
作文:自由与不自由01-28
心自由生活就自由作文02-02
自由与不自由作文10-27
关于自由的作文:自由的奴隶01-28
自由!自由!作文6篇06-18
自由!自由!作文(6篇)06-18
自由与不自由的作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