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的作文

时间:2024-03-05 10:03:44 助人 我要投稿

助人的作文[常用3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助人的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助人的作文[常用3篇]

助人的作文 篇1

  在人生的路途中,一定有一些事令你至今还记忆犹新吧。有一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好里,令我至今难忘。

  有一次,上体育课的时候,本来是件开心的事,却不小心变成不幸的事。我们就在打羽毛球,我和子扬一组,一起联手对付小卓。小卓一个高球,子扬跪下来一接。不小心把球拍拍到我的嘴上,我连忙捂住嘴巴。子扬问我:“你有没有事啊?”我说:“没事。”我把手放下来一看,鲜红的血迹在我的手上流着。小卓看到了,说:“快点把纸巾弄湿拿来。”小叶看到了,走过来问:“咦,你怎么流血了。”说着,他连忙从书包里拿出一包纸巾给我,我擦了擦嘴。小叶扶我到洗手盆那,拿纸巾又湿了水,给我抹了血迹。而子扬和小卓在旁边不停的问,说:“你好点了吗?”我说:“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是同学,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包容。”

  这件事,令我记忆犹新,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却能体现出同学们的团结,友爱,和我之间珍贵的`友谊。友谊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件事用原件在我的心上,每当我想起来都觉得很甜蜜!

助人的作文 篇2

  我看了看手表,啊!糟糕了,都已经一点了,我可是和张乐约好一点见面的呀。

  于是我以每秒1米的速度飞快地奔向目的地。这速度差不多比刘翔还要快,只因为我不想与张乐失约。

  路上有很多很多看了让人心旷神怡的景物,但我无心欣赏沿途的美景,只是看着前方一个劲儿的跑。当我回头一看时,一个陌生的人在我身后慢慢地跑着。

  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当时正好是红灯,这时陌生人来到了我身边。我仔细的打量了他一番,他身穿黑白相间的休闲服,脸庞大大的,他的眼睛像闪闪发光的黑宝石,鼻子高高的……看起来很有气质。

  这时红绿灯开始闪了,他迫不及待的想迈出第一步。我抓住他并说:“不可以。”谁知他不听,反而变本加厉迈出第二步,接着第三步……这时一辆货车飞奔过来,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我一把拉住了他。他连忙退回来,非常后悔,带着歉意对我说:“谢谢你,孩子,你是真正的少先队员。”我听后心里美滋滋的。

  我又想起了另一件事:暑假里,我和李硕义卖报纸得了20元。李硕说:“我们留下10元捐10元,好吗?”

  “不行,既然是义卖,就不能有私心,要大公无私。”说着我将钱放入存款箱。后来听说四川的失学儿童已经可以上学了,我和李硕异常的开心。

  这难忘的一天让我更懂得了一个道理: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助人的作文 篇3

  “砰!砰!砰!”谁在敲门?打开门一看,哎呀!原来是我的邻居——那位年过花甲的老奶奶。

  老奶奶耳聋眼花,年过花甲,但是身子骨可硬朗着呢!整天优哉游哉的在院子里闲逛,可老奶奶她很受人尊敬!她在闲逛之余,却帮了大家不少忙:送报纸、捡垃圾、清扫楼梯……大家都觉的她是那么可亲可敬!和蔼可亲!

  恍惚中,那次让我非常感动的回忆又展现在了我的眼前……

  “下雨了!下雨了!”雨点“啪啪”的敲打着窗户。调皮的雨点儿像钢珠一样,砸在玻璃上,溅起了水花,咚咚作响。擦去玻璃上的水珠,往远处看去,好像一块灰幕遮住视线,灰蒙蒙一片,树呀!房子呀!什么也看不见。在我欣赏这风景的同时,也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咚咚咚!咚咚咚!”咦,谁在这天气里还来我家呢?我一边想着一边打开了门:啊!原来是那位可亲可敬的老奶奶!我赶忙把她迎进了家门:只见她斑白的`两鬓上沾满了雨水,衣服都湿透了!“老奶奶,这样的天气,您还出来呀?您不怕着凉吗?赶紧喝点热水吧!”我边说边把热水递给了老奶奶。老奶奶似乎没听到,没接水,却从湿淋淋的口袋中掏出了我订阅的报纸:“好孩子,拿去吧!”令我惊奇的是,报纸竟然没沾一点湿!这时,我似乎感到一股温暖流遍了全身,似乎一切都变的更加美好了……

  雨停了,老奶奶微笑着说:“好了,我该回家了!”说完,便带着那缕阳光,去帮助其他邻居了。这时,我觉得她那瘦小的身影中充满了光辉,充满了温暖……

  在生活中,有很多像老奶奶这样的人,她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着爱,正因为有了这些爱,我们这些祖国的未来,才能在漫长的人生坎坷路上走的更稳,走的更远!

【助人的作文】相关文章:

助人的作文12-28

助人的作文【精选】02-10

【精选】助人的作文11-16

助人的作文[经典]11-18

(经典)助人的作文11-22

[经典]助人的作文11-23

助人作文11-13

[精选]助人的作文12-09

【经典】助人的作文12-02

(精选)助人的作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