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即助己,好人有好报哲理故事

时间:2025-01-13 12:30:07 晓璇 哲理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助人即助己,好人有好报哲理故事(精选7篇)

  哲理是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它通常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理论,它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它的功能是让人了解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和道理,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指引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助人即助己,好人有好报哲理故事(精选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助人即助己,好人有好报哲理故事(精选7篇)

  助人即助己,好人有好报哲理故事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意思是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那么反过来,“己所欲”是不是就应该先“施于人”呢?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当自己遭遇困境时,能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助己一臂之力,使自己渡过难关不是吗?那么在别人有难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毫不犹豫地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呢?我们的心不应该像黑洞一样只知索取,适当的付出也是必须的。虽说我们提倡助人不求回报,但事实上今天我们助了人,日后也一定会得到某种丰厚的回报。说白了,就是助人即助己,好人有好报。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生活非常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一家一户地推销自己的商品。但是,他的推销很不顺利,到傍晚时他非常疲惫,饥饿难耐,他绝望地想放弃这一切。正当他走投无路的那一刻,他敲开了一扇门,希望主人能给他一杯水解解渴。

  开门的`是一位漂亮的女子,她微笑着给了这个男孩儿一杯浓浓的热牛奶。男孩儿感动得流着眼泪把它喝了下去,从此以后,他对人生再次鼓起了勇气。许多年后,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

  一天,一位病情严重的妇女被转到了这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医院。大夫顺利地为妇女做完手术,救了她一命。无意之中,大夫发现那位妇女正是在多年前他饥寒交迫时给过他那杯热牛奶的美丽女子。这次,他一定要为她做点什么。

  那位妇女一直都在为昂贵的手术费发愁,她硬着头皮想要办理出院手续。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她在手术费用单子上面看到七个字——手术费:一杯牛奶。那位昔日美丽的年轻女子恍然大悟,似乎想起了许多年前那个小男孩,热泪在她的眼眶中打转。

  这位病情严重的妇女在无力支付昂贵的手术费的情况下,得到了为她手术的外科大夫的极力相助,而这正是源于这位大夫在年轻失意时曾经得到过妇女年轻时候给予的一杯热牛奶的帮助。对于“助人即助己,好人有好报”的诠释,这个故事就很有说服力。其实,我们常常提及的“助人即助己,好人有好报”讲的就是如同故事中这位妇女一样善良的人。

  传说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颗的父亲魏武子有个非常宠爱的小妾。魏武子临死前,要魏颗把那个小妾给他殉葬。魏武子死后,魏颗却把父亲宠爱的那个小妾嫁给了别人。后来,秦将杜回领兵攻打晋国,晋王命魏颗率兵抵抗。两军正在激战之时,战场上突然出现了一位老人,他把地上的草打成了许多结将杜回绊倒,魏颗因此活捉了杜回,秦军大败。当天夜里,魏颗做了一个梦,梦见白天的那个老人对他说:“我是你所嫁的那个妇人的父亲,特来战场上结草报恩。”

  相传东汉杨宝小的时候,在山林中见到一只奄奄一息的小黄雀。杨宝见它可怜,便带回家中精心照料。等小黄雀的伤完全养好后,杨宝就把它放了。当天晚上,杨宝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黄衣童子,口中衔着四个玉环,说是送给杨宝的礼物,并祝愿杨宝子孙几代都做大官。后来,杨宝的儿子、孙子、曾孙果然都做了大官,享尽了荣华富贵。

  故事中的魏颗因帮助了父亲魏武子要求殉葬的一位小妾重获了新生,最终魏颗在战场上冥冥之中得到了那位小妾老父亲的鼎力相助,获得了“活捉杜回,秦军大败”的赫赫战功;而杨宝只因救助了一只奄奄一息的小黄雀,重获健康和生命的小黄雀托梦感恩于他,不曾想,梦竟灵验:杨宝子子孙孙仕途无阻,享尽荣华富贵。

  古往今来,“助人即助己,好人有好报”的故事不胜枚举,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即助己,好人有好报”也绝非一句空话!

  助人即助己,好人有好报哲理故事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法国元帅约瑟夫·雅克·塞泽尔·霞飞出任法军总司令。1914年8月,德军与英法联军在法国东北部发生了战争。法军在此次战争中损失惨重,溃退中,霞飞将军率领的一支小部队被逼进一处山谷中。

  抵抗僵持到第七天时,粮食已所剩无几。当晚,士兵们都紧盯着最后一点食物——这也许是他们的最后一顿饭了。霞飞将军若有所思地在食物旁边来回踱步,突然,他猛地停住,把食物分成了十来份,分给了他自己和他挑选出来的十几个人,而他的那份还格外多。士兵们惊呆了!这完全不是霞飞将军一贯公平的作风呀!难道他真的打算保全少数人,而不管其他人的死活了吗?

  就在众人不解之时,霞飞将军命令分到食物的那十几个人带上武器准备战斗。当晚,由于两路德军配合不良,布阵出现巨大漏洞,而且将侧翼的软肋暴露了出来,霞飞将军带领突围的士兵瞅准机会,拼尽全力杀出一条路,掩护其余士兵冲破了包围。接着,他又把溃散的`士兵集合在一起,加上国内部队的增援,经过6个半月的拉锯和争夺,终于转守为攻,夺回了失地,霞飞将军也因此赢得了很大荣誉。

  事后,提到被围困时“自私”的行为时,霞飞将军用一贯冷静的口吻说:“我从来不认为那是自私。想要帮助别人,要先帮助自己。”

  其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要帮助别人,更要爱护自己。我们需要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都得到满足,在此前提下,我们帮助别人时才更有把握、更有效。

  助人即助己,好人有好报哲理故事 3

  约翰向一农场主推销自己新出的收割机。到达农场后,他才知道已经有10多家的推销员已经早来推销过但都被拒绝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满怀信心地向农场主驻地走去。快到驻地的路上,他无意中看到花圃里有一棵杂草,便条件反射地将杂草拔掉。他这一毫无意识的动作碰巧被出门的农场主看见。

  他见到农场主后,刚说明来意,农场主就挥手打断说:“不用介绍了,您的机器我要5台,请尽快交货。”

  他很吃惊地问:“我非常感谢你订我的`货,但我的机器您都没见过,就如此痛快决定要5台,到时不会反悔吧?!”

  农场主说:“我的确需要这5台收割机,货到马上付款。至于为什么没见过您的机器就决定要,其实你的行为已经明白地告诉我,你是一个乐于帮助、诚实可信、有责任感的人。”

  尼克尔和查莫罗同在一个城市销售电器。虽然是竞争对手,但两人也相安无事,各自发展自己的客户。但两人的经营方式不同,尼克尔将产品卖出去后就不再过问了,而查莫罗却经常回访客户,征求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一次查莫罗在做售后服务时,正好碰到一位尼克尔的客户正在满头大汗地捣鼓一台空调,并很生气地对尼克尔的售后服务大加抱怨。这时查莫罗毫不犹豫地提出帮他修理,对方觉得这不是他卖的产品,不好劳驾他。但他热情地说:‘尽管你不是我的客户,但我很愿意为你解难。”问题解决后,对方非常感激并执意要给他一笔修理费。他坚决拒绝,并说:“这是应该做的,况且是举手之劳。”事后,这位客户逢人便夸查莫罗技术精湛,热情负责,建议买他的产品,并给他发展了不少客户。

  贸易商人艾可到一农场验货,见500多个割草工人在烈日下劳动没地方喝水,便主动花钱设了一个大水缸并配了一些水具,免费提供给这些工人。工人们非常感激,总想找机会报答他。

  一天,一个工人告诉他一个消息:第二天有个马贩子将带500匹马进城,需要大量的马饲料。于是他让这个工人转告其他工人,请求他们每人给他一捆苹,在他的草没卖完前,其他人千万不要卖草。工人们一口答应。

  马贩子来后,走遍全城找不到马饲料,只得出1000美元买下了他的500捆草。

  几天后,又有一位工人告诉他,第二天将有条大船进港。他立即赶到港口,等船一到他仅花了3万美元便将这条船上所有的货买下。然后他又在附近搭了一个帐篷,吩咐侍从,如果有商人来求见,一定要通报三次01不久,前后有100多个商人来求见购货。经过一次次的三次通报,商人们才一一进到帐篷商谈。最后,每个商人给他2000美元才分别获得了货物的转卖所有权。

  助人即助己,好人有好报哲理故事 4

  一只乌鸦用爪抓起一块涂过毒药的肉飞走了,这块肉原是一个发怒的园丁为了毒死他邻居的猫而抛在地上的。

  正当它停在一棵老槲树上想吃这块肉时,一只过路的'狐狸对它说:“请接受我的祝福,美丽的鸟!”

  “你把我看做谁?”乌鸦问道。

  “我把你看做谁?”狐狸反问,“难道你不是那只奉宙斯之命天天到这棵槲树上来为我这可怜的动物馈赠食物的强壮的鹰吗?可你为什么乔装成这副样子?在你那锐利无比的爪子里,我看到了上帝通过你赐予我的赠品。”

  乌鸦不胜惊讶,但暗中也高兴自己被看成一只鹰。它想:“我不必指出狐狸的错误。”——它大方而又糊涂地把它捡来的毒肉抛给了狐狸,然后骄傲地飞走了。

  狐狸笑着叼起了肉,带着一种邪恶的快感咀嚼起来。但没过多久这种快感变成了一种剧烈的痛苦;毒药发作了,狐狸被毒死了。

  不怀好心的奉承者们,毒药是对你们最好的报答!寓言故事就是这样,它能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也可以通过一个教育我们如何做人,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是最简单的一句话好人有好报。

  助人即助己,好人有好报哲理故事 5

  郝小梅已经快一年没见到丈夫胡大昌了。现在,他离她不过百十来米,郝小梅恨不得飞过去——去打他个人仰马翻!

  平心而论,郝小梅虽然泼辣了点,但绝不是蛮不讲理的人。想当初,她和胡大昌离家千里来到上海,先是贩菜,后来卖鱼,每天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她没有一句怨言。七八年下来,总算在上海站稳了脚跟。为了摆脱满身的鱼腥味,改行开了一家小花店,光光鲜鲜地当上了“老板娘”,儿子强强也从老家接来了,一切都很圆满。可就在这时,婆婆却得了脑血栓,不小心把腿摔断了。她这当媳妇的二话没说,让胡大昌做好生意带好儿子,就离开上海回老家照顾婆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郝小梅在家端屎端尿,无微不至地伺候婆婆,婆婆的腿终于愈合了,脑血栓也控制住了,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了,她便兴冲冲地收拾行装去上海,准备一家团聚。可那甜甜蜜蜜的金风玉露喜相逢,却因为陈秋菊的一个电话,骤然变成咬牙切齿的千里捉奸。

  陈秋菊在电话里说得有鼻子有眼,说那女的妖里妖气,头发卷卷的、黄黄的,和胡大昌可黏糊呢,都不背人的。郝小梅当时就懵了:“就凭胡大昌,也能整出个第三者来?”陈秋菊在电话里“扑哧”笑了:“大妹子,你可真落伍,现在不叫第三者,叫小三。”最后,陈秋菊千叮咛万嘱咐,说现在小三厉害,你家胡大昌好歹也是个小老板,你得小心人财两空啊!大妹子你这些年多不容易啊,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一席话,说得郝小梅的眼泪都下来了。陈秋菊是郝小梅卖鱼时的老主顾,做房产中介的,开花店的房子就是她帮着找的,两家店离得不远,所以她的消息绝对可靠。

  在去上海火车上近一天一夜的时间,郝小梅眼睛都没闭一下,一闭上眼就是胡大昌和那个黄卷毛卿卿我我的场面。要是胡大昌和那女人在眼前的话,估计郝小梅能把他们撕成碎片。现在,郝小梅终于见到胡大昌了,花店的廊檐下摆着一张桌子,他正弯着腰摆弄一束鲜花,旁边果然站着一个黄头发的女人!只见她笑嘻嘻的.,正跟胡大昌说着什么;胡大昌偶尔一抬头,也是满脸堆笑。郝小梅气得浑身发抖,她握紧拳头,加快脚步。管她是小三还是小四,今天非得叫她再不敢想三想四!

  就在郝小梅握紧拳头的同时,身后忽然传来“扑通”“哎哟”声,郝小梅下意识地回头去看,却被一个急匆匆冲过来的男人撞了个趔趄。郝小梅吼一声:“你奔丧啊!”男人连头都没回一下,很快消失在人群中。郝小梅回过头来才发现,身后马路上一个老太太正努力试图爬起来,看情形是被刚才那男人撞倒的。

  郝小梅平时不爱看书看报,信息很不灵通。在城里的时候忙着赚钱,回到老家忙着种地和照顾婆婆,没时间看电视更不会上网,连“小三”都不知道,更不用说近来传得沸沸扬扬的“老太讹人”了。对于老人,她心里装着一句话,那还是她出嫁时母亲叮嘱她的,说谁都有老的那一天,到了夫家要孝敬公婆。郝小梅虽然没文化,却知道要关心老人。所以,虽然现在捉奸要紧,但看周围几个人都远远躲开,她还是赶紧过去把老太太扶了起来。郝小梅轻轻地替老太太拍掉身上的灰尘,问:“阿婆,没关系吧?”老太太有些茫然,摸摸自己的腿,试着走上两步。郝小梅一看没啥异样,说了声“以后小心点”,就急忙转身要赶着去收拾花店那黄卷毛。没想到老太太却拽住了她:“渴了,喝水。”向来大大咧咧的郝小梅没觉得老太太这要求有啥不合时宜,她也觉得嗓子眼里也冒着火呢,就飞快地跑到路边小店里买了两瓶矿泉水,一瓶拧开盖子递给老太太,一瓶自己咕咚咕咚喝了个底朝天。

  喝完水,郝小梅不敢怠慢,大步流星就往花店奔去。没走几步,她发现胡大昌拿起那束包装精美的花,满脸含笑地递到了女人的手里。女人装模作样地推辞了一下,笑逐颜开地捧到怀里,跟胡大昌亲热地摆摆手,转身走了!

  捉奸行动就此失败,郝小梅一下子成了泄气的皮球,两腿沉重得几乎抬不起来。她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

  胡大昌正在收拾桌子,一回身看到郝小梅,不由惊喜交加:“老婆你回来了?咋不早说一声,我好准备准备?”“你要准备什么?”郝小梅冷眉冷眼。胡大昌没想到她是这么个态度,愣了一下:“当然是给你做点好吃的呀!老婆,这段时间你太辛苦了,我……”郝小梅鼻子里哼了一声,耍心机不是她的特长,她终于没管住自己的嘴:“你说,刚才那个人是谁?”

  胡大昌一脸尴尬和无奈:“唉,别提了,是强强新来的班主任,今天来家访的。说强强在老师提问去过哪里旅游时,他说去过恒泰昌,好多同学笑他,强强抹眼泪了。”

  郝小梅就是再没见识,也知道恒泰昌是个超市,去超市那怎么也不能算旅游啊。可是,不要说强强了,他们家往上数八辈都没人去旅游过。在她看来,旅游这个事,得吃饱喝足钱包有点鼓才敢想的,哪是他们这种人做的事?

  胡大昌接着说:“人家老师真不错,怕当着强强的面说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趁强强上课特意过来跟我说一说。她说全班同学除了强强,都不止去一个地方旅游过,说咱这当家长的没尽到责任。”

  想想儿子受到的歧视,郝小梅的心一下痛了起来,再一转念,她猛地打了个激灵:“刚才那个女的是强强的班主任?”“可不是吗?临走我送给她一束花,保证说一定尽快带强强出去见见世面。”此时,郝小梅简直要把那摔跤的老太太当成活菩萨了。要不是因为她耽误了点工夫,自己肯定就把老师当成小三教训了,那后果可不是一般的严重啊!她心里想着,嘴上就说出来了:“幸亏我把老太太扶起来了。”“什么老太太呀?”胡大昌不解,于是郝小梅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什么?”胡大昌忽然脸色煞白,“你昏了头啊!现在谁还敢扶摔倒的老太太啊?你、你……”郝小梅生气了:“老太太怎么了?你妈不是老太太啊?”“唉,一句话跟你说不明白。跟你说,扶起个摔倒的老太太,搞不好就得倾家荡产!”“有这么严重?”郝小梅还是不信。“就怕被人讹上啊!”胡大昌拍着大腿道。“讹什么?”郝小梅不服气,“老太太早走了!”仿佛要回应她这句话,她的衣服被人拽了下:“饿了,要吃饭。”郝小梅回头一看,愣了,这可不就是刚才那老太太吗?难道她真讹上自己了?

  助人即助己,好人有好报哲理故事 6

  中国有着施恩与报恩的悠久历史。所谓施恩,即在他人有困难之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手,常言“一分钱憋死英雄汉”,有时一个顺水人情对受困的人就是雪中送炭,就是救人于水火;所谓报恩,即别人在你困难时给予了你帮助,而你要牢记在心里,小德报答你的恩人,中德为身边的人做力所能及的好事,大德报效社会和国家……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延续几千年,兴盛于斯,与我们拥有施恩与报恩的美好品德,息息相关。

  晋国时期的赵盾与示眯明的故事就很感人。

  那时,晋国贵族赵盾常在首山上打猎,一天看到一个人有气无力地坐靠在桑树下,问之为甚?其微弱答:饿。赵盾给了这个人一些食物,这个人狼吞虎咽但吃了一半就不吃了。赵盾问他为什么不吃完,这个人回答:“我已经作奴隶三年了,不知母亲是否还在人间,想把剩下的一半留给母亲。”赵盾认为他很孝敬,又给他一些饭、肉。这个孝敬的人叫示眯明。

  贵族赵盾虽锦衣玉食但仍能体谅穷人的饥寒,是个好人。一碗饭,一碗肉,对于赵盾来说,不过九牛一毛,一个顺水人情而已,却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一点点施恩善举,却在日后救了他的`命——小人物示眯明舍身报恩!

  不久,示眯明做了晋君的厨师。九月,晋灵公宴请赵盾,由于权势之争,晋灵公设的是“鸿门宴”,埋伏好士兵准备杀死赵盾。示眯明知道后,恐怕赵盾喝多了酒,醉了逃不出魔掌,于是上前劝说赵盾:“君王赏赐您酒,只喝三杯就可以了。”赵盾觉得很奇怪,一个不认识的厨子来提醒自己。(经典语录 ))赵盾已经记不得桑树下的事情了,当时也没有问他的名字。对宫廷斗争有经验的赵盾还是加强了警惕,没让自己喝醉,就向晋灵公告辞了。

  狡猾的晋灵公一计不成,又实施二计,埋伏的士兵先放出一条恶狗直扑赵盾。暗中保护赵盾的示眯明冲出来徒手打死了狗。一会儿,灵公指挥埋伏的士兵追赶赵盾,示眯明奋力反击士兵,赵盾终于逃脱。

  赵盾问示眯明为什么救自己?示眯明说:“我就是桑树下那个饿汉。”赵盾询问他的姓名,他没有告诉。

  示眯明从此隐遁。

  赵盾这个大人物当年有意无意地施恩于小人物示眯明,也没图谋这个小人物能够报答自己,因为自己有权有势,根本想不出来小人物能为自己做什么,但是最后小人物居然救了他的命。这就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就是好人有好报;这就是好事做了好事在,这就是积德结善果。

  助人即助己,好人有好报哲理故事 7

  一天,兔子找到乌龟说:“我上次是不小心输给你的,有本事再比一场!”乌龟听了地说:“可以啊。”兔子说:“好,下午在森林见。”兔子骄傲的走了,乌龟也慢慢地爬走了。

  到了下午,兔子已经是迫不及待了,乌龟还慢慢地爬着。好不容易爬到了起点,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了,小马裁判一声令下:“开始!”兔子便飞快地跑走了,转眼就看不到了,而乌龟才跑过了起跑线。兔子在经过小河边时,豹子向它求助。

  豹子说:“你可不可以把我的皮球从水里捞出来?我儿子要玩耍。”

  兔子骄傲地说:“不行!我出身贵族,不干这种事。”说完,便跑过去了。当乌龟经过的.时候,豹子又问乌龟:“乌龟,你可不可以把我的皮球从水里捞出来?我儿子要玩耍。”乌龟想:如果帮了它,我就输了。可是他有了困难,总不能袖手旁观吧……最后乌龟说:“可以。”说着,便爬进水里把球捡了回来。看见豹子很开心,便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豹子见了说:“怎么了?”乌龟说:“我和兔子赛跑,这一次,我输定了!”豹子听了说:“我带你走。”说着,让乌龟上到自己背上,飞快地跑了起来。在路上超过了兔子,跑到了终点。乌龟说:“谢谢你!”“不用谢。”豹子说。乌龟再一次赢了。

  这个告诉我们:别人有了困难应该出手相助,好人终有好报!

【助人即助己,好人有好报哲理故事】相关文章:

助人即助己作文(精选30篇)11-13

助人就是助己作文02-06

助人助己的名言警句240句04-20

好人到底有没有好报作文(精选10篇)10-11

愚人不如愚己人生哲理故事03-25

人生哲理故事:愚人不如愚己04-09

有哲理的小故事11-01

有哲理的励志故事02-11

有哲理的故事及启示01-02

有深度的哲理小故事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