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作文[常用8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习俗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习俗的作文 篇1
八月十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每到中秋节的晚上,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在阳台上吃着月饼,欣赏着月亮,那天的月亮特别的圆,如一张金黄的煎饼。
去年八月十五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过晚饭,我便拿出一大盒月饼,那个月饼的包装盒子十分漂亮,它是用金属铁皮做成的一个精致的盒子,盒子上面用塑料纸贴着,红红的、黄黄的,在灯光下还会不停地闪烁着,特别华丽。我想:里面的月饼可能也一定很好吃吧,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盒,里面是一个个圆圆的月饼,月饼的外面竟然还有一张透明的塑料纸包着,我撕开包装纸,月饼的香味一下子从中跑出来,跑进了我的鼻子里,“好香好香!”我忍不住吃了一口,说:“这月饼真好吃。”我让爸爸、妈妈也尝尝。他们尝后连忙说好吃、好吃。后来我们发现一盒月饼中有不同的种类,有豆沙、椒盐、瓜子仁、花生仁等各种月饼。”我们边吃边欣赏着窗外的月亮,有说有笑的。那晚的月亮真美丽,我仿佛看到了嫦娥在月宫中跳起了欢乐的舞蹈。看着看着,我觉得那晚的.月亮特别特别的圆,就像祖国大家庭的人在一起团团圆圆的样子。
中秋节的月饼真好吃啊!它一直甜到了我的心里;中秋节的月亮真美啊!它美得让我赏心悦目。
习俗的作文 篇2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习俗的作文 篇3
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过年习俗。今年,我在盐城的外婆家过年,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吃茶”这个仪式。
大年初二,在轰隆的`鞭炮声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兴致勃勃地来到舅舅家拜年。一进舅舅家门,我就喜气洋洋地说道:“舅舅,祝您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舅舅也笑眯眯地对我说:“谢谢!也祝你学习进步!”接着,舅舅热情地邀请我们“吃茶”,我们在舅舅的指引下围着桌子有序地坐了下来。他指着早已摆好的满盘“金果”(当地特产),微笑着说:“吃吧,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硕果累累’!”接着,舅舅又把当地特产“阜宁大糕”分给我们,热情地说:“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步步高(糕)升’!”最后,舅舅又给我们每人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桂圆蜜枣茶”,连声说:“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团团圆圆’、‘甜甜蜜蜜’!”哦!原来每种茶点都分别表达着不同的寓意呢!边吃边聊了一会儿,舅舅又塞给我一个压岁的红包,我高高兴兴地收下了。
新年里,盐城还有一段顺口溜:“七不出,八不归,初九、一十往家飞。”意思是:“初九不宜出门,初八不宜回来,初九、初十赶着回家。”所以,我们本来打算初八回常州的,因为这个习俗,我们便推迟到初九才回了家。
盐城的过年习俗真是与众不同,令人难忘!
习俗的作文 篇4
我们国家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节日,那就是中国了,形成了一个比较固定的风俗习惯,比如说打扫卫生,贴春联,贴窗花,守岁,爆竹,拜年等等等等,春节的很多风俗到现在都是流传下来的。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以前就有记载着春节扫尘的'风俗,新春扫尘有除旧布新的含义,希望把一切的贫穷通通都扫出家门,人们寄托着破旧立新的愿望,记住少成的方法来整理全年来的得失,向往打算新年的美好,贴春联贴窗花,是有着一种美好的愿望,还可以烘托出春节喜庆的气氛,把福字倒着贴意味着福气到,还有各种各样的春联,都是一种福气的含义,希望一年都比一年好。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当五彩缤纷的爆竹遍地开花,四处响起的时候,新年走到我们眼前,人们都会穿得整齐漂亮,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祝贺。长辈们给晚辈分发压岁钱,真是其乐融融,新年新气象啊!春节还有不得不说的食俗,大年初一吃红豆,寓示着一年红红火火;吃年糕,寓示着一年更比一年高;吃汤圆,寓示着全家都团团圆圆。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而且每一个地方都是有些区别的,有趣的事情也多得说不过来,祝福讲不胜讲,哪个人不喜欢传统的春节呢?谁都想把这些古老的习俗一直流传下去。
习俗的作文 篇5
我的家乡有这样一个习俗,每年农历七月十四那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歌会。
从小我就在大哥、大姐的带领下,每年都到歌场去凑热闹。耳濡目染,我对歌会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去年歌会那天,吃过早饭,我便和伙伴们结伴向给山民们带来无限欢乐的歌场走去。一路上,隐隐约约听到了从山坳那边传来的悠扬的歌声……
听爷爷、奶奶说,歌场自古以来就设在我们这个群山环抱、绿树成荫的岩湾村。这一天,太阳公公似乎格外善解人意,一直张开着笑脸。姑娘们穿着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打着一把把精致的花伞,迈着轻盈的步子来了;平时不注意打扮自己的壮阿哥,也穿戴一新,迫不及待地赶来了;连满脸皱纹,霜染两鬓的爷爷奶奶们也蹒跚而来,满面春风地想寻找失去的青春……
中午时分,已是人山人海,四邻八寨的乡亲们都赶来了。这时歌声更燎亮了,此起彼伏。我仿佛置身于歌的.海洋之中,歌声打破了山林的寂静,整个山坳沸腾起来……
你瞧,这儿围了一圈,那儿围成一堆,一株株枝繁叶茂的枫树下,就是一个个歌台。歌台的“布景”是一簇簇的枫树叶和一张张甜甜的笑脸。看,大家笑得多开怀,笑得那样无拘无束,你听歌声是那样的清脆,那样的婉转。笑声停了歌声又起……
我好不容易才挤进一个围得水泄不通的歌台。只见左边站着6个阿哥,右边站着6个婷婷玉立的阿姐,他们正在对歌。这种唱歌的形式叫对,一般由阿哥先唱山歌邀女歌伴,通过一唱一和,阿哥、阿姐慢慢围拢来,对歌才算正式开始。大山里特有的清泉,滋润着山民们的歌喉,山民们都有一副天生的嗓子,音域宽广,歌声浑厚。阿哥常常能用高亢的歌声把远处的阿姐邀请来。对歌还有这样一个规律:阿哥一般不和同村的阿姐对歌,都是邀请其他村寨的姑娘,通过对歌,使他们相识。
他们唱得那么投入。那歌声,多么悠扬,多么动听,让人回味。虽已夕阳西下,但阿哥、阿姐们的歌兴更浓,唱得更起劲。这歌声,就是苗乡人民的心声。唱出了他们的情,唱出了他们的爱。歌会一年一次,但歌声会时刻陪伴着勤劳的父老乡亲,伴随他们走向山林,走向田野,走向幸福生活。他们的生活就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夜幕降临,陶醉于歌声中的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那个小山坳。歌会结束了,但歌声仍萦绕于耳。于是,我又盼望着更盛大的一次歌会的来临,也盼望着远方的伙伴们能来领略这一道苗乡特有的风景。
习俗的作文 篇6
每年的中秋佳节都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很有趣,既可以赏月,还可以吃月饼,更是全家团圆的节日呢!
今年的中秋节又到了,我开心极了!因为我又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了,这样的夜晚非常美丽,在赏月时再吃上几块月饼,那就更赏心悦目了。现在还是白天,还赏不了月,所以我只好看看书本,写写作业,准备准备上学的用品。
夜幕终于降临,忙忙碌碌的人们也都回家了,令天下人都向往的是,一家人又有机会开心地聚在了一起。
今晚,我又可以饱餐一顿了,还可以尝到月饼,还可以欣赏明月。想到这里,我开心地笑了。终于开饭了,今天的晚饭特别丰盛,有鸡有鸭,还有我最爱吃的鱼呢!鸡是炒着吃的,鸭是炖着吃的,这些美味佳肴我当然都很喜欢。
今天外公回来时,还带来了一个绿油油的柚子,我还以为这是拿来吃的。可后来才知道,原来柚子是用来插佛香的,这充满诱惑力的柚子居然只为了插佛香,这也太不值得吧?一轮明月升起,外婆在插满了香的柚子前摆起了一个大盆,上面供满了水果和月饼等好多吃的,点燃的佛香升起了袅袅青烟飘向明月,这应该就是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吧,挺有趣的!
晚饭后,大家都出来赏月,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我和奶奶齐坐阳台。只有哥哥,他腿受伤了没法出来赏月,真可惜!又大又圆的月亮,哥哥不能看了,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啊!不一会儿,鞭炮声便从四面八方响起来,中秋节既可以吃月饼,又可以赏明月,还可以看烟花,真是有趣的节日啊!可是,哥哥却不能参与我们的活动,但我们可以去屋里找他玩儿。晚上,电视台还播放着不少好看的中秋团圆文艺晚会节目呢!
听说,今晚的明月是十年来最圆最圆的。美好的光景总是不留人,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这一天,快乐的时光在悄悄地流逝!
夜深了,人静了,一轮明亮的圆月爬上了树梢,已高高地挂在了星光璀璨的夜空。忽然,我的心头掠过一丝莫名的伤感,古人云: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在一家人快乐团聚的时刻,我想起了亲爱的爷爷。由于一场意外的疾病,我亲爱的'爷爷已离我远去,要是爷爷也能陪着我们一起过中秋,该有多美好啊!
然而,时光苦短,往事历历在目,爷爷只能“生活”在我们的深深怀念之中了。想起爷爷以前对我的百般爱护,对我的殷切期望,我内心极为悲苦,不禁潸然泪下……
懵懂中,我感觉自己正从稚嫩的童年走向意气风发的少年。感叹人生的真谛,我们尤为应该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趁着现在还年轻,我们更需努力拼搏!!感慨良多,今年的中秋之夜,真的让我美好而难忘!!!
习俗的作文 篇7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爸爸。
我看见爸爸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习俗的作文 篇8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
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他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分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
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习俗的作文08-06
习俗的作文(精选)08-26
[精选]习俗的作文08-31
习俗的作文【精选】09-18
(经典)习俗的作文09-19
习俗的作文(经典)10-28
[经典]习俗的作文11-19
习俗的作文[精选]12-29
习俗的作文07-29
习俗的作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