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作文7篇(经典)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习俗的作文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习俗的作文 篇1
我们的老家是台州临海,那里元宵节是正月十四,那天家家户户都在烧咸羹,大家吃完咸羹,再去看花灯。而不象其他地区正月十五过元宵节,吃汤圆。我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临海正月十四过元宵节呢?
妈妈说这和我们民族英雄戚继光有关。早在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浙东抗敌的时候,曾经被敌人追到台州仙人洞里。那一天正好是正月十四,当地的农民见戚家军躲在山洞里,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便纷纷拿来衣物。但当时的农民也很穷,家里哪有什么好吃的?于是就东家凑一点西家凑一点,都是青菜、萝卜、笋啊什么的。可是光吃蔬菜也吃不饱啊,又凑不出那么多的白米饭来,怎么办好呢?一个聪明的农民就想出了一好办法,把这些蔬菜切碎,再放进粉糊糊里面一起烧熟,这就成了后来的“咸羹”。没想到士兵们不但吃得很饱,还都说味道很好。后来,戚家军度过了困难时期,终于赢得了胜利。于是,为了纪念戚家军,临海就保留了元宵节正月十四夜吃咸羹的`习俗。
妈妈拉着我来到厨房,她拿出做咸羹的食材,有肉、芋艿、冬笋、香肠、油豆腐、虾仁、大蒜苗、胡萝卜,然后把这些食材切成丁,依次放到油锅里翻炒,不一会儿香气扑鼻。然后妈妈再加上水,等它们烧开,再加入米糊浆和芥菜沫,一锅色香味俱全的咸羹制作完成了。哈哈,我和爸爸吃了整整3大碗!
习俗的作文 篇2
腊八节,是指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腊八节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一个节日。在这一天,我们有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听说凌晨四五点钟,施粥的人们就开始煮粥。
红色的大枣,甜润的桂圆,珍珠似的黑米,雪白的薏米,喷香的花生粒,还有洗净的大米,一股脑儿倒入大锅中慢火煮炖。待开锅后,再一碗一碗盛好,赠给过往行人。拿着一碗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心中的寒意渐渐退去。每一勺的甘甜都融于舌尖,香气久经不散,沁透心脾,心里一股热意涌上来。
听山西来的邻家婶婶说,她们那边还要吃腊八蒜、腊八面。腊八蒜青青的'颜色,浓浓的味道,咬一口,酸酸的,甜甜的,让人流连忘返,可以当饺子馅,包起来,尝一口,让人爱不释手。还有腊八面,用饺子皮切成三角形放上调料,加上腊八粥的少许调料又甜又咸,美味极了,代表着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而且老年人吃了代表长命百岁,寿比南山。
而今,腊八节已过,但腊八粥、腊八蒜、腊八面,却一直留在了我的心中……
习俗的作文 篇3
潮汕从一月到十二月每个月都有节日,除了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节、春节等几个典型的传统节日外,还有其它节日,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个吧。
在潮汕,各家各户都有祖宗的“忌日”,差不多每个月都有两个祭拜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有祭品美食的制作,也有娱神民间艺术的展示,名目繁多,但是都为了祭拜自己的祖宗。这一天,家族里的亲戚全都来家里举行祭拜活动,相当于一次大型的家族聚会。
正月至二月,各乡各里都会选一个吉日或固定时间游神赛会,也就是社日。这天,游各乡各里的四个门头的老爷,还要做“大戏”,十分热闹。乡里还要做美食,供奉老爷之日,公开拍卖,据说得到者算是幸运。拍卖的钱可作为老爷宫的`费用,或做公益事业。
潮汕的每个节日都要专门制作祭品美食,其中有:寿桃、芋丝酥、荷兰薯、花过面酥、红萝卜丝酥、汤圆、棕球、碱水、酵、甜面包、“梭罗包”、“桥徘”、粟穗、“五身人仔”、“三角楼”、月饼、腐乳饼等。除此之外,还有三牲、五牲,以至整桌潮汕筵席,简直就是一个小吃大荟萃。
在这些节日里,大家为营造节日气氛,增添欢乐气氛,每个人都要表演自己的拿手绝活。所以,潮汕民间过节和游神,又增入了民间风俗。
这些就是潮汕的部分节日习俗。
习俗的作文 篇4
愚人节是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开始兴起的节日,最早是在西方国家开始流行的,在现代的时候随着文化交流来到了我们的国家,开始广泛的发展,逐渐成为了受我们国家喜爱的节日,那么愚人节的习俗,现代的愚人节都有哪些活动,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解答。
愚人节的.习俗
愚人节时,人们常常组织家庭聚会,用水仙花和雏菊把房间装饰一新。典型的传统做法是布置假的环境,可以把房间布置得像过圣诞节一样.也可以布置得像过新年一样,待客人来时,则祝贺他们“圣诞快乐”或“新年快乐”,令人感到别致有趣。四月一日的鱼宴。也是别开生面的。参加鱼宴的请帖,通常是用纸板做成的彩色小鱼。餐桌用绿、白两色装饰起来.中间放上鱼缸和小巧玲珑的钓鱼竿,每个钓竿上系一条绿色飘带,挂着送给客人的礼物或是一个精巧的赛璐珞鱼,或是一个装满糖果的鱼篮子。不言而喻,鱼宴上所有的菜都是用鱼做成的。在愚人节的聚会上,还有一种做假菜的风俗。有人曾经描述过一个典型的愚人节菜谱:先是一道“色拉”,莴苣叶上撒满了绿胡椒,但是把叶子揭开后,才发现下面原来是牡蛎鸡尾酒;第二道菜是"烤土豆",其实下面是甜面包屑和鲜蘑;此后上的菜还有用蟹肉作伪装的烧鸡和埋藏在西红柿色拉下面的覆盆子冰淇淋。饭后,客人还可以从药丸盒里取食糖果。
现代的愚人节都有哪些活动
现代愚人节最典型的活动还是大家互相开玩笑,用假话捉弄对方。有的人把细线拴着的钱包丢在大街上,自己在暗处拉着线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捡起钱包,他们就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钱包拽走。还有人把砖头放在破帽子下面搁在马路当中,然后等着看谁来了会踢它。小孩们会告诉父母说自己的书包破了个洞,或者脸上有个黑点.等大人俯身来看时,他们就一边喊着“四月傻瓜”。一边笑着跑开去。总之,每逢愚人节这一天,动物园和水族馆还会接到不少打给菲什(鱼)先生泰歌(老虎)先生的电话,常常惹得工作人员掐断电话线,以便减少麻烦。
愚人节其实是一个让人放松的节日,在这天,大家一起开开玩笑,互相捉弄对方,这样也能够让双方的友谊变得更加的牢固,也是一种增进友谊的方式,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愚人节的习俗”,大家快快收藏起来吧。
习俗的作文 篇5
潍坊农村过年,习俗大同小异,都有五个必有的程序:贴对联、供家堂、放鞭炮、接财神、吃饺子。…………。
贴对联在我国由来已久,起初是贴门神,防止魑魅魍魉侵入家庭。秦汉以后,门神是神荼、郁垒;唐宋时期改为秦叔宝、尉迟敬德,原因是唐太宗杀兄逼父登上皇位,夜里却总难以入睡,不得不让心腹大将把门守夜。五代孟昶突发奇想,对贴门神进行了改革,有一年他撰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联贴在皇宫大门上,这种创新之举被大家接受,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对联起到了烘托新年气氛的作用。…………。
除夕这天,(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挂家堂。儒家讲究“事死如事生”,特别强调“慎终追远”、“亲亲为仁”,认为大家都亲自己的亲人,国家和社会就会安定。而“追远”传到现在,只有供牌位和挂家堂这一形式,在许多地方家堂也叫“轴子”,上面按左昭右穆的顺序,排列着列祖列宗的姓名。…………。
过年,原本是太阳公转、地球自转的自然规律,本来并不神秘。但在历史的长河里,人们不断地给它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年,在原始社会甚至不叫年,它被称作“草”,由于“一岁一枯荣”的缘故,一年就是一草。进入奴隶社会,人们对自然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开始以岁星纪年,一年又被称为一岁。年记载着中国以农立国的历史。由于农业的需要和对于丰收的期盼,每年人们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祈祷和庆祝丰收,而“年”字最早也是从“丰”字演化而来的,这从甲骨文和金铭文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原先过年的日子也不确定,夏朝把过年定在正月,商是腊月,周朝则是冬至月,秦朝就放在10月。汉武帝又把年调整到正月,此后历代相因不改,人们才有了一个固定过年的日子。所以人们称春节也叫夏历年;又由于是太阴历,故也叫阴历年;更因为是农业的缘故,也叫农历年。但过年对富人来说是过年,对穷人来说是过关。所以人们又把年想象成凶神恶煞,不得不燃放爆竹驱除它,这就是过年燃放鞭炮的来源。
不管富人还是穷人,发家致富都是共同的理念,接财神就成为大家共同的行动。……在我国,财神一共有四人。文财神先是商末的比干,因被殷纣王剖心而死,传说他失去辨别能力,谁祭祀他他就让谁致富;另一位是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经商致富,自称陶朱公,后来被商人尊为财神;武财神是关羽,他被吴国杀死,被人割去头颅,据说也有比干的功效;另一位是赵公明或称赵公元帅、赵玄坛,他在《封神演义》中统理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位仙官,被道教尊为财神。……除夕夜到大街上看看,或父子二人、或祖孙三代,摆上供品,燃放鞭炮后把酒酹地,口中念念有词,一是请祖先回家一起过年,二是请财神早早到家。进门一定有人明知故问:“接到财神了吗?”回答的`也一定是明知故答:“接到了。”接着就是喝团圆酒,吃团圆饺子,并守夜到子时。正因为过去吃饺子是在交子时的时候吃,也才有了饺子的命名。…………。
农民过年,讲究的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过的是对丰收的庆祝和对发家致富的更大期盼。所以接来财神后,喝着团圆酒、吃着团圆饺子,就开始了对来年生产经营的规划打算。这就是农民的过年,期盼来年的丰收本来就是过年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俗的作文 篇6
我的家乡铅山,是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江南古镇,也是江西四大名镇之一,这有着与众不同的过年习俗。
万家除尘
为了迎接新年的来到,大家都在做着除尘的工作。我也拿着除尘用的小扫帚,在墙角上扫来扫去。你知道为什么要除尘吗?除尘是为了把今年一年的`晦气给扫除,为了新的一年,有个好兆头,有除旧迎新的意思。
贴对联和倒贴福字
“贴对联了,贴对联了。”我兴奋地往家门口跑去,只见舅舅爬上楼梯,一手拿着对联,一手拿着胶布,把对联靠着墙,再贴上胶布。“福倒了,福倒了。”看见舅舅把“福”字贴倒了,我禁不住大叫。外公却告诉我福字倒贴,这样子就可以表示“福”气到家的意思。
剃过年头
“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过年了,就算头发不长都会修剪一下头发,叫“剃过年头”剃过年头选时间也有讲 究,不能选腊月二十八,要不然就成了剃傻瓜了。
团圆年夜饭
过年可少不了团圆年夜饭,一桌子菜,一桌子的人,一家人坐在桌子前开开心心的吃饭,吃今年的最后一餐饭,大家都在边吃边聊,恰似一幅美丽的图画。
守 岁
过年时,没有到12点,是不能睡的,这叫守岁。表示为了守住一年的最后时光,不能让它白白浪费,大多数人,会在守岁时许愿,会让人更憧憬新的一年。
家乡的习俗很丰富,也很有意思。你的家乡呢?
习俗的作文 篇7
听爸爸讲,我的老家在巴中,巴中位于大巴山和秦岭交界的大山深处,只有巴中人才有的登高节,在每年正月十六举行,到了这一天都全家出动,外出登高游玩。我小的时候,也常和爷爷奶奶在这一天登高玩耍。
当年,章怀太子因为犯错被母亲武则天贬入巴中,要求他面壁思过,章怀太子日思夜想,非常怀念他的母亲,常常站在高处了望长安方向,希望能早日回到长安母亲跟前,和母亲一起生活。后来,巴中人民为了纪念他,他常常站的地方改名为望王山,他离开巴中的正月十六作为巴中人民的.登高节。
我很喜欢这个节日,因为在上山的路上可以看见很多小动物,如松鼠、蜻蜓、蝴蝶、老鹰,还有河流中的小鱼儿以及山上的蘑菇等各种植物;还有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章怀太子想念妈妈,因为我也爱妈妈,很同情他爱妈妈的行为。
【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习俗的作文01-22
习俗的作文07-21
习俗的作文07-25
习俗的作文07-26
习俗的作文07-29
习俗的作文(经典)10-28
习俗的作文[精选]12-29
习俗的作文04-19
习俗的作文04-19
习俗的作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