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作文

时间:2024-11-11 17:20:51 习俗 我要投稿

习俗的作文3篇(必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习俗的作文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习俗的作文3篇(必备)

习俗的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中的,又称重午节、端阳节。

  是纪念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不过,也有人说,端午节是龙节,是五千年以前,南方民族纪念龙神的日子。

  听说端午节的习俗都与“五”数字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着五色红心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儿或是足踝上称为“长寿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薄、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色的粽子、雄黄酒。在南方北方,天还要在儿童[来源]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相传龙舟竞渡是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咬食屈原的遗体。

  打扫房屋、用端午这天正午的阳光晒蒜头、晒艾叶草恐怕是苏北一带众所周知的.习俗啦。

  嗨,端午节的习俗说也说不尽,这首儿歌对它做了总结:“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习俗的作文 篇2

  咱家乡的习俗,最大、最热闹的自然非举国同庆的除夕不可。

  这大节日“派头十足”,不只是从除夕早上开始准备,而早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五就开始了。准备食材一:芝麻糕。首先,将芝麻倒入锅中翻炒,等到“香气四溢”,便可把花生、糯米、白糖、麦芽糖按一定比例放入锅中,将它们进行“合体”后放置入模具,挤压、拍平,再用刀加工成长条状的糕饼,最后装入袋子内,拿上一个放入嘴中细细咀嚼,不仅香脆可口,而且“纯手工制作”包含着浓浓的年味。准备食材二:百变豆。看到这个名字,你会联想到什么?是超市里的某种豆类零食?NO!NO!NO!这可是原汁原味的农村美食,想知道它怎样“诞生”吗?注意看:首先挑选上好的黄豆,帮它们“泡个澡”浸上一天一夜,直至它们喝饱水,紧接着给黄豆们来个“粉末性骨折”——磨豆子,将它们肚子里的“渣”分离,留下汁儿——豆浆,加热、撒葱花、倒酱油,喝上一口,淳淳豆得,回味无穷。当然百变豆不止会一种变身,只要在豆浆上滴上几滴盐卤,它便可以凝固,成功变身为豆腐。再变,把豆腐切成块,放入油锅炸,于是变身的又一个名字诞生了——油豆腐。

  食材俱备,下面进入除夕前最后一项工程——谢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我们一家赶到乡下老家,把吃饭的大桌子搬到屋外,摆上酒菜,酒都是自家酿的烧酒,菜也是“无公害纯绿色”,自家做的豆腐、香甜的米饭、肉馅红豆馅的年粽子、鲜活的鲤鱼用红纸包着,最后一道大菜——“鸡叼葱”。烧元宝、放花炮,对过去一年的留恋尽显其中……

  “铛铛铛”除夕的钟声敲响了。男女老少就开始忙活儿起来,妇女们成了“厨房中人”一会儿切些青菜,一会儿在锅里翻炒几下,一会儿做几个肉丸……当然她们并不是“孤军奋战”,老人们也会帮着买些菜、买些鱼肉,有时还会在厨房里搭把手……真是忙得不亦乐乎。相比与厨房内的繁忙,亲密“接触大自然”的孩子们可是悠闲多了,放会儿鞭炮,玩会儿游戏,累了坐下来吃会零食,室外是孩子们的天地。

  到了晚上,看着一碗碗“美味”,把孩子们的'馋虫都钩出来了,可还是得忍住,得等拜了菩萨,一家人就可以上桌吃饭了。老人们说,不论菜的好坏,每种菜都要吃上一口。于是,我就一碗碗“品尝”了——香脆的藕象征着“路路通”,鲜美的鱼象征着“年年有余”,细长的面条象征着“长寿” ……

  吃完团圆饭,分压岁钱、看春晚、放鞭炮等活动接踵而来。守岁让整个城市昼夜不眠,鞭炮声让整个城市格外热闹……

  除夕,一个全家团圆的日子,也是一个举国同庆、中国人民海外华侨心连心的日子。

习俗的作文 篇3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多彩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相传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一起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在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有个插柳习俗,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因此,清明插柳戴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小孩子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总会有一些忽大忽小的风,在这样的天气情况下很适合放风筝,小孩子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星辰,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用剪子剪断牵引风筝的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一年的.好运,由于好玩儿,后代也有人把它流传了下来。

  不过在给亲人们焚烧纸钱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一定要等灰完全失去亮光的时候才能离开,不然死灰复燃的时候会引起火灾,那样这个清明节可就充满罪恶了呢!

【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习俗的作文04-05

习俗的作文04-05

习俗的作文04-08

习俗的作文03-19

习俗的作文03-26

习俗的作文01-23

习俗的作文03-30

习俗的作文04-02

习俗的作文04-04

习俗的作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