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作文通用【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习俗的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习俗的作文 篇1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节日。按我们中原这一代的习俗,我们过春节要包饺子,吃年饭,贴对联,闹元宵等等。
一进入腊月,春节差不多就开始啦!腊八这天,人们都要喝腊八粥。腊八粥是我们这些孩子们最喜欢喝的,它里面有大米。小米。红薯。桂圆。红豆。绿豆。花生和糯米等等,一般都要放八样谷类。
到了腊月二十四,就有年气啦!大人们开始过买年货啦,蒸馒头,包包子和蒸花糕,炸丸子,烧排骨,烧猪肉等一直忙到除夕,做了数不尽的好吃的。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酒肉的香味在空中久久的回荡着,大人们在门外贴对联,家中也贴上漂亮的年画,家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彻夜不绝。在外上班的或打工的人们,一定得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得守岁。
大年初一的景象可不一样。人们都要出去拜年,一般是年少的给长辈拜年,孩子们会得到很多压岁钱,孩子们有的`买玩具,也有的把钱存起来,留着以后买学习用品。
到了元宵节,超市就特别热闹,人们买元宵回家吃,为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有时间你也来我们这过春节吧!
习俗的作文 篇2
“……又穿衣,看春晚节目,到了十一点,我就支持不住了,困的低枝倒挂,最后尽然睡着了……”
眨眼间到了除夕,东方将晓,就听见“噼里啪啦”声不断的传来,本来计划睡个“懒觉”,看来是没指望了。“过年都不让人睡个好觉,唉!”想罢,穿起衣来,刚到门口,爸爸就凑巧点燃了鞭炮。“出门闻响,唉,今天看来不好过了!”
没想到,上午就应了这句话,我骑车出去玩,到巷口时,只听“咚”的一声-----村上的人放了一个雷子。当时我把注意力全放在自行车上,这巨声让我身体一颤,随后的事就可想而知了,车子一下子倒了,我也一起倒下……我经过这事后,再也不敢出门,生怕晦气在降到我头上。
好不容易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晦气更粘身,老爸看我愁眉苦脸的,故意引诱我“儿子,来来,把这鞭炮放了!”“我我……不…不…敢”“男子汉,有什么不敢的,快来,要不我生气了1”我壮着胆子,拿着香,颤着的手再也平静不下,在鞭炮头下不停晃动,费了九牛二虎治理,终于点着了,我捂住耳朵,闭住眼,疯似的向“安全地带”跑,“人要不顺,喝水都塞牙缝。”这不,跑着跑着,“咣”的'一声,头上有了个光荣的标志,家人看了,都笑得不亦乐乎,我却惊了“自己今天怎么这么不顺?坏事怎么全降我头上呢?唉唉……”为了这,我早早就上床了,可奶奶不允许,非让我到十二点再睡,说熬“岁”,“的确啊,我真要熬睡!”我反驳道。可胳膊扭不过大腿,我还被奶奶征服了,又穿衣,看春晚节目,到了十一点,我就支持不住了,困的低枝倒挂,最后尽然睡着了……
人说过年很好,很喜欢过年,可我却觉得过年滋味不好受!
习俗的作文 篇3
腊八粥叫“七宝五味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提起“腊八节”,大概多数人头脑中闪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喝腊八粥”,真正的老北京习俗更多的还是从清朝开始。肖复兴表示,就腊八节来说,几乎所有习俗都是围绕喝腊八粥进行,但最早腊八粥是供穷人食用,“到了年底穷人没有吃的东西,将锅盖、缸沿打扫出的剩米煮成粥喝,慢慢形成习俗,最终传到官府、宫廷和寺庙。”在漫长的民俗演变过程中,许多俗语也随之出现,即“送信的腊八粥”,“过了腊八就是年”等。肖复兴解释,作为节俗来讲,如果说过年是一首交响乐,那麽腊八节就是第一章“前奏曲”,“过年”由此拉开序幕。而腊八粥又称八宝粥,内里“五味俱全”,“八宝”含有吉利之意,而在“五味”中,“苦味”含有一席之地,与“八宝”对照,这是与腊八节中与穷人相关的`地方,慢慢演绎成今天所讲的民俗。
“如果失去了这层含义,那就是被剥离了核心。过去旧社会存在对立分离的现象,腊八粥在那一天的意义才非比寻常。”肖复兴称。
习俗的作文 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对清明节的写照,清明时节上上坟,扫扫墓,祭拜已故的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可是,今年的清明节不知从哪儿传出了个新“习俗”。
今天,老妈下班回家,手里拿了好几瓶桃罐头。我很是疑问。老妈看到我那样就知道了,将事情的原本告诉了我。我也没多想,便向美味的桃罐头发起了“进攻”。
吃过了桃罐头,没有了美食的`诱惑,我的头脑变得冷静下来。我仔细的想了想,不禁有些心痛:唉,现在的节日,早已在巧手设计师——商人的手中变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节日早已不是昔日美好的节日了,他们已成为商人们赚钱的机会了。
现在,人们的生活都富裕了,已不在乎那10元、8元的,只为了图个吉利讨个平安而随波逐流,以至于让“久不出户”的桃罐头成了家喻户晓的“当红明星”。这不禁让我想起不久前日本海啸引发的核电站碘辐射风波,不知从哪儿吹出一股风,让盐的身价大涨,名声大亮。一时间,人们抢盐成疯,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可没过多久,谣言不就不攻自破了吗!
在这里,我要劝告大家:不要盲目的随波逐流,让人在不经意间赚了一笔。
习俗的作文 篇5
明清时期,民间还有在中秋之夜燃灯的习俗。中秋灯与元宵灯不大相同。中秋夜点的'是宝塔灯,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宝塔灯,即由村童捡拾瓦砾搭成宝塔形状的灯。清代苏州村民在旷野用瓦叠成七级宝塔,中间供地藏王,四周燃灯,称为“塔灯”。
广州儿童燃“番塔灯”,用碎瓦为之;还有柚皮灯,用红柚皮雕刻各种人物花草,中间安放一个琉璃盏,红光四射。
【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习俗的作文08-06
[经典]习俗的作文11-19
(精选)习俗的作文12-12
习俗的作文[经典]08-14
[精选]习俗的作文08-31
习俗的作文(精选)08-26
习俗的作文【精选】09-18
(经典)习俗的作文09-19
习俗的作文05-05
习俗的作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