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作文

时间:2024-12-22 10:15:19 习惯 我要投稿

【优选】习惯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习惯作文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选】习惯作文

习惯作文 篇1

  “妈妈,为什么天上只有一颗星星啊?它好孤单!”一个小女孩指着天上挂着的一颗明亮的星星问。那耀眼的光芒在漆黑的天幕中越发显得孤单。

  “嗯……”我迟疑了一下。

  “我要种出许多的星星,撒满天空,让它永远不再孤单!”女孩望着天空喃喃自语。

  这个自幼感情丰富的小女孩就是陈盈颖,那年她6岁。回家后她写下了第一首儿童诗《种星星》,这是她发表的第一篇作品。

  我和她爸爸都亲呢地叫她盈盈。

  在我和盈盈爸爸的记忆中,盈盈5岁半的时候就开始写日记了。因为大部分字都不会写,所以落在纸上的都是拼音。尽管日记的内容很简单,甚至还不懂得怎样开头和结尾,但她主动动笔写,就足以让我们欣慰了,毕竟她已经迈出了写作的第一步。

  盈盈想象力丰富,常常把花花草草以及风马牛不相及的白菜根、彩虹、蚯蚓都联系起来,并赋予它们鲜活的生命。

  很小的时候,盈盈就爱听故事,4岁半的时候就能连续听两个小时而依然聚精会神,一动不动。当然这也害苦了我,那时候盈盈不认字,我就一直给她念啊念啊,直念得口干舌燥,头晕目眩。当然这给她后来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上小学前,盈盈就已经听完了《绿野仙踪》、《柳林风声》、《童年》、《秘密花同》等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上小学之后,盈盈认的字逐渐增多,开始自己阅读。每次到书店都是看看这本书,看看那本书,对每本书都爱不释手。后来我索性给她在书店办了一张借书卡,这样她喜欢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

  有付出就有收获,大量的阅读让盈盈写起来得心应手,并赋予她丰富的想象力。盈盈南最初写日记到后来写童话、散文、小说,顺理成章。每次发表文章对她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鼓励,这种正面影响同时带动了她其他学科的学习。一、二年级的.时候盈盈在班里还是个中等生,到了三年级就已经一跃成为班里的尖子生了!

  记得前段时间盈盈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读到了“安史之乱”。她对这一历史事件很陌生,让我给她讲讲。我忽然感到尽管盈盈读了很多小说,但在历史知识方而却是空白,于是赶紧去书店借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回来给她看。盈盈一读竟上了瘾,一晚上就从盘古开天地读到了春秋战国。读史可以使人明智,但愿盈盈能从历史中吸取更多的智慧和营养。

  “生活是琐碎的,如果没有记录,我们将失去很多。”也许将来盈盈不一定从事文字工作,但我希望她能够一直坚持写作,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将世间万象通过手中的笔浓缩于纸上。

习惯作文 篇2

  妹妹有一个坏习惯就是一回到家里就要光着脚丫在地板上走,然后又上到沙发上、或者上到床上。妹妹特别不喜欢穿鞋,我和妈妈天天说她,可她就是不改。

  妹妹这个坏习惯呀,可真是不好,我和妈妈都希望妹妹能把这个坏习惯改过来,可是妹妹不知道多久才能把这个坏习惯改正过来。

习惯作文 篇3

  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

  需要不需要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看法就不一致了。

  有的领导,有的学生家长,也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天经地义,不容代替。在一些地区,这种观念,年深日久,根深蒂固,个别教师刚刚引导学生自批或互批几篇作文,立即受到指责批评,全盘否定。

  应该承认,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千百年来,许许多多高水平的老师,认真负责,不辞辛劳,斟酌权衡,仔细批改,引导许许多多优秀的学生写出了上亿篇好文章,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也有许许多多的人无缘得遇良师,无钱能进学校,他们便刻苦自学、多读勤写,自思自悟、自批自改,却也能够无师自通,写出大量的好文章,好作品,有许多甚至是世界名著。

  我觉得两者都不应以自己的成功为论据,来否定对方存在的价值,那势必使自己的思维进入狭隘的片面的误区,互相指责,一团混战,共同堕入偏见的狭谷而离真理的高峰越来越远。双方都应在自己的成功与对方的成功中得出这样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方法可以各异,殊途能够同归。通俗一点儿说,就是一件事儿有一百种不同的做法。

  这些年来,我用的便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方法,边指引学生写作文,边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教两班语文课,每班作文都收上来,往前面一摆,我常觉得,它们像两座大山,于是我们便每天挖山不止。愚公移山,尚且感动了上帝,派了两个神仙把两座山搬走了。可我们面前这两座山搬去又搬回,非到退休那一天方能有尽头。最遗憾的是,越是中下等学生越是对老师不辞辛劳的移山行为无动于衷。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接到刚发下来的作文本,往书包里随便一塞了事,这次作文批语上,明明写着过渡不自然,他下篇作文照旧过渡不自然。

  为了提高学生的批改能力,我从1979年3月起,发动我的上帝——学生们一起来搬这两座山。

  开头有人议论纷纷,说我偷懒的有之,说学生水平低批不好的有之,说作文水平会下降的有之。但我心里有数,因为学生在批改过程中积极性很高,批改得比我还认真、还仔细。批改后,学生们对同学写的批语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以前关注我写的批语的程度,有的还为一条批语是否准确展开热烈的争论。既然这样,学生成绩一定能提高。

  果然,半年以后我们班的作文成绩在全县就遥遥领先了。领导、家长所关心的无非是成绩,学生成绩高了,又学得积极主动,你采用的方法,尽管他们不理解,也就不再干涉了。

  自那时到现在,我已经有16年零6个月的时间没批改过一篇学生作文了。我心里清楚,这种一篇不批的方法绝不是最好的方法。倘若我批1/2或1/10,学生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得更快。但我为了证明教师不批,学生作文水平一样能提高,就一直坚持不批一本。

  学生能学会批改吗?回答是肯定的。后进学生也能学会吗?也能。

  怎样批改作文?我从易到难,列出十条要求,第一次批改只提一条要求,大家觉得很简单,会做了,第二次,再提第二条要求。这样10几篇文章批下来,每位学生就都能围绕一篇作文,从10个方面写出批语了。

  以下10个方面,每个方面给5分,一篇作文满分为50分。

  1.格式是否正确

  刚入学,我喜欢使学生感到写作文,批作文都不难。随随便便地写,老师只要求同学们作文的格式正确,批改作文时只写一条关于格式的批语。批作文的时候要抽签,谁都有可能抽到全班任何一个人的。抽到人家的作文本,打开作文一看,格式没错,便拿出红笔,写上批语:1.格式正确。批文用减分法,此项倘不减分,此文则为满分,然后签上批改人的尊姓大名。

  2.卷面是否整洁

  显然这一条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的。后进学生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注意卷面了。

  3.错别字几个

  发现错字,要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字。有的粗心的同学错字挑不出来,怎么办?我们就搞流水作业:每人要批四篇文,每篇文要经过甲、乙、丙、丁4个人之手。甲批错别字六个,乙发现本文错别字不是6个,而是7个,那么甲就要对为什么漏掉这个错别字写出一百字的说明书。丙发现本文错字是八个,那么甲、乙同学都要被追究责任,各追加一百字的说明书。学生批改之后,我还要抽查,重点抽查那些粗心的同学。这样使粗心的同学也认真起来,批改的时候,手里抱着大字典,唯恐漏掉了错别字。发现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5分。10个以上也不再多扣,但要一一给予指正。

  4.有几处病句

  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5分,不再多减。

  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

  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一分,有五处扣五分,超过五处,不再多扣。

  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够掌握。再批改两三篇,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再一条一条地增加新的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这两点在作文指导时,就具体举例,告诉学生什么叫鲜明、集中。学生批改之前,我先大致看几篇文章,在进行批改指导时,又简介两篇好的文章,再举两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学生从老师举的正反两方面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实际。

  7.看文章的选材

  这条批语提三点要求: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具有典型性。这三点中最要紧的是第一点,随着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提出选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

  就结构而言,也要写清三点批语: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9.看表达方式

  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当然以议论为主。除此之外,还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如写记叙文《他进步了》,要求夹叙夹议,本文是不是做到了。写说明文《芦苇》,要求说明中有描写的成份,文中有没有适量的描写。写散文《家乡赞》,要求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文中结合得怎么样。

  10.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

  语言不简练,重复、罗嗦者酌情扣分,此项不超过二分。语言不通顺,不是指有病句,而是指句与句之间衔接不连贯者,扣分也不超过二分。

  后五条要求,每条5分,不做太具体的减分规定,由批改人酌情处理。由于我讲课用的时间极少,批改作文的任务多数都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老师指导,学生抽签互批,每个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写出十个方面的批语,一般情况一篇作文的批语都在200字以上。有一次我们班学生写作文《仙人掌》,这篇文章的平均字数才600,可全班同学批语的平均字数却有260字。有一位同学用红笔写满了两页作文纸,仍意犹未尽,在第三页又写了几行,批语竟达560字之多。

  学生批改作文,关键在于同学生商量,研究学生的`写作兴趣、阅读兴趣、批改兴趣。适应学生心理,组织得好了,才有实效,学生的批改能力才会提高。

  有一名学生问我:“老师,您猜我最爱上什么课?”我说:“不是体育,就是音乐!”“都不对,我最爱上批改作文这节课。”“为什么?”“我特别愿看别人的作文,又很愿给人家挑毛病。”

  1984年,我让我担任班主任的两个班的学生投票表决:是老师给批改作文好,还是互相批改好。共106名同学投票,98人认为互相批改好,只有8名同学认为老师批改好。同学们分析,这8名同学为什么愿让老师批改呢?同学们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刚转到班级不久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尝到互相批改的甜头。

  学生互相批改作文有什么好处呢?十几年的实践,使我觉得有五点好处:

  第一,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二,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为戒鉴,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

  第三,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每次又都抽签换人,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每位同学的作文,每次又都换一位同学批,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和看别人批语的兴趣。

  第四,批改作文时,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平衡能力、角色互换能力,促进学生心理走向成熟。

  第五,教师只抽查翻阅一部分同学的批改结果,在短时间内看多篇作文,有利于教师比较思考,且保持较浓厚的阅读兴趣,容易激发教师的智力潜能与创造潜能。还可将节省的大量用笔批改的时间,用于研究学生心理,研究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效率。

  如果认真找,还可以找出互批作文更多的好处。不能否认,世间万事万物有一利便有一弊,有一得便有一失,互相批改作文既然有好处,便也一定有弊端,特别是在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不强的班集体,弊端可能会更明显,倘组织引导不好,会弄得一塌糊涂。正因为如此,试行学生互批作文的教师才更应认真思考,细致分析,耐心具体地指导学生做好这项工作,以兴利除弊。16年学生互批作文的实践告诉我,互批作文,利大于弊,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我是不会再重走被两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老路了。如果有变化,那就是再探索更好、更科学、更节省时间的作文批改之路。

习惯作文 篇4

  我有很多坏习惯,像妈妈要我去洗澡,我都不要;我很懒惰,简直是一只懒惰虫;还有,我常常发脾气,就像火山爆发。

  从今天起,我要改掉这些坏习惯,因为,它们会造成我的`困扰,它会让我事情都做不完、做事很急。

  我希望我可以改掉坏习惯,不过我需要大家的帮忙,我希望有人能够提醒我,让我记住它。

  我要让自己变得不会乱发脾气、不懒惰,让我成为有用的人。

  坏习惯就像跟屁虫一样跟着我,怎么都甩不掉,我要像变魔术一样,把它变不见。

习惯作文 篇5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我希望能丢掉自己的缺点,并要勇往直前。

  以前的'我,非常小心眼。因为这个缺点,害我经常被同学笑,也因此我也常常替别人“记仇”。我会有这个坏习惯,是因为之前成绩压力太大,差几分就全班第一名了;所以,我就深深恨着他,想要一辈子甩掉他,因为都没有方法,所以一直无法丢掉这个缺点,而且我会想尽办法改掉。

  以前的我,因为赖床,所以每天上学差一点就迟到。而且我爱拖拖拉拉,动作慢吞吞,根本就是变本加厉。要改掉这个缺点,是有办法的,就是要早睡早起,动作要加快,这样就再也不会有迟到的机会了。

  从今天起,我要甩掉现在的缺点,成为闪亮亮的我。等这些坏习惯改掉后,我要再丢掉自己的小缺点,虽然没有办法变得完美,但是一定要改变现在的我!

习惯作文 篇6

  没有人能拒绝它,不经意间,也许你已经诚然接受了它。也许你怨恨它,但最终你还是不得不习惯它。

  失落后,总是愿意将郁闷发泄于心中,让心灵麻木。失落后,总是愿意将所有的快乐抛弃与脑后。其实,让痛苦释放。仔细品味它,也许还有一番别样的味道。

  郁闷会让你失去耐心。孤独者总是会默默地将它发泄于心底,不断回味失落带来的痛,他说:“痛就让它痛,痛了之后才会明白其中的快乐。”和其余人一样,他的话让我似乎有一种百思不得其解的味道。后来,他告诉我,其实生活就是这样,有太多的无奈,失落后你必须独自承担,没有别人的倾听。渐渐的你会学会忍耐,将失落转化为快乐,将快乐化为生活的动力。

  乐观者总是笑着,跳着。长期的快乐是因为他有宽阔的'胸怀。他不必失落,因为他不会失落。他说:“失落是什么?是快乐吗?”也许他的回答让所有人吃惊。但是,惊讶之余,也可以想一想。其实,他并非天生快乐,是一句话启发了他,“每痛快的一笑会排除所有的忧愁。”于是,他学会了笑,笑让他的生活之路畅通无阻。也不会再有失落。

  现实者是将痛苦和快乐合为一体的那个人。失落只会让他更多的总结经验,虽然有时不会完美。他不会快乐,也不会忧愁,他只愿生活在淡淡的世界中。他一句话也没有说,茫然的站着。但从他的神色可以看出,他不愿失落。

  我见过许许多多的人,他们都曾经失落过,但他们也曾在内心中默默的坚强过。

习惯作文 篇7

  我那马虎的习惯什么时候才能改掉啊!

  上个星期,我们进行了一场化学考试。我自认为感觉良好,便希望化学课快点到来。

  化学课终于盼来了。老师手里拿着厚厚的试卷,神情严肃地走上讲台。我盯着老师手上的试卷,就像猫盯着老鼠似的,恨不得马上将它抓到手里。我会考多少分?化学卷总共60分,我肯定能拿五十几分。前几次考试都没考好,这次考试前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考试时也得心应手,一气呵成。毫无疑问,这次终于可以来个咸鱼大翻身了,应该能受到老师表扬吧。想到这些心里不禁沾沾自喜。

  老师要组长将卷子发下去。同学们拿到自己的卷子,个个兴高采烈。我心里不禁焦急起来,为什么还没有我的呀,快点啊!正当我焦急之时,宝贵的试卷终于传到了我的`手中。我迫不及待地把卷子翻到正面。什么?怎么会这样!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上面标着鲜红的数字:“42”。原本兴奋的心情一下子的变得沉重、害怕了。难道这就是我的考分?考试时挺认真的啊!我满脑困惑,眼睛迅速扫视试卷。不看则已,一看便把自己吓了一跳。有一题标明要写化学方程式,我却填写的序号,结果一个大红叉,四分全没了。唉,我怎么这么糊涂,我深深的谴责自己。接着往后看。计算题怎么错了,我算得很仔细的呀!我把题目与我所求的结果认认真真地对照了一下,“碳酸钙”,我恍然大悟。题目上要我求的是碳酸钙的质量,再看我求的,是氧化钙的质量。计算再怎么正确也无济于事,五分没了。再看看其他错误,都是不该犯的,都怪我心急,审题不仔细,不然五十几分是拿定的。最后,还是被老师骂得狗血淋头。

  我低着头,什么也没有说,用红笔在做错的地方标上记号。我想虽然这次在同学面前应该算是丢尽了脸,但也不能因此而颓废。要是我再认真一点,怎么会考不好?那今后,就要多注意细节,不能再马虎了,以免再失足成千古恨。

【习惯作文】相关文章:

习惯习惯作文02-19

习惯的力量作文-习惯作文01-25

好习惯与坏习惯作文02-19

好习惯,坏习惯作文05-11

习惯作文初中习作《习惯》07-07

好习惯与坏习惯作文02-20

好习惯作文_好习惯作文05-08

【经典】习惯的作文11-17

【精选】习惯的作文07-14

(经典)习惯作文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