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外婆的作文锦集[10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外婆的作文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外婆的作文 篇1
岁月之舟悄然流逝,在记忆的缝隙中留下了淡淡的记忆。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我生命中永远的守护神——奶奶无私地把她的爱传递给了我。
我奶奶从小就一直照顾我。奶奶是我小时候的玩伴,因为我父母白天要上班。我几个月大的时候,我奶奶经常推着婴儿车带我去河边“旅行”,感受大自然的美。当我厌倦了躺在车里,我放声大哭。我奶奶把我抱在怀里,给我唱《摇篮曲》。我很累或者很困,但是真的乖乖睡着了。
过了几年,我五六岁了,再也不坐婴儿车了,但是奶奶愿意牵着我的手陪我玩。我玩一会儿滑梯,荡一会儿秋千。当我饿的时候,我奶奶给我买食物,当我渴的.时候,我给我买水喝。累了就躺在奶奶怀里,睡得很快。我想当我睡得很香的时候,奶奶一定很开心。
渐渐的我长大了,上学了。奶奶还是千方百计的照顾我,为我做一切。每天早上给我准备好吃的早餐。我上学的时候,她总是站在窗前向我招手,看着我。中午,不管刮风下雨,我都去学校给我送丰盛的饭菜。晚上放学,奶奶是第一个引起我注意的人。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它都不会停止。她开心地牵着我的手,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聊得很开心,总是和奶奶聊个没完,奶奶一直是我最忠实的倾听者。奶奶对我的爱说不出,全在心里。
想到这些,我就觉得很遗憾。有时候不懂事就发脾气。我想说“对不起,奶奶”。长大后,我应该懂得感恩。俗话说,“一滴水,赏一泉。”更何况奶奶对我的好,不只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我爱你奶奶——,以后会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你无私的爱。
亲情是涓涓细流,给我的心带来甜蜜的湿气;
亲情是一缕柔和的阳光,让冰冻的灵魂默默融化;
亲情是一个安静的港湾,让我航行的疲劳消失。
其实亲情是云永远遮不住的晴空!
外婆的作文 篇2
小时候,乡下是我童年的另一个乐园。
外公常年在外工作,所以,田里的农活儿都由外婆一人承担。印象里,外婆并不宽阔的肩膀上总担着一根又长又宽的扁担。“咯吱、咯吱”的挑担声,催着日升、催着月落、催着外婆的皱纹、催着我的成长……
那根扁担其实是用上乘的深山老竹制成的。据说是外公的爸爸花了几只草鸡和小半袋米从一个异乡人那儿换来的。在那个年代里,这根扁担挑起了这个家。岁月的侵蚀剥落了它深青的外衣,风雨的摧残磨得它滑溜溜的,常年的负重弯曲了它坚挺的“腰板”。
还记得,烈日炎炎下,外婆用磨得锃亮的镰刀“刷刷”地割下河边的杂草和田里争养料的各种草,扎两大捆,微微蹲下身,“嗨”地一声用扁担挑起草,摇摇晃晃在乡间的田埂上。
还记得,绿染乡村时,外婆用长长的粪勺从粪池中将那富足的养料送进两只大桶内,我捏着鼻子在一旁抱怨:“外婆,这么臭的东西,你还不嫌弃,连老扁担都嫌弃了。”外婆只是擦擦汗,笑着说:“要不是这肥料,你可吃不到新鲜的蔬果了。”于是,扁担又“咯吱、咯吱”在田野上欢歌般地跃动。
今年暑假,我再次回乡。
房舍变漂亮了,猪崽、羔羊长壮了,菜园里蔬果成群结伴地笑着、唱着,而外婆,愈显苍老。
我坐在后院陪外婆择菜,外婆脸上始终挂着微笑。我将心中的疑问吐露出来:“外婆,现在城里条件那么好,您的儿女个个都孝顺您,您为何不舍下这片村瓦而去城里和我们生活呢?”外婆愣了一会儿,而后顺手拿过墙角的那根扁担,凝视了一会儿,说道:“孩子啊,外婆是年纪大了,可我很知足啊。现在不愁吃穿,儿女又孝顺,天天拾掇拾掇这个家,心里便能踏实,天天能睡个安稳。”“那为什么放不下呢?”我疑惑道。“外婆是放不下这扁担呢!”
“放不下扁担?”我刚想讪笑,猛地觉得外婆的深义:外婆放不下扁担,其实就是放不下这个家,深深的土地情结是她的情感寄托。转念一想,其实外婆不就是这扁担吗?外婆凭一己之力让这个家越来越好,凭一己之力让儿女上了大学,圆了这乡村的'梦。外婆的扁担啊!
扁担静静地躺在墙角,外婆的笑脸渐渐融进那云后的沉夕,我站在乡间的土地上,感受着外婆和她的木扁担演绎的乡土情怀……
外婆的作文 篇3
推开门,走进去,一切都那么熟悉,仿佛从未远离。这件隐没在竹林菜地间的小屋,就是我此行的目的地。
这是我婆婆的家,一座面山而立的小屋。每天随着炊烟而起,枕着风声而眠。时间在这里,明明已经过去,但又好像从未来临。只有墙上日日被撕的挂历才能证明,时间,确实来过。
鸡叫声是一天生活的`起点。不到早上六点钟,鸡鸣响起,几千年来,这样的永不毁坏的大自然的钟表,精确无比。它总是将人的生活正点代入一个不朽的方程式,只是得出的答案日日常新。
婆婆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鸡棚,鸭棚,鸡鸭们涌到院子里。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然后她开始拿起扫帚打扫庭院,就像每天洗脸一样,对生活的敬畏隐于其中。农村的呼吸渐渐响起,优雅,古老,节奏鲜明。乡下人一天的生活就这么平淡地开始了。
冬天,田里没什么活,婆婆便找把椅子,坐在屋檐下,把做饭要烧的柴捆成束。有时,她抬起头望着远方,呆呆的。她在想什么?我们猜不到。或许,她只是在想中午要做的饭,手边没捆完的柴,还有那眼前的一片云。
天很快就黑了,一天的光阴简单而迅速。婆婆面对挂历,沉思了好久,好像想起了什么,又好像忘掉了什么,总之,她犹豫了一会儿,然后用老茧坚硬的大手,撕下了一页。一天,就这么走了。我们回家的钟点,也就这么近了。外婆面带微笑,但目光中包含更多不舍……
几千年来,中国的农村,村里的人,都在坚守属于他们的节奏,属于农村的呼吸。但这其中,依然有着精彩。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令人回味,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平凡的极限。外婆的一天忙碌着,充实着……
外婆的作文 篇4
我外婆家养着一只沙皮狗,它叫“溜溜”,今年一岁了。
溜溜是褐黄色的,只有脚是白色的,它的尾巴又细又长,还有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它最得意的就是那对大耳朵,在风中翩翩起舞。
溜溜性格十分古怪。它爱睡觉,刚趴下就睡着了,无论谁多么大声地叫它,它也不起来。不过它也很贪玩,我刚把大门打开,它就百米跑步地冲了出去,要是计算一下,能比刘翔还要跑得快。它跑向菜地,在菜上蹦蹦跳跳,天黑了也不回家。它也很尽职,只要有陌生人进来它必然厉声狂吠,就连来阵微风它也要大叫。
溜溜开心时那可不得了了。它用身子蹭着你的脚;在你无聊时给你演唱“狗狗狂吠音乐曲”;在你难过时用舌头舔你,非让你开心地笑不可,还会表演一个后空翻。它也常常去捉老鼠,学猫蹲在洞囗,摇着尾巴等老鼠,老鼠出来又大叫把老鼠吓跑,我真想告诉它“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我喜欢这只淘气可爱的.沙皮狗。
外婆的作文 篇5
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喜欢上了吃饺子。饺子白白嫩嫩、水充肉足,可好吃了!
我的外婆早就年逾七十,身体也不怎么好,只有戴上老花镜才能勉强看清事物。
当听到我喜欢吃饺子时,外婆便准备去买面粉和肉馅做饺子。妈妈劝外婆不要去,外面是寒冬腊月,她身体又不好。可当时还不懂事的我,听到妈妈不让外婆去,死赖活缠地哭,让外婆去买。外婆见小祖宗哭了,更加固执了。最终妈妈拗不过外婆,只好让她去了。
顶着寒风,外婆一瘸一拐地去了菜市场,花了近一个小时时间才回来。材料买回来了,我高兴地拍着手叫外婆快点做。外婆疲劳地说了声“好,好”。换成别人,早就心想:这孩子怎么那么不懂事啊?存心想累死我啊?
外婆不管身体劳累,为了我那不懂事的愿望,马上投入了紧张的制作中去了。她戴上了那很旧很旧的老花镜,在灯光下一丝一丝地挑着馅中的野菜。我常常会上前去捣乱,使外婆几十分钟的成果毁于一旦。可外婆没有一丝怨言,只是微微一笑,从头做起。手冻僵了,眼睛有血丝了,腰酸了,丝毫不能动摇外婆的决心。我却依然不明白外婆的心思,外婆也知道我不知道,也知道我不会知道,所以,只要她知道自己在为我付出就够了。
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斗,香喷喷的饺子终于出炉了。几个小时的成果,十几分钟就被一扫而空。饱享嘴福的我心里并没存有感激,只是感觉很满足。外婆欣慰地笑了……
如今,我才懂得了这一切。这是天下最伟大的爱,至高的`爱。外婆拥有着一颗无私的心,隐藏着一种最真挚的爱。
外婆的作文 篇6
我的外婆快六十岁了,但仍长着一张小孩子脸,圆圆的脸上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精神的小鼻子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给她的脸上又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但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我外婆,却是这个字——怪。
我外婆虽然年龄老,可一点儿也看不出来:胖胖的脸上没有一丝皱纹;头发的颜色不是银白,而是漂亮的橘黄色;她十分喜欢穿裙子,把自己打扮的像个老版“小公举”,简直不像一个老人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我的外婆第二怪在哪呢?怪在她的“行动”上。一般的老年人都喜欢跳广场舞、打麻将,可我外婆偏不,虽然也有那么点爱打麻将,可一般都活在“童年时代”:皮球网球羽毛球、象棋跳棋五子棋无所不能,样样精通,玩到觉得自己是个小孩,而不是个老人。
我的'外婆终极怪在她的习性上。每天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睡觉,而且从来不睡在枕头上,有时候还神不知鬼不觉得掉个头,搞得我每天早上起床都会被弄得晕头转向,不知道自己现在在哪一头,你说怪不怪?
虽然我的外婆是一个怪怪的人,但是我还是十分喜欢她的。
我的外婆真是奇葩的像朵花!
外婆的作文 篇7
我真的很不喜欢跳广场舞的大妈,也很不喜欢欣赏广场舞大妈的舞步,更不喜欢挤在人群中,跟广场舞大妈一起跳舞。
但是,我就想和外婆一起走走,就想陪她一起看看广场舞,就想陪她一起跳广场舞。
有时候在写着作业,或者是刷着朋友圈的时候,总会接到一个来电。“是不是敏敏啊。”
“对呀外婆。”
“什么时候有空啊。”
“现在就有。”
无论当时的我有多忙,只要听到外婆的声音,我就立刻放下手中的所有事情,就跟她下去逛街。我喜欢拉着她往有空调的商场里面窜,但是他说去商场干什么呀?商场这么多人,有什么好去的,我知道,我外婆怕花钱,也怕花我的钱,在我的印象里,我外婆就是一个很节俭很勤劳的女儿。
现在已经60多岁了,但是,每天5点半就起床,为全家人准备着早餐,午餐,晚餐。
现在已经60多岁了,还要为三四个小孩子操劳着,忙碌着。
现在已经60多岁了,每天都忙得停不下来。
有时候我真的很心疼我的外婆,但是除了心疼,真的都帮不了她什么了。我外婆喜欢牵着我的手走路,坐在红色的砖瓦上,往头上望去,是一片长满了新叶的'大树,外婆总喜欢说,如果你外公还在就好了。每当听到外婆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就难免心生寒意,我就只能带着哭腔回复她说,有我在,也挺好。
我拉着外婆的手,穿过一片又一片的人群,路过一盏又一盏的路灯,走过一条又一条的马路,路过一家又一家的小店,走过一家,一道又一道的小巷。
走到公园,外婆总是拉着我停下来,让我陪她一起看广场舞。有时候我总会不耐烦的说,广场舞有什么好看的呀,你又不去跳,但是她默不作声。
我忘了,以前都是外公来陪她看广场舞的。
我忘了,以前都是外公跟他一起出来散步逛街的。
我忘了,外婆的脸上布满了皱纹,还有一点点黑色的斑纹,头发已经完全花白。
我记得,当年外公还在的时候,她买了一瓶染发素,头发已变白,就把它染回黑色,可是当外公走了之后,她的头发就一直都是苍白的,再也没有染过头发,再也没有好好梳理过头发,头发越来越少,越来越稀疏,牙齿也快掉光了。
“希望外婆有那么长命,能等到你读大学的那一天。”外婆总是这样说。她的手臂也越来越细,手上的肉也越来越少,外公在的时候,外婆还喜欢开玩笑的掐一掐我的肉,掐的很有力,总是把我的肉给掐红,可是外公走了之后外婆再也没有这样了。
在路灯下,在人群中,在那棵树下,我紧紧的握着外婆的手,不松开,我紧紧的靠在外婆的肩膀上,那松垮的肩膀,不知经历了多少年的沧桑,不知经历了多少年的辛苦劳作、耕耘。
我就想以后都一直这样跟我的外婆走,吃完饭之后每天都跟她散散步。
外婆的作文 篇8
四年前的那个周五,我去参加外婆的追思弥撒。
外婆有三个孩子,分别是我大姨,我妈,我舅舅。于是便有了我姐,我,我弟。
外婆人前是个受人景仰的外科大夫,但在我们三个小辈面前就是个严肃又和蔼的老奶奶。我在我们这一辈中,算得上是顶机敏灵光的,至少那时候是。外婆和舅舅、我弟住在同一个屋檐底下,偶尔闲下来,不去做手术的时候,就会招呼我们三个小辈去她家玩,她会教我们剪纸。当我第一个把做好的剪纸作品炫耀似的给她看的时候,她摸摸我的头,说:“你要是个男孩该多好哩……”从那时候起,我便隐隐约约晓得了外婆偏爱男孩。
这其实大家都知道,到底是老一辈人的通病,不说出来罢了。这个“偏爱”,倒没什么别的意思。但在小时候的我看来,便是十分紧要,心里有些不平。从那时候开始,我知道,我在她的心中的地位是一辈子也及不上我弟了。
外婆的严肃是骨子里透出来的,我大姨,我妈,舅舅都很敬畏她,作为一个医生世家,外婆在我们家是个老资格。有次家庭聚会偶尔听到长辈们谈论幼时趣事,我大姨,我妈和舅舅他们在上学时没少被打手掌心,偶尔犯错得严重了,会罚着不许吃晚饭。小时候的我对此嗤之以鼻,本来便对外婆好感并不是很足,又给外婆加上了一个罪罚式教育的标签。却不曾仔细想想,那个时代的人若不出人头地,一辈子便要待在乡下务农,苦点倒也是为他们好。
但也是外婆,这样一个我不憎也不那么爱的一个人,给我以最重要的人生职业启蒙。她毕竟还是个外科大夫,对我们这些小辈的医学启蒙从小便开始抓起。大约是五六岁那个年纪,她有一次在看我们剪纸的时候,装作不经意问我们:“你们都有什么理想哩?”却是没人回答,她便自顾自地说,“香港大学好的哩,我当年……”我那时候的理想,还停留在自由自在尽情玩乐的层面,但她诉说她的母校——香港大学的时候,在我幼时的心里留下了一个憧憬,一点念想。
后来,我们都长大了,见她的次数少了,从一周三次到一次,最后竟是过节时才能勉强见上一面。从妈妈的只言片语中,我只能听得出她的咳疾越来越重,身形也越来越枯槁。
最后一次看她是在医院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上。她闭着眼,带着幽绿色的吸氧罩,吊着盐水,仰躺在白色的病床上,偌大的病床,竟显得她那么渺小。等到她慢慢睁开眼,我和我姐在床边立着,只有我弟有资格握握她的手,看得出握手的力度。外婆说不出话,浑浊的眼中布满血丝,有读不懂的意味,不舍,希冀,悲叹。我的心突然有些痛,那眼光像极了当年她讲述在香港大学求学时,向我投来的眼光。
殡仪馆大厅中央升起一层玻璃罩,罩子里是玻璃棺,外婆穿着白色的寿服,静静躺在里面,玻璃棺和玻璃罩之间有宽宽的.间隔,摆满了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花,都不如她剪的好看。或许是对外婆的记忆有些久远了,也或许是我太冷血,亦或是爱与被爱的程度不够深,我憋不出一滴眼泪。我侧目,看到我弟站在我边上,哭得稀里哗啦。我的心里竟也空荡荡的,有些酸涩,眼眶莫名充盈,流下了泪。
我突然想起有次我过生日,外婆给我送的礼物是一匹毛毯,是她手工织的,一针一线扎扎实实,用手抚上去,一种参差错落却又和谐的柔顺。“我知道你老喜欢啦,小时候去我家,老吵着盖这种毯子。这不,趁着老了,赶紧织出一匹来,喜欢不?”我突然觉得,当时的一切,都算得了什么呢?所谓的偏爱,不过是她会冲我弟多笑笑,在分好吃的东西时多给我弟一两个小甜饼,拥抱时只会抱住我弟罢了。到底是小时候不懂事,只看到了这些表面现象,藏在之后的大爱、启蒙、知识、信仰,却是到现在才恍然明白。其实,她对我们的爱都是平等的。终究是我太狭隘了。
放着焚化炉的房子外面,我看着大人们抱出的骨灰,我默默跟在队尾走着。
亲去也,亲去也。
傍晚的红霞倒是好的,江河的水还是老样子,一潮一潮,不悲不喜的流。
我忆起第一次去幼儿园,是外婆接的我,也是这样的红霞。她拉着我的手,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她的手,手背起着皱皮,食指和中指处有粒老茧,磨得我的手有些痒痒,但却温暖厚实。
“回家吧。”
外婆的作文 篇9
“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小时候,我最喜欢上外婆家。 外辟家在老远老远的山村,那里有的杨梅。 每年吏至过肟,涣山遍野是红艳艳、甜滋滋的杨梅。
说;“外婆家的杨梅长得很密很密,人站在树下,只要 “张嘛,就能咬到。你想吃杨梅。上哪座山,都能放 开肚子吃,谁也不会怪。"咳哟哟,听得我直咽口水,我恨就飞到外婆家。,总说等一等,等天热了,杨梅 红了。
于是,我盼呀盼,盼望天…… 有,终于领着我外婆家。外婆家的小山村并 不如说的那么美,那里房子低矮,道路不平,山上的树林 也是浠稀拉拉。
我从爸爸的自行车上一珧下,就要上杨梅山。外婆一听 难。她丈支吾吾地说:这里的扬梅集体的`,今年队 里有规定,哪一象都陪亲戚朋友上山……”我可套,又哭又闹又撒野。外婆只会唉声叹气……— 这以后,我再也没有去过外婆家。 直到去年蜃假,外婆捎信来,邀请我们全家去作客^几年 过去了,外婆家里大变样。
‘山沟沟通了汽车,汽车就停在村口。过去低矮的泥房不见 了,绿树丛中裹立着一排排整洁的新楼房,
外婆的作文 篇10
每当在去往外婆家的路上,总感觉鼻腔里头沁满了灯盏糕的香味。
做灯盏糕,是外婆的一个业余爱好,一有客人来访,外婆的煎锅就难以停歇。我从不买菜场卖的灯盏糕,那是一个外地人煎的,多少有一些乌焦。听外公讲,这种乌焦物有致癌成分,所以,我从来不会光顾那里,尽管听说那里的灯盏糕很好吃,名声远扬。
而外婆做的灯盏糕,看上去黄澄澄的,没什么黑色斑迹,在那一层鲜亮的脆皮里面,是一根又一根晶莹透彻的白萝卜和烧得很嫩的猪肉,偶尔还会加上这么一两只小蚕虾。小心翼翼地咬上一口,入口听得“咔哧咔哧”响,那油炸后的脆香以及白萝卜特有的香气溢满口腔,虽被烫得呼哧呼哧响,却依然不肯停一口,左手换右手不停地送往嘴里,还含糊不清地连呼:“好吃!”
这灯盏糕,真不愧是“外皮松脆,圆边酥软,内馅爽口”啊!
直到前些天,才听妈妈说,灯盏糕只有温州这一带的地方才有呢。听了之后,我心中瞬间升起了一种自豪之感:这么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还这么好吃,竟然就在我的家乡!真够荣幸的!
记得今年的大年初一,那天下着雨,因为姨妈姨夫们在后几天都没空,所以就把分岁酒在初一给摆了。按往年来看,我们一家子总是最后一个到外婆家,而今年,却是出乎意料地早,我们是第一个到的。一进门,没来得及站稳,便闻到了那熟悉的香味——灯盏糕散发出的.气味,我迫不及待地冲进厨房,顺手便拿来一个,真是好吃!
听舅舅说,外婆今天一大早起来,扫地、生火、煮粥、抹锅盖,然后用肥皂洗净手脸,系紧斜襟蓝褂子上的盘布扣儿,端出昨夜已经泡好的黄豆和米,准备磨灯盏糕的浆。黄豆是外婆平日里趁着日头好拣一些饱满个大的放进保温瓶胆内保存的。米是洗了好几道的,经过一夜水的浸泡,在缸子里一直静静地躺着,散发出温润的光泽。外婆正襟坐在一盘小石磨前,用葫芦瓢舀出少许黄豆和米,轻轻地倒进磨眼里,转动磨柄,小石磨开始旋转,一圈一圈地舞蹈着,唱着欢快的歌,磨出雪白雪白的糕浆。小石磨是外公特意从外地带来的,他曾经在长沙那边做过生意。外婆用水洗净石磨,然后端了和好葱的浆进了厨房,旺旺地生起火来,等锅里的油滚了,盛满一调羹浆,铺平在锅铲里。铲不比寻常炒菜的锅铲,通体黝黑,铲把弯成上弦月的模样,连着一块圆圆的平平的黑铁板,这锅铲也是外公专门从外地带来的,很耐用,外婆用着也很是顺手。听到这儿,我对外婆的敬意油然而生……
外婆将白色的糕浆放进热油内,一趟一趟,一阵阵“哧啦啦”的脆响,瞬间胀成了一个个巴掌大的灯盏糕,圆圆的、黄黄的、鼓鼓的,漂浮在油面上。外婆老到地将它们翻个个儿,两面都呈现出金黄色,不慌不忙地用竹筷夹起,叠放在漏勺里,待油沥尽。空气中满是诱人的香味,止不住地在我们鼻子里转,我们忍不住吃了起来。
外婆一般都不上桌,给我们端上了菜之后,就坐在一旁看着我们吃。灯盏糕是一种既好吃又顶饿的东西,大米和黄豆一经水泡磨碾油炸,完全变了一种味道。外公喝了一口米酒,再美美地嚼着灯盏糕,他一口气能吃上好些个,留一嘴的油香、全脸的笑意、满腹的厚实。看得心满意足的外婆搭手搭脚地立在门边,眼见着我们吃香了,再回去喝粥,末了将剩下的几个灯盏糕放回饭笼里,等晚上再给大家吃。
夜已深,大家都手捂肚子,向外婆道了谢,拜了年,便回家去了……在车上,从车旁的反光镜可以看得到,外婆那佝偻着的身影,在黑夜中摇摇晃晃。
我留着满口的灯盏糕香,渐渐入眠……
说真的,这外婆做的灯盏糕,难道仅是外婆特有的吗?我想,不是这样的……
【外婆的作文】相关文章:
我的外婆作文 我的外婆04-08
关于外婆的作文:外婆的双脚04-26
【精选】外婆的作文11-01
外婆的作文(精选)11-16
(经典)外婆的作文10-06
[精选]外婆的作文12-06
(精选)外婆的作文01-01
外婆作文(经典)01-05
外婆的作文[经典]09-28
(经典)外婆的作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