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童年作文2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欢乐的童年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欢乐的童年作文1
在我的记忆里,童年是那样的五彩缤纷,欢乐有趣,充满了无限的乡村情趣……
我父亲兄弟五个,那时计划生育不严,每家都有好几个孩子,所以我的堂兄妹们特别多,他们就是我儿时的玩伴。在我们村子后面的大坝埂上,有一座“古老”的水泥做成的长台子,坐落在绿草丛中,台子北面是两座南北方向并列、又宽又高的大坝埂,两座坝埂中间形成了一条细细的溪流,通向前面的小河。台子大约半尺高,台上可坐四五个孩子玩耍,坐在台子上可以一览四周的田野、村庄和远处的山峦。
那时,每到雨过天晴,就和堂兄妹们在水泥台子上玩泥巴。经常在一起玩的是年龄相差不大的大伯家的小堂姐、三叔家的二堂姐和与我同岁只大我二个月的三堂姐,及小叔家的堂哥和堂弟。我们先用手从坝埂那个被人们挖断的豁口处掏一大块湿泥巴,然后争先恐后地跑到水泥台子上抢地方坐下来,把泥巴摔熟后想捏什么就捏什么,玩的津津有味,乐此不彼。那时候我们就是用这黄泥巴捏了一个又一个笨拙的小东西,什么小汽车啦,小猫小狗啦,桌子、椅子、床、小孩、鸡蛋、油条啦等等,应有尽有,只要是生活中熟悉的东西几乎全被我们用泥巴捏过。其中玩得最多的要数“烧小锅”了,首先捏一片薄薄的长方形泥巴卷成筒状,下面挖一个方形洞做灶口,筒上面放一个泥巴捏的锅,就成了我们的“锅灶”,再捏几个小碗,小盆、小碟子和茶杯等,找来细细的小树条折断做筷子,接着就可以做饭了。每人都忙着“炸油条”(用泥巴搓成细细的小长条,一根一根的),“拍油饼”,“煮鸡蛋”什么的,像过节似的。又从坝埂上揪一些不同形状的野草,分别揪碎放在“盆”或“碟子”里,作为不同的“菜”,再稍微洒点用破红砖头砸碎的红粉子在“菜”里算是红辣椒粉,一盆一碟地摆好,放上“碗”和“筷子”,就算一顿饭做好了。然后就去请客,所有一起玩的小伙伴全都请来,谁“家”饭先做好就先到谁家“吃”(不是真吃)。“吃”好后,主人还像模像样的端来泥杯子装的水,作为饭后的“茶水”给客人“喝”。这时我们这些孩子们一反调皮的模样,俨然成了一个个小大人,彬彬有礼,懂事急了,临走时还不忘辞谢,学着大人样说声“多谢你了!”
烧小锅还有一种玩法,是用破瓦盆或碎碗片做“锅”,用小石头或砖头支起来就成了“锅灶”,“碗”也是捡来的破盆碎罐子的瓷片,不一定在水泥台子上玩,随便在哪儿都可以玩,有时不请客,谁家做了“好吃”的东西,就挨家挨户的送去,这种热情好客、友好和睦的习俗,都是从大人们那学来的。这种女孩子的玩法,玩久了堂哥堂弟们可受不了,他们就提议并带头摔起了“娃蛙”,我们这“娃娃”可不是指小孩,而是做一个碗口那么大的泥盆,底子越薄越好,做好后里面用唾沫抹一遍,然后口向下用力使劲往台子上一摔,“啪”的一声,底子炸出了一个大窟窿,算是成功了,伙伴们都来庆贺,但是每人都得送他泥巴,窟窿多大就送多大的一团泥巴,常常堂哥能收集很多泥巴,堂弟则少些,我们女孩子可就比不上了。因此,我们不大喜欢玩这种游戏,这是男孩子玩的,可不玩不行,堂哥很霸道,谁不玩他就叫谁玩不成别的,我们都怕他,有时顺着他玩一会,然后由二堂姐出面来说这个我们已经玩过了,现在来玩别的吧,于是堂哥就勉强听我们的了,但是玩不多久他就对我们无理要求,叫送这给他,送那给他的,像地主似的,或者他叫怎么做就得怎么做,否则他非把你辛辛苦苦捏出来的东西全都踩坏。就是什么都依着他,到了他不想玩的时候,还是会日本鬼子进村子一般来一次大扫荡,于是我们一看情形不对,马上拣自己捏得最满意最喜欢的东西拿在手里,或藏在台子下面的洞里,然后跟着起哄,整个台子上一片狼籍,有时还用泥巴打起仗来,常常是冒冒失失的二堂姐和堂哥们打得你追我赶,我们则跟着乱窜,笑得前仰后合,坝埂上一片欢声笑语,好不热闹。有时也能打成真的,于是就引来了大人,批评一通后各回各的家,记几天仇谁也不理谁,然后又都聚在长台子上玩起来了,只是一开始不讲话,气氛有些尴尬,慢慢的玩着玩着也就和好了,忘了几天前的哭骂,且比以前更亲密了。
这,就是我童年的玩伴,我可亲可爱的堂姐堂弟们!这,也是我童年时代最爱玩,经常玩的游戏。泥巴成了我们唯一的玩具,而这天然的玩具在我们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手中则变成了千姿百态的风景,我们用它捏了各式各样的东西,捏了五彩斑斓的世界,也捏完了我多姿多彩的童年!记得刚开始时,我捏了两个罐子,中间略鼓,口则小些,捏好后用红砖砸碎的粉子涂抹一遍,形状很像我们那盛稻谷的柳条编的笆斗,父亲看了很高兴,夸我捏得像,说要是大一点拿到窑上烧烧准能卖掉,我于是把它放在锅灶里,好让母亲烧饭时顺便烧一下,记不得母亲烧了没有,只记得父亲的夸奖和鼓励。后来我们家的那个大柜子底下藏满了我捏的东西,都是每次玩过后拣自己捏的最满意的拿回来的,有时放不下就拣难看一点的扔掉,就这样一批来了,一批走了,走了来,来了走,不知那个大柜子下藏了我多少可爱的泥东西。有时想,如果这些东西现在还在该多好啊,我一定会像宝贝一样珍藏着,让它们陪伴我一生。还有一次,我捏了一条小狗,尾巴翘着,四只小腿两前两后,像在无忧无虑地行走,身上很光滑,我喜爱急了,整天爱不释手,晚上睡觉都担心被老鼠拉走了,后来和母亲一块到七姨家喝喜酒呆了两天,心里老是惦记着,回来后迫不及待地去看,发现小狗的尾巴已掉了,我怜惜的不得了。这条小狗和那最初的泥罐子给我的印象最深,至今仍记忆犹新。
童年中还有很多有趣的事,就是一到春天和堂姐们一块挖荠菜或挖小鹅吃的菜,那时每家每户都喂鹅,二堂姐带着我们能挖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其实并不远,只是看不见自己的庄子了,就觉得那地方好远好陌生)。有时我们在坝埂上放鹅,每家鹅都有不同的记号,有的是鹅头上或翅膀上抹红色或绿色的颜色,有的鹅腿上系着红色的线等,这样就能轻而易举的分辨得出自己家的鹅了,所以把它们往一块一赶,我们就放心大胆地坐在水泥台子上玩了,每每玩到傍晚,“鹅儿们都已回家了,那放鹅的人儿却还在坝埂上”。
春暖花开的时节,是我们这些孩子们最欢快的时候,那时我们早已甩掉了厚厚的棉袄棉裤,跑到田野里采回一大把一大把金黄的油菜花、紫色的紫云英花,淡黄的小狗咬花,深红色的定定根花,及很多白色的、红色的叫不出名字的野花,还有含苞欲放的刺密苔花骨朵,把它们插在装满水的瓶子里,这些花枯萎的快,一夜过去就软的耷拉着脑袋,于是我们又采回大把大把新鲜的换上,就这样田野里的花不知被我们采走了多少。农家院子里栽的金银花和枝枝花,最受人们的喜爱,白色的,香气沁人心脾,老远就能闻到花香,大人们也都喜欢把它们放在床头或扎在辫子上。
麦子即将成熟时,我们拣半青不黄的尚未成熟的麦穗偷几大把回家,在锅灶上烧得半熟,拨掉嫩壳,特别香特别好吃,连大人们都十分喜欢吃。夏天的晚上,我们捉来萤火虫装在透明的玻璃瓶子里,萤火一闪一闪的,引来了“拍拍打打,火门虫子来吧,鸡蛋壳鸭蛋壳,火门虫子来抱窝;鸡蛋皮鸭蛋皮,火门虫子来赶集。”有时候母亲给我们洗过澡后,躺在院子里的竹床上,数着天上的星星,听父亲讲古代的故事。秋天的坝埂上满坡都是小酒草,细高细高的,风一吹非常好看,像满山的小树苗,我们堂兄妹们便分成“护林员”和“偷树”的对立两派,常常是追得东逃西窜,边笑边跑,最后也不知是谁追谁了,反正就是整天吃饱了撑的,没事疯玩呗。大雪纷飞的时候,我们都欢呼雀跃起来,雪下得越大,我们越高兴,甚至还希望终年积雪呢。这时大人们都在屋里烤起了火,三五成群地围着火盆唠家常,我们则欢天喜地的在雪地里欢笑、追逐和奔跑,打雪仗、堆雪人,捉雪地里的野兔,家里的大狗小狗们也和我们一起在雪地上玩耍、打滚。一个个小脸冻得通红,可一点也不觉得冷。有时恶作剧,拿一小团雪跑进屋里,扔到碳火旺盛的火盆里,遭来大人们疼爱的责骂。
童年,真像一座挖不尽的宝藏,那么多有趣的人和事,一辈子也回忆不完。我们玩过跳绳、跳皮筋、跳圈,玩过捉迷藏、踢毽子、打土豪分田地,爬树摘果子,偷瓜,捉蜻蜓等,还用柳条编帽子戴在头上唱大戏……
童年,是这样的无忧无虑,欢乐、美好和幸福。童年,给了我无尽的欢笑,给了我纯朴、善良的玩伴,给了我那么多难忘的游戏,更给了我一颗晶莹透明的心灵和一份追求美好、积极向上的健全的人格,使我生命的起点充满了无限的幸福和欢乐,我将踏着这份美好、这份快乐去满怀憧憬,满怀信心地走我以后的人生之路,同时也将把这份美好和快乐挥洒给我周围的人,让他们和我一样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一定要回到童年,做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难忘的童年啊,我永远怀念你——幸福、美好、欢乐的时光!
欢乐的童年作文2
树木的品种多的数不胜数,有人喜欢高大的白杨树,有人喜欢四季常青的松柏树,有人喜欢香浓的桂花树,总之,因人而异,各有所爱。而我唯独偏爱两种树,那就是桑树和槐树。人们也许会问我为什么喜欢这两棵普通无华的树木?那是因为这两棵树曾经伴随着我快乐的童年,并与我一起成长,每当想起童年,便自然会想到家乡的桑树和槐树,它是那么高大挺拔,那么枝繁叶茂,树下有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
每当春天来临,断断续续的几场细雨过后,桑树上伸展出来的灰白色的枝条便冒出了星星点点水灵灵的嫩芽眼。先萌发的嫩叶呈椭圆形,翠嫩中带有柔毛,尖锐的顶端,靠近枝节的末端却呈心脏形。绿色的叶片迎风飘舞,酷似一颗颗鲜活跳动的心。而过了立夏,桑果也由鲜红变为紫红,一串串沉甸甸的桑果,挂满了枝头,真像节日里挂满枝头的彩色灯笼,给人们带来浓烈的节日气氛。桑椹分紫黑色、淡红或白色,甜美多汁。每年4月开花,果实在夏季成熟。中医认为桑叶的药效极为广泛。有止咳、去热,治疗头晕眼花、美肤等功效。被称为“民间圣果”的桑果则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还具有良好的防癌、抗衰老、抗溃疡、抗病毒等作用呢。
“桑树条儿从小扼”,这是我们家乡的一条谚语,意思是桑树从小就要修剪,才能长得枝繁叶茂,一旦长大成型,不管你怎么修剪,都会长歪了,难以调整姿态。孩子的教育也像桑树一样,如果不从小抓起,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就会影响健康成长,一不留心或许就长成一棵"歪脖子树了”。
童年我的家居住在小河边,清澈的沅水河畔种满了成林的桑树,那片林子是我们经常流连忘返的地方。小伙伴们经常在林中捉迷藏,嬉笑玩耍。桑葚成熟的季节,一颗颗绿色的.心衬托着紫红色的浆果,星星点点的红如同玛瑙一般,散落在心形的叶片中间,绽放出诱人的光芒,他们也像调皮的孩子,想跟我们玩躲猫猫呢。
玩的尽兴的时候,午饭都懒得吃,饿了就采桑果充饥。这片桑树是野生野长的,低矮的树枝上挂满了紫红色的桑果,手一伸就能够着。那小小的桑果酸酸甜甜,很开胃,想吃多少就有多少,仿佛永远也摘不完,这里成了最能诱惑我们的天然游乐园。
上学的路上也有两棵桑树,竟然有两层楼那么高,也不知道种了多少年?只记得上学经过这条路的时候都能看见它们矫健的身姿。夏天还是躲荫的好地方呢,但是树长得实在是太高了,我们女孩子爬不上去,男孩子可是爬树高手,想吃那甜甜的桑葚并不是难事。男孩子蹭蹭蹭爬上树顶,敏捷的身手像机灵的猕猴一般。那向阳的地方结满了已经成熟的桑果,又大又红,特别甘甜。我把头上的粉红色头巾取下来摊开,接住扔下来的桑果。等男孩子们下来,我们一起躲在桑树下吃个够,吃得满嘴都是红色的果汁,像涂了口红,我们嘻嘻哈哈,尽情取笑对方。那包裹桑葚的头巾和身上的白衬衣也被染成了红色,尽管回家少不了挨骂,可是我毫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贪玩的秉性显露无遗,难怪母亲总说我像个淘气的男孩子。
我家住的小院门前,也有一棵歪脖子桑树,我们经常爬上爬下,摘桑叶喂蚕,一条向外斜伸的枝杈上成了我经常荡秋千的好地方。成年以后,由于乱砍乱伐我就很少见到桑树了,儿子有一次吵着要养蚕,可是到处找不到桑树,我很诧异,为什么好端端的桑树在这里都见不着了呢?怎么也想不明白,真的很惋惜,曾经带给我欢乐的童年之树消失在了我的视线里。儿子没吃过桑葚,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一次去超市,无意中发现有桑葚卖,小小的一盒卖八块钱。感概之余,内心却遥望童年的那片桑林,它是那么的无私,敞开胸怀让我们尽情的采摘,我们贪婪地接受了它的馈赠,也给我们带来了甜蜜的回忆,留给我们去追夕幸福、快乐的童年遐想。
槐树品种高大,喜欢阳光,生长迅速。有着椭圆形的叶片,槐树的花多为淡黄色,可烹调食用,也可作中药或染料。其荚果跟其他豆类植物不同,种粒收缩,形成念珠状,俗称“槐米”,也是一种中药。槐树花期在夏末,和其他树种花期不同,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我习惯在每天清晨起床以后,空腹喝一杯蜂蜜水,而我喝的就是槐花蜜,这个习惯我已经坚持了几年,便秘的毛病也因此改善了。
槐树的树阴浓密,是很好的街道景观树。很多城市将其作为市树,如山东的淄博市和泰安市。爸爸在公路局上班,负责养护道路,他们种了很多槐树在道路两旁。每当夏天来临,金色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疏疏密密的罅隙,洒下一抹抹跳跃的碎金,像一个个顽皮的精灵。高高大大的槐树屹立在蓝天下,清清爽爽地撑开一片阴凉的天地。清晨的雾气太浓,花朵一嘟噜一嘟噜地拥挤着,看不清花儿娇俏的摸样,只闻到浓郁的花香。花香太浓,以至于让人产生错觉,那一丝丝一缕缕香味浸润在清澈的风中,松疏有致地垂落下来,叮叮铛铛地摇成阳光中那串美丽的风铃。
工人们每年都要在公路旁种上一排新的槐树苗,那些槐树长得很快,用不了几年就长得很高大了。它们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日日夜夜守护这里,为人们遮风避雨。夏天到了,槐树长出了茂盛的绿叶,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渐渐地又长出了圆圆的花骨朵。风一吹,小小的椭圆形叶片随风舞动,给人们带来清凉的一夏。我最爱的还是那一串串随风摆动的花朵,除了黄的,还有有白的,淡紫色、淡粉色的,带着清香,甘甜,无比诱人。我喜欢把它摘下来放在文具盒里,整个教室都是甜甜的香味。槐花用来包饺子,味道清香特别。
我们放暑假的时候经常爬到大桥的桥洞里边去乘凉,那斜长的护坡又高又陡,那时候不知道“害怕”是什么滋味。大伙一起比赛看谁爬得快,几分钟就到了桥洞里了,凉爽的夏风穿过桥洞,带来无比清凉。那真是个世界上最好的乘凉去处,连空调房也比不上这里的清凉。我们在桥洞里大声对着河水叫嚷着,跳跃着,没有人干涉我们的自由,我们无比快乐,发自内心的那种快乐。槐树舞动着绿色的叶子,一串串槐花调皮的躲在绿叶间,伸出小脑袋偷窥我们的快乐,仿佛也被我们的快乐感染了,跟着我们发出一串串清脆的银铃般的笑声。
去年同学聚会,特意回了趟故乡。爬上大桥的楼梯,停下来小憩了一会儿,看到护坡阶梯经年未修,已经破败残缺了。只有那些桥洞依然存在,像月牙儿一样挂在半空中;风依然凉爽,槐树依旧在随风舞动,只是显得有些老态龙钟了,像一个守候着黄昏的迟暮老人。 叶子有些发黄,还没到开花的季节,也没闻到那些清香,不免有些失望。望着那又高又陡的护坡,头眼有些发昏,再也不敢尝试去爬上桥洞了。风儿沙沙,一丝丝绿意从心中沁出,记忆中那些欢快的笑声仿佛银铃般再一次倾泄而出。
以前人们择水而居,植桑养蚕,桑树自然成为村寨景色。“汪绎”在《田家乐》中这样吟咏:“短篱矮屋板桥西,十亩桑阴接稻畦。满眼儿孙满檐日,饭香时节午鸡啼。”村园、农夫、山田、疏篱、牧牛、板桥、春燕、犬吠、鸡啼,再有桑阴绕庐,闭上眼睛想象,这该是多么美妙的一幅水墨村居图啊。我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向往平静的生活,在我记忆的河流中,同样平凡的桑树和槐树林是我们的欢乐园,是鸟儿的天堂,是绿色的和平使者。忘不了啊,伴随我一起长大的欢乐树,忘不了啊,家乡的一草一木。童年的欢乐之树就这样经年萦绕在我的梦里,缠绵交织,渐渐长成两棵参天大树,如同母亲的怀抱一样温暖的拥着我甜甜地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