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写给孔子的一封信

时间:2025-01-07 18:59:57 秀雯 书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学生作文写给孔子的一封信(通用10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书信都不陌生吧,借助书信人们可以传递思想、交流信息。相信写信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作文写给孔子的一封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学生作文写给孔子的一封信(通用10篇)

  中学生作文写给孔子的一封信 1

尊敬的孔老先生:

  您好!

  我是21世纪的一名中学生。虽然我俩的年龄相差了两千多岁,但这并不妨碍我成为您忠实的“粉丝”——什么是“粉丝”您知道吗?您可能会说“粉丝,我吃过,这玩意儿春秋时就有了”,但——用您老先生那种拽文的话说,就是“此‘粉丝’者,非彼‘粉丝’也”,我们所说的“粉丝”,可是一种新兴的流行前卫语言,它是从英语的fans……算了,别说这么复杂了,虽然您是大学问家,也很难跟您说清楚,毕竟,我们俩还是有“代沟”的。简单说吧,就是说我是您的崇拜者,而且是疯狂的崇拜者。疯狂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自从我们初一学过你的《论语》,听老师介绍过你之后,就喜欢上了你这个睿智的老先生。——可能你还不知道吧,虽然你在世时过得栖栖遑遑、“累累若丧家之狗”,但在您老仙逝之后不久,您老的弟子及弟子的弟子们将您老平时教育他们的'话收集在一起,编了一本书叫《论语》,后来到了汉代,有个叫董仲舒的人向皇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你的学问、你的思想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直至影响了我们民族两千多年的文化,拥有无数的超级“粉丝”,人们要想做官就必须得精通您老的学问、研究您老的思想,然后去参加科举考试,还有无数的大学问家专门研究您的学问和思想,写出一本又一本厚厚的“心得体会”,您的地位扶摇直上,被尊为“圣人”,“大成至圣先师”,再也没人敢叫您老“孔丘”、“孔老二”了——打住,扯远了,还是说说我怎样“疯狂崇拜您”吧:自从听了老师给我们的介绍,学了您老的几句语录,我就喜欢上了您老,马上磨着妈妈给我买了一本精装版的《论语》,上课看、下课看,吃饭看、走路看,甚至,嘿嘿,睡着了还在看。那是有一次睡觉之前我拿出您老的《论语》来看,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后来爸爸进来看到了,就笑我说:看我女儿多用功,睡着了还在看书。您说,我算不算得上是您的“超级粉丝”?

  要是我有一台“时空穿梭机”就好了,那样,我就可以穿越时空,回到春秋时代,如果你收女弟子的话,我就可以成为你的一名女“高足”了,能聆听您老的亲自教诲,那该是多么幸运呀。

  我读了《论语》之后,被您老的睿智、深沉深深地折服了,从您老哪些充满智慧的话语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您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让我懂得了:学习需要老老实实,如果不懂装懂只能害自己学不到知识,那是“不智”的;

  您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让我懂得了:学习知识是没有止境的,我以前就有稍懂一点就沾沾自喜的毛病,正像俗话说的“半罐水响叮当”,看了您老的话,我才明白了这个道理,从此后我就不再“半瓶醋晃荡”了;

  您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让我懂得了学习应该有什么样的正确态度。您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您老“入太庙,每事问”,我还从其他书中知道,以您老这样的学问、身份,还亲自向老子请教“礼”、向苌弘请教音乐、向郯子请教官职名称,向师襄学习弹琴。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您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让我知道了怎样学习的方法。

  您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让我明白了,圣人原来出自勤奋。

  您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让我看到了您老人格的光辉。

  孔老先生,您的学问是那么的渊博,您的思想是如此的精深,从您的一言一行中,我受益匪浅,这短短的一封书信,并不能完全表达出我对您的敬仰和崇拜,“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但愿我真的坐上“时空穿梭机”,穿越时空,受教于门下,与先生作彻夜长谈,洗耳聆听您亲切的教诲。

  最后,祝您老健康——哦,不对,应该是:

  祝您老的思想与精神

  万古长存,与天地同在!

写信人:

日期:

  中学生作文写给孔子的一封信 2

尊敬的孔子:

  您好!很高兴能够给您写一封信,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和高兴。不知该怎样称呼您呢?您是那么的知识渊博,让人和蔼可亲。所以请允许我叫你一声“孔爷爷”。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话是多么的熟悉啊!如果没有您,哪里还有这样的名句?如果没有您,哪里还会有以“仁”为本的己想?如果没有您,那谁还能当我最恭敬的历史人物呢?

  “好人的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从您身上,我也学到了非常多的道理,让人受益匪浅。

  春秋时代,您被人们尊为“圣人”,相传有弟子三千多人,您是多么受人民爱戴。您学识渊博,大家有问题都会向您请教,但是您仍然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您到太庙去祭祖,一进太庙,您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虽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但您却答道:“有事必问,有什么不对?”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啊!

  还有一次,您的弟子问道:“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字’”,您说到:“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您的身上,真的还有许多我们没有发现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啊!

  一个外国人曾经说过“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这说的榜样不就是您吗?不!您给我们带来的.是无敌的教诲啊!

  现在,您在中国甚至世界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您的“儒家思想”也深深地影响着无数代人。

  尊敬的“孔子爷爷”,您永远受到我们大家的敬重,您永远是我们的榜样。

  最后,愿天堂的您一路好走。

写信人:

日期:

  中学生作文写给孔子的一封信 3

尊敬的孔老先生:

  您好!

  我是一名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学生。虽然我和您的距离如此遥远,可是您留给我们的思想启迪却一直熏陶着我。您的《论语》一书,就如一盏茫茫大海中的灯塔,让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也如一杯淡淡的清茶,让我们细细品味着人生的百态。

  学海无涯,一卷《论语》,我看到了雾海中的灯塔。

  您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在刚踏进初中大门时就明白了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读书要与思考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文章。升初二后,“默而知之,学而不厌”又提醒我在知识逐渐增多时,要把学过的东西牢牢记在心里,一直坚持,不断积累。当我在因复习压力过大而开始抱怨时,我又想起了您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然后就重新整理自己的情绪,以乐观的心态开始面对学习。回顾这两年的初中学习历程,我又真切地感受到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您的一言一行完全渗透在了我的学习中。

  人生漫漫,一卷《论语》,我品味着生活百态。

  夜已深,我仍俯在桌前,解决那道老师留下的数学题。一开始我还很有兴趣地算算画画,信心满满以为可以成功解出这道题。可是过了一会,我皱起了眉头,发现这不是用基本公式就能算出的。我赶紧俯下身子开始计算,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我用尽了方法但都没有成功。一想到老师提问我时的.窘迫,我的心顿时有点慌了。我不停地挠着头,手心里也沁出了汗。时间飞快地过了一小时,我抬头看看表,摇摇头,把笔扔在了书上,揉了揉酸疼的手腕,闭上了眼睛。可是这时,我仿佛听到您在我耳边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顿时觉得我应该用乐观的、积极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我赶紧俯到桌上,耐心地算起来。果真如此,我终于找到了解题思路……您的一言一行完全渗透在了我的生活中。

  千年已逝,儒学永恒。孔老先生,我愿成为您的一名儒家弟子,在月光下捧着《论语》,倾听着您的谆谆教诲……

  此致

敬礼

写信人:

日期:

  中学生作文写给孔子的一封信 4

尊敬的孔爷爷:

  您好!

  我是一名仰慕你的中学生,在2000多年前,你播种下仁爱的种子,在当今社会仍然开花、结果,芳香四溢。您的良言如同一杯香浓的咖啡,让我们品味人生;如同一根发亮的银针,使我们时刻清醒;如同一剂难咽的苦药,让我们在痛彻肺腑之后愈发感受到幸福的美好。

  孔爷爷,在别人眼中,您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可是,在我的心目中,您就是我的良师益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么谦逊的治学态度。正是因为您的不耻下问,才有了如此璀璨的`文学瑰宝——《论语》。

  孔爷爷,您知道吗?小学时的我,经常调皮,上课老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与老师顶撞,被老师视为“顽固”分子,是您的话语改变了我。一开始读《论语》时,总是觉得您脑子里全是奇谈怪论,可是在一次次的“交谈”中,我被您深深打动了。不仅仅是您的文采,更是您的修养。在学习上,每当我学习新知识后,总要温故而知新,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而当我想松懈的时候,您淳朴的笑脸总会浮

  现在我的面前,您的谆谆教诲总是回响在我耳边:“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让我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趣味横生,让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孔爷爷,您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让我成为了一个诚实的人。有一天,一个同学问我一道很难的数学题,看完这道题后,我整个头都晕了,真难呀!难道我的智力受损了?我一定要找个机会搪塞过去。这时,您严肃的面孔出现在我的面前,您严厉地说:“孩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要诚实啊。”这时,我诚恳地对那位同学说:“对不起,我帮不了你,请谅解。”说完,我的心情一下子轻松很多。孔爷爷,这全是您的功劳啊!谢谢您!

  孔爷爷,我会以您为榜样,继续努力,争取成为一位像您一样的人!

  祝您在美丽的天国永远快乐!

写信人:

日期:

  中学生作文写给孔子的一封信 5

尊敬的孔子爷爷:

  您好!

  我是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你知道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吗?那是一个科技与网络遍布的世界,与你们的世界完全不同了。如今,儒家思想影响着历历代代的人们,因为它令我们受益匪浅,你知道吗?我们的语文课本上就有一篇由您弟子整理和编纂的《论语》,我们已背得滚瓜烂熟了,我最喜欢你的那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它使我感受到了学习的无限乐趣。每当我空闲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来温习一下功课,把不太熟或者错过的题认真地看看,想想,做做,记记。这种好的学习方法使我的学习成绩有了大大的提高。您那诚实守信的态度,为人民着想的思想和教育学生诚实,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品质多么值得后人去学习啊!你创立的`儒家学派是百家争鸣时期最正统的学派,培养了许许多多报效祖国,诚实守信的弟子。您的教育思想主要分为仁和礼两大类,如今的教师也是这样来教导学生们的。

  现在有许多电视剧和动画片都在上演你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比如《孔子》。《秦时明月》等。好多国家也创办了《孔子学院》,可见你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而且影响了全世界。孔子爷爷,您还不知道电视机是什么吧?它就是能把生活中发生的故事通过立体图像在一个小方快的盒子里播放,怎么样,神奇吧?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每个孩子都享有免费接受教育和学习知识的权利。封建时代的暴君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悲剧再也不会重演了。现在我们的生活很幸福,人们都过上了小康生活,吃得饱,穿的暖,不再受劳役和赋税的巨大压力了,整个社会安居乐业,人民自由幸福。

  孔子爷爷,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我们这个时代。我会买一台电视机送给您,当然是纸做的了,不然您会收不到的。通过电视您会更加了解我们国家发展的巨大成就,了解我们这个时代!代我向那里的人们问好!请勿给我回信!

  此致

敬礼

写信人:

日期:

  中学生作文写给孔子的一封信 6

尊敬的孔子先生:

  您好!

  我是一名21世纪的中学生,能和您这样的大圣人通信,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学生不才,请多多包涵。

  您生活的时代,虽然和我的相差好几个世纪,但是,我挺了解您的。因为,在我们所学习的课程中,已经接触了许多有关您的故事和您的著作,特别是您的语录体——《论语》,有几句我们都背的朗朗上口。

  以前,我对唐诗宋词提不起精神,更是在接触了文言文之后,我就对自己以前所喜爱的语文产生了反感。我曾一度认为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学生,与那些文人墨客根本就没有共同语言,他们所写的文章、诗词歌赋一些无稽之谈。面对试卷上的诗词、文言理解,我都会手忙脚乱,感到无从下手。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而我一直无法解决。

  课余时间,我喜欢听广播(尽管现在科技发达,电视、电脑扎堆,可在这个时代,学生们只有眼福的份),又一次,我无意中听到了于丹教授讲《论语》,我觉得很新鲜,就停下拨动的手指,开始听。原本枯燥无味的'《论语》,居然被她讲得有声有色,我渐渐被吸引了。

  于是我每天准时守着广播,通过听觉,“读”了《论语》。我知道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我与同学们搞好关系的法宝;我学会了“日三省吾身”,对自己一天的总结,是开始第二天的前提;我发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于是,我经常向周围同学请教问题,从中受益匪浅;我明白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我坚持做到学、思结合,更深入,更透彻地看问题;我也知道了“温故而知新”,所以,每天的功课,我都会坚持复习……

  特别是对于您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很有感触。学校的课程多种多样,难免会有自己的薄弱之处,所以,我会向理科方面擅长的同学请教,当然,我也会给予他们在学习上的帮助。大家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也许您不知道吧,现在,《论语》已被译成好几种文字,您的后人,将您的思想传播开来。就连金发碧眼的老外,也知道您了呢!不知您有没有去过孔庙,这也是因为后人对您的崇敬,专门为您修建的。

  您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我们真的很感谢您!

  祝:

  身体健康

  长命百岁

  福如东海!

写信人:

日期:

  中学生作文写给孔子的一封信 7

尊敬的孔子先生:

  您好!我是21世纪的一名中学生。很幸运能给你写信。

  您的儒家经典对我的影响真大啊。从我小的时候就开始背“人之初,性本善......”是啊,做人就要善良一些。还有《论语》中的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每当我有什么事情自己不想做,想让别人帮我做的时候,我就会想到这一句话。就是,自己不想做的干嘛强求别人去做。不知道你们古代有没有这种人?反正在21世纪,这种人挺多的。

  您的另一句话对我的影响也很大,就是:“温故而知新”。是呀,经常温习旧的'知识,就可以有新的理解与体会。学过的知识就要时常复习,不然渐渐的就会忘记了。我才您的学习方法里也有着一条吧。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曾经学到过您。说您是教育家、思想家。您还创办私学,不问家庭贫富或出身贵贱。那时候我就很崇拜您。但是有一件事情上我跟您的想法有点不同。那就是樊迟向您请教怎样耕田种菜,但您认为那些是没出息的。我觉得不然,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更重方面的知识也很重要。要是全天下的百姓都在研究书籍,而没有人钻研农耕,那也不行。

  我时常在脑袋里幻想您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一个慈祥、和蔼的人;还是一个凶悍的人。我希望您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那样的话,学生们会很喜欢和您在一起。

  我也曾经幻想过到你们那个年代去生活,我不知道我到哪儿后会怎样,也许很开心,因为我会见到许多诗人;也许会不开心,因为那时候你们说的话我可能会听不懂。把我们想在的东西带到古代去,那一定很好玩儿。

  我还在思考“恕”可以终身奉行时,人本左翼分子的行为是我对“终身奉行”产生了怀疑。在侵华战争中,日本人犯下的那些不可饶恕的罪行,令人多么恼怒。我们还能以“恕”对待他们吗?肯定不能。

  一个小的世界是舞台,一个大的舞台是世界。人生在世,难免会犯错,但有些人犯下的错是不可饶恕的。一个美好的人生是由犯错和宽恕铺成的,带领我们驶过漫漫路途!

  此致

敬礼!

写信人:

日期:

  中学生作文写给孔子的一封信 8

尊敬的孔老夫子:

  您好!

  我是一名八年级的学生,晚辈所生活的时代距您已有千年,打搅您实在是不好意思,经过这两年的语文和历史学习,我对您也略知一二,感慨甚多。

  大家都知道您主张“因材施教,所以在您那,同样的问题往往能得到不同的`答案。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次子路问:“闻斯行诸?”您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用我们的现代汉语来说,就是子路问您,听到一件事,该马上去做吗?您便对他说,有父兄在你就敢贸然行动?

  有父兄在,你就不请教请教他们?你不商量商量?上来就做,好像不合适。

  子路走了,然后冉有又来了,他问您:“斯闻行之?”

  您便果断的对他说:“斯闻行之!”同样的问题,您对两个人有不同的答案。让我和我的同学都百思不得其解。我们便继续往下看,幸运的是,第三个学生西华跟我们有同样的疑问。

  我们不能问您,但他能问您。

  您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也就是说,冉有这个人,生性怯懦,凡事犹豫不决,老往后退,他要听见一件事,就要鼓励他赶快去做。这叫进,给他一种前进的力量。子路这个人,勇猛过人,什么事都要超过别人,对他就要让他谨慎思考,凡事掂量掂量再去做,要给他一种往下撤的力量。

  这应该就是“因材施教”一个典型的事例了吧。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各有各的优点,所以照搬照抄,死板的教育是毫无效果可言的,因此在我们现代的课堂里,老师们也主张对我们“因材施教”然而早在几千年前您就已经做到这些实在是令人折服啊!

  您是儒家的创始人,因此你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儒家经典,这里面的儒家思想可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长达几千年,至今还对我们的一言一行有着重大作用,像其中的《论语》,“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等等,都是我们现代生活和学习中的灵丹妙药。

  能够给您写信,我感到十分荣幸,感谢您为我们留下了无比巨大的文化财富。

写信人:

日期:

  中学生作文写给孔子的一封信 9

尊敬的孔爷爷:

  您好!

  我是一名初中生,虽然与您相隔着比银河还远的距离,但您在我心中,不仅是教育家、思想家,更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爷爷。您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您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您的思想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逝,相反您撒下的“仁爱种子”却悄悄地在我心里萌生。

  您的《论语》如一盏指路明灯。让我在黑暗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又如一杯香浓的咖啡,在深诳里随时随地的'提醒着我。

  您也许知道,现在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只有努力,才能为自己的将来铺上红地毯。而我读书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绩也不好。同学们都节节高升,我心里也不好受,直到《论语》走进我的生活,我才走出了迷茫。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让我懂得了学无止境的道理;“温故而知新”让我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和学习的动力;当我控制不住自己时,“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让我自觉的整理好情绪,一头扎进书海…..

  您是现代人心中的不朽。正因为你当初的宽宏大量,人与人之间才多了一点和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学会了选择朋友。您的思想照亮了我们的茫茫路途,指引了我的衣食住行。是您让我在交际中懂得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教会我“见贤思其焉,见不贤而内字省也”,你的一部《论语》陪伴了我十多年,使我从一个幼稚、天真的小屁孩变成一个逐渐成熟的初二学生。

  你深邃的思想,独特的人格魅力,鼓舞了我、激励了我的人生,华夏文明五千年,多少智慧在其中?你用智慧和生命写就的篇章,历经岁月的洗礼,向我们世人缓缓走来。这些古雅的篇章,是智慧的深藏,是情感的流淌。让我们以文字为媒,与华夏五千年文明来一次亲密的追求和接触,在那个充满灵性的文明国度里,接受心灵的洗涤,让你智慧的种子在我们脑海里悄悄萌发,在宁静的幽雅中茁壮成长,实现文明的交托与继承。

  如果用一部书来总结您,那就是《论语》;如果用一个称谓来评价您,定是“至圣先师”;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您,无疑是“仁”;如果用一种花来赞美您,我相信是兰花……

  最后祝您在遥远的地方事事如意,永远年轻!也请老爷爷你不要忘了我这个崇拜者!

写信人:

日期:

  中学生作文写给孔子的一封信 10

尊敬的孔子爷爷:

  你好!

  我可是你的忠实读者啊!从小,我就知道您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是您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塾,您的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真是了不起啊!

  您主张“为政以德”,您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但是,当今社会主张的是“为政以法”。为此,许多喜欢较真的人总想在两者间谁分出主次来。我觉得我们应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因为德多变而法不易变,德可扁可圆,而法有明文规定,少通融。孔子爷爷,您怎么认为呢?

  您教导人们要“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是否符合“义”,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可是,当今社会的商家“重利轻义”,什么染色馒头、瘦肉精、大头娃娃……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在这些人的眼中只有金钱,只有自己,永远没有别人。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要发展,就要重利轻义,因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任何事情首先讲究的是有没有利益可图。”孔子爷爷,您说这该怎么办呀?

  您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然而,现在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在大城市里,汇聚着几乎所有顶级的教育资源,城市越小,这种资源就越少,而到了乡村,尤其是边远地区的乡村,竟然连教师的工资都难以保障,这怎么能谈得上公平教育呢?您还说要“因材施教”。众所周知,这是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智慧培养的,可是我国的教育现状是大班额的班级,40分钟的课堂,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该如何因材施教呢?孔子爷爷,您快来给我们支个招吧!

  尊敬的孔子爷爷,不知您看到我给您写的这封信后您会做何感想,也不知道您是否会赞同我的认识。但是我深信,您的精神品质将会永远烙印在我的心中!

此致

敬礼

您的忠实读者:xxx

 20xx年xx月xx日

【中学生作文写给孔子的一封信】相关文章:

写给孔子的一封信02-14

写给孔子的一封信精选15篇04-01

写给孔子的一封信15篇03-03

写给孔子的一封信(15篇)03-07

写给孔子先生的一封信(精选15篇)11-29

写给孔子的一封信(集锦15篇)03-26

(精品)写给孔子的一封信15篇11-23

给孔子的一封信作文02-13

中学生写给爷爷的一封信03-02

给孔子的一封信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