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和树作文

时间:2022-12-25 14:46:57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用的树叶和树作文三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树叶和树作文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树叶和树作文三篇

树叶和树作文 篇1

  “美好的一天开始啦,起床啦!”鸟儿在枝头欢歌。“人家还没睡够呢!”一片树叶哈欠连天,抱怨她的好朋友小鸟太早叫醒她啦。“咦?这是谁?”她发现身旁多了一片小树叶。“这是你的妹妹啊。”小鸟告诉她。这片小树叶虽然很小很小,但仔细一看,和自己小时候长得果然一模一样:嫩绿色的皮肤,上面一层白白的绒毛,椭圆形的身体,就连性格也跟她一样害羞。“太好了!我有个妹妹了!从现在起,我是个姐姐了!”树叶姐姐高兴极地对小鸟说。

  自从有了这个妹妹,树叶姐姐如获至宝。

  一只黑色的大甲虫发现了刚出生的树叶小妹妹,他流着口水,挥舞着黑色的爪子,贪婪地爬过来,准备饱餐一顿。“小鸟,小鸟,快来帮忙。有人要吃我妹妹。”正在窝里打盹的小鸟听见了,马上一口吃掉了甲虫。经过了这场风波,树叶姐姐更加细心地照顾起妹妹来。

  姐姐爱护妹妹,总是让更多的阳光照在妹妹的身上,让妹妹吸收更多的养份,妹妹在姐姐的呵护下很好的成长,很快,妹妹越来越健康了,都快和姐姐一样大了。那模样,简直和姐姐分不清彼此。“谁叫我们是亲姐妹呢。”两姐妹树叶不无骄傲地说。

  有妹妹的日子真是开心啊。白天,树叶姐姐和妹妹看蝴蝶在白花丛中飞舞;一起听小鸟唱歌;听螳螂姑娘讲自己今天抓蝗虫的“英勇事迹”;起风的时候,她和妹妹一起在枝头荡秋千;下雨的时候,在雨水中一起冲澡。两姐妹最期待的就属晚上了。姐姐和妹妹依偎在一起,数着天空上的星星,所以经常听到沙沙作响的声音,那是她们在数:“一颗!两颗!”。实在累了,姐姐就让妹妹靠在自己的怀里,进入梦乡。

  她们真想永远也不分开。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秋天了,妹妹已经成长为一片健康的大树叶了。可姐姐的皮肤却越来越黄,身体也没有原来那么灵活了。

  深秋,天气越来越冷。秋风像个凶猛的暴君,一阵阵拍打着树叶,“姐姐,好大的风啊!我有点冷,又好怕!”妹妹哭了起来。“妹妹,别怕!有姐姐呢。”树叶姐姐用自己枯黄的身躯包住了她的妹妹,让风一阵阵拍打着自己的身体。狂风似乎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姐姐感觉自己的力气越来越小,她意识到她就要跟妹妹分开了,虽然她是那样的不舍。又一阵狂风,终于,姐姐,支撑不住了,飘落在地。

  “妹妹,我们会永远在一起。”树叶姐姐最后在地上化成了泥土,滋养着树根。

树叶和树作文 篇2

  在一棵大树下,人们在乘凉、下棋,孩子们在它周围玩耍、嬉戏,树根与树叶作文。可是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树叶与树根原是一对要好朋友,它们共同接受风雨洗礼。树根吸收水分把水分传播给树叶,树叶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可有一天,不知是为什么,树根不把吸收水分传给树叶,树叶问:“树根大哥,你为什么不送水给我喝,生病了吗”?树根冷冰冰回答:“我没生病,但我不会在给你送水了”。树叶问:“为什么”?树根说:“你每天都在外面能看见美丽世界,而我却成天在地下,终日不见阳光,上天对我不公平,我不会给你送水了”,观察植物作文《树根与树叶作文》。树叶轻蔑说:“你认为没有你我就不能生长了吗”?

  树根不吭声了。每当下雨时,树根就把水分存在肚子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树叶得不到营养被风吹走了。这棵原长得枝繁叶茂树,现在变得只有光秃秃树干了。人们不能在树下乘凉了。树根肚子也快要胀破了。 一天,飞来了一只小鸟,树叶和树根把事情来龙去脉讲给小鸟听,不管小鸟劝谁,谁也不愿主动给对方道歉。树根想了三天三夜,知道是自己错了,便主动给树叶认错:“树叶弟弟,是我不对,我不应该不给你送水。”树叶听了说:“我也有不对地方啊!”春天,这棵树又吐出了新芽,长得枝繁叶茂了。 晚上,大人们又在这棵树下乘凉下棋,孩子们在树旁玩耍嬉戏,小鸟在树上安家了。

树叶和树作文 篇3

  一、解析概念

  作文的审题立意,就是学生阅读理解、观察思考、联想想像的过程的展示。

  1、为作文定好“基准点”

  我们知道,审题是为了读懂话题的意思。这意思有两层:话题本身的字面意义,话题关涉到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现实。因此,我们不妨用“揣摩法”来审题:揣摩话题的指

  向我们首先从材料的字里行间里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这是审题的第一步。要注意 的是在分析话题指向的时候,我们又会遇到多角度的问题。这也是初学写人感到困难的 一点。材料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哪些角度呢?总结如下:

  (1)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肯定”和“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

  (2)一事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个“人”或“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3)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4)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写作目的,就会有不同的审视角度。

  我们只有找准最佳指向,才有最佳立意。

  练习:读寓言诗《树叶和树根》,写出你认为的最佳角度。

  一个晴朗的夏天/树叶把自已的绿阴撒向谷地./在树枝上,它们高谈阔论/极力夸

  耀自已。

  “这也应该对我们说声谢谢。”/从地底下发出了温和的声音。/“是谁说话竟敢这样 傲慢无礼!”/树叶吵吵嚷嚷,在发脾气。

  “是我们,”/地底下的声音回答./是深深地理在黑土中的——树根。”

  2、作文立意要求做到:

  (1)准确(切合题意不偏离)

  (2)正确(思想进步不反动,感情健康不庸俗)

  (3)明确(观点鲜明不含混)

  (4)集中(主题单一不分散)

  (5)深刻(穿透题目,深入本质)

  (6)新颖(发散创新,不落俗套)

  “联系社会现实,结合自身感受”

  话题作文后面总要跟一句“联系社会现实,结合自身感受”,这就是告诉我们审题与立

  意是有先后的。现在我们可以用“观照法”来分析怎样的立意才是最佳的。观照,即用话题的 指向来思考社会.体察生活。我们要根据话题的指向.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予于褒扬、针砭,这样的立意,才是命题者真正要我们写作的内容,才有 -27-

  深度,才是最佳的。

  练习:读寓言诗《树叶和树根》,写出你认为的最佳立意。

  3、为作文定出“新颖点”

  立意要创新,就要与众人的思维不一样:或反弹琵琶,或发散思维。要强调的是“反弹”的内容要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社会公德和众人共识,如果言过其实,或辞不达意或硬“弹”,那就不如不“弹”。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弹”出新意,不是要“弹”离谱。

  练习:为寓言故事《枭逢鸠》进行审题立意。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徒,犹恶子之声。”

  二、文本导读

  阅读“走进现场”对文中出现的观点知识分子用自己的学识为国争光。日本商人对中国人的敌意。大华衬衫厂维护了民族尊严。④大华衬衫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关键时刻懂得依靠专家、依靠科学研究。⑤唐觉教授何必“旧事重提”。⑥尊重知识,尊重科学。⑦科技史第一生产力。进行审视,哪些观点是正确的?哪些观点是不全面的或是错误的?

  三、活动体验.

  1、对“透过现象发现本质”中的两则新闻报道,你的观点是什么?

  2、读“推敲琢磨关键语句”中的材料作文,回答,这位老师问什么“叹息”?他“叹息”什么?

【树叶和树作文】相关文章:

树叶和树作文3篇07-20

树叶和树作文三篇06-28

树叶和树作文8篇07-08

树叶和树作文四篇06-23

精选树叶和树作文九篇04-18

【精选】树叶和树作文四篇11-28

树叶和树作文(精选30篇)09-27

树叶和树作文7篇07-31

精选树叶和树作文三篇12-31

精选树叶和树作文4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