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的作文

时间:2024-12-19 10:45:07 我要投稿

【热】与书的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书的作文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与书的作文

与书的作文 篇1

  我最喜欢翻开书卷的墨香味

  在清闲的午后,在落日的黄昏,一杯清茶,一缕书香。看亲情如灯,悄无声息地照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落,直至我们潸然泪下;品人生似棋,在无常生活中抱着一颗平常心,在平凡事中感悟蕴藏的深情。这些美丽的方块字啊,在我的心中留下了多么美好的回忆啊!

  我喜欢看的书很多,比如:小说、散文、童话、报告文学、诗歌、漫画,都是我的挚爱。看童话可以让我在梦幻的世界里取得欢笑;读小说,让我在曲折的心路上行走;品散文,让我在事情画意中的天空遨游;让我放松心情的书也只有漫画了,从中也可以学到很好的知识。在书的芳香中,我成长着。

  而我最爱看的',是梅子涵的作品。我喜欢他那种轻松幽默的笔调,好像与你聊天似的。他能把身边的小事,描画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那本《女儿的故事》,让我松了一口气能读三四遍,每一次都看得哈哈大笑,好像在我面前的已经不是一本书了,而是一个能把故事讲得栩栩如生的人。《女儿的故事》虽然没有揭示什么让人深刻的道理和含义,但是作者那轻快的口语化的描述,使我的思想也跟着流动起来了。

  我天生就爱吃水果,你们可能问这跟书有什么关联吧?因为我喜欢把书和水果联系起来,所以每次读起书来就像在吃水果,可美了!书是苹果,每一遍品读书中的词句,就都有了新的感悟,犹如每咬一口苹果,都有香甜的果汁流进嘴里;书也是西瓜,在心烦气躁时,读一本书,心也就平静下来了,仿佛酷热季节的夏天里吃一些冰动了的水果,那感觉真爽啊!全身的身心也得到了满足感;书是菠萝,初读也许可能会不理解,如果静心品心,也就自然开朗了,犹如原本带有刺舌感的菠萝,经过拨开和剖解,然后经过甜水浸泡后便蒜甜可口。

  书是街灯,读的书多了,心中的路也就宽阔明亮起来;书是路牌,在你迷茫时指引方向,为你解开一切答案;书是旅馆,任你在这里放松心情,聆听世界的足音,追寻生命的真谛,实现跨时代的真真的领导者。书虽不会说话,但却无时无刻不在你的成长中关照这你,在你心灵中陪你对话;书不会行走,却时时刻刻催促着你的思索。

  聪明是灯,读书是油,要想灯亮,必须加油!

与书的作文 篇2

  从我成长记事开始,我便拥有了属于我自己的图书,从一年级的图画书到了五年级的小说,丰富我的知识。

  我看过很多很多的书。有萧红写过的,《呼兰河传》。它是一部充满童心的书,她用她浑重又轻盈的文笔,在我们眼前塑造了那个不朽的时代,用她的生命点缀出属于那个年代所有的色彩,那是她的童年,是她那看似平凡似乎又不平凡的生活,照就了这个巅峰之作。矛盾生前曾用他那独特的标准品味《呼兰河传》:“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是啊,谁看了《呼兰河传》后不会被感动呢?那竟境,那语言,是别人所达不到的`,使它在中国文学史上鹤立鸡群,并且不输任何年代。可角落的那本《穿堂风》却让我受益匪浅。它讲述了一个男孩橡树,因为父亲是小偷,所以,众人丢了东西后,总是先想到他,孩子们也不愿跟他玩,他每天都孤零零的,别的孩子可以享受穿堂风,他却不能,还得忍受大家排挤的目光,最终,他运用自己的方法,让人们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是啊!一个人无论是多么地受人排挤,但是,只要像橡树一样,胆于用自己的方法让别人重新认识自己,这难道不是这篇小说的极终体现?这也不是生活中一些人的成长经历吗?打败拦着你的挫折,你就先进了一步,成功了一步。生活中的挫折有非常多,有一个女孩,她既不埋怨自己命运不公,也不抱怨自己为什么会发这高烧,而是静静地,慢慢地将自己的命运写成一篇篇小溪流水似地文章来。这个人 就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女主人公海伦·凯勒,她以她那不平常的人生去想象去思考自己假如拥有三天光明会干什么样的事,那是多少强烈地渴望啊!一个残疾人都能活出自己的人生色彩,我们这些健全的人还能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地学习呢?海伦·凯勒不正是想告诉我们这个人生的道理吗?

  书是我成长中的伴侣,它将会带着我们一步一步地去走向那遥远的成功,会永远,永远……

与书的作文 篇3

  说起知书与达理,我认为有这样一个关系:知书的人不一定达理;达理的人一定知书。

  学生时代正是看书的黄金时期。有的学生看了许多书,往往是“只知外表不懂内涵”,过分追求语言的华丽而思想内容空洞的书不会使人进步。当然看这些书的人也不会“达理”。常常在生活中“我行我素”。

  另一些人从亲朋好友处得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他们把这些付之于行动了。当这些人看书时,会看到书里有他们的“影子”,他们的思想也渐渐升华,心灵也变得净化。

  当前的应试教育使一些学生喘不过气来,尤其是中、高考对学生犹如“两座大山”般压在学生身上。毕业班的学生尤其有这种感受:一本本的习题书,一张张的习题卷,已使人心力交瘁,何况这种情况正渐渐向非毕业班蔓延。在这样的形势下,有必要谈“知书与达理”的关系吗?再谈也是无济于事呀!

  我们没有能力去回避中高考,我们也知道学习是“苦海无涯”的,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发现在细微处也体现了能使我们“达理”的东西呢?

  学习不能太功利,在语文的课本中有许多值得回味的文章,其中蕴含着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比如林觉民的《与妻书》,在当时的战争背景下,林觉民与他妻子之间的爱情,林觉民诉爱妻之情在信中具有充分体现。我们学习课文的目的就是汲取精神。像林觉民临死之前还如此惦记着妻子,还不让人感动吗?而感恩之心是我们每个人所必备的。

  所以,“知书”的过程中可以达到“达理”的效果。即便是抱着功利的心态也如此。

  现在有这样的一种状况:一些“知书”的人却做出一些违背道德的事,而且自己还未意识到这一点。今年夏天,上海正在大力整顿行人闯红灯这一陋习时,一位拥有大学文凭的`女士竟然在犯错的前提下暴力抗法,最终她受到了刑事拘留的处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在一生中必须阅读书籍。如何将书中的精神真正地体现在生活中是一个很难做到的事情。我们有时候会想:就犯这一次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一次犹豫也就算了,但是两次、三次、四次……长久下来就形成思维的定式,自然就会犯错。

  知书与达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其本质学到手,那就达到了读书的目的了!

【与书的作文】相关文章:

书缘作文-书作文01-25

书_关于书的作文02-15

与书邂逅作文 - 体裁书作文01-25

雅书与俗书作文04-17

书的作文(精选)12-04

与书的作文[经典]12-05

与书的作文(精选)04-15

还书的作文01-19

书的作文03-03

与书的作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