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作文4篇(优选)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书的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书的作文 篇1
周五下午,我带着我喜欢的课外书——《中国神话故事》兴高采烈地奔向兴趣班的教室。到了教室,我发现吴老师还没有来,于是坐在座位上安安静静地看起书来。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我连忙把课外书放进了课桌。吴老师从容地走进教室,只见她张了张嘴,却又停住了,眼睛看着靠窗的'那个角落,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我们顺着吴老师看的方向望去,原来是梁慧茵还在看课外书呢。
吴老师踮起脚尖往她的位置上望了望,用手指着梁慧茵并高声喊道:“慧茵,你还在看书是吗?既然你这么爱看书,就把整本书从头到尾抄一遍吧!不止她一个人要受罚,全班同学都要受罚。”吴老师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我们都被惊住了,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成了一个“○”型。我心里开始埋怨:都怪梁慧茵,上课了还看什么课外书,如果不是因为她,我们就不用被罚抄书了。
这时,有个同学小声嘀咕:“我没有带课外书。”吴老师板起脸说:“没有带书的同学就抄语文课文。”当时的我脑袋里一片空白,眼前一片漆黑。如果真让我们抄书,那厚厚的一本书我们要抄到哪年哪月才能抄完呀!再看看梁慧茵,她害怕得大哭起来。
没想到,吴老师突然“扑哧”一声笑了:“慧茵,别哭了,老师只是想让你们写一篇心理活动的作文而已。哈哈……”聽了吴老师这句话,我们都松了一口气。“讨厌”的吴老师把我们吓坏了,还好是虚惊一场。
“抄书”事件给我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书的作文 篇2
一本书,一杯茶,一杯酒便可以让我品尝出这世界、人生和生命的味道。
唯书有色,艳比西子;唯书有华,秀于百卉;唯书有味,百态人生。书的味道,非清非淡非香非醇,它更酷似一种“老师”般的味道,或警醒你或教育你。赏书,不可与之戏闹,需淡泊明净,需抛世事浮沉,方才体味得到这浓郁的味道。深奥的玄机,书中品尝不出来,唯一可以尝到的是这世界。你了解这世界多少,取决于你把书的味道尝到了什么亦或是否尝到了这书的味道。
一谈茶之纷纭,且非书之好尝。初说茶之苦若生命,再说茶似清淡人生。那么,这品茶真的就如古圣和今贤的那种品茶吗?他们能尝出茶的什么味道?不过固有的东西罢了。品味人生就如同品味一杯浓茶,要感受的不仅是那苦尽甘来的味道,也不是事后云淡风轻般的味道。如何呢?高之尚者,有才气的`人,把茶当做自己,每一次喝茶或是抿茶就像是自己正遭受人生中数不胜数的磨难或是其他经历。尝到甘甜不行,尝到清淡也不行,需将其尝到无味如水一般才算作是真正才到了茶的味道。
尘封在地下千年的酒,或许比不上清茶带来的舒适,但它更能体现生命的历程,不会如清茶般舒适。现实的漩涡让人们借酒消愁或是举酒而欢,所能尝到的仅仅是酒精乙醇的味道而非属酒。懂得善待生命的人不一定能尝到酒中的美味,但能尝到酒中美味的人,他的生命一定漫长而又精彩。人生同生命不一样,人生是经历而生命是过程,品茶品到无味人生也就圆满;品酒品到其中的美味,生命才显其真正的价值。生命的每一个足迹都是浊酒的一次次沉淀,体现生命得其千年陈酒,这道理自在其中。
无论是书、茶亦或陈酒,虽本身具有一定独特的味道,但要悟其实质,非得花一定时间才行。
每一本有味道的书都如同一杯拥有酒之香气的浓茶,翻着翻着,香味散了,茶淡了,书也看完了。
每一杯有味道的茶都如同一坛拥有书之香气的陈酒,抿着抿着,香味散了,酒坛空了,茶也喝完了。
每一坛有味道的陈酒都如同一本拥有茶之香气的古书,喝着喝着,香味散了,书翻完了,酒也没了。
散了,淡了,不多,这点味道足够了。
书的作文 篇3
看书,可以说是我最喜欢做的事了,一拿起书,就放不下来。为了一口气把书看完,我经常把书压在作业本下面,边做边偷偷地瞄上几眼。大人说做事要专心致志,我却觉得我十分了不起,可以一心两用。但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
那一天,我在看一本小说。正看到要紧处,妈妈却说弹琴的时间到了,让我去弹琴。我只好把书放在客厅,去书房弹琴了。由于心里记挂着没看完的书,那些优美的曲子变得难听了。没过多久,我就坚持不住了,满脑子都在猜想故事的结局。终于,我实在忍不住了,趁妈妈去倒垃圾的当儿,把书拿了出来。刚回到书房,妈妈就回来了。我灵机一动,我能边看书,边做作业,何不试着一边练琴,一边看书呢?于是我把书放在谱架上,一边看,一边弹起了一首已练得炉火纯青的曲子。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曲子被我弹得支离破碎,而书也是看了后面,忘了前边,不知在看什么。这是,妈妈也觉得不对劲,走了过来。我见状,急忙把书藏在琴凳里,还装作在琴凳里找东西,骗过了妈妈,却弄的我胆战心惊,不敢再看,专心练起琴来。
这件事,让我领悟到,做事情确实不能三心二意,为了能多看书,我应该认真地用最快的速度把应该做好的事做完,然后再光明正大地把书看个够。
书的作文 篇4
味道是一种审美,是一种格调,是一种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种味道,而我喜欢那种脍炙人口、令人流连忘返的味道。
翻开书,迎来的是古朴大气,博大精深的文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给人一种神秘、缥缈的感觉。
读书让我知道中国经受过多少挫折起伏:从原始早期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民主社会;虽历经千辛万苦,一路坎坷,终于寻得符合国情的正确道路。书记载了苦尽甘来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
读书让我收获到柳宗元曾在《敌戒》中写到: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寒,而不知方利之大。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迤迤乃亡,敌存而俱,敌去而舞。敌存灭祸,敌去招过。充分的阐述了敌人对自身的重要性、决定性。
史书记载了项羽当时面对四面楚歌仍不肯过江东,在江边自刎的'场景,临死前豪言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且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就这样壮烈忧伤地结束了西楚霸王辉煌的一生。
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令人忍俊不禁;《童年》中天真,善良以及世态炎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靠着钢铁般的意志奉献了他的一世。都让我为之触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厌恶世俗官场污秽,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淡泊名利的精神,以及在南山那块空旷土里中耕种的自得其乐,忘乎所已,过着心中世外桃源的生活。
每一篇文章都能品出不一样的味道,能道出人生六苦。享受不一样的滋味。崔颢的《黄鹤楼》、中国的历史进程、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男子气概、陶渊明的自得其乐……哪一个不能牵起人的七情六欲?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这就是书的味道。
【书的作文】相关文章:
书缘作文-书作文01-25
书_关于书的作文02-15
与书邂逅作文 - 体裁书作文01-25
雅书与俗书作文04-17
书的作文(精选)12-04
与书的作文[经典]12-05
与书的作文(精选)04-15
还书的作文01-19
书的作文03-03
与书的作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