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的作文【优秀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世界遗产的作文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世界遗产的作文 篇1
长城是中国以及世界上的奇迹,是古代人民的汗水和心血。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自西周开始,修筑长城已有20xx多年,它分布在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长为21196.18千米。你以为长城只是一座孤单的城吗?不不不,它的主体可是同大量城、障、亭、标相结合的呢,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恒。自西周开始的首都(今陕西)流传着一个故事,烽火戏诸侯也是由此而来。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长城就起了重大作用,只是当时长城的长度很短,秦打败六国统一天下时,秦始皇就开始继续修筑长城,使它有万里长城之称。提到修筑长城,大家肯定想到了一个凄惨又美好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主要讲的`就是孟姜女这个美丽、年轻的女子寻找修筑长城的丈夫,这个故事里表达了当时修筑长城的那些人民,付出了自己的汗水、心血甚至是生命才有了我们今天眼前的那座雄伟壮观的奇迹。1961面3月4日,长城终于在这一天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的作文 篇2
西递古村,悠悠古镇,呈现着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去年暑假,我参加了爸爸商会组织的“追根溯源觅乡音”活动。游走在现实与历史、繁华与古朴之中,我认识了西递,领略了西递文化。
“西递”坐落在安徽黟县东南部,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这里有着朴素淡雅的人居环境和深远的历史文化传承。
西递古村历史悠久。西递村从北宋年间就存在了,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驿站而得名。这里所有的古建筑都为木结构,各种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徽派三雕上的花纹精细到仿佛只要一捏就会断,线条优美的让人不忍去触碰,历经千年,它们依然流畅圆润。
西递古人充满智慧。西递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沿着青石板路走向古村深处,你会发现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灰墙黛瓦的五叠式马头墙,游走其间,仿佛进入了一副韵味有致、朴素淡雅水墨画。庭院曲折悠远,颇让人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慨。当时正是酷暑七月,我却一点没有闷热感,是开了空调了吗?环顾四周,连个空调的影子都没有。导游告诉我:“古代没空调、电扇,西递人都是通过房屋的巧妙建造和水循环系统来保持屋内冬暖夏凉的。”听完,我不由得暗暗佩服起古人的智慧。
西递文化孝为先。西递还有古徽州代表性的建筑祠堂。“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西递村胡姓集居,跨入胡氏祠堂,一副对联映入眼帘。千百年来,西递人一直把“孝”列为人伦之首。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变幻,屹立的祠堂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西递的建筑美、环境美,更多的是西递人的勤劳智慧和悠悠的.历史文化传承。
悠悠西递,是我的根、是我的源么?尽管在这里我没有觅到乡音,但我希望这里就是我的根、就是我的源。
世界遗产的作文 篇3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占地面积约290公项,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约220公项)。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座古建筑,面积约70000㎡,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约3000间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为代表性建筑,古树名木约1600余株。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是中国名地建筑风格的精华,东部的宫殿和内廷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南部的湖泊是典型的西湖风格;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北部的苏州街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颐和园最著名的景点当数长廊了、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仓湖,长约700米,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游廊,长廊分成273同,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说这条长廊是龙,实在是形象极了。一条气势雄伟的长龙盘旋在了我们眼前,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条曲折蜿蜒的长廊,这长廊古香古色,很是好看。一阵风吹过,我好像听见了龙的怒吼声;一束阳光照过,我好像看见龙在展示它的'绝技神龙摆尾。
清漪园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重建,改称为颐和园,用作消夏游乐地。1900年颐和园又不幸遭到八国联军”的破坏,1902年大体修复。之后,颐和园又多次遭毁坏,多次被修复它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见证了它所在时期下中国的成长。
颐和园是劳动人民与智慧的结晶,也是每个中国人的荣耀和骄傲!身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努力学习,成为中国的骄傲!
世界遗产的作文 篇4
我国的世界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秦始皇为了造这个陵,征集70万个工匠,大约造了38年。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是1974年发现的,当时的'村民打井时意外发现了一号坑。1976年通过钻探,又发现了二号和三号坑。1980年发现了秦陵铜马车,一些零件为金银饰品,至今,铜马车上的门,窗都能开闭自如,体现出当时工匠真是特别的强。
一号坑在为东西方向,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东侧有长廊,这个坑以车兵为主。
二号坑长124米,宽98米,面基约6000平方米。
三号坑,位于南北方向,宽21米,长25米,成凹型,面积520米。
这就是我国伟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世界遗产的作文】相关文章:
世界遗产作文【精选】07-12
[经典]世界遗产的作文12-31
世界遗产作文(经典)11-04
世界遗产作文08-16
世界遗产的作文(经典)04-08
世界遗产作文【精选】11-28
[精选]世界遗产作文11-29
[精选]世界遗产作文08-22
世界遗产的作文08-27
(经典)世界遗产作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