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生活作文

时间:2025-07-08 17:56:43 晓映 生活 我要投稿

旧生活作文(精选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旧生活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旧生活作文(精选6篇)

  旧生活作文 1

  真是个晴朗的一天,石头想。

  接着,石头开始了他的“旅行”计划。从山上跳到山下,从山下跳到河边,从河边越到河的另一边,从......终于,他到达了停靠站——海边。但已经是黄昏了。

  “享受美食的时间到了!”石头喃喃道。打开包裹,里面有很多石头爱吃的东西。“生活真是美妙啊!”

  一觉过后,另一天的生活又开始了。但海边来了一些人,好像是来玩的。石头正准备绕道而行,一个人把石头拾了起来。“放开我,你个笨蛋。”但他的声音实在太小了,人们根本听不到。于是,他被狠狠地甩了出去。但距离不是很远。他边撕心裂肺地喊着:“我的'美食,你给我回来。”一边气愤地说:“连这种玩法都不会玩,你out了!”一条大鱼游了过来,张着嘴冲石头游来,石头毫无防备,被吞进了鱼肚子,便昏了过去。

  再次醒来时,周围一片血红,让石头感到刺眼。哭道:“阎王爷,我生前没做坏事呀,给我封个一官半职就不用了,能保我衣食无忧就ok了!”哭了半天,也没有回应。他张开了眼,眼前的一切让他惊呆了:电视、电脑,应有尽有。他叹道:“我太有福了,生活真美好。”一个人将石头拿起,不小心掉到了地上,石头的外衣被摔坏,说:“你也不小心一点!死鬼!万一被哪个美女看见了多没面子呀!”那个人重新拿起石头,惊叫道:“玉石!”石头一瞅,原来自己的身上是翠绿色的!那人先把石头“洗个澡”。然后拿去拍卖了。石头最终以很贵的价格被买,并且被供了起来。石头,不,应该是玉石。

  玉石从此便享了清福。后事暂且不说,唯一明确的是:生活从此便很美好了。玉石说:“让那个我们的旧生活成为回忆吧!”

  旧生活作文 2

  外婆家的阁楼总弥漫着一股樟木箱的味道。暑假翻开积灰的木箱时,蓝布衫上的盘扣 “叮咚” 滚落,像把我拽回二十年前的夏日。

  那时外婆总坐在葡萄架下纳鞋底,竹椅 “吱呀” 的声响和着蝉鸣,是整个午后的背景音。我趴在她膝头数顶针上的`光斑,看她把棉线在舌尖抿湿,穿过针眼时,银白的线在阳光下划出细亮的弧线。“这针脚要密,才经穿。” 她的手指布满老茧,却比谁都灵巧,鞋底上的菊花图案,一片花瓣要绕七八个圈。

  傍晚收衣服时,竹竿碰撞着发出清脆的响。母亲会把晒得蓬松的被单披在我身上,阳光的味道混着皂角香,像跌进云朵里。晚饭在天井里吃,白瓷碗盛着丝瓜汤,凉椅并排摆着,邻居张奶奶端来一碟腌菜,两家的煤油灯在暮色里轻轻摇晃。

  最难忘是停电的夜晚,外公点燃马灯挂在房梁上。橙黄的光把人影投在土墙上,像皮影戏。外婆教我念 “月光光,照厅堂”,蚊子在灯影里飞成小黑点,外公摇着蒲扇讲他年轻时的事,马灯的玻璃罩上凝着层薄水汽,把他的声音也泡得温温的。

  如今葡萄架早被钢筋棚取代,纳鞋底的线团换成了超市买的运动鞋,可每次摸到樟木箱里的蓝布衫,指尖还能触到当年的温度。那些慢下来的时光,藏在针脚里、蝉鸣里、马灯的光晕里,成了心里最柔软的褶皱。

  旧生活作文 3

  巷口的修鞋摊还支在老槐树下,王师傅的铁皮工具箱上,铜锁已经磨得发亮。每次路过都忍不住停下,看他把断了的鞋带穿过铁钩,“咔嗒” 一声铆紧,像在修补一段旧时光。

  十年前这条巷弄还是另一番模样。清晨被豆浆摊的梆子声敲醒,油条在油锅里 “滋啦” 冒泡,蒸腾的白气裹着芝麻香,漫过青石板路。杂货店的木门是两块对开的板,拉开时 “哗啦啦” 响,老板娘趴在玻璃柜上打盹,柜里的水果糖用玻璃纸包着,阳光照进来,红的绿的像小灯笼。

  放学路上总缠着母亲买棉花糖,老师傅脚踩踏板,机器 “嗡嗡” 转着,白糖变成蓬松的云,他用竹棍一卷,递过来时还沾着我的鼻尖。那时没有智能手机,孩子们聚在巷尾跳皮筋,橡皮筋在夕阳里弹起金色的弧,“马兰开花二十一” 的童谣,比现在的流行歌更耐听。

  王师傅的修鞋机还在 “哒哒” 作响,他给皮鞋钉掌时,锤子敲在铁砧上的'声音,和远处工地的轰鸣奇妙地交织。我看着他把磨平的鞋底换下来,新的橡胶底钉上去,像给旧时光缝补伤口。“现在年轻人都买新鞋喽。” 他擦着铜锁笑,掌纹里还嵌着经年的鞋油。

  巷口的豆浆摊变成了奶茶店,可每次闻到修鞋摊的橡胶味,总想起那些被阳光晒得暖暖的下午。原来旧生活从未走远,它藏在磨损的铜锁里,藏在 “哒哒” 的机器声里,藏在我们舍不得丢掉的念想里。

  旧生活作文 4

  老座钟在客厅角落 “滴答” 走着,钟摆晃过五十年的光阴。祖父说这钟是他结婚时买的,那时的日子,连时间都走得更慢些。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冬天格外冷,祖母总在煤炉上烤红薯。铁皮炉烧得通红,红薯皮渐渐皱起,渗出蜜色的糖汁。我们围在炉边搓手,看祖父用铁钳夹起红薯,在地上磕两下,焦皮裂开的瞬间,甜香能漫半个院子。夜里睡觉前,他会往暖水袋里灌热水,布套上的补丁摞着补丁,却总能把被窝焐得暖暖的。

  那时的年过得很隆重。腊月里母亲和婶婶们在堂屋蒸馒头,蒸笼摞得比人高,白汽从木缝里钻出来,在房梁上凝成水珠,“吧嗒” 落在面粉袋上。我和堂兄偷揪面团搓小球,被母亲拍着屁股赶出去,却在院子里捡到晒着的腊鱼,偷偷掰一块嚼,咸香里带着阳光的味道。

  大年初一穿新布鞋,鞋头绣着笨拙的小花,是祖母熬了几夜纳的。我们踩着雪去拜年,棉鞋踩在雪地上 “咯吱” 响,口袋里装着水果糖,纸剥开一半,含在嘴里舍不得咽。祠堂里的老戏台搭起来,锣鼓声震得檐角的冰棱往下掉,台下的'长条凳坐满了人,嗑瓜子的声音像春蚕食桑。

  老座钟突然 “当” 地敲了一声,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祖父正在给钟上弦,黄铜的钥匙插进孔里,转起来 “沙沙” 响。“这钟比你爸岁数都大。” 他笑着说,眼角的皱纹里,还盛着当年的月光。

  原来旧生活不是褪色的老照片,它是煤炉里跳动的火苗,是蒸笼里漫出的白汽,是老座钟每一声沉稳的滴答,在记忆里永远温热。

  旧生活作文 5

  供销社的玻璃柜台蒙着层灰,柜台上的算盘珠子却依然油亮。李叔说这算盘打了四十年,算过布票、粮票,也算过那些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日子。

  七十年代末,买东西要凭票。母亲攥着布票去扯花布,柜台太高,我扒着木沿踮脚看,售货员用竹尺量布,“嗤啦” 一声撕开,蓝底白花的棉布卷成筒,裹着母亲半个月的期待。父亲的自行车是 “永久” 牌的,车把上总挂着网兜,里面装着打酱油的玻璃瓶,瓶塞用橡皮膏缠着,晃起来 “咣当” 响。

  傍晚的粮站总排着长队,麻袋堆成小山,空气里飘着米香和麦麸的'味道。我数着父亲背上的粮本编号,看他把粮票递给开票员,铁秤砣 “哐当” 落在秤盘上,大米从漏斗漏进布袋,扬起细碎的白尘。回家的路上,父亲推着车,我坐在后座,车轮碾过石子路,“咯噔咯噔” 像在唱歌。

  李叔现在用计算器算账,手指在键盘上飞快跳跃,可算盘还摆在柜角,红漆的框子褪成了浅褐色。“以前算账全靠它,错一个珠子都得重来。” 他给我演示 “三下五除二”,珠子碰撞的脆响,比计算器的电子音更有分量。墙角堆着些旧粮票,泛黄的纸片上印着收割机图案,像封存着一整个时代的烟火气。

  超市的自动收银机 “滴滴” 作响,可每次路过供销社,总想起粮站的米香。那些凭票过日子的时光,虽然清苦,却藏着踏实的温暖 —— 布票里的期盼,粮票里的安稳,还有算盘珠子里,一点点攒起来的幸福。

  旧生活作文 6

  阁楼的木箱里藏着台旧收音机,黑塑料外壳裂了道缝,旋钮转起来 “沙沙” 响。这是父亲少年时的宝贝,那时的快乐,简单得像收音机里的歌。

  八十年代的夏夜,邻居们搬着竹床到晒谷场乘凉。父亲把收音机放在竹凳上,拧到戏曲频道,“咿咿呀呀” 的唱腔在麦垛间流淌。大人们摇着蒲扇聊天,说今年的收成,说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学,萤火虫在黑暗里飞,像会发光的`星星。我躺在竹床上数星星,收音机突然 “刺啦” 一声跳台,冒出段欢快的快板,惹得大家都笑起来。

  那时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祖父用梧桐木削陀螺,涂上红漆,鞭子一抽,在晒谷场转得飞快,木轴 “嗡嗡” 响。母亲把碎布拼起来,缝成沙包,针脚歪歪扭扭,却足够我们玩一下午。放学路上捡根细竹,绑上母亲缝衣服的线,就是钓鱼竿,蹲在池塘边能耗到太阳落山,钓不上鱼也不气馁,看蜻蜓停在竿尖就很开心。

  收音机现在还能响,只是信号时好时坏。父亲偶尔会打开它,调到模糊的频道,听里面断断续续的歌声。“以前全村就这一台收音机。” 他摩挲着裂开的外壳,阳光透过阁楼的窗,在他鬓角的白发上落了点金。

  现在的孩子有玩不完的电子玩具,可我总想起晒谷场的夏夜,想起木陀螺转动的 “嗡嗡” 声,想起收音机里跳台时的 “刺啦” 声。那些简单的快乐,像收音机里的老歌,过了这么多年,依然在心里轻轻唱着。

【旧生活作文】相关文章:

旧鞋子的新生活作文04-11

旧鞋子的新生活作文(精选18篇)12-26

爷爷与旧鞋作文12-30

父亲的旧裤子05-06

旧照片的作文300字03-07

时光记得旧容颜作文05-13

旧照片的故事小学作文(精选34篇)04-24

一张旧照片叙事作文12-20

一张旧照片看图作文11-30

旧照片作文300字(精选34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