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大祭作文 推荐度:
- 清明节英语作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实用的清明作文4篇(精)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作文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作文 篇1
今天,清明。
早晨5点多,祭奠的鞭炮就响起来了。
我和父亲、母亲随即起来,我带好昨晚剪好的纸钱和给奶奶的贡品(妈妈和姑姑昨天已经烧过纸钱了),叔叔和爸爸拿着铁锹,迎着料峭的春风,我们三人一起向公墓走去。
墓地里,已有很多庄里来祭奠的人,分散在一大片荒冢的各个点上。烧纸钱的,往坟头培新土的,还有的在添坟完毕后,在坟头放一挂鞭,告诉先人一声。整个墓地,笼罩在浓厚的悲哀气氛中。没有人像办丧事时的`大哭,但,不时能听到低声的呜咽。
来到奶奶坟头前,在墓碑前摆好贡品,然后给奶奶鞠躬,心理默念:“奶奶,孙女来看你了。”想着,心理酸酸的。
转到坟墓的西北角,用树枝画个圈(西北角留个口儿),掏出新的火柴把纸钱点着:“奶奶,孙女给您送钱来了。您好好收起来吧。”在摇曳的火光中,我看到了慈祥的奶奶。奶奶,孙女想您啊!19年了,您和爷爷在那边过得好吗?
……
奶奶,爸爸和叔叔——您的儿子——在给您“修房”,您看,他们修得多认真啊!他们神色凝重,一锹一锹从坟空间挖起新土,使劲向坟头扬去,再拍一拍,拍实,再挖。奶奶,您看,他们的头发都花白了,背都驮了,爸爸72岁,叔叔68岁,您的儿子也老了……看着爸爸、叔叔虔诚为奶奶添坟的样子,我泪眼,婆娑……
我从爸爸手中拿过铁锹,使劲挖起来……奶奶,您是我童年最珍贵的记忆,我是您最最喜欢的人……奶奶,想你啊……
坟填好了,我们爷仨不约而同地站在坟前静静地立着,谁也不说话……好久……
鞭炮声声中,我们离开了公墓。路上,还有很多正向公墓走来的人,陆陆续续。
清明节,一年一度,这是活着的人向去世的人寄托哀思的最佳时节。坟墓内外,阴阳两隔, 公墓外每个人都在认真、虔诚地祭奠,先人地下有知,在底下也该安息了吧?因为,这,是我们心灵间的清明。
清明作文 篇2
梅港位于余干东南部,是西汉大将梅鋗故乡和明理学家胡居仁墓葬地。清明时节,从县城驱车30公里,博友陆小锋热心作陪,同博友周锋荣、江锦灵在梅港作踏春吊古之游。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小雨中,我们一行来到位于梅港乡古街边的西汉大将梅鋗英灵安葬之所——应天寺。
梅鋗是越王后裔,越国灭亡之后,越王后裔中的一支散居古干越一带,更姓为梅。梅鋗出生在梅港村,据载,他“虎背熊腰,魁梧英俊,臂力过人”。秦统一天下时,梅鋗率人马,跟随当时的越王至南海(今广东一带),居台岭(今南雄市梅岭一带),筑城浈水上,“奉王居之”,拥兵据守,当地百姓称“梅鋗城”。 梅鋗这批越人在台岭休养生息,艰苦创业,屯粮练兵,称雄一方。他们带来的吴越文化、生产技术等,对岭南的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反秦起义爆发后,梅鋗决定率领部队前去番邑投奔同乡吴芮。吴芮派梅鋗率百越兵前往南阳,与沛公刘邦合兵一处,直取咸阳,梅鋗率领的这支队伍在战斗起了重要作用,所以破秦后项羽论功行赏,吴芮被封为长沙王,梅鋗被封十万户侯。刘邦统一天下后,梅鋗又被封为“台侯”。 公元前196年,梅鋗去世。梅鋗部属及其家人历时数月,才把他的灵柩运回到故乡梅港。几百年后,世人为了纪念这位一代英雄,在他墓地建造了一座应天寺,塑像供奉。
据载,应天寺建成于南朝宋孝建(454—456)年间,迄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寺依山而建,前后两进,下低上高。因无重要佛事活动,寺大门紧闭,只开侧门。进得院来,当中是五级宝塔香炉,塔檐六角,云龙吐珠,每层两侧各一铜质銮铃。山风吹过,泠泠作鸣。据记载,旧时,应天寺前殿正中供樟木雕成2米多高梅鋗塑像,两旁6小将,隔壁与梅将军相背而立3尊弥陀佛,大佛两旁是八大金则;后殿为观音堂,两旁是十八罗汉。但岁月沧桑,又近信江,洪水侵袭,寺庙屡经重修,如今于前殿中央,却只见弥陀大佛。20xx多年前西汉大将、留于我笔端心中梦里的家乡英雄、曾被当地人称为“梅王”的梅鋗呢?
在右侧小殿,我们总算找到了这座寺庙的真正主人。小殿内有两尊塑像,右侧真人身高、黄脸黑髯、红色披风、金色战袍、气宇轩昂、仗剑肃立者,非梅将军莫属了!左侧塑像高约一米,捧剑坐立,表情恭敬,应该是梅将军随从吧。史载,这位秦汉之际征战沙场、叱咤风云的梅将军封侯之后,“食台以南诸邑”,但实无封地,因为当时台岭以南已为南越王赵佗所据。故唐代罗隐有诗言:“十万梅鋗空寸土,三分孙策竟荒丘。”而今,穿越20xx多年的时空,原本寺庙的灵主,更只能落寞的侧身于偏殿,承受着凡夫俗子的冷遇。着实为梅将军抱打不平!
离开应天寺时,寺庙老居士给我们讲起了“梅王省亲误杀爱子”的故事。据传梅鋗先在番邑东湖练兵,后率军居台岭,在外转战16载,有一次终于乘船回到家乡。眼看快到梅港,不料突遇一个15岁左右的少年在岸边手持弹弓将其帆索打断,所乘大船只得临时靠岸。性情暴烈的梅鋗跳下船,一把夺过少年手中弹弓,一弹弓就将少年射死。回家之后,从妻子口中得知,自己当年离开之时,妻子已有身孕,如今儿子已有15岁。他喜出望外,忙让妻子把儿子叫出来相认,妻子说儿子去河边玩弹弓至今未回。梅鋗大惊,问明儿子特征,方知自己误杀爱子,悔恨不已。此后梅鋗从不滥杀,得到百姓拥戴。
老居士还领我们去看了附近的梅港古街,以及信江边的古码头。断瓦残垣、芳草萋萋,窄窄的古街在信江岸边延伸,2米来宽的麻石板坑坑洼洼,留下岁月深深浅浅的印记。古码头边上,用来系船的铁环让人隐约窥见当年码头的繁忙,而如今只有江流无声。陆兄指着远处一个古老的埠头说,那叫“太子埠”。当年“梅王”爱子就是在这里用神弓弹断帆索的吗?虎父无犬子,可惜虎子竟让虎父枉杀,真令人痛惜不已。当地百姓给这里取名“太子埠”,也许是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位少年英杰,表达惋惜之情吧!杀子悲剧似乎预示了将来,20xx多年过去了,当地梅氏越来越少,据老居士说,当地最后一个梅氏女于30多年前去世,周边再无梅姓。
午饭后,沿昌景公路继续前行约4公里,继续我们的吊古之旅。我们来到一个叫大山底村的地方,在当地一位周教师的.带领下,我们去村后明理学家胡居仁墓地拜谒。
胡居仁,号敬斋,一生以讲学授徒为业,为明代著名布衣理学家。据载,胡居仁幼时非常聪敏,有大志,喜读书,时人谓之“神童”。 及长,博览群书,左传公羊、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辞等,无不涉猎。他“醇正笃实,饱读儒家经典,尤致力于程朱理学,过于其师”。后四处游学访贤,与当时许多有名学者交游,探讨学术。曾会讲于弋阳圭峰、余干之应天寺,开明代会讲之先河。他的学术思想不落窠臼,丰富和发展了程朱理学,自成一体。后建屋讲学于余干梅溪山中,先后创办南谷、礼吾、碧峰等书院,逐渐形成了一个全国闻名的学派——“余干之学”。期间两次到全国闻名的白鹿洞书院掌教,并制订学院学规。据文献,明代理学大家有15人,其中就包括胡居仁与同时期另一位余干人张吉,在当时为余干赢得“人文之盛甲江南”的美誉。
成化二十年,即1484年,胡居仁去世,终年51岁。他一生清贫,死后只留下一女,家徒四壁,然而他的学术思想却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他逝世百年之后的万历十三年(1585年),胡居仁被崇祀孔庙,并被追谥文敬。
经过村前四棵合抱古樟时,周老师告诉我们,这四棵古樟传为胡居仁死后其女亲手所栽。古代有为父母守灵三年之俗。一代贤人仙逝之后,胡氏女定是在此搭起简易灵棚,每日祭祀,并手栽樟木,寄托哀思。
踏着泥泞小路,我们爬上一座大约海拔30米的小山,周老师告诉我们,这叫狮子岭,当年理学家胡居仁就安葬在这岭之下。前面那几块田地,以前是胡家人的祖业。岭前有坳,据说当年胡居仁的灵柩就是通过岭下面的甬道推进椁中的。因为传说胡居仁死后,皇帝曾赐其18颗金头,所以曾引来盗墓的人,但由于这座岭比较大,盗墓的人没有成功。
虽然知道一代儒学先贤胡居仁埋葬于此,可要找到先贤的墓碑却很困难。不知何时起,这里已成为附近李姓村人的祖坟山。目光所至,是大大小小的墓葬,一块比一块新的墓碑,以及清明两天祭祀的香烛和花束。好不容易在乱草丛中,找到一块不起眼的墓碑,碑石陈旧剥落,上面刻有“明从祀先儒胡文敬公之墓”几个字,碑前残香零落,显然已很久无人拜祭,显得无比落寞。我们黯然伫立良久,惜乎没带来一束鲜花,献祀于先学大儒灵前。
在凄清的小雨里,我们心情有些沉重地离开了安葬明理学家敬斋公的狮子岭。山路旁,杜鹃花在热烈的盛开;那四棵古樟,在雨中显得是那么肃穆,似在向人们无言的诉说……
清明作文 篇3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可在我的记忆里没有哪一年清明节是没有下雨的,这应该不是诗中的好天气吧!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具有独特的魅力。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忘本、知恩图报的美德,人们通过这一节日,表达对先人的缅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先人,我当然也不例外。所以,我每年清明节都会赶回老家扫墓,祭拜先人。国家也挺”厚道“的,把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以致大家都有时间回老家祭祖。我相信大家都能亲身感受到回老家祭祖队伍的庞大。真如”千军万马“,携老扶幼,举家从四方赶来。只为到先人坟前一诉衷肠,慰阴阳相思之苦。其声势已胜过春节。可是,真的只是怀恋先人,叙旧情、诉衷肠吗?我看不尽其然吧!
从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我们一跃而过。中国的发展速度惊颤世界,人们的生活蒸蒸日上,奔小康之势锐不可挡。对!人们的生活宽裕了,大家富起来了。可这得归功于谁呢?国家吗?社会吗?no!这都得归功于我们的先人,是他们在天有灵,保佑着我们。才有我们的顺风顺水,平步向前。所以,我们得报恩。当然,我们还有一点点私心,我们需要更多的财富,需要更大的权利,需要更高的地位。因此,我们需要先人们继续保佑自己。我们不遗余力,从百忙之中赶回老家到祖坟前拜一拜。
当然,中华民族的孝心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在先人生前没能好好尽孝,如今日子好过了,可他们已长眠地下。这是我们的痛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弥补心中的遗憾,那就是让他们在那边过上好日子。于是我们给他们烧花不完的纸钱,让他们在那边衣食无忧,过上好日子,以尽”孝“道。
清明节延续至今,并被定为法定节假日,自有它的必然性。人们回老家祭祖也是常人之事无可厚非的,这是。可其居心何在,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我希望人们做到真正的不忘本,不要让清明节失去真正的意义所在。清明本流思亲泪,莫让欲心玷祖坟。
清明作文 篇4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又叫踏青节,也是冬至后第108天。它与寒食节有关。
在这一天,很多人选择扫墓,上巳节,插柳等活动来纪念此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画面太像我在路上遇见的情景了。虽然今年清明节并未下雨,但路的两旁都摆满了卖纸钱的小摊贩,吆喝着:“卖纸钱哦,卖纸钱。”,也摆了许多卖菊花的小摊贩,同样吆喝起来。“菊花送故人,礼轻情意重。”似乎为今天行程增添了些许情味。
伴随长时间的堵车,我们一行人终于来到赤岸镇,这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给人一种世外桃源之感,往返于其中,丛密的森林,一眼望不到头的田野,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登上山,来到祖先的墓前,到了太公、太太公墓前,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衣冠整齐,直立在墓前面。妈妈递给我几根已经燃烧起来的香,香在不时的向外冒着烟,那香味浓重,让我一闻犹如已经进入了仙境般。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都拿起香,一起为逝去的祖先们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们的'深深怀念和哀思。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冷心在风里哀号盘旋。
山尖上有许多杜鹃花,一片片的,仿佛诉说春天的到来,冬天的逝去,我们顿时高兴,上山采花去喽,花儿们随风舞动,不时放出浓郁的香气,给人带来暖意,莫非是祖先托花传信,表达着他们对后代的思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思古人,也让我们透过古人展望未来。
【清明作文】相关文章:
清明哀思作文 清明哀思作文06-02
清明的作文(经典)08-12
清明的作文[精选]08-12
清明的作文(精选)09-04
清明的作文07-07
(精选)清明的作文08-19
(经典)清明作文01-10
[精选]清明的作文02-09
(经典)清明的作文01-20
【经典】清明作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