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除上坟烧纸的陋习吧作文

时间:2024-12-18 11:54:59 维泽 清明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戒除上坟烧纸的陋习吧作文(精选10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戒除上坟烧纸的陋习吧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戒除上坟烧纸的陋习吧作文(精选10篇)

  戒除上坟烧纸的陋习吧作文 1

  在我看来,过年上坟时的烧纸和放鞭是头号陋习。现在人们一提起来上坟烧纸,我还心有余悸!

  话还得从2014年的除夕说起。那一天,我和爸爸一起到老家去给我曾祖父上坟。坟地在在老家西山坡上,那个荒草丛生,树木较多。那天,天气干燥,小北风呼呼地刮着。到了坟地,爸爸把黄色的烧纸拿出来,放到坟前的石板台前,嘀咕着:“风不大,估计点个火没啥事吧?”于是,划着火柴,点燃了烧纸。一开始还没什么事,火苗舔着黄色烧纸的边沿跳跃着。突然,风一刮,烧纸的火苗就引燃了坟堆上的.荒草。接着,火势又迅速向坟堆四周的草丛蔓延开去。爸爸一下子就慌了,从旁边折了一根树枝狠命地扑打着,但火借风势,风助火势,三四条宽宽的“火带”向不同方向蔓延,即使再怎么扑打也无济于事。

  他边扑打,边带着哭腔喊着:“这怎么办?这怎么办?”我被这情形顿时吓呆了,只顾呜呜地哭,哪里还谈得上帮助灭火?我曾经听爸爸说过,我爷爷当年在这儿上坟时,临走没把火灭干净,烧纸里的火星燃起了大火,烧了十几棵树,他在大队(现在叫“村”)里的大喇叭上做了检讨,我家还被罚了好几十斤地瓜干子。难道当年的悲剧又要重演?恰在这时,只见我们村的治保主任吴启收过来了,他扛着铁锨,在“火带”将要卷过来的地方,铲起一些土,筑起一道矮矮的“挡火墙”,又加上用铁锨拍打,很快就把火给灭了。

  谢天谢地,多亏治保主任“神兵天降”,才免除了祸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现在想来,都是上坟烧纸这种陋习惹的祸啊!烧纸本来是给上了天堂的祖先送“钱”,让他们过年有钱花。但是,如果因为烧纸引发火灾,烧了山上的树木、草皮,就会造成集体财产的损失,严重者要去坐牢的。试想,我们为什么不换一种祭奠亲人的方式呢?比如,送上一束鲜花,用纸折几个“金元宝”,压上几张“天地有限公司”发行的“冥币”……何必非要点燃那些烧纸呢?弄得烟尘四起,为雾霾的产生增加了机会。

  奉劝那些仍然上坟烧纸的人们,为了保护环境,爱护集体财产,请戒除上坟烧纸的陋习吧!

  戒除上坟烧纸的陋习吧作文 2

  在《铁罐施食青玄济炼》经文中有一句话写道:“新坟旧墓垒垒骨,家家祭扫各纷然。可怜节妇江边哭,目睹光阴化纸钱。”清明时分祭奠先祖,是一项流传至今的民间风俗。古人多以焚烧香火纸钱来凭吊哀思,同时又给亡去的亲人送去阴曹地府的花费所需的意图。另一个相关的节日“寒衣节”,也有给亡者送去过冬衣物的祭拜方式。然而在一些宗教的信仰体系中,有生者为人、亡者为鬼,鬼在地狱中被阎罗王判定阳间功过后,在经过奖惩有别遂又轮回转世。若如此,我们再清明祭拜扫墓时,是否九泉之下的先人早已经轮回超生?若以托生,此时所烧纸钱又是送给了谁呢?

  亡者已去,生人为什么要烧纸钱?

  纸钱,又或者是焚烧黄表纸,代表的是阴曹之内所通用的一种货币,在很多地区至今还流行烧纸叠金元宝的习俗。洪喜庆的《杜诗辩证》 上说:“齐东昏侯好鬼神之事, 剪纸为纸, 以代束帛, 至唐盛行其事”。这里说的齐东昏侯,是指南朝齐第六位皇帝。这一烧纸钱的习俗约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其时人们一般是将白纸剪成铜钱的形状,届时或抛撒于野外墓地,或焚化给死者,民间一般将此称为撒纸、烧纸等。

  生人唯恐亡者先人在地狱没有钱花,所以每到特定时节都会用火焚的方式把钱“寄”给亡者,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中不要受苦受难。又有一些生前作恶、死后受刑的魂众,此时就需要更多的金银来买通施刑的小鬼,好在十八层地狱里面少受一些苦难。又或者是希望买通相关鬼吏,求得早日托生成人。

  也就是说,生人说烧的纸钱其实附加了更多的人世间的社会属性。因此百姓口中的送钱送衣,其实在无形中附加了贿赂之情。更有现代一些不良商家印刷出来十亿、百亿的天地银行或冥府银行的钞票,实则赚死者钱、卖活人情,实在不值得提倡。

  纸钱到底烧给谁?

  道教是一个重生的宗教,天道自然,修道之人认为生死事乃自然运化。清明祭拜多是表达哀思,并无贿赂或寄送金银之情,这一点要和民间的习俗区分开。至于现代宗教中也引入了烧冥币的行为,则多是各种文化融合的结果。既然烧钱烧衣是生人情感的寄托,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依旧在烧纸钱? 凡世之人,想要感格神明,必要心假香传,以香烟为信,才能上达九天、下抵黄泉。经云:“非草木臭秽之彝伦,迎青华慈仁而降格”,“一炷真香烈火焚,金童玉女下瑶闻。此香愿达青华府,奏请太乙救苦尊”,用这种方式来请救苦天尊下降从而起到拔度亡魂的效果。

  道教在做法的时候,是以水火济炼的方式把亡魂请九幽之下请出来,通过高功法师运神变身、默咒作讳的方式把法食赈济给幽魂众,之后再对其进行三皈九戒的劝导,从而引领已亡者回心醒悟,再生之时割断恶根,

  最初为亡者烧纸钱时,多是以草木香和黄表纸为原材料,并无具体的金银以及钱币的形象。焚烧黄表纸和染香请神有相似的功效,粗糙的黄纸在燃烧后生成的青烟随风缭绕,纸灰较轻也更容易呈上升之态,所以也更易带走人们相思的情绪。至今,民间部分地区还有上坟烧纸的习俗,而并不是当天更为流行且功利的烧纸钱。

  你如何知晓亡人过得好不好?

  烧纸钱这一行为代表着对亡者的哀思,实则表达了生者对亡者的想念以及希望对方在另一个世界过得更好。在生者和亡者之间是无法直接联系的,所以焚烧的纸钱其实也并不能直接送到孤魂手中。那么究竟如何做,才知道对方此时的境遇如何呢?

  首先一点,人鬼不相通,想要为亡者做功德,必须要请道长借用自身功力济度亡魂。这个过程非常复杂,远不是烧几张纸钱就能解决问题的。

  其次,虽有传言说亡者会入梦来,所以很多人都在会如清明、祭日等特定节日于夜梦中见到亡者。有些人为此惶惶不可终日,其实无此必要,此时多是因为思念太甚。清明节本就是一个带有春游性质的祭扫节日,踏春出行更是古人适当纾解哀思的方式。诗人杜牧非常著名一首诗《清明》写道:“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为思念找到一个合适的消解方式,生人过好当下的生活,这才是对死者的尊重,同时也更是亡者的心愿。

  为什么现代依旧保存着祭扫的习俗?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对陵园等环境的安全要求等级提高,逐渐有越来越多人们开始用敬献鲜花的方式来代替传统焚烧纸钱的.行为。尽管方式有所改变,但清明扫墓的习俗依旧代代相传。

  清明节的缘起和为追溯介子推而设立的寒食节密切相关,最初因为受到寒食节的影响,人们制作的纸钱并不是用来焚烧的,而是挂在墓地旁边的树枝上,或者用土块压在坟头上。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这样一来,凡是有人祭扫的坟墓前都会有纸幡飘动。凡没有纸幡的坟头,则说明此姓人家已经断了后代。中国人讲究香火绵远、子孙昌盛,从最初的禁火到后来盛行的烧纸钱,再到现如今的文明祭扫,虽然形式几经改变,但每逢清明子孙后代回家祭祀先祖的风俗一直没有变,中国民族的这一敬天法祖传统也因此而会代代相传下去。

  戒除上坟烧纸的陋习吧作文 3

  清明已经来临,不知怎么每年这个时候都会下起大雨来。这正如杜牧所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天,我们刚好去祭拜已经逝世亲人。

  来到昌国寺,已满头大汗我们望望接下来路,只见蜿蜒曲折山路泥泞不堪,看起来很不好走啊!但想想来这里目,我们还是鼓起信心,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哎,泥和水,水和泥路真滑呀!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一个“泥菩萨”。经过一段时间艰难行走,终于来到目地。

  这里鸟叫声声,空气新鲜。来到坟前,只见叔叔把准备好食物拿出来,把筷子摆好,接着拿出并点燃蜡烛、香和纸钱,然后再在坟前一个接一个地跪拜。轮到我时,不知怎么忽然想起奶奶在世时一幕幕情景,眼角空间被泪水占满,此刻我才明白什么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戒除上坟烧纸的陋习吧作文 4

  清明节祭祀故人本是中华民俗,但是随着近年来一些地方市民以街头烧纸方式来祭祀,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有关人士建议,应当采取措施,刹住这一带有迷信色彩、百害而无一利陈规陋习。

  浓烟漫漫、火光能熊,无数身影围在火堆前,每到清明节期间,街头烧纸成了路人常可看到的现象,与旁边崭新的高楼、街灯极不协调。据沈阳市消防部门统计,清明节期间因烧纸引起的火灾事故急剧上升,去年清明节全市接警数量是平常的2倍多,街头上没燃完的纸灰引发周边建筑物起火,酿成严重经济损失。近三年来沈阳因此而发生火灾600多起,清明节成为消防官兵仅次于除夕夜的又一个忙碌紧张之夜。

  来自沈阳市环保部门的监测表明,街头烧纸直接影响环境质量和市民健康。纸张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烟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多环芳烃等,街头烧纸时烟不容易扩散,造成局部空气污染物浓度过高,刺激和损害人的气管、肺等。

  去年清明节的.晚上,沈阳市内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平均浓度比平时大幅提高。

  沈阳市个体劳动者协会会长陈宝东说,破除街头烧纸这一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习俗,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在全社会倡文明新风,开展文明祭祀活动,加强宣传,引导百姓告别这一陋习,同时也要在源头上加强控制,沈阳市个体劳动者协会最近发动全体会员不卖烧纸,虽然少挣了点钱,却对树立社会良好风尚起到重要作用。

  戒除上坟烧纸的陋习吧作文 5

  “清明时节雨纷纷”果然如此。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去挂纸。

  我们走进农村,漫步绿易盎然草原上,那里到处鸟语花香,一路上我边玩边观赏那植物世界,啊、原来植物也很坚强呀、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管是下雨、打雷还是火烧到死不。让我很佩服。

  我们来到墓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茂密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美丽无比。墓前还有几只布谷鸟,那布谷鸟叫声真是可爱。有趣极,仿佛我自己也变成一只翩翩飞翔鸟儿。妈妈见我在那发呆就提醒我。烧纸钱。那时我才想起来我是来烧纸钱呀。

  经过那件事以后,我就一放假就叫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原来农村是这么美呀!

  戒除上坟烧纸的陋习吧作文 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过两天就是四月五日——清明节,每到清明节,人们都要给过世亲人上坟,为对国家做出贡献烈士们扫墓。

  每年清明节我们都要去给外公上坟,今年也不例外。

  今天我们一家人来到外公坟前。听外婆说:“在我妈妈八岁时候,外公就去世,外公生前特别疼爱妈妈。”我跪在外公坟前,便说起我甜言蜜语来。我让外公保佑外婆身体健康、保佑我和姐姐学习进步、保佑爸爸和妈妈生意兴隆、保佑大姨和舅妈工作顺利、保佑舅舅行车安全。说完后就磕三个响头,外婆站在一旁想起以前事情,眼泪直往下流。

  快要回家,我心里默默地对外公说:“外公,您安息吧!明年清明节我们又来看您!”

  戒除上坟烧纸的陋习吧作文 7

  一年一度的清明佳节到来了。老师告诉我们: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祀祖先及先烈们扫墓的日子,扫墓就是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行孝活动。

  清明前一天,吃过午饭,父亲带我回老家去给姥爷上坟。一路上,春光明媚,阳光灿烂。公路两旁有嫩绿的麦田、黄色的油菜花、还有路旁绿化带内那鲜艳的迎春花在微风下向我招手呢!多美的春色呀!正是踏青的好时节,我心里不仅想起了老师说过的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好想有更多的时间跟爸妈去踏青呀!

  快到老家时,路边的菜园里,有许多农民伯伯在种些什么,我问父亲是不是在种瓜类和豆类的菜呢?父亲问我怎么讲?因为我看过关于清明节的一些资料,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我很高兴比父亲还懂呢!今后,我还要多看一些资料来考考父亲。

  我们到了老家,看到年迈的姥姥正在包饺子,给姥爷准备供品。我们休息了一会儿,姥姥说:这是姥爷逝后的第四个年头了,该给姥爷的坟上添新土了。(按照当地习俗,已故的.亲人要超过三个祭祀坟,才能给坟添上新土。)坟地离姥姥家不远,为了节约时间,姥姥在家准备供品,我和父亲先去坟地扫墓。

  于是,我和父亲拿着锄头、铲子一起上山,我也帮着除草、添土,我们忙碌了半个多小时,才把坟上的杂草除掉了,整理得干净了许多,接着父亲又给姥爷换了一个新的坟头,这一来,日久未修的祖坟顿时面目一新了。姥爷一定会看到了他的新房子笑了。

  于是,我和父亲回到姥姥家,姥姥已经煮好饺子了,父亲在准备纸钱,不一会儿,一切准备就绪。

  我们又开始出发了,到了坟地。我们首先把携带的糕饼点心、水果饮料、水饺等酒食物供在逝去的亲人墓前,我和父亲跪在祖坟前祭奠,心中思绪万千……父亲一边跟我说:这一座坟是老姥爷的,那一座是二姥爷的,逐一祭奠,再将纸钱焚化,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收拾供品回到姥姥家,回家后姥姥让我多吃些剩下的供品,图个吉利。

  天渐渐地黑了,我和姥姥不得不再见了,又和父亲回城里了。回家的路上,父亲给我讲了许多先烈们的英雄事迹。今天,通过给姥爷上坟,我不但饱览了野外春天的美丽景色,还懂得了许多有关清明节当地一些风俗习惯以及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让我懂得了不少道理,从小家讲,没有姥爷姥姥、父亲妈妈就没有我。今后,我要和爸妈多抽出点时间常回家看看年迈的姥姥,多尽点孝心。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姥爷安息吧,我会照好好孝敬姥姥的。从大家讲,战争的年代,没有那些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和平美好的环境,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心里默默地想:革命先烈安息吧,我一定要好好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成为国家有用之材

  戒除上坟烧纸的陋习吧作文 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已经悄悄地来到,清明,一个令人怀念的日子。这个时节,万物祥和而生动。漫山遍野的花,红的、粉的、白的、紫的花开得十分鲜艳 ,仿佛要把积了一冬的能量都释放出来,好象这些花儿也懂得思念。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我们家每年团聚和扫墓的日子。无论有多么繁忙,我的家人都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回来扫墓。清明年年有,年年尽不同。人们的观念在更新,生活的品质在提升,唯一不变的是缅怀先人之情。清明清明祭祀的可喜变化,亦让人欣慰。

  要是还在以前,家人只能徒步清明祭祀,特别辛苦。在清明祭祀的时候人们总是用一把火就把墓地旁边的'野草烧尽,因此常出现“野火烧不尽”之滚滚浓烟景象,还会引起火灾事故,另外,有些人为了不走冤枉路,还会在街头路边烧纸,弄得到处都是灰烬。可如今,农村人都骑上了摩托车,甚至开小车的也不在少数,大家清明祭祀出行方式越来越轻松。

  如今,文明清明祭祀之风也逐渐兴起,人们过清明节不再是单一扫墓的方式,尽管在农村还没有兴起城市里提倡的网上拜祭先人,但是已经少了放鞭炮,少了焚香味,多了鲜花,多了现代气息,部分农村人已然在用实际行动来诠释文明清明祭祀新风。人们在清明祭祀的时候都懂得防火了,走的时候更会仔细清理火种。

  清明节渊源于扫墓祭祖的习俗,祖先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享有神圣而崇高的地位。清明节祭祖,其中蕴涵着我们民族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这就是我家乡的清明节,怀祭逝去却永存的情意。

  戒除上坟烧纸的陋习吧作文 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诗句凄美,扣人心扉。不知您在欣赏之时,脑海里有没有闪现出一个大问号?一个扫墓祭奠先辈、先烈的节日,为何就叫清明节呢?似乎有点名不符实。因为我有,所以我想打开历史的尘封,回到清明节的源头,以探究竟。

  那是战国时代,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国家内乱而逃往国外。逃亡之路,颠沛流离,生活极为艰苦,每天不仅见不到荤腥,且常处于饥饿状态。有一次,重耳饿得头昏眼花,实在走不动了。随从介之推救主心切,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炒了盘香喷喷的菜,让重耳吃了充饥,就这样,总算度过了鬼门关,找到了落脚之地。十几年后,重耳时来运转,返回晋国,当上了国君,也就是晋文公。

  登上国君宝座后,重耳重赏跟随过他的有功之臣。不知什么原因,唯独忘了介之推。也不知道介之推当时是怎么想的,他没有去找重耳邀功请赏,要名要利,而是带着老母亲去绵山隐居起来。这事传开后,重耳羞愧莫及,亲自带着人去请介之推。介之推拒受封赏,不肯出山。绵山山高林密,难以找到他的影子。重耳无计可施,却忽然想起介之推是一个孝子,便下令放火烧山。心想,山上起了大火,你一定会带着老娘跑出来的。却不想这把大火没把介之推逼出来,反而把他母子二人都烧死了。

  英雄壮举并没因此结束,传说介之推面临汹汹大火想了很多、很深。想通之后,他把自己的`食指咬破,用血写下一首遗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

  强似伴君做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

  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

  愿政清明复清明!

  打这以后,晋文公就以“清明节”纪念介之推,后来逐渐在华夏大地普及。从故事源头不难看出,对忠贞傲骨的推崇,对清明政治的期盼,才是清明节的本意。

  今天,我们过清明节,追忆、祭奠先人的仪式和礼节是需要的,这是感恩之心、孝敬之情,更是人性的彰显,人不能数典忘祖。但是作为为官者来讲,仅仅扫扫墓、祭祭祖还是不够的,既然国家已把它定为法定节目,在过清明节的时候,就要静下心来认真想一想,如何做到“清政廉明”?为官者做好了,不贪不沾,两袖清风,自然会带来政治清明,国泰民安,这样就能使清明节过得更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

  戒除上坟烧纸的陋习吧作文 10

  一年一度的清明佳节到来了。老师告诉我们: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祀祖先及先烈们扫墓的日子,扫墓就是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行孝活动。

  清明前一天,吃过午饭,父亲带我回老家去给姥爷上坟。一路上,春光明媚,阳光灿烂。公路两旁有嫩绿的麦田、黄色的油菜花、还有路旁绿化带内那鲜艳的迎春花在微风下向我招手呢!多美的春色呀!正是踏青的好时节,我心里不仅想起了老师说过的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好想有更多的时间跟爸妈去踏青呀!

  快到老家时,路边的'菜园里,有许多农民伯伯在种些什么,我问父亲是不是在种瓜类和豆类的菜呢?父亲问我怎么讲?因为我看过关于清明节的一些资料,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我很高兴比父亲还懂呢!今后,我还要多看一些资料来考考父亲。

  我们到了老家,看到年迈的姥姥正在包饺子,给姥爷准备供品。我们休息了一会儿,姥姥说:这是姥爷逝后的第四个年头了,该给姥爷的坟上添新土了。(按照当地习俗,已故的亲人要超过三个祭祀坟,才能给坟添上新土。)坟地离姥姥家不远,为了节约时间,姥姥在家准备供品,我和父亲先去坟地扫墓。

  于是,我和父亲拿着锄头、铲子一起上山,我也帮着除草、添土,我们忙碌了半个多小时,才把坟上的杂草除掉了,整理得干净了许多,接着父亲又给姥爷换了一个新的坟头,这一来,日久未修的祖坟顿时面目一新了。姥爷一定会看到了他的新房子笑了。

  于是,我和父亲回到姥姥家,姥姥已经煮好饺子了,父亲在准备纸钱,不一会儿,一切准备就绪。

  我们又开始出发了,到了坟地。我们首先把携带的糕饼点心、水果饮料、水饺等酒食物供在逝去的亲人墓前,我和父亲跪在祖坟前祭奠,心中思绪万千……父亲一边跟我说:这一座坟是老姥爷的,那一座是二姥爷的,逐一祭奠,再将纸钱焚化,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收拾供品回到姥姥家,回家后姥姥让我多吃些剩下的供品,图个吉利。

  天渐渐地黑了,我和姥姥不得不再见了,又和父亲回城里了。回家的路上,父亲给我讲了许多先烈们的英雄事迹。今天,通过给姥爷上坟,我不但饱览了野外春天的美丽景色,还懂得了许多有关清明节当地一些风俗习惯以及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让我懂得了不少道理,从小家讲,没有姥爷姥姥、父亲妈妈就没有我。今后,我要和爸妈多抽出点时间常回家看看年迈的姥姥,多尽点孝心。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姥爷安息吧,我会照好好孝敬姥姥的。从大家讲,战争的年代,没有那些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和平美好的环境,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心里默默地想:革命先烈安息吧,我一定要好好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成为国家有用之材

【戒除上坟烧纸的陋习吧作文】相关文章:

清明上坟作文05-01

我的“陋习”老爸02-21

去陋习,讲美德作文04-17

规劝陋习,共创文明作文04-29

规劝陋习共创文明作文04-16

清明上坟作文(精选25篇)04-07

清明节上坟作文02-04

去陋习讲美德作文02-10

去陋习讲美德的作文04-29

告别陋习牵手文明作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