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作文大全(3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桥的作文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桥的作文 篇1
我的家乡有一个非常古老的的石桩桥,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老三桥”。
你们知道这个石桩桥为什么叫“老三桥”吗?哈哈,不知道吧!我告诉你们,因为这个是由三个拱形的洞组成的,而且非常的老,洞里还有一堆“绿毛”。中间的那个大洞和旁边的两个小洞,就好比三个“玉盘”,而且是破烂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当太阳公公掉到山后去的时候,月亮就挂在了夜色中,照应着洞孔里面,又倒映水中,就好像是小鱼的食物盘子。小雨有这样的食物玉盘子,我真羡慕它们啊!~~~
小河边上有几棵杨树,和几棵柳树。他们一个个站得笔直,像一个个自信的士兵。柳树已经是“老士兵”了,可柳树还是那么翠绿,那么明丽……旁边有些人家里的孩子,在旁边提一个小灯笼,那这个小网,正准备去抓萤火虫。你稍微发出一点儿声音,萤火虫就飞走了。
黎明的时候,还不到五点的时候,人们就提着菜篮,过石桩桥去集市上买菜。扶手上总是有四个小洞,一个大洞。大洞在上面,四个小洞在下面。这是由来干什么的.呢?原来,有一些老人忘带拐杖,上桥非常不方便,就可以抓着这个“小帮手”,让你轻松的过这个桥。
这桥是用天然的石料砌成的,全长19米,宽度5米。是我们家乡最重要的“成员”。如果没有它,那所有人都得搭石过河;如果没有它,我们非常害怕洪水;如果没有它,人们急匆匆的大步走或跑的话,那一不小心,都会掉进这个小河里……
所以这个桥给我们带来了多少好处啊!~~~~
桥的作文 篇2
故乡有座不知名的小河,河上有座不知名的桥。
听奶奶说,桥面的前身仅仅由几块石板和木桩砌成,既不规则也不美观,只是供人渡河的工具,再无他用。
经过了几十年的岁月雕痕,她的身上早已斑斑驳驳。也许是她衰老的容颜已无法经受人们的'踩踏,于是,旧桥变成了新桥-----就是这座展现在我眼前的桥。
新桥依然没有名字,过往的人和车虽多了,可她依旧是那样:默默匍匐在桥墩上,任凭人们在她的身躯上留下一串串脚印.一丛丛小草在她脚边枯荣.她便又在一次次春去冬来中度过,亘古不变。
伫立桥头,两岸风景依旧。野花还是那样,不浓不淡,恰恰好。
平静地看着,心中却好似波涛汹涌。
一个农民赶着牛过来了,踏上了这座桥。
几个小伙伴蹦跳着过来了,踏上了这座桥。
一个小女孩哭着跑来了,踏上了这座桥。
这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也许他们早已踏过千万次了。
从前,如今……
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悲或喜,朴或华。这座桥默默地看着,她是那样的粗陋、那样的憨厚和不加修饰,不讲技巧,却是一个无言向人们讲述历史沧桑的老者。
她没有姓名,她没有修饰,更没有人为她刻下碑文。唯一有的是历史长河留给她的瘦骨嶙峋……
尽管如此,她依然履行着一座桥的职责。
我不想用太多华丽的语言去赞美她,因为那样便迷失了她的本质。让她做我心中的一座永恒的桥吧!
桥的作文 篇3
清浅时光,似水流年。走过岁月的山高水长,每次回头瞬间,都依稀看到了我魂牵梦萦的故乡。
桥头连接着的是故乡,桥头承载着的是亲情,桥头是萦绕在心中的温暖。童年时,我总是一放学就奔向桥头上的杂货铺,夏天便买一瓶汽水,冬天就买烤地瓜,再买上一份报纸,舒舒服服地读着。那时我对国家大事,新闻热点非常感兴趣,总是向附近“饱读诗书”的老人询问历史,往往是“去年赤壁之战,今年四渡赤水”,闹出过不少笑话。桥头信息传播得极快,不论是事实还是流言,只要让桥头的人知道了,不出半天全镇的`人便都知道了。
故乡的桥头是适宜谈情说爱和看风景的好地方。佳人有约,多定在夜深人静的桥头上看风景,早有卞之琳的《段章》为证:“你站在桥头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故乡的桥头,亦是亲友迎送话别之地。挥挥手,便从此各奔东西、浪迹天涯。这时,游子回头,看见的自然是让人眼睛湿润的桥头。
回望故乡的桥头,记忆中这里有我童年时的笑声,有我少年时的梦想,有我青年时的拼搏。友情的呼唤,亲人的守望,老师的关爱,一幕幕在我脑海中浮现。
【桥的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桥作文 - 体裁桥作文01-14
桥的作文(精选)11-06
(精选)桥的作文11-04
(经典)桥的作文11-10
桥作文02-16
桥的作文02-15
友谊之桥作文 - 体裁桥作文01-14
沟通的桥作文12-08
(精选)关于桥的作文08-11
关于桥作文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