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有关民俗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民俗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民俗作文1
令人期盼的春节马上到了,大家是不是很激动呢?因为春节好玩的有很多。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味美、馅儿足、饱满的“耳朵”了,那个味道可比肯德基、麦当劳好吃健康多了,还是中国的传统食品。这个“耳朵”就是驰名中外的饺子,你猜出来了吗?
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放鞭炮,那“噼噼啪啪”的响声让我们感觉很开心。所以,放鞭炮也是必不可少的春节习俗。
过年玩的时候把“腰包”花扁了,怎么办呢?不用担心,有压岁钱呢!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可是,有些家长要帮孩子保管,我觉得这样是不妥当的,压岁钱本来就是给孩子的,否则,孩子会被“岁”这个妖怪抓走。
春节还要贴春联,贴春联是为了增加节日气氛。此外还要贴门神等等。但你们知道贴“福”的时候为什么要倒着贴吗?因为这个意思是福“到”了。
现在春节又多了一项活动,就是大名鼎鼎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了看这项节目,常常要付出熬夜的代价。不过很值,因为春节联欢晚会可是非常精彩的。
嘻嘻,相信大家想起了以前过春节的时候许多好玩的事吧,那就让我们共同期待今年的春节吧!
有关民俗作文2
大家一定知道,每个国家在迎接新年时都有自己的传统民俗,而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在这方面的内容更为丰富。下面,就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过年时最常见的几种习俗吧!
在过年时,人们往往都会在自家的门上贴上写着吉利词句的春联,在窗上贴上鲜红的窗花和倒写的福字,以此来辞旧迎新。其实它们的来历还都从一个古老的神话说起呢!传说在过年时,有一种怪物会出来为祸人间,但它惧怕红色,于是人们就想出了贴对联、剪窗花等红色装饰来驱赶年怪、确保平安。同时,人们希望来年更幸福,于是就把好听的话语写在对联上,讨个吉利。
在除夕夜里,大家一定会聚在一起吃一年一度的团圆饭。这顿饭最受人们重视,平时不管大家相隔多远,也会尽量赶回来和家人团聚。年夜饭不仅最为丰富,也是一大家子人欢聚在一起的时候,一边吃饭、一边谈话,互敬互爱、其乐融融。
当然,大家最熟悉的习俗就是拜年了。春节期间,大家都忙着走亲访友、彼此送上一份浓浓的新年祝福。当晚辈恭敬诚恳地给长辈作揖拜年时,往往能领到一份装着压岁钱的红包,那代表这长辈对晚辈的希望。
虽然上面只介绍了几种习俗,但过年的传统还有很多很多。我们的民族文化是多么的富饶啊,这正是我国的特色。中国的过年,不但隆重,而且包含着亲人之间浓厚的情意。
有关民俗作文3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想知道我们家乡的拜年风俗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我们那新年的初一,每个人都很早起床,连我平常睡的跟猪似的弟弟,都兴奋的一早爬起,迫不及待得要穿上新衣服呢!
初一的早上还要吃一碗热乎乎的长寿面,因为这面条很长象征着长寿的命。面条上还摆放着紫菜,鸡蛋,花生,能保佑平安。吃完长寿面就要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爷爷、奶奶、伯伯、叔叔……一些长辈,一起床,我就笑眯眯的祝福:“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我,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我的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爸爸就带着我们一家人,去爸爸的老板家祝贺,聊聊天,娱乐娱乐。
我们坐在车上,看着路边的风景,也别是一番风趣。公路两旁的高山布满了浓密的松树,真是一幅美丽的冬日画卷!
一到他们家,我们大家都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接着大人们又开心得津津乐道起来。而我们小孩们就跑到家门口去玩鞭炮。
拜年不仅仅是玩,我们小朋友去做客时也要甜甜地说上一句:“新年快乐”。表示祝福,而且拜完年还有压岁钱呢!真好!
这就是我们xx岛的拜年风俗,你懂了吗?
有关民俗作文4
民俗旅游与山水旅游不同,后者是人(游客)和自然的交融与协调,前者则是人(游客)和人(作为民俗载体的东道主)的沟通和调谐。东道主的言语仪礼和行为规范,将直接作用于游客。新颖、独持、热情的迎客待客礼仪将给游人鲜明深刻的印象,并架起游人和东道主相互沟通的桥梁。因此,开展民俗旅游必须重视民族礼仪的开发。广西境内各少数民族大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开发民族礼仪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文化传统作保证。诸如大瑶山瑶人鸣枪送客迎宾,以“礼歌会”待客;侗人以“打油茶”待客,苗人以拦路酒迎客,都别开生面,可资利用。但这些礼节随意性较大,不够规范。在旅游开发时,应注意在保持民族特色和传统的基础上加以规范。
婚俗礼仪也值得开发。一则可以将那些精彩的婚恋习俗片断作为表演项目供游客欣赏。二则可以为某些游客提供特殊服务,让他们亲身体验少数民族婚俗。八桂婚俗干姿百态,具有深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柳江壮族婚礼得唱哈哩歌,以牛车接亲,撒五谷进家门。象州壮族婚礼得由舅爷开茶、烧娘送、敬娘送。这些婚俗饶有风趣,值得开发利用。
有关民俗作文5
从语言文字到生活方式,从日常礼仪到婚葬嫁娶,从民俗信仰到年节礼俗,北京地区一直经历着矛盾与冲突,交融与改变。进入北京地区的各个少数民族面临的是汉族长期生活和统治的汪洋大海,一般都像女真人那样浸忘旧风,惟习汉人风俗,不知女真纯实之风。至于文字语言,或不通晓。军事力量强大的征服者最后被农业文化、儒家文化所征服。但同时也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使汉文化发生变异。
有的学者认为,北京民俗是多民族长期融合、凝聚的结果,它包含着丰富的民族内涵;
其二是民族、信仰的多元化和社会结构的多层次,形成了雅俗共赏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风俗民情;
其三是,北京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根与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社会政治的变革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充实和更新;
其四是北京民俗文化,大多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其中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影响比较突出;
其五,北京是我国近千年来的首都,是历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人文荟萃,故而民俗风情也具有较高的整体水平。
有关民俗作文6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炎黄子孙历来都重视。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大家便开始紧落密鼓的筹划准备。
在着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里,亲人、朋友相聚一堂似乎很困难了,而过年正是天涯海角的游子与亲人团聚的大好时机。在外工作的友人也可以再次相聚,虽然我体会不到游子的心情,但过年时亲朋好友聚在一块玩,却也其乐无穷。
作为小孩子,当然最爱玩了,平日忙于学习,过年终于可以痛痛快快的放送了。你们不妨与我分享我得大年吧!
除夕晚上刚吃完水饺,全家人便迫不及待的等待晚会的开始,尽管每年都有晚会,但每次晚会同样能够被小品、相声逗得捧腹大笑,时而陶醉于美妙的歌声中,时而惊叹于神气的魔术……
放鞭炮。今年过年,我买了许多鞭炮,除夕夜十二点整时,我点燃了一大串鞭炮,新年的'钟声与鞭炮声同时响起,场面十分壮观。闲来无事,还可以与弟弟放些小擦炮。在大人眼中虽无意思,但这些鞭炮声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过年时,把长辈给的压岁钱攒起来,买些自己需要的东西,感觉真不错!今年,我还学会了一项新本事―――包汤圆。吃着自己包的汤圆,真甜!
过年是热闹的,但姐姐告诉我:“年的背后也寄托着厚重的责任,我们又长大了一岁,对于人生应该又多了一份思考。”面对新的一年,如何调整自己,以新的自我面对新的一年。
我想:这就是过年的意义吧!
有关民俗作文7
农历的二月初二。而这个日子,又在惊蜇的附近。在南方,已经是春雷阵阵,这一阵,让冬天的虫子全都出洞了。万物复苏,冰也都融化了。而小龙,也就是蛇,也已出洞了。中华民族所崇拜的龙,今天也已经抬头了。
因为我的老家在威海,就是胶东。听姥姥姥爷说,在胶东那边,有好多习俗呢,人们呀,烙糕,把那种粘虫给烙死。再就是放鞭炮,把那种刚出洞的虫子给吓跑;还有,在箱子和衣柜上要贴剪的龙。象征着青蛙、蟾蜍等益虫,来到家里,使得家里五谷丰登,吉祥如意,同时,也把害虫给赶走。而小孩呢,身上也要佩戴一种装饰品,上面也剪了个青蛙,也是要吃虫子的。我小时候还戴过呢!总而言之,民间习俗还有很多呢!
而在这边,早晨是要吃炒豆的,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早晨没有吃炒豆,但喝了自己磨制的绿豆核桃浆,真是美味,这其中也肯定蕴含着什么喻意吧!
中午吃饭时,大家在讨论这二月二的事情,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诉说着自己与二月二的情缘。平常挺能吃饭的杰,今天吃了四个小笼蒸包就饱了,真是不可思议!其实就是因为吃炒豆的原因啦!
今天早晨,外头有几个人在放鞭炮,姥爷也忘记了。等到想起来,夜幕早已降临了。可再没有什么节日了,今天必须把鞭炮消灭掉,也只有打破这宁静的夜晚了。我以为姥爷可以引起一帮潮流,可惜就我们自己,弄得怪不好意思的。
今天是二月二,在这里祝大家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不受怪虫的骚扰。
有关民俗作文8
我的家乡——宁乡,这个小县城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的西部,这里虽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众,但家乡的闪光点常吸引人们的关注。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习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习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特别是在农村里,杀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家乡有一个持续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
……
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为中国增添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有关民俗作文9
今天我介绍的是家乡的春节,也是小年,更是新的一个开始。
这天,是家乡过小年的日子,也是过春节的彩排。晚上,天一擦黑,就听见一阵阵鞭炮声响起,这是要吃水饺了,每一年的这天吃睡觉之前都要放鞭炮,再烧些纸钱送灶王爷上天,干完这些才能吃水饺。这天还要把屋子整理好,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腊月三十也就是家乡人口中的大年了,这天中午十二点,家家户户贴对联。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子上吃一顿团圆饭。春节晚会开始的时候,家家户户也都开始包水饺了,边包边看,睡觉要等到晚上十二点时才行,吃完水饺以后才能睡。
正月初一早晨,人们穿上新衣,这时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因为这时要收压岁钱了,收完了压岁钱,就一起出去拜年,到那家串串,到那家走走,拜完之后就在家里等待别人来拜年。
过完春节后的几天更不能闲着了,还要到别的亲戚家这样子来回走动,晚上还要请在村子里的长辈吃饭。初二晚上包好水饺,凌晨四五点钟去给死去的亲人上坟。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这天必须要吃元宵,晚上一起放礼花,各种各样的礼花在天空中呈现出来,给蔚蓝的天空添上了几笔彩色。
春节直到正月十五结束,春节过去之后,天气逐渐变暖,孩子们开始上学,大家又开始为新的一年忙碌起来。
有关民俗作文10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谚语可谓是家喻户晓,众人皆知。可是你知道它的意思吗?你又知道那些民俗民风?我们地处中原,只了解本地的民俗习惯,你们知道藏族节日吗?如果不知道,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藏族是一个多节日的民族,按照他们的日历——藏历来算,月月有节日。藏历元月,是节日最多也是最隆重的月份。新年是最主要的节日,人们从十二月初就开始准备过年,人们先用青稞苗供奉佛祖,然后各家就各自做。炒青稞,摘人参果等品。到了十二月二十九日,人们打扫房间,傍晚时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种叫古吐(一种面疙瘩)。初一那天人们喝青稞酒,初二人们拜年。初四拉萨举行大规模的传召大会,此后一直活动直至二十六日。
此后的节目数不胜数,五月十五林卡节是世界焚香日,七月一日是雪顿节,意思是“吃酸奶的节日。“还演藏戏;望果节是丰收节,没有固定的日子;十月十五日“吉祥天母节;”十月二十五日是“燃灯节。”
中原的节日丰富多彩,但西藏的节日更是多种多样,愿节日越来越多,人们越过越红火,祝大家在这些节日里红红火火,团团圆圆,健健康康,日子越过越好!
有关民俗作文11
北京四合院作是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明清以来,北京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但这种基本的居住形式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更适合居住要求,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四合院形式。北京的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为什么叫四合院呢?因为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所以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规整,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各种各样的四合院当中,北京四合院可以代表其主要特点。
许同是北京街巷的地方特色。胡同形成于元朝,是随着忽必烈建元大都城时开始形成的。元大都城始建于1267年,其规划整齐的建筑格局造就了胡同。通俗地说,胡同就是北京街巷的总称。它之所以成为代表性名词,正在于它拥有相当的规模,以及作为群体而集中展现出的地方特色。常言道:"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北京的胡同名称各异,每一个名称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来历。而且,胡同之间也是大不相同的,如最窄的胡同-钱市胡同,胡同中间最窄处只有40厘米。
最宽的胡同灵境胡同,最宽处32.18米,拐弯最多的胡同九湾胡同,最古老的胡同是元朝就有的砖塔胡同等。
有关民俗作文12
在安康有许多的民风民俗,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安康的春节。
安康的春节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喝腊八粥,泡腊八蒜,腊八粥不仅味道好,而且营养也十分丰富,腊八蒜要在过年吃饺子用。
到了腊月二十四要大扫除一次,而且还要把过年要用的年货准备好,因为店铺一般都是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正月初六才开张。所以,各家各户都会上街采办年货,街上一派热闹的景象。
到了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放鞭炮,据说相传在远古的时候,有一种猛兽叫“年”,它以吃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它就会闯入村庄,捕捉人和牲畜,使百姓们没有安宁之日。人们和“年”斗争了许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样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每次到了冬天,人们就在自己家门口贴上对联、年画,并且还要放鞭炮,最终年被吓回了山中,再也不敢闯入村庄了。
到了初一街上则非常的安静,男人们去拜年,女人们和小孩在家中接待客人,家里因为客人的到来十分热闹,大家聚在一起高兴的谈论着今年的收获。桌上准备的饭菜可口丰富,人们边品尝着饭菜边看联欢晚会。到了十五,就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家家都要吃元宵,并且还会燃放各种花炮,花炮在天空中绚烂的开放,美丽的烟火十分好看,让人目不暇接。
这就是安康喜庆而又欢快的春节,这不仅代表了我们安康的民风民俗,还代表了我们对安康的热爱之情。
有关民俗作文13
我来自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那儿是个特别有古文化的一个县,因为那儿有座古城,叫“徽州古城”,在那儿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文化和智慧,还有我们歙县人的保护古文物的坚持力。
然而,在那儿的民风习俗,更是让人感到亲切,整个中国,每个省、市、镇,甚至是村,虽然都是过年,但每个都有每个的过法,在这儿我就来说说我们安徽是怎样过年的吧!
由于我去老家时,已经是快三十夜了,过了大年十一就回千岛湖了,我懂得大概也就是这段时间我们要干什么,所以只能讲这段时间啦……
这个腊八那天,是了解到的。在腊八那天,许多人都出嫁了,俗话说:“腊七腊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所以小孩子们追着婚车跑,为的就是得到一包喜糖。
在小年夜那天,家家摆着几张桌子,迎接四面八方来的客人,大家下午娱乐,直到三四点就开始吃晚饭了,当晚,是由小孩来放烟花的。
假如在那儿的乡村里迷了路,需要帮助时,我们可不能这样称呼人家:“喂”、“哎”,必须先喊:“同志”、“朋友”、“老人家”,看见人家抱着孩子,要夸孩子:“胖”、“壮”,可不能说:“肥”、“重”。这是我们那儿的讳忌。
大年初一,是我们那个村里最热闹的一天了,因为家家都起得很早,为的是去看表演,在村里的小广场里,那里聚满了人,愿意演出节目可以自愿上去演,不管差不差,好不好,都是有奖品的。
我懂得就是这些了,希望大家能去安徽玩玩!
有关民俗作文14
上周六,零距离小记者组织活动,带我们参观了江宁区湖熟镇杨柳村民居群。
杨柳村被称为南京的小九十九间半,始建于明代万历七年,建成于清代乾嘉年间,是南京至今为止保留的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群,虽称九十九间半,但总有137间屋,从东到西的三路分别是承恩堂、礼和堂、树德堂。
杨柳村距东山镇大约30分钟车程,背依马场山,南临杨柳湖,全村住户以朱、刘、时、赵四大家族为主,这片古宅便是人数最多的朱氏历代子孙所建,占地1.1万平方米,从前门到后门有几十米到上百米深,各宅院间隔有防火墙,路面均铺有青石板,门楼上嵌有缓步凝思等治家修身格言,门边有双凤朝阳、喜鹊登枝等精美石雕。
杨柳村民居群现在被改造成江宁民俗博物馆和江宁区非遗展示馆。杨柳村民居群东路思承堂内开设了非遗综合馆、湖熟板鸭、周岗红木、金箔技艺四个专题馆,杨柳村古民居群还被打造成首个江宁非遗展示平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江宁民俗用品用具展、知青藏品专题展、六合农民画邀请展。
经过半天的参观,我大开了眼界,还增长了许多江宁区的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看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啊。
有关民俗作文15
春节是我们中国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日子,那一天我们中国人要一起度过。“春节”也是我们常说的过年,虽然各个地方的习俗不同,但是我相信他们的心中一定也很激动、兴奋、愉悦,那我就说说我们增城过年的风俗吧。
早在春节降临前,家家户户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我们都会把家里的各个角落、里里外外都给打扫干净,进行一次大扫除。春节的前一天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以示迎春之意。爸爸妈妈每年都要精心挑选一幅好春联,今年爸爸妈妈选的上联是:家有福星高照照,下联是:财如人意滚滚来,横批是:五福临门,这副春联预示着新的一年里我们家会财源滚滚、家庭幸福。
除夕那天晚上,爸爸妈妈会准备一大桌好吃、美味的饭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团圆饭。吃饱了团圆饭我们一家子围坐在电视机前看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我们边看边谈,说他们表演得怎么样,我们一直看一直看到很晚,直到凌晨才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守岁”。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大年初一的那一天,我们早早地起了床,穿着新衣服,给家人拜年了。他们就会给红包我,大人们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我们。红包里的多少钱并不重要,主要是让我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我很喜欢春节,因为春节十分热闹,还可以收到许多压岁钱,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这就是我们增城的春节!
【民俗作文】相关文章:
过年民俗作文-民俗12-23
民风民俗的小学作文-民俗12-23
藏族民风民俗的作文-民俗12-23
多彩的民风民俗作文-民俗12-22
客家民风民俗作文-民俗12-18
民俗的作文05-30
民俗的作文09-01
有关北京的民俗作文范文-民俗12-22
有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民俗12-24
有关于民风民俗作文-民俗作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