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的作文

时间:2022-06-17 11:10:54 民俗 我要投稿

精选传统民俗的作文合集八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统民俗的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传统民俗的作文合集八篇

传统民俗的作文 篇1

  三月三是清明节,同时也是壮族的歌节。作为清明节是受汉族的影响。但也有的壮人在三月十三、十四、二十六过清明节扫墓的,与汉族大不相同。壮人对祭扫十分看重,届时全家出动,带上五色板、肉、香烛、纸幡到祖先坟上去供,行拜礼。山野间不时传来鞭炮声,久久不绝于耳,山岗上,林篁间,白色的魂幡在坟顶的竹竿上飘动,造成了一种神秘肃穆的气氛。壮族风俗,供品必须在野外吃掉,也有的地方扔掉不吃,迷信认为,带回家会招鬼进门。

  不少地方的祭扫的同时,还要举行盛大的歌圩,是为三月三歌节。近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把这一天定为壮族的节日。1984年在南宁举行了首届歌节,700多名来自各县的歌手登台献艺,使三月的邕城成了歌舞的海洋。连外国友人也远渡重洋与壮人同享节日的欢乐。这期间,常伴有祭神、打醮等迷信活动,然而更吸引人的则是抢花炮、演戏、杂技、武术表演、舞彩龙、舞彩凤、唱采茶擂台赛诗等多彩丰富的文娱活动,近年还添加了演新戏、放电影、球赛等。不过青年男女们的注重力大多不在这方面,而是在如何通过歌圩找到中意的伴侣。

传统民俗的作文 篇2

  每年六月初二为莫大一王节,是为纪念敢于反抗封建皇帝的壮族英雄莫一的。柳江、龙江两岸的壮族群众把他奉为祖先,在神龛上有写有他的神位。每年六月二日为一小祭,六年一大祭。小祭是各家宰鸡杀鸭,焚香供祭,求他佑护壮家人安宁。大祭十分隆重,要在莫一大王庙举行盛大的仪式。供品用两牲,即一头猪,一头牛。祭奠的也很非凡,要用猪和牛的肉、骨头、肝、肠等不同部位做十二道菜,少一道也不行。十二道菜也不能同时做,同时摆上神台,而是隔一会送一道,十二道齐全,即可焚纸行礼,祭毕,将每道菜按全村户数分份,每户一人参加聚餐,礼成。

传统民俗的作文 篇3

  汉族的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中国人过春节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

  北方地区春节喜吃饺子,其寓意团圆,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和乐趣,历代人们在饺子馅上下了许多功夫,人们在饺子里包上钱,谁吃到来年会发大财;在饺子里包上蜜糖,谁吃到意味着来年生活甜蜜等等。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传统民俗的作文 篇4

  过春节的时候有许多民俗,比如拜年、守岁、放鞭炮、吃年夜饭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包饺子。

  过春节的时候,我吃着美味的饺子,便跃跃欲试,想自己做一回饺子。因是第一次做饺子,妈妈帮我减少了一些难度,饺子的馅儿帮我做好了,饺子皮也扞好了,用皮来包馅儿的任务就交给我了。我自以为包饺子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所以便不仔细做,结果刚刚做好第一个,我就出了洋相。我往薄薄的饺子皮里放一大块馅儿,心里想:馅儿多放一些,吃起来才过瘾。可是饺子皮小,不能把馅儿全都包起来,我没把馅儿取出一些,而是继续用劲压饺子皮。接着那饺子皮承受不住我施加的压力,皮破了,馅儿一起都露了出来,然后我也没多想,就将错就错,又拿来两张饺子皮,把饺子上的大洞补起来,最后包出来了一个“巨无霸”饺子,它的'大小一个抵三个。第一个饺子失败!

  第二个饺子在包的时候,我吸取了第一个饺子的失败经验,只放了一点点儿馅儿,后来看包得太扁了、太小了,就只好把它拆开,往里面继续放馅儿,只是拆皮的时候用力过猛,饺子皮居然不争气地又破了。第二个饺子再次失败!

  第三个饺子,大小适中,终于勉强成功了,接着我就以第三格饺子为基础,又饱了许多成功地饺子。吃着自己包的饺子,我想:果然是自己包的饺子最好吃。包饺子就是我最喜欢的春节民俗。

传统民俗的作文 篇5

  春节是最降重的节日。年三十吃过丰盛的晚餐,人们便围着火塘守岁。子时一到,人们立即焚香点烛,在神台上供满了猪肉、整鸡、粽子、汤圆、米酒等祭品。孩子们则燃放鞭炮。有不少地方的壮族妇女马上提着水桶或竹筒到泉眼、河边打“新水”,讨个吉利。男人则提着灯笼奔向庙社烧香化纸。有的地方把大门洞开,一家人聚集在院子里朝东方拜揖,祝福道:“东方大利,一年万利,今年更比去年好!”

  初一这一天,多数地方壮人是不串门的。人们白天吃汤圆,晚餐才吃荤菜,认为这样可以消灾去病。初一的禁忌很多。这一天一律禁说不吉利的话。禁动剪刀,怕新的一年里家人巧嘴利舌,吵嘴骂人;不得扫地,怕破财。也不得把东西拿到干栏外,更不借东西给别人,怕家财外流。有些地方禁止敲锣打鼓,怕惊动鬼神,但有些地方则可以敲打一种齐人高的牛皮大鼓,四周几十里清楚可闻。不少地方从初一到初五灶里要燃一段硬木,不能熄灭,表示子孙绵长,烟火不断。这天也不得杀生,猪、鸡、鸭都必须在年前几天收拾干净,以备祭奠和食用。

  壮人没有作揖、跪拜、握手等见面礼,而是通过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充分表达自己的节日问侯,人们在村里或路上相见,便互相道贺“恭喜发财。”

  从初二起,亲朋开始来往拜年。非凡是已经出嫁的女儿。要带几斤肉或鸡鸭等礼品,和丈夫、孩子一起回到娘家拜年。出嫁的姐妹趁此时机聚会,共叙别情。

  按通常观念,整个正月都属于节日。故云南文山的壮人要打一月铜鼓,跳一个月舞。另一些则在风景秀丽的河边、山谷,青年们举行歌圩或舞狮、打舂堂,听壮戏,等等。文娱活动五彩缤纷,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

传统民俗的作文 篇6

  春节里,家家户户必然装扮得红红的,挂红灯笼、春联,贴“福”字等等。总之是用红的,穿红的,戴红的,可以说“红色”成为人们春节时最亲密的朋友。传说在古时候,由一个叫“年”的怪物,经常在春节这个节日里跑出来害人,后来得知,它非常怕红彤彤的东西与非常大的响声,比如一个熟透了的红苹果就足以吓跑它了。后来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过春节的时候把家里扮得红红的,还经常放鞭炮。

  在除夕夜里,大家都要熬夜守岁。古时候,有个人曾以吟诗、打麻将来打发时光,可是现在不同了,科技发达了,一家人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看看春节联欢晚会,小孩子也喜欢看呢!不过为什么要熬夜守岁呢?相传在古时候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叫做“岁”的怪物喜欢吃成年人与老年人,不喜欢吃小孩子。可是,它特别坏,每当遇到小孩子时,就会施法把小孩子变笨。直到有一年新年的时候,一个财主给了他儿子一点钱,并给他系在锦囊里,结果当他儿子遇上“岁”时,“岁”见了这个金光闪闪的东西竟掉头就跑。此后大家不仅夜里守“岁”,谨防“岁”的偷袭,而且也会适当地给自己的孩子一些零花钱,命名为“压岁钱”。

  新年就快到了,有那么多有趣的传统习俗,好期待啊!

传统民俗的作文 篇7

  春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清洗家具,拆洗被褥,进行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春。早在尧舜时期,我国人民便有了“扫年”的习俗。它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宗教仪式。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了。到诏代,“扫年”之风盛行。“扫年”的风俗反映了我国人民爱劳动、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

  农历除夕,各家各户的门上,贴上一个福字,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年正月十五微服出巡,看见围观一幅漫画,上面绘着一个赤脚女人抱着一个大西瓜,明太祖看了,却对此产生误会,以为镇上的人有意取笑他的马皇后,明太祖把这件事暗记在心上,下令凡没参与嬉笑的住户在门上贴一个福字。军士们便以此为据,到没贴福字的家里提人。从此以示安分守己。这种从避嫌变祝福的善良直流传至今。

  盼着、盼着终于盼到了快乐的新年,除夕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饭后我与哥哥姐姐一起放炮,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火花飞升降落,犹如天女散花,又好像信号弹飞上天空,忽明忽暗,把夜幕装点成鲜花的世界。在有几分钟便是十二点了,挂好鞭炮,妈妈喊:“十二点了放鞭炮啊!”爸爸点燃了鞭炮,震耳欲聋的声音迎来了新年!

  每到春节最令人难忘的是拜年等,到大小年统统拜完,年味就像硝烟一般。

  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被炮声惊醒了,我穿上新衣服,和爸爸妈妈一起贴春联,贴完后显得喜气洋洋,我们兄弟姐妹一起放炮,热闹极了,每一个人都应该以新精神来迎接新一年到来。

  人生最有趣的事,就是辞旧迎新,因为人类的最高愿望就是更上一层楼。

传统民俗的作文 篇8

  每年的四月初八是牛魂节,又叫做脱轭节。在壮人的意识里牛是天上的神物,不是凡间的一般牲口。有一个故事说它四月初八诞生于天上,所以这天是牛王诞日,当初因为陆地岩石裸露,黄土望不到边,尘沙弥漫,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牛王奉命从天上来到人间,播种百草,原定是三步撒把草种,谁知它弄湖涂了,竟一步撒三把,使得野草丛生,侵凌田禾。因此被罚留在人间吃草。但天上并没有忘记它,每年四月初八,牛魔王便从天上下到凡间,保佑牛不瘟死因为是给牛过节,这一天人和牛都停止劳动。主人用枫叶水泡糯米蒸饭,然后先捏一团给牛吃。牛栏外安个小矮桌,摆上供品,点香烛,祭奠牛魔王,人们还要唱山歌,唱彩调,欢庆牛的生日。

【传统民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传统民俗作文11-29

传统的民俗作文03-20

传统民俗作文精选03-01

传统的民俗09-08

传统民俗记录作文11-29

传统民俗优秀作文12-23

春节传统民俗作文12-24

传统的民俗优秀作文12-20

优秀作文:传统的民俗12-17

与传统民俗有关的作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