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民风民俗作文9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风民俗作文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风民俗作文 篇1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新年、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菖蒲的风俗,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在中秋节,我国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放等等。重阳节也是尊老、敬老的老年人的节日。下面就让我介绍一下我们最重要的节日——新年。
新年是我国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每当新年一到,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粘上红红的春联,个个都满面春风的,到处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就先说除夕夜吧。一家人都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边看新年联欢会边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烟花的外面尽情地玩,而大人也会聚在一起打打牌、看看电视、聊聊天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有的大人还守年岁的呢。
还有,在我们这里除夕夜要放“关门炮”的。这鞭炮一放要放到年初一早上,持续不断地,这是“开门炮”。中国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我最喜欢过新年了,不仅可以尽情吃,尽情玩,可以穿新衣服,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我的口袋便变得鼓鼓的,都是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还有亲戚给的压岁钱。据说我们得到这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这就是我家乡过年的风俗。你们家乡过年的风俗是怎样的呢?相信你们一定也有自己也有独特的风俗习惯。
民风民俗作文 篇2
假如说从3岁开始记事,8个大年初一让我懂得了许多“规矩”。
新年早晨起床,我整理好床铺,习惯性地去拿扫帚扫地。可到墙角一看,扫帚不见了,我恍然大悟——大年初一是不能扫地的,否则会把财运扫光。假使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外头往里边扫,名日把财运“扫进来”。
大概是先天一团一圆饭吃坏了肚子吧,我上完厕所去找健胃消食片。爸爸看见了,不动声色地对我说:“大年初一是不去医院不吃药的,否则一年四季疾病不断。这两天你少吃生、冷、硬食物,多吃软食,每餐吃八分饱,就会好的。”我只好作罢。
要出门走亲戚,妈妈拿来一双新袜让我换上。塑料线把新袜连得紧紧的,我扯不断,去找剪刀,可怎么也找不到。我问妈妈,妈妈并不回答剪刀在什么地方,而是麻利地接过袜,用牙齿咬断了线。这时我才想起.大年初一是不能动剪刀的,免得口舌之争。所以每到这一天,奶奶总要把剪刀藏起来,免得我们忘了形而误拿了它。
嗨,大年初一规矩可真多!什么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倒水和垃圾,以免把财运倒掉;不晒被絮,免遭瘟神;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给睡觉人拜年,否则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上;不借钱,免得“初一借了别人钱,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给别人钱,财产外一流整一正”
大年初一可真是有趣的'一天,虽然有禁忌,但是是象征。这些传统习俗,莫非是想新年说第一句话、做第一件事,都讨个好彩头,以图一整年平安吧!
刘老师:本文最大的亮点是选材典型,有详有略,写出了习俗特点。习作从人们希望富裕、健康、和睦三方面,详写了大年初一不扫地、不吃药、不用剪刀三件事,略写其它,都表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习俗具体,特点鲜明。
同学张倩:刘思颖同学按“总——分——总”的结构,有详有略地写出了大年初一的习俗,既让我们学到了构思、选材的方法,又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社会知识。
民风民俗作文 篇3
家乡的元宵节是仅次于大年初一的日子,这一天的重头戏非舞龙灯莫属了。
晚上7点,一轮皎洁的明月装点着夜空。突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条威猛的草龙“飞”了出来。到处都是围观的人群,鞭炮声此起彼伏,我的心一下子燃烧起来。这是多么奇妙的一幕呀!草龙长10米左右,它那两颗明亮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活灵活现,两条长长的龙须由彩灯组成,五颜六色,美极了!
爷爷与他的队友们举着草龙,青筋凸显的大手充满了力量。龙珠当然是由德高望重的爷爷把握。草龙在爷爷的带领下,飞快地盘旋着,远远望去,仿佛一条真龙在腾云驾雾。爷爷和他的队友们才行进不到100米,就来到了一户人家。还没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这户人家一早就把厅堂收拾好,准备好鞭炮,恭候草龙的到来,并且极力邀请龙灯队在家里稍做停留。家里自酿的米酒,喜庆的香烟、糖果,让红红火火的年味儿更加浓厚了!
“三分龙,七分舞。”这是爷爷常说的.一句话。的确,龙要舞才能显出它的威风。(小学生作文 )只见爷爷转动龙珠,在前方开道,龙头紧跟其后,跃跃欲试,仿佛一口就能吞下那颗又大又亮的龙珠,龙身跟随龙头有节奏地飞舞着,这招“蛟龙漫游”甚是流畅。忽然,爷爷将龙珠滑向了龙尾,龙头紧追不舍,来了个“龙头穿裆”的招式,引得围观的群众一片喝彩。主人赶紧拿出香烟、糖果、茶水来招呼大家,据说草龙经过的人家这年一定行好运。一路上,鞭炮声、锣鼓声、喝彩声不绝于耳。
鞭炮声中,妈妈大声告诉我:“我们鄞州区的舞草龙还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舞草龙的师傅都是百里挑一的,并且早早就开始排练了,有最基本的游走动作,也有回头、摆尾、叩首、盘旋等高难度动作。舞草龙可不单是力气活,还要求技术和配合。”
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过后,一群人簇拥着威武的草龙,向着下一户人家,向着美好的生活出发了……
民风民俗作文 篇4
我的的老家是浙江的临海,有许多与别的地方不同的习俗:过新年、元宵节、中秋节.
快过年了,人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回家乡过大年.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挂上了红红的灯笼,贴上了红红的春联.
除夕那夜,全家人(包括爷爷奶奶)都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家家户户就开始放烟花爆竹,一走出门,便听见了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从四面八方此起彼伏的传来.这声音把我吓了一大跳:吓得我赶紧用手捂住耳朵!这声音大得,连说话声都被淹没了,不得不让人大声地喊.之后,我看着满天迷人的烟火,每个烟花,都像朵花,大的、小的,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真叫人看的眼花缭乱,简直就像杭州西湖的“烟花节”.
在我们浙江临海春节一般都是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八止.大年初一那天天还未亮,我就被鞭炮声吵醒了.天刚蒙蒙亮,只见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插烛焚稥,用茶果祭祀天地,家堂祖先.在初一那天还有许多禁忌:不准扫地吧,不准将水倒出去,不准动刀······
还有,我们那儿过元宵节不是在正月十五,而是在十四那天过.元宵节那天你猜我们吃什么?汤圆No!No!No!不是汤圆,在我们哪儿吃的是“羹”,它是将一大堆原料搅拌成的,都是薏米浆为主,再放芥菜叶、猪肉末、豆腐干······搅合在一起,搅好了之后,就用小火慢慢煮,最后调味出锅,因为做羹的原料很多,所以通常都是一煮就是一大锅,这够全家老少吃好几顿呢!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风”.各地的风俗,各有各的特色;各地的.节日,各有各的过法.因为有了这样的不同,节日才会变得非常有趣.你家乡的风俗,又是怎样的呢?
民风民俗作文 篇5
王安石的《元日》里有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又过年了!春节将要来临了,大家都忙里忙外的,连小孩也要帮大人干活,大人们每天都在准备着过年用的,吃的,玩的,连小孩也不能闲,每天都在家里啃瓜子,看电视。专门给大人添乱,即使这样年还是来临了。
除夕是家乡最值得庆贺的时候,因为今天除了特殊原因外,一般情况下,所有的子女,父母都会吃团圆饭的,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会说一年中发生的`所有有趣的事情,一年中的所有收获,还有说说下一年的生活目标。吃过团圆饭,所有的人都坐在客厅里,大人们在打麻将,而家乡这些读书人会在一起对别人诉说着自己在学习中的趣事。“嘭!彭!彭!"窗外五颜六色的,哦!原来是每年必要的节目开始了——放鞭炮,每家每户都点燃自己准备的节目——烟花!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希望今年所有的同学们一起努力吧!用一个好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民风民俗作文 篇6
除夕夜那天,妈妈早早地把包饺子的原料准备好了,只等新年的钟声敲响包饺子吃。
到了九点三十分左右,我们全家人凑在一起包饺子。包着,包着,只见妈妈把两枚洗过的钱币分别递给我和爸爸,自己留了一枚,让我和爸爸包在饺子里。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妈妈笑呵呵地说:“谁吃到带有钱币的饺子,谁就会福气多多……”
在欢声笑语中,我们一家人一会儿工夫就把饺子包完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把已经准备好的佳肴美味端上了餐桌,紧随其后,热气腾腾的“福气水饺”也摆上了餐桌。我忙着让妈妈给我倒些调料蘸饺子吃,可妈妈给我倒的调料里竟没有消毒杀菌的“蒜泥”,我又问妈妈:“平时吃饺子调料里总少不了蒜,今天怎么没放蒜泥呢?”妈妈有些不耐烦了,生气地说:“大过年的',算(蒜)什么算(蒜)?小孩子家怎么这么多事呢?我见妈妈有些不高兴了便没再追问,只好闷头去吃饺子了。
我夹了一个饺子放在碗里,小心翼翼地咬开饺子,没想到,第一个带硬币的饺子就被我给“击中”,我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吃到钱币了,我是最有福气的人了……”爸爸、妈妈看我那高兴劲儿,相继也吃到了带有钱币的饺子。
我自言自语地说:“这都是托我的福啊!”我也真心希望我们一家新年快乐幸福,学习、工作新年新气象!
民风民俗作文 篇7
藏族的“雪顿节”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节日习俗,在慢慢地盛开着,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吸引着我们。当然,藏族这朵“鲜花”,已开地正大、正旺地,其中一朵花瓣,就是藏族的雪顿节。
雪顿节是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节日。在藏语中,“雪”是酸奶x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 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x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节”。虽然酸奶我们都吃过,但藏族人民却还是把这个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顿节”是藏族人民最快乐的一个日子,在这天人们都在吃酸奶,还在一起比赛呢。瞧,这摆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头,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到桌子前,每个人都有三十个碗,碗里盛满了酸奶,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喝完这么多酸奶。来参赛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样的人都有。人们来参加比赛并不是为了吃的,而是为了使场景更热闹点,让别人更开心一点。
民风民俗作文 篇8
广东地区,是个富饶的地区,那里的民俗特色十分独特,下面就让我细数一下广东的民俗。
先到佛山去看看。佛山秋色,是佛山的民俗。〞秋色〞,是丰收的景色之意。这个〝佛山秋色〞是不是3股带民间艺术活动的称谓,也是佛山传统民间艺术的总称。每当丰收气节的时候,佛山的人民便会在大街小巷里庆贺丰收的到来。他们会作出各种各样的手工物品,让这些手工物品达到以假乱真、奇巧斗胜的艺术效果,这样的庆祝形式,成为了的佛山艺术品的独特的庆祝风格。当秋天最后一晚上,人们会不约而同地相约在大街小巷,携带着自己制作的工艺物品到台上上台进行表演,那个场面独自一格,十分壮观,是南国一道美丽的风景。
接下来,我们到广州去看看。广州的沙湾,不再另类的风情民俗。广州的沙湾飘色,更是让到来的游民赞口连连。沙湾是广州市番禺区的一个镇,这个〞沙湾飘色〞就是发源于沙湾这边的一带,这个〞沙湾飘色〞集聚了戏剧杂技和装饰艺术,每年的三月初三,正式在沙湾里面举行。
潮汕功夫茶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潮汕地区,那里的人们都有喝茶的'习惯,他们热爱喝茶,潮汕的功夫茶的特点分为精和热,这两大特点便是功夫茶独有的精华,他们煮茶和喝茶都特别讲究,他们煮出来的茶是香浓汤热,他们喝茶是以小壶小杯的方式来进行的。
客家岁节舞龙,是客家人主要的民俗。这是他们最为突出庆祝民俗的表演方式,每逢佳节的时候,他们会聚集在村里每个角落,进行各种各样的表演,为节日增添喜庆,祈求年年平安。
广州民间传统庙会,代表着广州的一切。广州民间传统庙会最为出色的便是那波罗诞。波罗诞会延续3天,在这3天里,这个多波罗庙周围到处热闹非凡,展现出一派节日景象,路上人群拥挤,庙中沸沸扬扬,还有大串的炮竹,仿佛在过春节一样。
阳江风筝节。阳江除了有豆豉之外,还有风情,这风情带给人们放风筝的乐趣。阳江是南国风筝之乡,这风筝流传是历史悠久。阳江人民所造出的风筝,造型优美,多种多样,俞生俞活。他们那里的地势也造就了放风筝的良好场地,每年的9月9日重阳节,便能看到他们放飞风筝的壮阔景象。
广东民俗,还有许多数也数不完的民俗,它们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物质,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们,我们坚守着继承、发扬和保护它们的责任。
民风民俗作文 篇9
元宵节,是一个温馨,充满爱的节日。元宵节在我的家乡有些特别的习俗,这也要从一个传说说起……
正月十五是农历的元月,古人把“夜”称之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在元宵节,有许多习俗,比如说吃汤圆、赏灯、猜灯谜等许多习俗。
在我的家乡,元宵节做汤圆是元宵节最让人兴奋的事情了吧!开始,我认为做汤圆太容易了,后来才发现其实还挺难的。让我来说一下我们是如何做的吧!
我们需要准备一些糯米粉,些许芝麻,一点面粉,适量的水,还有猪油。首先,把黑芝麻在小石磨里磨成芝麻粉,加少许糖,再把大块的猪油放入慢慢搅拌均匀。真没想到,磨了十分钟,我就感觉手臂酸得就快断了。接下来,在糯米粉中加入水,揉成一个大大的`球,再发酵30分钟……
哈哈,一切准备就绪,我们要开始最关键的包汤圆的环节!这可是最难,并且最重要的一步啊!我们把芝麻馅放入摊平的汤圆皮上,一边转一边将汤圆皮裹起来,最后变成了一个圆子。我连试了三次,都失败了。我问奶奶怎么办?奶奶说:“是你包的芝麻馅太大了,而你的皮太小了。只需要控制好比例就没问题啦!”我恍然大悟。看来奶奶做汤圆的经验已经炉火纯青了。这下子我连续成功做了五个,一个个堪称完美。最后,我们把做完的汤圆放到锅子里煮十分钟。煮熟后,我们一起开心地品尝起来,真的太美味了啊!
这就我们家乡的元宵风俗。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但让我学习到了制作手工食品的经验,也让我们一家人在元宵佳节,其乐融融,欢聚一堂。
【民风民俗作文】相关文章:
民俗民风的作文【精选】09-06
民风民俗的作文11-17
【经典】民风民俗的作文08-10
[精选]民风民俗作文07-14
民俗民风的作文07-26
(精选)民风民俗作文07-14
民风民俗作文(精选)07-16
(经典)民风民俗作文07-19
民风民俗作文(经典)08-05
民俗民风的作文(经典)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