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作文集锦(5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风民俗作文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民风民俗作文 篇1
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过春节的习俗,那就让我介绍我家是怎样过春节的吧!
大年初一,我来到了外婆家。早晨,我一起床,吃完早饭,就准备上外公家拜年去。我穿好我的新衣裳,妈妈和妹妹也穿好了各自的新衣裳,准备上外公家去。马路上的汽车川流不息,鞭炮声一直在我的耳畔响起,我的脸上不知不觉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到了外公家,已是中午。一进门我们两兄妹就连忙说:新年好!”外公一听到这三个字,就高兴地摸了摸我们的头。接着外公就去烧饭了,我们也坐到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起电视来。不一会儿中饭就烧好了,我们吃完饭后,就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我们一直在想着今天的'春晚会有什么节目。到家后我们立刻打开了电视。今年春晚的内容可丰富了,有迎新年的唱歌跳舞、也有精彩又神奇的魔术。还有幽默滑稽的小品,使我看得如醉如痴,目不暇接。
正在这时妈妈和外婆把年夜饭端到了桌子上,有鸡肉、牛排、鸭爪、芹菜、豆腐。我看到了菜后,我一个箭步走到餐桌前,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儿,菜就被我们一扫而光了。
吃完了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看春晚,度过了美好的一夜,真希望每天都是过年。
民风民俗作文 篇2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每家每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非常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是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每家每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许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一点迷信,但是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民风民俗作文 篇3
瑶族的婚礼是这样的:瑶家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由选择对象,父母不加干涉。“赶歌圩”“坐歌坛”是瑶家姑娘、小伙恋爱的独特方式,男女双方通过对歌,把爱慕之情都流露于歌声之中。“拿篮子”是瑶族青年选择对象的又一重要方式,双方在“拿篮子”“送篮子”中互相接触、了解,确定双方的爱情关系,再通过双方父母同意,正式订亲。瑶家最主要的婚姻形式有“招郎”“两不辟宗”“男从女姓”三种。瑶族女子在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地位,一般不外嫁,留在家中“讨丈夫”。她们主要是招本民族的男子,有的也招汉族或其他民族的男子为“郎”。“两不辟宗”俗称“两边走”,即婚后男方仍用原来姓名,夫妻共同照顾双方父母,所生子女,第一个随母姓,第二个随父姓,依此类推。“男从女姓”即男子到女家后改从女家姓。
而瑶族的礼服瑶族男女服装主要用青、蓝土布制作。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喜有对襟、斜襟、琵琶襟短衣和长衫之分。
瑶族的节庆活动也很有意思比如每年农历的十月十六是瑶族隆重的“盘王节”。节日里最热烈的`场面要数跳黄泥鼓舞,据说这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瑶王。一只母鼓相配四只公鼓组成舞群。母鼓斜挎胸前,用双手拍击,公鼓则是竖着拿在手中,用左手敲击,动作随着音乐的变化,舞姿雄健洒脱。跳黄泥舞母鼓的鼓点最重要,它指挥和掌握着整个舞蹈的节奏,公鼓是合着母鼓的鼓点变化的。因此担负打母鼓的常常是寨子里的老鼓手。黄泥鼓敲响之后,几位装扮漂亮的姑娘,手持花巾,踩着鼓点穿插其中,边歌边舞,高潮时,围观的群众情不自禁地加入歌舞的行列。公鼓和歌队把母鼓紧紧围在当中,犹如群星拱月,母鼓又不时和公鼓对应敲打,整个舞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民风民俗作文 篇4
在我们全国各地,有不同的省,也有不同的民族,课本上不是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嘛,所以,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我家乡山东的节气风俗习惯。在这里,我就给大家讲讲立春、夏至和立秋的风俗。
立春里的风俗最好玩。在山东的`各地都有“咬春”或“尝春”的习俗。在农村,很多人认为,立春的时候咬一口生萝卜,就可以消除春天睡懒觉、赖床的习惯。在临沂地区的一些农村,立春这天人人手里拿着一个生萝卜,待立春时刻到来的那一瞬间,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咬下萝卜。据说谁在立春那一瞬间咬住了萝卜,谁就青春永驻,长生不老。不过我认为,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幻想,因为我到现在还真没听说过有那一个人真是青春永驻,长生不老呢!
而“尝春”类似刚才说的“咬春”,只是吃的是春饼和春盘。这种习俗早在南北朝时就已经有了。杜甫的诗里说“春日春盘细生菜”讲的就是“尝春”。不过现在人们已经用面条、饺子代替了春饼、春盘。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都要吃面条,俗称过水面。谚语里都说“冬至饺子夏至面”。不过,在山东也有的地方在夏至时煮新鲜的麦子吃。
而到了立秋这天,山东南部的地区的儿童比赛采集楸叶或桐叶,剪成各种花样,或插于鬓边,或佩于胸前。山东在立秋后,天气仍然很热,但一些地方的人们却忌讳在立秋洗澡,他们认为立秋洗澡不吉利,会长痱子或者拉肚子。不过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我天天洗澡,也没有拉过肚子,或许这和某个历史故事有关吧。
这就是我家乡山东的风俗。
民风民俗作文 篇5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这天人们总坐在月亮下,赏月光,吃月饼。这不,我们一家也不例外。
妈妈告诉我:“每年农历8月15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此中秋也称仲秋。因为秋季天高气爽,八月十五的月亮看起来总是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被叫做‘月夕’。”
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相传,那天晚上如果你仔细看月亮,就会发现圆月上有黑色影子,那就是广寒宫里的嫦娥,吴刚,玉兔和桂花树,在忙着飘散花香,分发月饼,和人间一起过节呢。
虽然说“月到中秋分外美”。可今天的月亮似乎周身绕着一抹叫”思念”的愁云。这令我想起了远在他乡的爷爷奶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阳圆缺,此事古难全。”大概就是我此时的心情吧,不知他们现在是否也望着月亮,思念着远方的我们呢?
月亮似乎读懂我了的心思,那抹愁云渐渐飘散,这一刻的月亮显得特别亮,就像一只雪球高悬天空。皎洁的月光像水似的泻向大地,几朵灰白色、轻纱的'云在她身旁不远处飘动,宛若仙女舞动纱巾翩翩起舞。我的周围被月光照得雪亮,月光透过斑驳的树梢丝丝缕缕地挂了下来,在地面上涂上了一层碎银。月光照着树木下斑驳的黑影,婀娜多姿柳树的倩影,别提有多美。
月光洒满了我的衣服,温暖着我的心。我总觉得太阳的温暖过于热烈奔放;星光又孤独了些;只有这温柔恬静的月光,才能这般恰到好处。
我凝望着月儿,嘴里嚼着月饼,听着妈妈讲着月亮的传说,我又想起了在他乡的爷爷奶奶,直到很晚……
【民风民俗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民风民俗的作文03-06
民风民俗作文【经典】08-21
民俗民风的作文【精选】09-06
民俗民风的作文(经典)03-14
(精选)民风民俗的作文03-18
(精选)民风民俗作文07-14
民风民俗作文(精选)07-16
民风民俗作文[精选]07-16
(精选)民俗民风的作文08-19
[精选]民风民俗作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