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作文

时间:2025-01-02 09:01:00 民风 我要投稿

民风民俗作文9篇(必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民风民俗作文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风民俗作文9篇(必备)

民风民俗作文 篇1

  在茫茫的的大草原上,响彻着蒙古族男儿的声音,这就是蒙古族的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蒙古语,“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每年六月初四开始。“那达慕”有着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的时候,他为了检阅自己的军营,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

  射箭是那达慕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为许多不同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两种。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射箭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那达慕大会一般举办7之9天,蒙古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民风民俗作文 篇2

  过年大家不就图个年味嘛,我们就要让这个年过的充满年味儿。我们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中国人过年可是热闹非凡。各种各样的民风民俗,让我们为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而骄傲,而自豪。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当然就要辞旧迎新,收获20xx,展望20xx。蜘蛛每不辞辛劳的织网谁能搞懂,它为了什么,我猜它是为了期待着自己的儿女能够有归来的一天就可以睡上它特意准备的舒服的床。

  今年春节我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将我的才艺运用到了此次的“年”中。我将春联充分运用到了我的一技之长——书法上。大家都知道春联上当然少不了文墨名客的题字,虽说我没王羲之的书法功底那样登峰造极,也没有颜真卿的挥洒自如。但是我拥有一颗好学之心。我相信书法的好坏是看一个人的心性。

  我向来说到做到,第二天当我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告诉妈妈时,妈妈一口就答应了。我和妈妈来到了文具店,挑选红纸,我一眼就看到了买红纸的地方。我用手指着,“妈妈,快看在那!”妈妈疑问地说:“你确定真的'要写春联?”我拍拍胸脯,“当然喽!”妈妈弯下腰来,为我抽出几张红纸,我兴奋得马上抢过妈妈手中的红纸,跟妈妈比了一个OK的手势。买好红纸我兴奋地抱着它回家,我依稀记得那是一个下雨天,我生怕雨水把这红纸浸透,紧紧的抱在怀中不肯撒手。

  即使现在就要将自己淋湿,也落得个心甘情愿。好不容易一路护送到家中,我就一刻不敢停歇,拿出了毛笔,决定速战速决。奶奶在一旁帮我磨墨。我气定神闲,裁好了春联的尺寸,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写书法讲究的就是静心,才能写出一手好字呢。

  我也依照着这种法则,开始了我的书法探险之旅。我站在桌子的前面,仿佛一切都是“浮云”。在我自己的小小世界里游荡。我开始我的第一笔,起初我对第一次写春联有一些紧张,畏畏缩缩,写出来的字样,我一看,我根本就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我天性乐观,想:这只不过是提前热热身而已,对我这个初来乍到的新手来说还是多多体谅吧。

  我怀着这样的心情,开始了我接下来的创作,我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心理斗争,终于写得有些味道了。我的父母在一旁焦急的看着我还是一停不停地给我提些意见,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皇上不急,太监急。”我现在的自信心已经加倍提升,斗败了自己心中的心魔,我相信,我能行!我在自己的手下描绘出了一幕幕我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我终于完成了我的大作。我大吐一口气,心中吊着的一块大石头终于安全着落。我将纸小心翼翼的捧在手中,一笔一画上上下下的打量一番,透露出满意的眼神。我马上就要将自己的作品挂在自家的门上,妈妈为我拿来胶水,我仔仔细细的在四周涂抹了一遍,问妈妈:“哪个位置合适?”妈妈总说往左一点还是往右一点。最终拍定了,我把得意之作贴上,总算是大功告成了!我们击掌庆祝。

  你们说我们是不是做了一件很有年味儿的事呢?

民风民俗作文 篇3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今天,就让我带大家走进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吧!

  凉茶

  广东人最爱饮凉茶,认为凉茶就是身体的保险公司,有病服即能治病,无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一个月内不饮几杯凉茶(多为王老吉),婴幼儿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认为身体健康没保障。

  竹蔗茅根水就是广东凉茶之一,有清热下火,生津止渴,润肺排毒之疗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凉茶,全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头痛发热等积滞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药性最为寒凉,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对平和一些。小儿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烦躁咬牙等症。适用于体质强壮、素来火旺湿盛、经常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者。但是,喝过凉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个字“苦”!我喝凉茶的时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进去好

  几片陈皮去苦。

  广东迎春花市

  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桔,各大公园都举办迎春花展,特别就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拱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广州种花为业,已有100o多年的历史。早在五代南汉时代,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素馨花田,南汉王刘怅的.宠姬素馨就是庄头的种花女。金桔象征“大吉大利”。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诚膜拜,飘逸肃穆,深为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腊月初,市面上有从福建漳州运来的大批水仙头,人们买回后,精心培植,通过对水温和日照的调节来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团圆饭时,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声中依次开放,这情景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俗语说,“花开富贵”,这正巧取了个好兆头。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气袭人,所以家家必备。

  当然,广东还有好多民风民俗。比如:煲汤

  舞狮、种四方竹,甚至有的地方还有舞牛的……每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都等着我们去发现它呢!

民风民俗作文 篇4

  我的爸爸、妈妈来自不同的地方,所以家乡的习俗也不同,那就给你们说一说家乡的习俗吧!

  我妈妈的家乡风俗—春节,在春节来临前一个月大家都在不可开交的忙碌着,有的烤腊肠、腊肉,有的买对联,有的买新衣,还有的买鞭炮…

  正是过年了,三十初一,全家人包汤圆、吃年饭、看春晚,一到初一的'一大早,就有人拜年、拿红包。

  我爸爸的风俗—端午节,端午节和春节一样热闹,在一个月前就可以看到赛龙舟的人们在忙碌的练习。到五月初五,很多人都会来看龙舟。端午节除了赛龙舟,还有人会吃荔枝、龙眼、美味的粽子。龙舟比赛一直到下午二点多才结束哩。

  这是我家乡的习俗,那你的呢!

民风民俗作文 篇5

  每年的阴历六月初八,是传说中李龙王的生日,在我的家乡今天应该蒸饽饽的,饽饽用来供奉李龙王。

  李龙王的故事是我听父亲讲的, 李龙王生于山东省海阳市宋村,宋村村北有一座回龙山,山上有李龙王母亲一座破旧的小庙,近年来很多人在农历的三月初二会去小庙拜祭李龙王的母亲,三月初二是李龙王母亲的生日。据说李龙王怀胎时即是个怪胎,怀胎多年不生,后来出生的那天天降大雨,天地漆黑,他妈妈疼死过去,醒来却不见了孩子。但自生下孩子之后,每天半夜都会有人来找她吃奶,吃奶时李龙王的妈妈也会疼的昏死过去,后来李龙王的父亲气不过,晚上不睡觉等着有人来吃奶的时候点上了油灯,火苗照亮小屋的那一刻李龙王的父亲大惊失色,只见一条漆黑的尾巴直冲屋顶弯弯曲曲缠绕在房屋大梁上,慌乱之中李龙王的父亲找来一把镰刀狠狠的砍在那条长尾巴上,那吃奶的怪物疼的‘嗷’的一声,将李龙王的父亲提起来飞出去将人扔进了海里淹死了。

  原来李龙王生来就知道自己是个怪物,害怕吓到了自己的父母,所以不敢让他们看见他。但是他的脾气太暴躁了,杀死了自己的.父亲让他感觉无颜见江东父老 ,于是就离家出走闯关东去了。

  闯关东的李龙王本事大了起来,白天他能变成人型跟大家一起劳作、吃饭。这山东来的小伙子长的又黑又壮,干活一把好手,虽然脾气暴躁了点儿,但他的实诚、耿直还是让人们很喜欢。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个黑小伙是一条龙,因为这黑龙没有尾巴,因此外号就叫‘秃尾巴老李’当时的黑龙江中盘踞着一条白龙,白龙经常兴风作浪,淹死百姓,向百姓索要供奉。秃尾巴老李的身份暴露以后,人们就请求他帮忙除掉白龙,李龙王向人们道出实情,说自己因为尾巴被父亲砍掉,力量丧失了很多,不敢打保票能打败白龙,所以一直犹豫着不敢和它决战。乡亲们则纷纷表示要支持他,于是大家商量出一条计策来:两条龙在水下决斗时,谁若占了上风就会浮出水面透气、休息,如果乡亲们发现水面变成了黑色,就说明是老李上来了,大家赶紧向水里扔馒头,给他吃了补充体力;如果水面变成了白色,说明是白龙占了上风,浮出了水面,赶快向水中撒白灰,迷它的眼睛,扰乱他。就这样在乡亲们的帮助下,黑龙打败了白龙,为乡亲们除了一害。从此黑龙战斗过的这条江就更红名为黑龙江。

  海阳人称呼李龙王为李龙爷,每年的六月初八都会蒸饽饽为李龙爷过生日,农历的六月雨多,据说是因为李龙爷每年六月都要回家探母,李龙王走到哪里都是雷雨相伴。

民风民俗作文 篇6

  提起傣族,我会想起能歌善舞的傣族人,想起他们跳的孔雀舞,想起他们那里别具特色的泼水节。

  傣族的傣历新年是泼水节,一般在阳历四月中旬,也就是傣历六月,为期三四天。第一天相当于"除夕",最后一天也就是"元旦"。中间相隔一个或两个"空日"。

  每逢泼水节,傣族人民就开始欢天喜地地庆祝。"除夕"这天到江边观看龙舟比赛。长长的龙船两头尖见地翘起,船舷上画着精美的图案,那安放在首尾的龙头龙尾更是形象逼真,令人惊叹。划龙船的小伙子头缠红锦,在擂鼓声中动作一致,拼尽全力向终点划去,江边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比赛结束后,欢呼的人们跳起了欢快的"依拉贺"舞。

  "空日"是最隆重的泼水日。上午十点左右,男女老少拎着桶,端者盆来到街上,路边早备有大量的清水,水上漂着片片花瓣,有的甚至滴入香水。不管是男女老少,亲朋好友,也不分哪个民族,大家都可以互相泼水,相互祝福,以求消灾灭病,祈愿风调雨顺。

  泼水是有区分的。如果对方是老者,就舀起一勺净水,说着祝福的话,拉开对方的衣领,让水沿着脊梁流下去,被泼的人会很高兴地接受祝福,不会跑开。这一种泼法被当地人称为"文泼"。"武泼"就没有规定了,用瓢用盆用桶都可以,互相追逐,迎头劈面地泼,泼者是为了向对方祝福,被泼者会认为是件很体面的.事。到了夜晚,村村寨寨会举行盛大的游艺晚会。傣族人民敲起象脚鼓,跳起象征吉祥的孔雀舞。晚会上,人们唱民歌,猜灯谜,看焰火,狂欢到午夜。

  "元旦"这天,处处人山人海。最精彩的活动是"放高升"和"丢包"。伴着人们的欢歌笑语,节日达到欢乐的最高潮。

  这样热闹、独特、充满欢声笑语的节日怎能让人忘怀呢?

民风民俗作文 篇7

  杀年猪是我们当地的一种民间风俗,在农村吃年猪饭相当于过年的预演,亲戚间相互请吃杀猪饭,主要是为了加强联络感情、也是一种表示庆贺,下面我们就带大家去看看这个喜庆的民间节日。

  每到这样的杀年猪季节,不论是亲戚还是朋友,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只要你走进村寨,都会受到热情的邀请。在杀年猪时,只要主刀者一声令下,所有人便全力以赴奔赴猪圈,将选好的猪团团围住,这时大家七手八脚,拽耳朵的.拽耳朵,拽腿的拽腿,共同用力将猪按倒,把猪的四腿绑到一起,然后将一个木头杠子插在四腿中间,大家齐心合力放到架起的案板或桌子上,杀猪是个技术活,主刀者凭经验与感觉,要一刀毙命。猪停止呼吸后,开始不停地往猪身上浇开水,待把猪身上的毛都浇透后,开始开剥刮洗。在这样喜庆的杀猪客里,主人家都会把刚杀好的新鲜猪肉,分割切成小块,用焦炭烤熟后招待客人,客人们吃着美味可口的烤猪肉,互相劝着自酿的“苞谷酒”或是苦胆酒,真是犹如过大年一般。在年猪席上,都是一些用猪肉烹制出来的菜系,有酥肉、粉贞、猪血汤等等,都是一些可口的农家菜。按照习惯剩下的猪肉与肠肚,每家每户还要淹制一些腊肉、香肠以备来年食用。

  虽然杀年猪只是一种民间风俗习惯,但它以成为农村中每家每户,一年到头最喜庆、最热闹的节日,也是农民群众一年到头大丰收的重要标志。

民风民俗作文 篇8

  我们的风俗很好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民风民俗作文 篇9

  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一个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的习俗。我是瑶族人民,我们的民风民俗多着呢!但是最让我意犹未尽的,就是在端午节的那天,跟着妈妈一起做一锅香甜可口的艾子粑粑。

  在端午节前夕,妈妈会到市场里买一大些竹叶和农民采来的艾叶回家做艾子粑粑。

  回到家里,妈妈把面粉倒进盆子里,掺一些白糖,放入适当的清水。把面粉和水和成一团面团后,再把面粉和和水和成一团面团后,再把艾叶洗干净,放到锅里熬几分钟后,倒掉艾叶,把剩下来的艾叶汁到在面团里,多揉几下。揉面时要注意,不能揉太久,否则包出来的粑粑就会松松软软,没有嚼劲儿,揉面的力气要适中,才能做出有嚼劲的粑粑。

  接下来就是包粑粑了。首先,把2片大竹叶重叠在一起,然后从面团里取出一些面,做成小面团,从中间凹下去一个小窝,放入准备好的馅儿,这馅儿是妈妈刚刚切好的,里面有香花生、糖块、和芝麻、美味十足。放完馅儿后,在把口封起来,裹上一层香喷喷的茶籽油,一则是为了更加的香,二则是为了避免粑粑粘在竹叶上。然后搓成一个小圆儿,放在竹叶上,把下面的竹叶向下折一下,再缠上带子。一个香甜可口的粑粑就抱好咯!

  就这样,差不多一个下午的时间渐渐流逝了。终于,一锅艾子粑粑总算是包完了,最后就是蒸粑粑了,可我早已经馋得口水流下上千尺了,迫不及待地打开火,蒸起了粑粑。

  吃过晚饭,粑粑被盛放在茶几上,我拿起一个热气腾腾的艾子粑粑,“哎呀!”这粑粑可真烫手,手中的粑粑被我抛来抛去,嘴里还吸溜吸溜地吹着气,粑粑总算凉了下来,咬着清香美味的粑粑,我心里美滋滋的。

  到现在,提起端午节时做艾子粑粑的情景,我还是记忆犹新。

  4我家乡的民风民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除了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民风民俗作文】相关文章:

民风民俗的作文(经典)03-01

民风民俗的作文11-17

民风民俗作文06-12

(精选)民风民俗作文07-03

[经典]民风民俗作文07-24

民风民俗作文【精选】07-24

民风民俗作文(经典)08-05

民风民俗作文(精选)07-16

民风的民俗作文04-27

民风民俗作文[经典]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