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故事作文【经典】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猫的故事作文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猫的故事作文 篇1
猫问鱼:“为什么你们鱼总是心甘情愿的被我们吃掉?”然后鱼就给猫讲了一段他们的祖先的一段故事,关于猫和鱼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猫喜欢上了一条鱼,鱼也喜欢上了这只可爱的有点傻傻的猫。然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很苦恼,因为猫生活在陆地上,而鱼却生活在水里面。猫就问鱼说:“为什么我们俩个人那么的相爱,到头来却是天各一方呢?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生活在一起呢?为什么你就不能生活在陆地上,而我却不能生活在水里呢?”他们彼此都非常的想在一起,于是当鱼再一次的'为了和猫能够有多一点的时间相处而跃出水塘时,猫再一次的落泪了,他把鱼重新放到水塘里,然后对鱼说:“我不希望你死掉,那样我会更难受的。”
直到有一天,流着泪的鱼找到猫,对他说:“你把我吃掉吧,这样我们就可以永远在一起了。”猫很惊讶:“为什么要我这样做?”他觉得猫简直是疯了。这时猫说:“这样我就会一直在你的肚子里了,这样我们就永远不会分开了”猫含着泪把鱼吞掉了,然后去撞墙,这样猫和鱼就永远的在一起了。
圣母玛利亚知道了以后很感动,便利下了规定:“所有的猫都不准吃鱼,除非他们相爱了。”因为这样猫和鱼就能永远的在一起了。
听完故事,猫突然的把鱼给吃掉了,然后拼命的奔跑。几年后,猫终于精疲力尽了,含笑倒下说:“这下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然后死掉了。在他旁边的一块石头上刻着四个深深的大字“天涯海角”。
猫的故事作文 篇2
有一天,一只小猫在玩一串佛珠。黑暗的墙角洞里两只老鼠看见了,以为猫从此念佛行善,不再吃它们了,于是便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和猫亲热。
一只老鼠说道:“ 小猫大人,您在干什么?……’’ 另一只老鼠也和猫拉关系……不料,那只小猫立刻丢掉佛珠,一下子扑了过来,逮住一只老鼠就嘶咬。
吓得另一只老鼠一边跑一边喊:“ 老 猫念了佛,咬起我们却更加狠了!小猫一边跑一边说:“我已经吃掉了你的同伴,小老鼠,赶快束手就擒吧!”另一只老鼠迅速逃跑到洞中。小猫又拼命去追,可老鼠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哼,又让那只老鼠跑掉了! ” 小猫气急败坏心想:必须要想一个办法把老鼠引出来 , 然后再迅速抓获。可是怎么办呢?老鼠洞太小, 我又钻不进去。小猫心想“:“那老鼠不是怕我的佛珠吗?我先把一根毛线点燃,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在老鼠洞里;到时,那只老鼠一定会从另一个洞口出来 ,我再把佛珠放在老鼠 要 出来的洞口外面,我只需‘守株待兔’就行。” 小猫说完就 行动起来,它先把一根毛线点燃,放在老鼠洞口, 然后把佛 珠放在老鼠要逃出来的另一个洞口前面。小猫暗自窃喜:‘‘一切布置妥当 ,就等老鼠出洞。哈哈!我就来一招 --------‘ 引蛇出洞’。”让小猫想不到的是,那只老鼠还在睡觉, 过了一会,火苗燃烧着窗帘,老鼠闻到一股糊味,它慌忙跑出一看,啊?!洞中着火了,它发现另外那端有一个洞口,一边奔跑,一边仓惶逃遁……刚出洞口,被守候的'小猫发现了,刚离火海,又入猫舌,小猫快速地抓住了老鼠,美美的享受了一顿饱餐! ------“猫吃老鼠,天经地义。”
猫抓老鼠是猫的职责,老鼠自以为猫念佛行善,那是一厢情愿。老鼠使坏也终究难逃侥幸的命运。同样,作恶、坏蛋也终将没有好下场!
猫的故事作文 篇3
狗、猫、鸭子他们三个是最好的朋友,狗叫欢欢,猫叫乐乐,鸭子叫丫丫,他们干什么事都形影不离。
有一天他们去游乐城玩,在路上,他们看见了一群人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讨论什么。
“我们去看看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吧?”爱管闲事的丫丫说。“好!”其余的两个小伙伴附和着说。
他们凭着个子小,挤到了人群的最前面,一看,是一只小兔掉到了一个很深很深的坑里。他们急忙问小兔:“你叫什么?要去干嘛?怎么掉进坑里了?”小兔哭着说:“我叫泡泡,想去游乐城玩,走路的时候一不小心踏空了,就掉到坑里了。”机灵的'欢欢说:“乐乐,你帮我一起用嘴咬住她的衣领向上拉;丫丫,你坐在坑边,用你宽大的脚蹼把她向上顶。”“一二,一二”大家终于把泡泡救上来了。大家急忙问:“你受伤了没?”欢欢说:“没关系,泡泡只是蹭破了一点皮,包扎一下就可以。”丫丫把带的创可贴拿出来了,贴在了泡泡的伤口上。
乐乐突然想起来,说:“泡泡,你不是想到游乐城去玩么?我们正好也要去,你去么?”泡泡不好意思地说:“我,我不去了,我都把钱弄丢了。”丫丫说:“没关系,我们借你钱,走吧!”
四个好伙伴快乐的向游乐城走去……
【猫的故事作文】相关文章:
猫的故事作文[精选]12-23
猫的故事作文11-28
【精选】猫的故事作文01-16
(经典)猫的故事作文12-22
【荐】猫的故事作文01-12
猫的故事作文[优]01-15
(精品)猫的故事作文01-16
猫的故事作文【热门】01-15
猫的故事作文(精华)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