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帷幄的历史典故

时间:2025-02-13 09:29:50 嘉璇 历史典故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运筹帷幄的历史典故

  运筹帷幄: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今天就给大家具体讲一下运筹帷幄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运筹帷幄的历史典故

  典故:

  语出《史记·高祖本纪》。

  西汉初年,天下已定,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的宴会,喝了几轮酒后,他向群臣提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取得胜利?项羽为什么会失败?”高起、王陵认为高祖派有才能的人攻占城池与战略要地,给立大功的人加官奉爵,所以能成大事业。而项羽恰恰相反,有人不用,立功不授奖,贤人遭疑惑,所以他才失败。汉高祖刘邦听了,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最重要的取胜原因是能用人。他称赞张良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古人有名,有字,子房为张良的字)。”意思是说,张良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这说明张良心计多,善用脑,善用兵。后来人们就用“运筹帷幄”表示善于策划用兵,指挥战争。

  解释:

  运:运转,变动;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

  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刘邦曾赞“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子房功也。”

  用法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军事、政治等。

  近义词:握筹布画、运筹决策、运筹决胜。

  灯谜:加油

  成语寓意

  “运筹帷幄”的意思是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表示善于策划用兵,指挥战争。曾有这么一个说法,“一个睿智有谋略的指挥官胜得过一百个战士”,要是有一个聪明睿智的战争指挥官,在每次战争之前都策划好正确的战争策略,制定好作战的方向和路线,那么这场战争就会有很大的胜算。要是没有运筹帷幄的优势,再怎么勇敢的千军万马都只能茫然的冲锋陷阵,没有战略,没有规律,有可能只是一盘散沙。所以,如果把战争比作人的身体机体,那么一个运筹帷幄的指挥官就如大脑的神经中枢,控制和指挥着人的行动,故需要清醒而敏锐的大脑来指挥行动。可见,能够运筹帷幄,在战争中尤为重要。

  造句

  1、运筹帷幄,是智者的舞蹈,每一个步伐都充满智慧与力量。

  2、运筹帷幄,非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3、运筹帷幄,不仅是对策略的把握,更是对时机的精准拿捏。

  4、运筹帷幄,非一日之功,乃多年心血之结晶。

  5、在商业竞争中,只有善于运筹帷幄,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运筹帷幄的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历史的典故09-20

经典的历史典故02-06

历史典故11-17

经典的历史典故05-29

历史典故:扇枕温席11-16

酒的历史典故10-10

春秋的历史典故04-17

明朝的历史典故04-12

曲高和寡历史典故10-05

有关历史的典故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