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作文

时间:2024-12-15 12:25:27 老师 我要投稿

老师的作文(实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老师的作文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师的作文(实用)

老师的作文 篇1

  他姓赵,个子很矮。他说他比拿破仑还矮几厘米,似乎对此毫不介意。他小小的眼睛上罩着一副近视镜,厚厚的嘴唇上蓄着两撇小胡子。第一堂语文课,他自我介绍说:“我嘛,就这副尊容,是吧?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差也差不到哪里去,是吧?”就那一堂课,有心的同学做了个不完全统计,他总共说了180个“是吧”,平均每分钟4个。于是大家暗地里叫他“是吧”老师。因“是吧”与“柿把”谐音,而我们当地盛产柿子,大家就管他叫“柿把儿”老师。以后上课,他在上面说一个“是吧”,同学们就在下面学一回。有时,他还没说“是吧”,同学们就先说了。他很生气,却不好发作。谁叫他满嘴“是吧”呢?有一次,他真的生了气,一甩教鞭训斥大家:“以后,只许老师说‘是吧’,不许你们说‘是吧’。谁再说‘是吧’,就请出去!”“柿把儿”老师从没发过这么大的火,这一下把大家给镇住了,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谁料,他最后又来了一个“是吧”!教室里“哄”的一声又笑成一片,气得他的那两撇小胡子一抖一抖的。这时候下课铃响了,他走出教室时,向同学们告别,竟说成“老师再见”,同学们张开嘴,还没出声,“哄”地又笑了。他的课讲得不怎么好,甚至可以说比较糟。每堂课都在同学们的嘻嘻哈哈中结束。

  每次下课时,他鼻尖上尽是细细的汗珠。他的写作水平却非常高,还是市作协会员,同学们常在报刊上拜读他的大作。老实说,在同学们心中的某个角落,还装着对他的敬意呢!他在爱情上是失败的。快30岁的人了,还孑然一身。听说谈过的不少,可没一个成功的。后来,又有好心人给他介绍了一位,是文学青年,长得很漂亮,还是某局长大人的`千金。据说,姑娘因喜欢他的文章而爱屋及乌,他还有啥说的。连别的老师都羡慕地说:“你这家伙艳福不浅啊!”但姑娘有个条件,要把他调到某局办公室,以后朝政界发展。这哪里是条件呀,分明是千载难逢的美事一桩!别人更加羡慕得不得了。他倒是淡定,说要考虑考虑。那一天,姑娘笑盈盈地飘进他的寒舍来打探结果。他望了姑娘一眼,低下头说:“我还是喜欢教书。我不能离开我的学生。离开他们,我就失去灵感了。是吧?”听了他的话,姑娘气红了脸,大喝一声:“去你的‘是吧’!”说着转过身“噔噔噔”地走了。他望着姑娘的背影,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儿,可终于没有流出来。同学们知道这件事后,个个感动得直流泪,恨不得把“柿把儿”老师亲两口。第二天,“柿把儿”老师去上课,发现讲桌上亭亭玉立着一个漂亮花瓶,瓶里插着鲜艳的野花,花茎上系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赵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爱你,我们不能没有你。我们不再叫你‘柿把儿’老师了,以后一定好好听你的课!”“柿把儿”老师痴痴地望着纸条,眼睛眨也不眨,半天说不出一个字,只有那两撇小胡子在剧烈地抖动。突然他嘴一张,进出两个字:“是吧?”可教室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笑。

老师的作文 篇2

  鼓励是一杯龙井,当你斗志消沉时,给你勇往直前的力量;鼓励是一阵清风,当你满头大汗时,帮你拂去脸上的汗水,指引你前进的方向;鼓励是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你找到重心,撑起一片天。

  我自小就是一个胆小的孩子,缺乏自信心,不敢上课回答问题,害怕答错了被同学们笑话。有时老师会点名让我回答问题,我都总是紧张得说不出声或者结结巴巴地回答,声音小得只有自己能听见。每当这个时候,同学们都会爆发出一阵笑声,使我更加自卑了。

  这天,语文课刚上了一半,语文老师就提出了一道难题,这道题把我们全班都难住了,顿时间鸦雀无声。这时,我的手缓缓地举起了但很快又缩回去了,心里犹豫不决。我环视了一下四周,连小周、小凌等好学生都没举手,那我还举手干嘛?难道我可以跟班上的“权威”人物相提并论吗?此时,我心中的'两个声音天使与魔鬼争吵起来了,天使说:“快举手啊,你不是一直想要一个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吗?现在机会来了,就要好好把握,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魔鬼也马上说:“别举手了,看,全班都没一个举手的,你就不要丢人现眼了,万一回答错了怎么办?”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天使与魔鬼仍然在争论不休。

  正在这时,我发现了老师正在望着自己,这是种什么样的眼神啊!老师那带着一丝血丝的眼睛望着自己。老师的眼神,犹如干涸沙漠里的一片绿洲,滋润着我干枯的心灵;老师的眼神,犹如冬日里的太阳,使我感到人间的温暖;老师的眼神,犹如夏日里的清风,拂去我身上的汗水与闷热。这眼神,好像在对我说:“小郑,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

  于是,我鼓起勇气,举起了我颤抖的小手,老师点了我名,我站起来结结巴巴地回答了,虽然声音小了点,回答得不好,但老师还是表扬了我。

  经过了这个事情,让我明白了,人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挑战与困难,不要畏惧,鼓起勇气地去试一试,不管多难,你也会成功的。

老师的作文 篇3

  今天早晨,火烧云在天空中如挂画般排列着,风吹过树木,沙沙声吵醒了沉浸在睡梦中的我们,新一天军训需要我们去迎接和挑战。

  我们吃过早饭后来到了操场。太阳在云层中散发出灿烂的光芒。又是千篇一律的军训,我们并没有吃过早饭后应该有的精气神,更没有一个童年孩子应有的活力,大家都无精打采,仿佛还没有从睡梦中醒来。看着我们一个个六神无主,教官老师特别紧张,不停的教导我们,我明显能感觉到暴风雨即将来临。也许是因为我们经历了两天的军训,同学们状态百出,打哈欠的、乱动的、讲话的。老师在旁边使出浑身解数招呼着我们,我相信老师已经筋疲力尽了。我们盘坐在地上,希望时间快点过去,好去吃午饭。

  吃过午饭后,班主任王老师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带我们去操场,而是让我们坐在教室里,王老师用凶神恶煞的眼神看着我们,让我们望而生畏。我无法想象迎接我们的将会是什么。就在这时,王老师点开了一个视频给我们看,这是一个关于衡水一中军训的视频,衡水一中的同学们踏着整齐的`步伐,高低起伏,犹如一条条长龙、犹如一块块移动的方阵、犹如一副副美丽的图案。看到这一幕,我们都惊呆了。老师说你们看看,这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军训,你们看看自己,一盘散沙。如果你们连这么简单的事都无法做好,如何去迎接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扫一屋与扫天下,相信你们在小学读过这个故事,也相信你们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

  我们十分羞愧,大家都默不作声。老师问了我们一句:能不能做好?,同学们坚定的说能,这声自信的回答,传遍了整个校园,飞向了天空,在宇宙中回荡,在我心中回荡,在大家心中回荡。下午的军训,我们气宇轩昂、昂首阔步,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因为大家都已幡然醒悟,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才能成就大事。

  无论将来我们走到哪里,老师的教导会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老师的作文 篇4

  兴趣是人们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人的生命力,使大家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人对自然产生兴趣,就能引发出对事物的体验,对问题的思索;人对生活产生兴趣,就能引发因好奇而实践,因验证而发现。古往今来,许多成就辉煌的成功人士,他们的事业往往萌生于青少年时代的兴趣中,延着兴趣开拓的道路走下去,找到了自己事业成功的路径。

  被喻为“科学巨人”的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时,从一个苹果成熟落下而引发了联想。试想一个苹果掉下来是一件怪事吗?不,它很常见。谁也没有去注意它,因为我们觉得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它不掉下来难道飞上去吗?正是牛顿对这个我们不在意的问题有了浓厚的兴趣,既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这正验证了孔老夫子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一家杂志曾用“终日计算,冥思苦想”为标题介绍了杨振宁的物理研究。杨振宁因此不大高兴,他对人们说:“尤其不同意的是这个“苦”字,什么叫苦?自己不愿意做,又因为外界的压力非做不可,这才叫苦。研究物理是没有苦的概念的,物理学是非常引人入胜的。只要我对物理学有了兴趣,我就会被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吸引。”

  确实,同样从事研究的两个人,一个是“我希望能学”,另一个是“希望我能学”,主动与被动间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据心理学家验证,人若拥有良好的心态与强烈的'求知热情,他的灵感便会一触即发,如泉眼般源源不断,那么结果也会事半功倍;反之,用一张愁眉苦脸面对探讨,就像一部机器,没有想法,说不定方案不仅未能得出,还可能弄巧成拙。由此可想,为什么我们身边经常发生一些惨不忍睹的案件?因被逼学习而跳楼,结束大好的青春年华;因被逼练钢琴而宁肯自砍手,摆脱约束获得自由。而热爱者善于发现其中的奥秘,几乎一离开就要生病。这就是“有兴趣”与“无兴趣”的最大区别。

  人是健忘的,总会丢三落四、忘这忘那,但是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却像烙上了印,永远铭记于心。生活中,人会对美丽的风景过目不忘;人会对喜欢的物品清楚了解……这都是兴趣爱好在起着作用。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当你对它充满兴趣,你就会发现,记住它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

  人的成功需要正确的引导,那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它推动着人们主动地去开拓进取,促使我们学会发现身边的大小事。无论是辽阔宽广的大地,还是浩瀚无垠的海洋;无论是形形色色的人生,还是生生不息的物种,它们都存在着千千万万个“为什么”,等着我们洋溢着满怀的兴趣去发掘其中的道理。

【老师的作文】相关文章:

老师?老师!作文04-21

心愿作文老师-老师作文01-12

今天我当老师作文-老师作文01-25

漫画美术老师作文-老师作文01-25

感恩老师老师的作文05-06

老师的作文06-29

老师作文(经典)03-28

老师的作文(经典)04-18

老师的作文【经典】03-03

老师作文[精选]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