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光荣作文(共20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节约光荣作文(共2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节约光荣作文1
时代要发展,发展要消耗,但消耗的多少不代表就发展了多少。过度的消耗是在给子孙后代掘坟墓。
生活要消费,消费要花钱,但花钱不等于可以浪费,那种行为是暴发户的专属表现。
是人要吃饭,吃饭要吃好,但吃好不一定就要点很多的菜,那么多的菜一起吃,那和猪吃的泔水不是一个道理?
我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深刻的体会到节约意思的养成不是一刻就能塑造的,是要大量的时间作为积累才能达到的。节约不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而是一件人人赞颂的是,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所以我做事就以节约为根本出发点,事事心里多问一个是不是够了?要是多了怎么办?
时代的发展和现在的我还很遥远,但我也要为时代的发展贡献我自己的力量。我不买汽车,买自行车,做到出行运动两不误,路途较远的坐公交车,再远的就火车什么的,绝对用最少的能源和时间的消耗,做到我想要做的事。我所做的事情不大,但整个中国13亿人民都这么做,那节约的就不会是一个小数目了。
日常生活中,我做到物尽其用。东西不买贵的,使用起来舒服才是最重要的,别人的看法不是最重要的`;使用起来顺手才是买东西的初衷,不怎么需要的物品坚决不买,买到的商品尽量是日常生活所须的;买东西不需要太多,能用起来才是根本,不能买来了却是个摆设,是个摆设吧还是一个难看的摆设。我所做的事情不大,但整个中国13亿人民都这么做,那节约的就不会是一个小数目了。
我现在所站的高度不是很高,身上的钱不是很多,但是吃饭我还是要吃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做到每次打多少饭菜就吃多少饭菜(除了菜汤);同学聚会做到吃多少点多少,有多打包;战友相见做到喝多少开多少,绝不多开一瓶。我所做的事情不大,但整个中国13亿人民都这么做,那节约的就不会是一个小数目了。
节约无小事,光荣你我他。节约这种行为是没有法律约束的,甚至在道德中都很难找到它的身影,但从中体现出来的人员品质却是实打实的,而且一个节约的人绝对不是人们所排斥的对象,他是受民众拥护的人员。
我所能做的大事不多,但我可以做的小事却数不清,小事做的多了,那它也就是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了—我节约我光荣。
节约光荣作文2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这句话我们应该一直牢记在心,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呢?
农村的孩子们,一张发黄的纸片,正面写得满满的之后,在反过来接着写,写完了还不舍得扔;铅笔哪怕用成了一个短短的铅笔头,还可以套一个套子再接着用;为了能省电,常常只用一点点微弱的灯光写作业。看到农村孩子的举动,我不禁羞愧起来,比起他们来,我是多么浪费:手机还没有用坏,甚至还是新的就要换,只不过为了那一时的虚荣;一盘饭菜,只吃了一小半,就要倒掉,毫不在意墙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标语;新买的铅笔拿小刀刻得到处是坑,橡皮也被揪的不成样子,然后看都不看就丢尽了垃圾桶。
在学校里,老师们反复的`说我们要节约身边的每一滴水,每一粒米,每一张纸。同学们也都答应着。大言不惭的说着自己怎样勤俭节约。可惜,才刚刚获得老师的表扬,就忘记了自己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正在“哭泣”;放学回家的路上又用自己的零花钱买那买这。
有这样一个广告:有许多人在餐厅吃饭,首先就是一男一女坐在一个摆满了食物的餐桌旁,那位阿姨说:“点的太多了吧。”叔叔说:“没事儿,不多!”他在想:多点菜,显得我大方。镜头又移到另外一个餐桌,一位叔叔说:“你点这么多,我都不好意思了。”另一位叔叔,摆摆手:“不多不多!好朋友难得聚一次嘛!”他的理由就是:反正公款报销。“我不喜欢吃这些菜!我要吃自己喜欢吃的!”一个小男孩大叫着,可在他面前的,顿丰盛的美食。坐在他对面的爸爸,赶快说道:“好好好!服务员,快拿菜单来!哎呀,这菜你怎么不喜欢吃呢?”然后屏幕上出现这样的字眼:“据统计,中国人每次外出就餐平均浪费百分之二十,价值高达上千亿,价值相当于全国小学生1年的午餐费用。节约无小事!”人们浪费粮食的理由多么荒谬,这些数据是多么惊人!如果少浪费一些粮食,也许就不会有人吃不饱饭了,就不会有人因为饥饿而死了。
是呀,节约无小事,假如每个人都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甚至是一粒米,这个世界将会有很大的不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你再吟诵起这首诗时,是否尝到了汗水的苦涩?是否感觉到了烈日的暴晒?想起农民伯伯佝偻弯曲的背,爸爸妈妈工作是疲惫的眼睛,你是否为自己以前点点浪费的事情感到惭愧?“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让我们把这句话铭记在心,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做一个节约的好公民!
节约光荣作文3
粮食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了粮食,世间万物该何去何从?
记得小时候,躺在姥姥的怀里,听姥姥讲小时候苦难的童年。那时候人们没有粮食吃,饿了就吃一些粗枝烂叶、树皮来充饥。能吃饱一顿饭便成了奢望。“苦啊,现在的生活总算是好了”,是啊,在离小康社会只差一步的今天,温饱已不成问题。可就在丰衣足食的今天,人却在变。拿我们学校来说,每天一个班就剩下半桶的菜,上上下下十六个班,得浪费多少呢?一个白白的馒头,没吃几口,转眼间就成了垃圾桶的菜。前几天,我们同学聚会,订了一桌的`菜,刚吃了一点儿,就被同学们闹成了一片狼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诗句,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它的含义?每一粒粮食,都是我们的父母在火球似的太阳下,用汗水浇灌,用血液滋润而成的,是无比珍贵的,可是有些人,就这样无视他们的辛劳,就这么轻易的浪费掉了。看到这样,我们身为农民的父母又是何等的辛酸,在地大物博的中国,浪费一点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如果人人都在浪费,天天都在浪费,这又是一笔多大的数目?
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65万吨粮食!多么惊人的数字!而且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像我们这里,在那些偏远的小山区,那些穷乡旮旯里。上不起学的孩子,每天都在托着下巴渴望我们的帮助,那可怜的眼神,谁能不心碎?如果我们每天都节省下这一点,捐给他们,那这个社会不就和谐美好了吗?“节约“,并不只是说说而已,要实际走进心里,从我做起,就有可能感染身边的人,甚至整个世界!只有人人在生活中养成一个自然的习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切实融入人们的生活,社会才有可能养成一个人人节约的良好风气。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什么都是来之不易的。
学会珍惜尤为重要,我们这样声嘶力竭的劝导,浪费的人啊,你该觉醒了!珍惜粮食就是拯救人类,拯救人类就是在拯救世界,同时也在净化自己。
节约光荣作文4
同学们,科目很多,语文,数学,英语。每一科都很好,我很喜欢。然而真正让我着迷的不是体育、计算机等等,而是不起眼的综合课。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综合课,我会告诉他,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让我明白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五年级第二卷,虽然只有五六节课,但是因为明白了食物的重要性,收获了很多。让我做你的小老师吧!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材料的供应越来越匮乏,而材料的短缺之一就是大米。
水稻是世界上食用量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作物。超过25亿人以大米为生。谷物种类繁多,如玉米、大米和小米。
大米对中国尤其重要。大米是中国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米饭、粥、粽子、米粉遍布全国,几乎每个地方都有相应的大米食品。现在在中国,很多人都有饭吃,所以浪费食物的现象非常严重。人们不知道在非洲这样的贫困国家有数亿人没有食物。所以,食物就是生命。
学生小的时候会背一首诗,是这样的:“哭泣的日子是中午,汗水淌进了泥土。谁知道中餐硬?”那时候就算是餐桌上掉下来的一粒,我们也要捡起来放进嘴里。因为我们从小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农民的叔叔们常年在田里劳作,流了很多汗,才浇了我们离不开的粮食。他们有多辛苦,我们怎么能不珍惜食物呢?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人越大,小时候越不好不是吗?学校的泔水缸每天都堆得满满的,有剩饭剩菜,还有全馒头。来的人都会给白馒头一个漂亮的弧线,姿势很帅。如果这一切被辛勤耕耘的农民大叔们看到了,他们会怎么想,除了痛惜还会有什么感受?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数人不再担心吃饭了。但是,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只是“基本”!那些贫困山区有多少孩子和我们一样?他们吃不饱,去不了学校。他们有多羡慕我们。而我们不注意,竟然会浪费食物,又对得起谁呢?1991年夏天,中国南方许多省市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水,许多人没有食物和衣服。当时全国人民捐钱捐衣服,救了多少人的命?有人可能会说:“这是杰作。不就是点吃的吗?”是的,虽然扔掉的.食物不多,但能扔掉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不在乎食物的人,其他的都不会在乎,最后只能变成一个自私的人。这样的人最终会被社会抛弃,就像你把馒头扔进金色的泔水缸。
综合实践活动课让我明白了节约是光荣,浪费是可耻。所以我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课!你也喜欢吗?
节约光荣作文5
放学回家,放下沉重的书包,刚打开电视机,一声“吃饭啦”把我从房间里招了出来。
我来到厨房,看到了一盘盘我最爱吃的菜肴,馋得我只咽口水。
我两下就盛了满满一大碗饭,快步来到餐桌前坐下。妈妈见了,笑着说:“这么大碗,你能吃完吗?”我说:“今天胃口那么好,一定能吃光!”
哇!今天的菜真多啊!有青菜炒蘑菇、黑胡牛肉、红烧排骨……这么多我喜欢的菜,再一次让我食欲倍增。
吃着吃着,我渐渐地饱了。看着自己碗里的饭。我开始犯愁。看看救星爸爸,此时已经放下碗筷在一边“吞云吐雾”,还时不时打一个饱嗝。看他这个样子,我只好把求助的话咽了回去。我刚想把饭倒回锅里,却见妈妈用眼角瞟了我一下,那熟悉的目光仿佛又在唠叨:“又不是小孩子,还剩饭,自己盛的饭都吃不完,说得过去吗!”我又打消了把饭倒回去的念头。可是,这半碗饭怎么办啊!我摸了摸圆鼓鼓的`肚皮,看来只能硬吃下去了。
我往饭里倒了一点汤,拌了拌,先喝口汤,看着饭,可我真得是无法下咽。这是,爸爸妈妈不约而同地坐在我两旁,爸爸说:“不是说很饿吗?怎么会剩下饭?”“吃饭前我就提醒过你了,可你不听。”妈妈接着说。我自知理亏,不敢作声。爸爸说“饥饱冷暖,心里都应该有数。今天剩下的饭,你下一顿再吃吧!”我一听,如遇救星。
第二天中午饭,妈妈把昨日的剩饭热好了放在我面前。我看到他们碗里香喷喷的米饭,又看看我碗里的隔夜饭,心里很不是滋味。
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多了,浪费一点没觉得什么。但如果人人都像我一样,把剩饭、剩菜倒掉,那一年下来会浪费多少粮食啊!此时,我想起小时候常背的一首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一个四五岁的小孩都会背的诗句,又有多少去真正体会它的含义呢?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节约光荣作文6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人们传颂了几千年的古诗,也许同学们在幼儿园就背的滚瓜烂熟了。然而不知同学们是否留意,我们平时走在大街上,常常会见到只吃了几口的馒头和水果等等被扔在地上,却没有一个人主动捡起来。有的同学家庭条件好,吃饭时就挑三拣四,爱吃这个,不爱吃那个,如饭菜稍不合自己的胃口,便会将只吃了几口的饭菜倒进垃圾桶。
同学们,不知你们可否知道,在我们严重的糟蹋、浪费粮食同时,那些贫困地区的同学们吃的是什么?一个馒头加一碗白开水,就是他们的午餐,把咸菜、萝卜干、马铃薯之类当做食物,那是家常便饭,我们常喝的牛奶吃的鸡蛋,对于他们来说,那只是一种美好的向往,比过年还难得。有的同学可能认为,现在粮食这么多,浪费一点儿算什么,可是同学们可曾想过,如果大家都不知珍惜粮食,都不知道节约粮食,都不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你浪费一点,它浪费一点,那将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浪费啊!
古人曾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当念物力唯艰。”我们中华人民是一个有着五百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就有节约粮食的优良传统,同学们,浪费粮食就是犯罪,浪费粮食最可耻。就让我们像老一辈学习,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反对浪费,提倡节约。
我们应传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崇尚节约的优良传统,从小就树立“浪费粮食可耻,节约粮食光荣”的观念,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让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节约光荣作文7
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今天,铺张浪费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人的一种行为习惯。单从外出吃饭这一个方面来讲,每年的餐桌浪费价值高达20xx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领导会见,只寥寥数人,却要将大锅小锅挤满整张餐桌,而真正被筷子沾过的菜又有几道?老友聚会,觥筹交错后,桌上一片狼藉,剩饭剩菜又有几个人愿意打包带走?一家人下馆子,父母宠溺孩子,为了满足孩子的喜好还在不停地点菜,多的菜又该怎么处理?事实上,这些菜最终都只落得一个下场——被一盘一盘的倒掉。
而我们所有的粮食真的够我们用来浪费吗?相信大家心中都有一个明朗的答案。
古时由于饥荒为“天下之常也”,所以粮食也被看作是头等大事。“民以食为天”说的就是这么个理。农民们“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才能在收获的季节,满载来年的.口粮。若正赶上荒年,只怕是四海的农民都要守着荒田饿死了。在战争年代,食物亦是尤其稀缺,听外婆说,逃难时树皮、草根都吃过,要是有个馒头,可算的上是山珍海味了。解放初期,没有那么艰苦,可肉类也还是很少,每家每户按量凭肉票领。与那时相比,我们现在的生活真可谓是幸福得如被蜜浸过一般,但富足的生活状况非但没能让我们懂得珍惜,反而“教会”了我们浪费。
浪费是可耻的,节约是光荣的。这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话,然而真正践行的又有几人?但最近在全国掀起的“光盘”热潮,然人为之动容。就从与我们关系紧密的学校说起吧,开展的如火如荼的“光盘”行动在同学之间也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当我注意到手拿宣传语的“小红帽”时,当我看到学生会生活部的同学在讲台上激昂演讲时,当我听到身边经过的同学谈到要坚持“光盘”时,嘴角总是会不自觉上扬。常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生活,不知不觉间也被周围的氛围感染,融入其中。每天和寝室长一起依旧积极的赶到食堂,吃下盘中的每一粒粮食,相互比较谁的盘子更干净,也为学习生活平添了不少不一般的乐趣。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我们从小就会背的诗句,你是否往心里想过?我在“光盘”的队伍中等着你的加入!
节约光荣作文8
我们村里有个张爷爷,80多岁了,皱纹布满了他慈祥的脸,背也有些驼了,还整天在田地里劳作。他的女儿也在外面工作,几年回来一次。张爷爷住的是几十年前修的土公房,已经裂了好几个口子,张爷爷都用破布和稻草堵住裂口。他家里的家具更破得不成了,水壶已经换了5、6个底,蚊帐补了又补,衣柜修了又修的……总之,张爷爷的家具都是修补过的。他女儿每个月给他寄600元钱回来,老人有这600元钱应该可以舒适地生活了,然而他却把钱存到银行去。有人问他:“您一个月有600元钱,您屋里的家具已经破得不像样了,为何不换些崭新的`呢?”张爷爷严肃地说:“我的住房虽然难看,家具虽然破,但是都还可以用的。你们年轻人只知道换新的,多浪费呀!现今生活好了,可不能忘掉过去的苦日子,能节约的尽量节约,一分钱也是女儿的血汗钱啊!”
几年过去了,张爷爷的女儿从外地回来,看见十多年前他给父亲买的那双皮鞋还放在衣柜旁,女儿劝他换新的,他说:“还能穿,实在不行了再说。”
他对女儿说:“在任何时候,办任何事情,都不能大手大脚。”在张爷爷看来,生活节俭并不丢人,是珍惜劳动成果的表现,是光荣的;而浪费财物,不该花的钱花了,不该扔的东西扔了,则是败家子的行为,是可耻的。
有的人把浪费看成阔气大方,把节俭当作寒酸小气,这真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节俭视为美德,是劳动人们的本色,而浪费则是人的要害。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即便如此,也不能讲排场,不能铺张浪费;在任何时候办任何事情,能节约的尽量节约。因为任何一种财物,无论它是国家的、集体的、还是个人的,都是劳动的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随便浪费就是不尊重劳动人民,这不仅不是大方,还是非常可耻的。
我们要时刻牢记“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把它当作我们的座右铭!
节约光荣作文9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这些我们每个同学都知道。但是,校园里浪费的现象并不少见,或许就在我们身边。学校水房终日不断的“长流水”,垃圾桶里不计其数的塑料袋,教室中不停运作的电灯、电风扇,地上没有使用就被丢掉的纸……面对这些浪费现象,我们见惯不怪。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干旱山区的孩子们还喝不上水,地球上的资源几近枯竭,白色污染日益严重……想到这些,你还能无动于衷吗?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这些都告诉我们,勤俭是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没有哪一个人会因为骄奢成性而被后人敬仰、传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曾经是常被用于儿童启蒙的诗句。可是现在,很多人已经忘却了这首从小背熟的`诗的真正内涵。
节俭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体现了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既然节俭这么重要,那么身为在校园中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这不仅仅要靠学生们的自觉,更需要学校的重视。只有学校重视起来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让学生多参加节约环保的社会实践活动,才会有更多的学生将勤俭节约作为自己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其次,我们要付诸行动。“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关掉水房的水龙头,捡起地上的一张纸,不使用一次性物品,节约每一度电,这些都是举手之劳,却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最后,我们应该推广这种生活态度,影响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我们不仅能够建设节俭校园,还能建设节俭家庭、节俭社会。
还有什么节俭的方式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呢?人多力量大,我们不妨试试发明节俭的新方法。大家一起动脑,寻找校园中的节俭漏洞,运用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结合生活经验,发明出更多的节俭好方法,为建设节俭校园出一份力。
当我们把“节俭”装在心中,并付诸行动,你会发现“节俭”渐渐成为了你生活中的一个习惯。充实而快乐的一天结束,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今天,你节俭了吗?”
节约光荣作文10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当想起这首熟悉的诗,我总会忍不住长叹一声,“哎……”天天都打着“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的幌子,可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又有几个人呢?
每天中午都看着大盘的剩饭剩菜,我不禁锁紧眉头。
记得那一次坐在我旁边的同学,饭刚扒了两口就把饭盒丢入饭筐,我便惊讶的'问“你吃完了吗?她丢下一句“不想吃”。便冲进商店买泡面吃去了。我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无奈的摇摇头。每天亦复如是。
直到有一天,她把勺子放进饭盒里,刚要放碗的时候,班主任突然杀了个回马枪,令她措手不及,赶紧把已放进饭盒的勺子又拿出来,扒了两口。等班主任走后,马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饭盒扔进饭筐里,然后又出去到商店买泡面。
可是,在我们浪费粮食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那些在“饥荒年代”没有饭吃的人们呢?那时的饭是贵如金哪!有时剩饭剩菜都馊了,仍然舍不得倒掉。
还有,父母这样拼命赚钱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我们的物质能够好一点。可你每天把父母的钱不当回事,把它们往饭筐里一丢,简单的一句“不吃啦!”“不想吃。”就完事了。
父母给你交了钱,你不吃,又拿着父母的钱去吃泡面。那既然你同样是要花钱,为什么还要让父母再为你这个不懂得珍惜粮食的人多花这顿饭钱呢?
同学们,不要把父母的钱当儿戏。当你在丢下饭盒的那一瞬间,你可曾想过也许你的父母此时正在某个地方辛勤的工作、加班。甚至连午饭都还未来得及吃呢!父母为了能给我们提供好的学习环境,生活在这个城市,挣一分钱是多么的不易呀,哪经得起你如此的挥霍!
所以,从现在做起同学们要记得中午用餐时尽量吃完,少浪费,要真正做到“‘光盘’行动”。
节约无小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节约光荣作文11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节俭是一个人良好个人修养的体现。“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告诫我们要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然而,在我们的校园里,还经常有这样的浪费的现象。就拿身边的同学来说吧,有的同学一味追求新的文具,换了一个又一个;有的同学禁不住诱惑,每天都花很多钱买零食;有的同学经常攀比,炫耀自己的衣物,衣服还没有穿旧就换新的了。这些行为是多么的可耻呀!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可是还有许多贫困的孩子不能够上学,没有衣服穿,没有书本上课;许多受灾地区的人还吃不饱,穿不暖呢!
更为可耻的是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校的饭堂,剩饭剩菜多得惊人,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现象呀!我们很多同学吃饭总是吃一半倒一半,觉得不好吃的饭菜就直接倒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每个同学都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它告诉我们要爱惜粮食,不能浪费“一粥一饭”,因为我们盘中的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此外,浪费水、浪费电等现象也随处可见。有些同学总是忘记关水龙头,洗手处的水龙头总是滴滴嗒嗒地淌着水;有些同学出门不把灯、空调、风扇等关掉,白天,还能看见教室的灯全部亮着,放学了,教室里的电扇、空调还是全开着,这些都是可耻的浪费行为呀!
同学们,让我们马上行动起来吧!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做一个勤俭节约的新时代好少年!
节约光荣作文12
学生,有许多门学科,语文数学英语。每门学科都很好,我也很喜欢。但是,让我真正着迷的不是体育,电脑什么的,而是毫不起眼的综合课。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综合课,我会告诉他,因为综合实践活动使我明白了很多有益的知识。
五年级下册,虽然只上了五六节课,但是我的收获却很丰富,因为我懂得了粮食的重要。就让我当你们的小老师吧!
随着世界的人口在不断的生长,物资供应也越来越缺少,而物资缺少的其中之一就是稻米。
稻米是世界上食用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农作物,全球有25亿以上的人口一大米为主食。粮食的品种有很多,如:玉米,水稻,小米。。。。。。
稻米对中国尤其重要,大米使全国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米饭,稀饭,粽子,米线,走遍大江南北,几乎每到一处变有相应的以稻米制成的美食现在在中国,有许多人都有饭吃,所以浪费粮食的现象很严重。人们不知道,在非洲等较贫困的国家,有许多亿人口没有饭吃。所以说,粮食就是生命。
同学们小时候会背一首诗便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时,哪怕是饭桌上掉的'一颗饭粒,我们也要捡起来放进嘴里。因为我们从小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农民伯伯一年到头在田里干活,流了许多的汗水,才浇灌出我们离不开的粮食。他们多么辛苦,我们怎么能不爱惜粮食呢?可是,不知为什么,人越大,反而还不如小时候了,不是吗?学校的泔水缸里每天都堆得满满的,有剩菜,剩饭,还有整个馒头,每一个来到它跟前的人,都会用一个极潇洒的姿势,赋予那白白的馒头一道优美的弧线。如果这一切让那些挥洒汗水耕种的农民伯伯看到,他们又会怎么想,除了痛惜之外,还会觉得什么呢?
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确是大大的提高了,大多数人不再为吃饭发愁。可是,我们的国家只是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还只是“基本”啊!在那些贫困山区有多少和我们一样的孩子,他们吃不饱饭,上不了学,他们多么羡慕我们啊。而我们不注意,竟将那粮食浪费了,又对得起谁呢?1991年夏天,我国南方许多省市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水灾,多少人无衣无食。那时全国各地的人民捐献钱,衣服,又救活了多少人的生命?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大题小作。不就是点粮食吗?”是的,虽然扔掉的粮食不多,可扔掉的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不爱惜粮食的人,也会不爱惜其他的一切,到头来只能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这样的人,最终会被社会抛弃,就像你把馒头抛金泔水缸一样。
综合实践活动课使我明白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所以我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课!你们也喜欢吗?
节约光荣作文13
出生在这个家庭里,就像一只幸福虫,不愁吃也不愁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什么事都不用做。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囗"呀!自然也养成了许多坏习惯。每当我上学前,就会故意拖时间拖到8点,才从家里出发,出门就缠着妈妈要钱坐出租车,如果她不给我钱,那时我就会说:"如果不打车,我就会迟到,到时我就上不了课了。"妈妈一听,急了。一心希望我好好学习,长大有所作为。上不了课,怎么行呢?她无耐地立即给我招了一辆出租车。
不仅如此,每天上学放学都会找她买路边的小食品.小人书。但是,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有一个家庭也是因为一个十五岁的少女从小被父母宠坏了,连自己的父母上厕所都要给五百元钱才能入厕,最终父母寒心,结束了她的生命,然后父母双双自杀,其结果之悲惨。我看后,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心想:现在我在家里就像一个小皇帝。从来没有给过父母什么,我再不改掉之前的`坏习惯怎么行呢?首先,我早点从家里出发去上学,即使快迟到了,我也不会打车,而是使"自行车"加快速度。每当我路过小卖部时,我不会向妈妈要钱,而是像画饼充饥一样幻想着回到家妈妈会给我做又香又甜的点心.....坚持了一段时间,我真的把坏习惯改掉了。我现在在家里不但不是个小懒虫,而且还懂得了节约,我把洗菜的水用桶存起来冲厕所,要惜水如金。我还把饭吃得干干净净,一颗也不放过。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呀!更别说我出门打车.买零食这些都早已改掉,反而心里亮堂堂。美滋滋的!小朋友们,你们也要向我一样学习。要时刻记住,节约最光荣哟!
节约光荣作文14
相信大家听过许多关于节约的故事,在这方面,我国许多人都做得很好。
这次,我也来为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曾经有三个姐妹,其中的姐姐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一次,她们的父母死于车祸之中,三姐妹只能靠身体有病的爷爷来照顾。
一年,姐姐考上了重点中学,可是爷爷交不起学费,学费要三百元。这时,一位记者注意到了他们一家,特写成一篇文章发表在报纸上。一个好心人见到了,为他们家捐入了五百元。
姐姐拿着那五百元上学去了。
半年后,姐姐学校放假,她回到了家中。爷爷见了她,愁眉苦脸地对她说,她的两个小妹妹上不了学了,没钱交学费。姐姐犹豫了片刻,从兜里掏出了一百元,交给了爷爷。爷爷惊呆了,问她这钱哪来的。姐姐说:“那好心人不是给了五百吗?我三百交学费,半年的生活费用去了一百元,这一百就是剩下的'……”
几天后,那位好心人回访了这一家。爷爷把孙女告诉他的都告诉了这个好心人。好心人大惊,向姐姐一问,果然是这样!好心人感动了。他回家仔仔细细地算了一遍,结果更加令他大惊!你猜怎么着?姐姐平均一个月只花十六元,而平均到天,一天只花五毛钱!这是个什么概念哪!
一天5毛钱,是一个女孩的生活费。你想想看呢?我的同学们,每天中午在小摊门口踱步的时候,最少得话两元钱来买零食!五毛,是它的饭钱哪!你每天买零食得花多少?!
上次大伯就对我们说,如果你每天都要花费两元来买零食吃,那么,当父母不给你这两元时,每天你就会过得很痛苦;反知,如果你偶尔才花一点点钱,那么,当你父母给你一点钱让你买东西吃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你所买的东西是多么的甜蜜。还有,如果你现在养成了花钱的习惯,以后手里不管有多少钱你都会尽快花完,而不是存起来让它做些更有意义的事;你现在养成了好的习惯,会使你终生受益。
我希望我的这篇文章会使部分人觉醒,并且改正。最后,我再送大家一句诸葛亮说得话: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让我们都来做个“节约光荣”的人吧!
节约光荣作文15
我们村有个张爷爷,八十多岁了。他慈祥的脸上布满皱纹,背有点驼,整天在地里干活。他女儿也在外面工作,几年回来一次。张爷爷住在几十年前修建的土公房里,土公房已经裂了几个洞。张爷爷用破布和稻草堵住了裂缝。他家的家具不能坏。水壶换了五六个底,蚊帐修了修,衣柜修了修。总之张爷爷的家具修好了。他女儿每个月给他寄600元钱。老人用这600块钱应该能过得很舒服,但他把钱存到了银行。有人问他:“你一个月有600块钱,家里的家具已经损坏的很厉害了。不如换个全新的?”张爷爷很认真的说:“虽然我家很丑,家具也坏了,但是还能用。你们年轻人只知道怎么取代他们。真是浪费!现在生活好了,你忘不了过去的辛苦日子,你可以尽量省,一分钱也是你女儿的血汗钱!”
几年后,张爷爷的女儿从外地回来,看到十几年前给他爸爸买的那双皮鞋还在衣柜旁边。他女儿劝他换。他说:“你还可以穿,但不能说出来。”
他对女儿说:“任何时候,你都做不了什么。”在张爷爷看来,生活节俭并不可耻,是珍惜劳动成果的表现,而且是光荣的;浪费财产,花不该花的钱,扔不该扔的东西是可耻的。
有的人把浪费看得奢侈大方,把节俭看得寒酸小气,真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节俭当成一种美德,这是劳动人民的'本质,而浪费是人民的关键。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即便如此,也不能谈排场,更不能浪费;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尽可能的节约。因为任何一种财产,无论是国家的、集体的还是个人的,都是劳动的结果,来之不易。随便浪费就是不尊重劳动人民,不仅不大方,而且很可耻。
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保存荣耀,浪费耻辱”,并把它作为我们的座右铭!
节约光荣作文16
我们在电视中看到,在中日战争时期,老百姓们吃不上饭,饿啊!他们只能吃米糠,吃树叶、吃树皮。那时,人们多么奢望能吃上一顿饱饭啊!那他们就知足了。而现在呢?家家户户吃饭,最少要一个菜,甚至十几个。而且,吃不掉就倒了,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发恨的行为啊!如果,每位中国人每月节约粮食五百克,那么中国一年就节约了65万吨粮食!多么惊人的数字!而且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像我们这里,在那些偏远的小山区,那些穷乡旮旯里。上不起学的孩子,每天都在托着下巴渴望我们的帮助,那可怜的眼神,谁能不心碎?如果我们每天都节省下这一点,捐给他们,那这个社会不就和谐美好了吗?
“节约”,并不只是说说而已,要实际走进心里,从我做起,就有可能感染身边的人,甚至整个世界!只有人人在生活中养成一个自然的习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切实融入人们的生活,社会才有可能养成一个人人节约的良好风气。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什么都是来之不易的。学会珍惜尤为重要,我们这样声嘶力竭的`劝导,浪费的人啊,你该觉醒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即便如此,也不能讲排场,不能铺张浪费;在任何时候办任何事情,能节约的尽量节约。因为任何一种财物,无论它是国家的、集体的、还是个人的,都是劳动的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随便浪费就是不尊重劳动人民,这不仅不是大方,还是非常可耻的。
我们要时刻牢记“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把它当作我们的座右铭!
节约光荣作文17
现在社会上最流行的一句话莫过于“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了,可是,事实上社会上又有多少人真正的说到做到了呢?又有谁尽职尽责的履行了这个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尽的责任呢?
说实话,其实我也是一个不节约的人,每天中午、晚上在食堂吃饭时,总是要剩一点菜、一点饭。直至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才深感内疚。其实我的爷爷奶奶也生活在农村,也是农民。当他们在田里辛苦的劳作时,当烈日炎炎炙烤着他们那已弯曲的`背时,当他们的汗水一滴一滴的滴在土壤里时,我的心一次又一次的被震撼了,一粒米对于我们来说不值一提,可是对于农民们来说,那就是汗水一滴一滴的滴出来的啊!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节约粮食固然重要,节约水更重要!
现在有许多公益广告都在提倡节约用水。确实,水是生命之源。没有了水的滋润,我们也许很快就会死去。我们就像一棵棵小小的幼苗,水滋润着我们,我们就像一朵朵含苞待放的鲜花,水灌溉着我们,我们就像刚出生的婴儿,水养育着们。可是,生活中,我们对这位“液体妈妈”越来越冷淡。浪费水资源的现象随处可见,水龙头不扭紧,把没喝完的水都倒在地上……数不胜数。让我们想一想云南那边,每家一个月只有几盆水,一家人每天早上去很远的地方拉水。他们的水资源多么缺乏,他们喝上一回甘甜的水多么不容易,我们还好意思浪费水了吗?
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汇成河。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积满萝。一块石,不算多,一块一块修亭阁。一棵树,不算多,一颗一颗绿山坡。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节约光荣作文18
在一个夏末秋初的日子里,我的好朋友茜茜迎来了她的第十一个生日。我带着愉快的心情去茜茜家参加她的生日宴会。
茜茜家张灯结彩,满眼是炫目的彩带和窗花。可惜,这些抢人眼球的彩带、窗花过不了几天都会变成废纸,躲在垃圾桶里哭泣了。真可惜呀!
今天的茜茜,头上别着一对粉红色的发卡,身上穿着一条雪白雪白的公主裙,手上还戴着一条价值不菲的水晶手链,俨然是从童话王国里走出来的白雪公主。
客厅的`茶几上堆满了零食,话梅、饼干、糖果、饮料、水果……堆得像小山似的。这些十分诱人的东西,要不及时吃完,就会变质过期,到时只能与垃圾为伍了。
吃饭啦!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粉墨登场:裹着红袍子的西红柿;披着绿衣服的黄瓜;套着黄背心的玉米;穿着紫裙子的茄子……光青菜就有好几道,看得我眼花缭乱。平时耀武扬威的龙虾,这会儿却老老实实地躺在白玉瓷盘里一动不动。横行霸道惯了的螃蟹此刻也无可奈何地呆在白玉瓷盘里等待着未知的命运。大家纷纷举筷,频频举杯,酒足饭饱后,剩下的饭菜还够十来个人吃。真可惜呀!
大家正坐在客厅里休息,不知谁说了一句:“让我们祝茜茜老人家生日快乐。”我循声望去,只见茜茜的爸爸端上一盘大蛋糕。这个蛋糕有六层,每一层的边沿都开满雪白的奶油茉莉花。要在平时,大伙儿早就垂涎欲滴了。可是,大家的肚子早已装得满满的,只能勉强吃几口。整个蛋糕几乎完好无损,真浪费呀!
时间好像一条小河,渐渐地流逝了,生日宴会终于结束了。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变沉重了。我的眼前老晃着:满屋的彩带窗花,满桌的残羹冷炙,堆积如山的零食,近乎完好的大蛋糕,小主人茜茜的名贵服饰……希望我的生日,爸爸妈妈再不要为我大偃旗鼓了。
节约光荣作文19
我们的校园非常漂亮。可是,一些浪费现象却不知不觉地蔓延着。似乎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我经过精心调查,对教室中的种。种浪费现象进行了总结,希望有浪费行为的同学能引起重视。
用电浪费是常事。
如今,教室装上了电风扇、日光灯。到了夏天,电风扇白天一直不停机,贪凉的同学将开关调到最大,造成很大的浪费。每个教室里都有电教设备,可不知道怎么的,一周下来,也没见老师使用几次,听大人说,电器这种东西不用会坏得更快。
中午同学都吃饭去了,可教室的`灯还亮着,电风扇依然转着。有时,老师关上部分灯,几个胆大的同学趁老师走后又将其打开,还说:“开几盏灯,能花多少钱?”最糟糕的是,有时周五同学们忘记关灯或者忘记关电风扇,它们就会夜以继日地工作到下周一呀!
食品浪费让人忧。
我们班上的同学普遍喜欢喝饮料,还常常攀比谁的饮料贵。每天教室的垃圾桶里都会有八瓶没有喝完的饮料,四个鸡蛋,没有吃完的馒头,半袋小食品……不管老师怎么讲,这样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同学还买大瓶的饮料,一次喝不完,分几天喝。听老师讲过,同一瓶饮料应一次性饮用完,不要间隔饮用,饮料开封后空气中的细菌在饮料中繁殖很快,饮料变质也快,喝了容易拉肚子。
文具浪费被忽略。
过去,生活条件差,父母说他们的作业本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现在,我发现班上纸张浪费现象特别突出。不少同学的作业本和画画用的纸还没画两笔就扔了,或者撕下来做纸飞机玩。一学期下来,没被用完的作业本能扔几十本。一半左右的同学,文具盒一学期下来要买两个以上,不是坏了,而是换新样式了。每天教室的垃圾桶里都躺着不少的橡皮、钢笔、大卷的餐巾纸……看着这些没有用完就被丢弃的东西,是多么可惜呀!
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深入每个同学心里,落实到每个行动中吧!
节约光荣作文20
“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每当我看到这首诗的时候,总会回想起外公第一次给我念《悯农》时的情景,心里便会不由得泛滥着一种说不清的内疚感。
记得小时候。我在乡下生活。家里,外公外婆事事都宠着我,从不打我骂我。哥哥也一直护着我,事事都让着我,不和我争。久而久之,我养成了刁蛮、任性的性格。无论做什么都按自己的想法,有一点儿不如意的地方就大哭大闹。
那时, 我最爱看电视了,特别是动画片。每次一看动画片就着迷了,入魔了,连饭也顾不上吃。外婆总是一催再催,饭也是热了三四道,我才依依不舍的告别电视,飞快地跑上楼去,随便找了把椅子,把碗一端,而菜早就被精心做好放到碗里了,我拿起筷子,匆匆扒了两三口就放下碗筷,头也不回地跑下楼去继续看电视了。那雪白又饱满的米饭,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却被我丢在一旁无人问津……
直到那一天,百般无聊的我看到外公外婆不像往常一样陪我玩,而是提着篮子,背着背篓不知道去干什么。我问他们,他们就说是去种水稻。“水稻是什么?” “就是你平时吃的大米啊!” “那我也要去!”
走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转了好几个弯才到达目的地,“哇——”第一次看到这种景物的我,惊叹的叫出声来,“真漂亮!”蔚蓝的天空,高达碧绿的柑子林,嫩黄的小草芽儿,在空中翩翩起舞的花蝴蝶,都让我神往不已。
经过一阵玩闹,已是正午,太阳高高地悬挂在天空上,像个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线灼人,土地被烈日烤得发烫,皮肤晒得火辣辣的疼,我连忙躲到树荫下,寻找着他们的人影。
只见两个黑点在慢慢移动,凝神细看,原来是外公和外婆,他们头戴草帽,,两鬓早已被汗水浸湿,豆大般的汗珠从旁边滑落,落到水田里,惊起一阵涟漪,又很快融入水中。随着他们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的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我愣在那里,心中震撼级了,当我跑过去的'时候,一大块田,外婆已经完成一大块了,她已经老了,不能像以前那样精力旺盛。她也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腿跪在泥水里,艰难的爬行。我走过去,费力的将她搀扶到田边,我才发现,外婆全身都湿透了,有汗水,也有泥水。
看着外婆满是皱纹的脸,我问道:“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呢?”外婆笑笑:“这样你才有米吃呀!今年多种点,日后就不会饿肚子了呢!”我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鼻子一酸,眼泪就如失守的凌汛,夺眶而出,“对不起”我抽噎的说道:“我不该浪费粮食!”外婆笑笑,摇了摇头,没有再说话。外公不知什么时候走到我身边,将我抱在怀里,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婷婷,以后不要再浪费粮食了。”
“嗯”我点点头,坚定地说:“我一定会珍惜劳动成果。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节约光荣作文】相关文章:
节约最光荣作文02-22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作文11-11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作文02-04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作文04-22
【必备】节约最光荣作文04-16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作文02-05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02-21
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经典]05-05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02-20
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