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作文

时间:2025-01-09 18:23:21 黄山 我要投稿

黄山作文[优秀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山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黄山作文[优秀7篇]

黄山作文 篇1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有幸目睹了黄山的风采。

  我们先坐缆车到了半山腰,走下缆车我看到了黄山是那么的雄伟,那么壮观,黄山的山真奇啊!有的看起来很光滑,有的看起来很粗糙,有的看起来很有层次,还有的看起来很奇葩。

  看到了山就会看到石头,黄山的石头真怪啊!有的.像猴子在观海,有的像乌龟在晒太阳,有的像蛇在石头缝里钻,有的像猪八戒背媳妇。石头和石头之间会有一股清澈的泉水,都能看见水底的小石头,还有很多有趣的小鱼呢。

  黄山最著名的是迎客松,听导游说,这些松长在黄山几千米海拔之上,和山下的决然不同,我抬头望去,那是在悬崖边上的松树,枝干虬劲,树干是那么的粗,连三个人都抱不过来,每一棵树的树枝都是向一个方向生长的,真奇怪,就像一个人用手来迎接远方的宾客,我想,“迎客松”这个名字就是这样由来的吧。

  来看迎客松的游客真多啊!有的在和迎客松合影,有的给它拍照,有的在欣赏松树的松针,我也赶紧让妈妈给松树拍一张照。

  当我们坐着缆车下山时,我不禁回头望去,看到了高大的山,奇怪的松,清澈的泉,心想,黄山果然名不虚传,真是不虚此行!

黄山作文 篇2

  这个暑假,我们全家到黄山一游。

  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到黄山的游客不计其数,大部分都是冲“四绝”来的。而我呢,也是这“大部队”的一份子。但由于我们学的.一篇课文《黄山奇松》,于是,我便就此一观,看看这“奇松”是否名副其实。

  先是迎客松,它确实姿态独特,而且它树干上的纹理,就足以说明它的年代久远,饱经风霜了。但它的枝干却十分遒劲,枝叶郁郁葱葱。一丛枝干斜伸出去,如同一个彬彬有礼的服务生,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呢!

  接着继续走,会看到一个“观松绝胜处”——玉屏楼。进入玉屏楼,就会看到迎客松了。远看就很高大,那近看不得目瞪口呆呀!它呢,就似一个高大威猛的标志似的“立”在那儿,陪你看黄山。

  然后就是送客松了,被人誉为“天然盆景”的它,枝干盘曲,它也有一丛枝干斜伸出去,如同一位主人,欢送人们的离去。

  除了这三大名松,还有许多松令人流连忘返,如:孔雀松、双松朝阳等等。孔雀松姿态优雅,似一位淑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双松朝阳,高大挺拔,成双成对,似一对感情深厚,形影不离的好姐妹一样。

  真如徐霞客所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了,黄山之松,果真名副其实,闻名于世呢!

黄山作文 篇3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山。黄山具备天下第一山的美誉,确实如此。黄山坐落于安徽南部,有四绝闻名中外,奇松、乱石、云景、溫泉。

  站在黄山脚底,昂着头,凝望着直上云霄的黄山,我禁不住感慨道:黄山可简直雄壮奇险,峰峦雄伟啊!

  大家伴着缆车进山。一路上,缆车像毛虫在山中渐渐地爬取。在缆车上看黄山便是不一样,花岗石质的石头看得一清二楚。自然啦,往下看,是无底深渊,也是令人胆战心惊、胆战心惊,一个劲儿地发抖。简直可怕!

  来到半山坡,大家下了缆车伴随着导游员赶到玉屏楼,它是观三名字松的最好是地址。迎客松的树技像伸开的手臂,好像主人家在热烈欢迎不远万里的顾客。陪客松挺直地站起着,像2个酷帅的服务员,随时随地提前准备为游人服务项目。送客松的手臂向山脚下斜伸,好像在送行令人满意而归的顾客。

  一路上,大家还看到了姊妹松、黑虎松、孔雀松黄山的松柏树全是奇松。由于他们都长在石头里,沒有土壤,沒有营养成分。并且在那么高的山顶,电闪雷鸣的杀伤力更高,可他们都顽强地挺过来了,并且姿势与众不同,绿意盎然。黄山的松柏树可真算得上是在我国的一大奇景了。

  啊!总算,大家经历历尽艰辛,又爬上了鳌鱼峰,走上了光明顶。在爬山的道上,导游员时常慢下来,把远方的石头指让我们看,大家沿着导游员的手式极目远眺,勤奋地检索着,想像着。黄山的石头也很独特。飞上天的,游来游去的,地往上爬的,如果你能进行不凡的想像,一切一应俱全。在其中手机上石、猪八戒读“天书”、老鼠盗油这三块乱石帮我留有了最刻骨铭心的印像,要我迄今还忘不了。

  手机上石从反面看像个有无线天线的手机上,已经电池充电。从正脸看,却像个神气十足的大元帅,戴着头盔,头盔上也有一束翎毛呢,简直栩栩如生。

  盗油的老鼠约长15米,宽12米,老鼠的左上角的一块石头,如同一盏油灯。我觉得,它一定从而而而出名吧。

  猪八戒读《天书》是黄山旅游景区中最相似的,猪八戒披上披风斗篷,盘子坐在石头上,像儒雅的秀才,口中似乎还在读语言。

  早已听闻,黄山上的'气侯变化莫测,云雾一会儿弥漫着高山,一会又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在海拔高度1860米的光明顶上,能够看到黄山的前山和山上,但见山后云雾变幻莫测,有的像翻卷的奔涌浪涛;有的笼罩着黄山,像给它披着很厚棉服;也有的云雾被山风吹来吹去,像马儿,像灰龙,飞奔的速度更快得令人震惊。

  啊!黄山的美是神密的,是清幽的,是雄壮的,不愧为天下第一山啊!黄山的美可能令我终身难忘!

黄山作文 篇4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而闻名天下。自古以来无数游客来到黄山,探求其神秘,惊叹其美景。黄山的美是天地造化的一宠一儿,随处一景,无一不美,无处不奇。

  来到黄山,最让我惊叹的还是黄山的云海,清晨雾气弥漫的黄山静寂如一沉睡的****,怡然地做着一个朦胧而有浪漫的梦。浓的淡的薄的厚的疏的密的雾岚酝酿着、涌动着神秘。

  满眼的树木花草簇拥着一条石头铺就的山道,蜿蜒着伸向山顶。在你登山的途中,始终置身于云雾中,雾气静谧地漂游着,千沟万壑都淹没在云涛雪浪里,看远近 的山峰云来雾去,犹如漫天的海浪滚滚而至,你仿佛来到王母娘娘的瑶池仙境,一种飘飘欲仙的眩晕。放眼望去,白茫茫犹如大海一般,深不可测。微风吹过,云海 波浪翻滚,偶尔露出的山峰,犹如海面上的岛屿,时隐时现。有时又像大海中行走的一叶小舟,劈波斩浪,漂浮不定。当云雾浓集时,你仿佛是唐僧师徒中的一员, 腾云驾雾,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来到了天外。当白云如万马奔腾似的从狭窄的山峰之间穿过,如黄河奔流,似壶口瀑布,浩浩荡荡,一泻千里,瞬息却有了轻舟已 渡万重山的奇妙感觉。

  雨后天晴,云雾渐渐散开,淡淡的云雾,像一位仙女,身袭白纱,舞着她的.飘带在山间轻走徐行,飘若宛云,袭烟踏雾而来,动 若流水,曼舞轻歌而去。似真似幻,使人感到一种神奇缥缈的仙境般的美。此时的山峰,“犹怀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一女,一片烟水迷一离之景,是诗情,是画意,是含 而不露的含蓄美。它给人留有驰骋想象的余地,能引起游人无限的冥想和遐思。

  快意、惊喜、眩晕。是云?是我?是云和我!

  我真的行走在云里,恰是得道的神仙漫步在黄山的梦境中。

黄山作文 篇5

  黄山,虽不在五岳之中,但我却认为它才是山中之魁,它虽没有泰山的刚强和雄伟,却有着泰山没有的奇丽。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黄山时,黄山才算真正苏醒了。它拿松树作衬衣,借云海作帽子,与太阳肩并肩,引得许多文人墨客念念不忘。

  说起黄山的标志,那便是松树了。黄山的松树有一种独特的姿态,与我们平常看到的完全不同。不管你是什么时候来,它总是郁郁葱葱。印象最深的'要数迎客松了,它的枝干柔婉弯曲,乍一看,如同一位文质彬彬的主人,风一吹,它便摇晃着身子,仿佛在招手向你致意,对你表示欢迎。来这里的人们,都会被它吸引,情不自禁用相机定格下它的靓影。

  黄山除了那些颇有特点的松树,最有名的应该就是黄山奇石了。看,那就是传说中的飞来石了!它上尖下粗,如同一个无比巨大的水滴,矗立在悬崖之上,充满了一股奇丽的色彩。再往前走就是一线天了,两块巨石夹在一起,中间只留出几十厘米的缝隙,内有盘道可以上山,仅能容一人通过。这样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走过泰山,到过华山,但从未感受过黄山这样的奇丽景色。黄山是真正的山中之魁,谁也没办法打消我这样的想法。

黄山作文 篇6

  黄山画派的创始人石涛曾说过:“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的的确确,黄山是堪为人师、为友的。

  尽管我初上黄山正赶上一台飓风,黄山山上是风雨交加,云雾迷蒙,几十米外难见物体,难辨方向。只闻风雨声和游人的惊叫声。

  好在导游和当地人有经验,让我们无论如何都要买上雨衣,背包和拐杖,才能上黄山。确实,黄山很神秘,很博大,很伟岸,很峻峭,但其气候也是变幻莫测,非常具有欺骗性、隐蔽性。往往山下是阳光灿烂,而山上则是雨雾迷茫,乱云飞渡,风雨交加。黄山是若隐若现的精灵,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当然,天气晴好时,黄山肯定是实实在在,坦胸露怀的伟丈夫。难怪有那么多诗人、画家、“发烧友”对黄山一见钟情,痴痴爱恋,有的甚至终生与黄山为伴。比如渐江、石涛、黄宾虹、刘海粟等大师。那个大画家刘海粟老先生93岁了还要十上黄山,他爱黄山、画黄山、写黄山,真正是如痴如醉,难分难舍。他留在光明顶的对联:“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真个是意境深远,气势非凡。

  我的'老乡,诗仙李白五十四岁时往来于宣城,秋浦,南陵等地,曾游黄山。他有描写黄山胜景的名句:“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李白还恋恋不舍地写下:“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这是李白的遗憾更是黄山的遗憾。

  徐霞客一生两次游黄山。登天都峰、莲花峰文殊院,饱览绮丽风光。他曾作游黄山日记前后两篇。有人问徐霞客:"游历四海山川,何处最奇?"徐氏回答:"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来,民间将此意演化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明代诗人余绍祉曾留下 “翠壑丹崖千丈画,白云红叶一溪诗”的名句。

  当日吾与妻上黄山,从地质博物馆处坐缆车上山。山上山下真可谓两重天。风雨之中,我们只看到几处奇石和劲松。那迎客松在大风大雨里挣扎,可能根本没有心思迎客。倒是那些邻近的奇峰怪石时隐时现,好像故意逗我们玩;远处的根本不显身影,骄傲地隐藏在大风大雨大雾中。我们感到十分无奈。导游和缆车工作人员说:你们来的不是时候,台风季节,来黄山是近看路和树,其余全是雾。好在我们不惧大风大雨,终于冒险经过鳌鱼背,登上了光明顶。

  扫兴而归。又坐缆车下山。我们在缆车站等了半个多小时,盼望雨过天晴,太阳从云缝里钻出来,哪怕一小会儿,让我们见识一下黄山的真面目,哪怕是半张脸也行。可他就是不肯,就是那么小家子气,就是那么神秘莫测。我们只好自叹运气不佳,同时自己安慰自己,留下遗憾也好,有机会一定再来黄山。当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千万要错过台风季节。

  回到山下,我们不时回头,偶见近处露处一座山峰,那只不过是黄山的一角,我们赶紧拍照。过了一会,黄山又不见了。他确确实实在呼唤朋友:再见!因此,我脑海里突然冒出几句诗来:若隐若现是黄山,神秘莫测时改颜。如要求得真经归,自然为师效前贤。

黄山作文 篇7

  暑假,我预习到《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后,对黄山充满了好奇。于是和爸爸妈妈坐上高铁,亲自去黄山看看。

  我们果然在黄山看到了好多奇石。有课文中出现的仙女弹琴、猴子观海、天狗望月,也有课文中没提到的猪八戒吃西瓜、姜太公钓鱼、仙人晒靴、飞来石、龟兔赛跑、松鼠跳天都等等,非常漂亮,非常奇特,我的眼睛都要忙不过来了。

  到猴子观海那里时,正好赶上云雾蒙蒙,等了快一个小时依然没有散去,我只能看到石猴模糊的影子,真遗憾!这次去黄山还有一个遗憾就是爸爸妈妈担心我的体力不行,我们选择缆车上山下山,也没有爬天都峰,所以没能看到课本中的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仙桃石等奇石,希望下次来的`时候可以弥补我的遗憾。

  去了漂亮的黄山之后,我更加理解了课本“日积月累”中学习到的那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真的太神奇了!

【黄山作文】相关文章:

黄山的作文【经典】03-12

黄山作文02-09

(精选)黄山作文12-30

【精选】黄山作文12-06

[经典]黄山的作文04-29

黄山的作文[精选]04-30

黄山的作文【精选】08-22

(精选)黄山的作文03-11

黄山作文02-08

(精选)黄山的作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