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之行作文

时间:2024-11-01 08:39:15 黄山 我要投稿

[必备]黄山之行作文7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山之行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必备]黄山之行作文7篇

黄山之行作文1

  此时在我眼前的就是我仰慕很久了的黄山了。眼前青褐色的石头上长满了许多像保护膜一样的青苔,而这样一块又一块的石头几乎满山都是。我顺着这些石头往上望,果然和我想象中的一样高大雄伟。厚厚的青苔一直往上蔓延,褐色的山体在青色的衬托下更显得灵动。我仰着头望那高耸入云的黄山,在一层朦胧的云雾包裹之上隐隐约约还能看见威严肃目的褐色。在这样一千多米高的山前,我瞬间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很快我们就顺着人群坐上了缆车,几条粗粗的钢绳吊着一台小巧的缆车,就这样从山脚缓缓离开地面,缆车要快到目的地时,我们所处的高度已经超过了我刚才在山脚下看到的云雾,悄悄的探出头往下望,在我们脚下的景致早已不是地面的景物了,而一片幽深,白茫茫,神秘,完全看不到半点物体。厚厚的云雾在山腰自由的漂浮着,随心所欲。一会儿有几丝重叠在一起形成一条柔顺的丝带,一会儿有几缕附在山边的小植物上,一会儿多数云雾被风吹来,使空中露出一小片幽深,迷蒙的黑那样白中带有黑,充满了神秘,令人经不住想拨开云雾,一探究竟。

  下了缆车,我们只能步行上山顶了。山路很窄也很陡,而一路上只有一条手指粗的铁链宫给登山者们。我们到之前刚好下过场雨,窄窄的山路上带过了许多湿漉漉的泥土,使本来就不平的台阶更加湿滑泥泞,拉着铁链扶着身边的石头,双脚稳稳地踩过好几下后,才小心谨慎的.,跟前一个人走着。除了可以靠的山体之外,黄山的一切都特别的飘渺无感,我转头眺望远处,同样陡峭的山峰,感觉离它很近。可是当我的手在空中挥了几下,想要抓住些什么的时候,却发现它离我有多么远。除了微湿的空气,我什么也感觉不到,仿佛在我面前那样隽美雄伟的景象只是,一张场景布一样,转眼间就会消失不见。而我自己也可能只是在,做一场飘渺的梦而已。

  再次抬头仰望那高耸入云的顶峰,我默不作声的继续往上爬着,因为我知道我早晚会登顶的。

黄山之行作文2

  今天,我永远也不会忘怀,因为,今天我来到了拥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的黄山,早就听说黄山集所有名山之长处,今天,我算是亲自领略了黄山秀丽,峻峭的美丽风光。

  早晨,我3点30分就迫不及待得起了床,坐上车子来到了黄山的南大门,刚进黄山风景区,我便看到了黄山在夜幕笼罩下的雄伟身姿,正当我陶醉在其中时,妈妈说:“儿子,快过来,先买票,有的是时间看黄山。”过了一会儿,我便坐上了通往山上的索道,这时黄山日出已经开始了,我看见了黄山上泛滥着金光,太阳将现在微薄的阳光肆无忌惮的射向了黄山,现在我们大约在300米处,黄山已经令人感到很雄壮,索道停住了我来到了黄山的半山腰,现在我往整个黄山风景区看已经看到了云海,在天空中白白的一片,露出了几座高高的山头,一望无际,海天一色,令人浩气长舒。

  山上果然很冷,刚上山我的手指就变成了胡萝卜头,僵硬了。接下来,我们便一直开始攀山,首先影响最深的景点是光明顶上了光明顶,边上就是悬崖峭壁,没有护栏,我看了一下便心惊肉跳,两腿发虚,我小心翼翼的来到了悬崖边上,看到了万丈深渊边上是光滑的,一不小心就会坠落山涧而粉身碎骨我鼓足了勇气,来到了离悬崖不到1米的地方往前看,我想练练自己的胆量,就在这时,咔嚓一声,我这“壮举”便被定格在照片之中,我看了一下周围的`人,吓了一跳,边上有一个比我还小的小男孩来到了离悬崖只有小块石头之隔不到50平方厘米的平地上作出令人惊讶的金鸡独立的动作,周围的人无一例外的为这个小孩子抹了一把冷汗,但是,小男孩却一点也不担心,摆出各种姿势让爸爸妈妈拍照片。

  玩好了光明顶我们想大峡谷进发在到大峡谷之前要走一段山路走了约10分钟后看到了大峡谷,两山之间有一条约有300米宽,深约200多米,边上是大约90的笔直悬崖,看了一眼,我便双脚发虚峭壁上几乎没有树,黄色的一片,我继续往前走,突然发现有阶梯,很陡,边上就是悬崖,没有护栏我顿时吓了一跳,简直不敢走下去,经过了不断给自己打气终于往下走去,我一路上心惊胆颤,直到来到了下面我才悬着的心才放来,接下来我便不敢往前走便只能往回走。

  玩好后我和和我一起来的人坐上了索道,踏上了回家之路……

黄山之行作文3

  终于盼到国庆长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随爸爸来到了被人称为“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旅游。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有72座山峰。自古以来都是旅游胜地。徐霞客曾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说明黄山拥有五岳的所有美,它有奇松,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天下。

  这次,我决定壮壮胆,登上黄山最高峰,莲花峰!远远地我就望见那耸立天外的山峰,云雾缭绕,令我心惊胆颤。顺着一节节陡峭的台阶,喘着粗气的我终于站在了最顶峰。俯视山下,美不胜收!

  尤其是那怪石,有趣极了。就说妙笔生花吧,瞧!在那座山峰上有块高耸的巨石,笔直的身躯多像一支毛笔,在书写天地之精华。在“毛笔”的上方长出了一棵奇松,枝叶茂密,像一朵盛开的花。怎么看都像毛笔开花了,所以叫妙笔生花。黄山的怪石还有许多:狮子抢球、天狗望月、仙人指路、猴子观海等。数也数不完。

  “滴答,滴答—”黄山上下起了小雨,风轻轻地吹着,带来了云和雾。云雾“霸占”了天、地、黄山,白茫茫的'一片。有时又像和我玩捉迷藏,一会儿把我隐藏起来,让周边的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一会儿又把握现出,好让我看看风景。黄山的云雾是有脾气的,看,她这会儿玩得挺开心的。所以像轻柔如绢的小溪,缓慢地流淌,我似乎还听到了“叮咚”的流水声呢!风小心翼翼地吹着,“小溪”也小心翼翼地流着。有时就待在岩石上不动了,风姐姐好言相劝,它才肯迈出一小步。风也会着急,看着云雾就待在行人旁边,挡住了行人的视线,便使劲“呼呼”吹。这时的云雾像汹涌澎湃的大海,一个浪接着一个浪,毫不停息地翻滚而来。拍打着奇松、怪石,涌动在黄山里。真是印证了那句话:低头看路,抬头看雾啊!

  太阳慢慢西下,白云天空都泛起了红晕,我已彻底陶醉在这美景中了。

黄山之行作文4

  五一的时候我就想来黄山的,可是因为价格实在是太离谱就放弃了。所以放假就和一哥们儿过来了,12号晚上到的,住在一个特洋气的旅馆里,70一个标间有电脑而且挺干净的,老板也热情。然后就开始悲剧了,第二天跟团去黄山刚到门口就开始下雨,本来觉得没什么的,别有一番风味嘛,但上山后我就再没这么想过了。

  先说说很刺激的黄山的缆车,由于天气原因那天缆车在上升途中停了三次,让我十分的不淡定,又打雷又闪电的,风还吹的`缆车在峭壁边一晃一晃的,我想无论什么人也无法淡定了。然后一路还算顺利的来到迎客松,在这疯狂的照像,然后找了个能避雨的地方啃了几片饼干继续上路。

  之后是最无助的一段路了,由于暴雨来袭我们两个和团队走散了,我们两个只能独自往目的地走去,在大风加暴雨的情况在我们的雨衣已经没有任何作用,雨伞也不敢打,因为雨伞随时可能变成降落伞,全身就这样彻底的湿透了。然后在走了很久以后发现周围荒芜人烟的,发现我们俩走错了,由于打雷为了不成避雷针又不能打电话问导游,这下真悲剧了......只能原路返回了,在途中遇见两个棒子,经过半天的肢体交流终于知道了正确的方向,然后又是在雨中寻寻觅觅终于来到了住处,16个人一间的地下室关键是没有洗澡的,只能靠体温把衣服"烘干"。由于山上物价是在太夸张,一份盒饭55,这是最便宜的拉,所以一天我们俩就吃了一盒方便面,晚上在饥寒交迫中都不知道怎么睡去的.....

  第二天由于继续下雨的原因我们索性不玩了,睡到9点起来慢慢的下山。晚上回到黄山市区吃了两天以来最爽的一顿饭,之后去它的老街逛了逛,还行吧。我们坐三轮车去的步行街,骑车的老大爷特热情的给我们介绍这介绍那的,突然他转头用一种异样的表情看着我们说红灯区去不,我们俩瞬间被雷死......

  晚上回南京的火车还晚点了50分钟,哎,悲剧之行有个悲剧的结局,我已经很淡定了......黄山就这样吧,希望下一站上海不要再这么悲剧了......

黄山之行作文5

  今天,我要和妈妈去黄山旅游,因为我期中考试考得非常优异,所以妈妈答应带我去黄山旅游。这次黄山之行是我盼望很久的旅行,我特别想亲眼看看书中所写的奇松、怪石、云海。

  这次与我们同行的还有尚阿姨和炫哥哥,我们四人开一辆车,一直开了6个小时,终于到达了黄山脚。我们背上行李换成了景交车,又坐上了缆车上山。在缆车上,我看到了满山的奇怪的松树,怎么奇怪一下子也说不出来。过了一会儿,我们就到达了第一个景点——迎客松。这棵迎客松长得也很奇怪,只有一边的树枝长得特别的茂盛,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它是向着太阳的方向生长,所以它才长成这个样子,它好像是向上山的游客招手,欢迎大家的到来,所以才叫这个名字。

  我转身看见了一个指示牌,上面写着“天都峰”,这是不是课文中写到金鸡叫天都呢?然后我叫上炫宇哥哥和妈妈,就一起出发去看天都峰,我们走了好多好多的路,终于看到了天都峰,旁边还有一个牌子,牌子上面写着,天都峰共有1600多米。天都峰在我们面前显得非常的高大,非常的壮观!在天都峰的`对面还有一座山峰,长得很像一只大公鸡,它对着天都峰,这一定就是金鸡叫天都了。

  我们回酒店的路上,还看见了美丽的云海,就像一大片棉花糖一样,漫山遍野的棉花糖都在我们的脚下,我好想尝一尝是不是甜的。我们还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就回到了酒店。

  第二天一觉醒来,妈妈和阿姨已经看日出回来了,我和炫宇哥哥都没有看到,真的有点遗憾!不过没有关系,因为妈妈说黄山的景点还有很多很多,尤其是飞来石给我的印象特别深。这块石头很特别,它正面叫飞来石,反面叫仙桃石,这块石头在红楼梦里面也出现过。妈妈还帮我在飞来石的旁边朗读《黄山奇石》拍成了抖音,真是太有意思了。

  这次去黄山之行,我看到了奇松、怪石,还尝到了徽菜,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我希望以后每年的寒假都能跟妈妈一起出去旅游。

黄山之行作文6

  “久违的黄山,我来了!”这是我在山脚时内心深处高声呼喊着的。

  少顷,一行8人上云谷索道,开启此次“重回黄山之旅”。因妹妹是第一次坐缆车,故十分害怕,她看着一辆辆缆车被缆绳送入云端,消失不见,脚瑟瑟发抖,而我的'心情正好与她相反,尤为激动,因缆车不仅不可怕,还可以随时观赏与我们近在咫尺的美景。

  缆车冲破云霄,飞天而起。坐于缆车之内,妹双目忽睁忽闭,少顷,目渐适,口开半晌而不闭也,曰:“原为黄山为地狱也,但竟是天堂也!”但见舱外风景秀丽,景色迷人,云山,雾海,云在山中,山在雾中,雾在人中,人在仙境中,何等壮哉!

  缆车一路而上,忽见悬崖峭壁,忽见嶙峋怪石,忽见龙舞银蛇,忽见艳阳高照,又见苍松翠柏,还见云海雾凇。云海雾凇乃黄山四奇之一,实属罕见。云海顾名思义,从缆车内向外望去,仍可观其似海般的汹涌澎湃,云花飞溅,与海中波浪别无二样。

  电光火石之间,缆车已至终点,心动旧念,黄山已与昨日天差地别了。黄山游记之正传“此乃远古仙山也,云散后,可见其巍峨挺拔,高耸入云;若立山尖之上,可见其宏大雄伟;观雾凇,可见其银装素裹。”甲午年,丙寅月,已酉日。吾于黄山之上感叹道。

  莲花峰乃黄山第一高峰,高达1460余米,其上有最著名的迎客松,以及黄山四大奇观之一的怪石。怪石乃四奇之首,观一石,这人说是龟,那人谓之兔,这人曰是狼,那人曰是蛇,真是千变万化。特别是“龟蛇二将把天门”与“仙人指路”。在龟蛇二将把天门这里时,龟倒是认得,而蛇头却似狗头,狗头椭圆有耳,蛇头三角无耳,此乃分辨之关键也。

  “仙人指路”则更为古怪,正面观似手机,侧看则像旗杆,真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黄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松四季常绿,黄山气候使其成为了松之盛地,黄山松不需即广阔又肥沃之土壤,于石缝之中求生存,黄山松形体多样,变化甚多,有的好似驼背老人,有的宛如年轻小伙,有的则像渔夫。

  观天地之精华,看天穹之甘露,此行吾收获颇丰。

黄山之行作文7

  暑假里,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有“人间仙境”的美誉。我们在黄山脚下订了酒店休息。下午,爸爸开着车带着我和妈妈去翡翠谷。翡翠谷又称情人谷走上台阶迎门一块石碑,上面刻有许多著名书法家所写的各种字体的“爱”字大家都称“百爱图”。

  不久,便来到了情人桥。桥上有许多小锁,密密麻麻满桥都是。当地人称这锁是连心锁。再向里走山涧边有一个巨大的“爱”字横卧在地面,我和妈妈在这块大石头前拍了许多照片。情人谷内有桃苑,红桦泽等满目青山绿树,真是世外桃源。第二天,大概是兴奋的缘故我很早就起床了,吃完早饭我们坐车经过一段弯弯曲曲有惊无险的山路,终于来到了缆车点。在缆车点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坐上缆车看到了峭壁间,悬崖上到处都是绿幽幽的松树,有畏高症的爸爸紧紧抓着我和妈妈的手,紧闭双眼怎么都不敢看周围美丽的风景。八分钟后,缆车把我们送到了北大门,真正的考验开始了。起先大家都觉得很轻松,半小时后,已经有人走一会儿歇一会儿,身旁时时有挑夫走过,导游时不时提醒我们“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不一会儿妈妈已经慢慢地落在了后面,脸上的表情已经像哭一样嘴上说着“走不动了”,其实这时我也很累,但是心里一直在跟自己说“坚持,坚持”。到达莲花峰时,所有人的体力都是透支的`,莲花峰是黄山的最高峰海拔有1800多米。远看像一朵盛开的莲花上面有“光明顶”,在莲花峰上云雾缭绕我-和妈妈拍下了许多照片。我这个爸爸由于畏高症的缘故像老人一样,由我和妈妈扶着拍了一张照片。下午,我们的目的地是“迎客松”,由于是下山路,所以比上午轻松多了,在经过只有一个人可以通过的一条险路时,爸爸实在是耐不住了,问导游还有没有其它路了,导游说“有”刚看到爸爸眼里的希望,导游又说:“就是原路返回”爸爸差点晕过去。下午四点左右,我们一行来到了“迎客松”,在大家争着拍照留念时,导游说:“惟有这满山遍野的松树才是黄山真正的精灵,才是黄山的灵魂所在”。傍晚,拖着筋疲力尽的身体回到了酒店,扑倒在床上,马上进入了梦乡,在梦里我仿佛看见松树向我招手,也看到挑夫已挑起重担继续赶路,稳健的脚步几乎让我看 不出疲惫。

【黄山之行作文】相关文章:

黄山之行作文02-06

黄山之行作文03-19

(精华)黄山之行作文11-18

(推荐)黄山之行作文11-18

黄山之行作文(优)11-10

黄山之行作文【通用】11-11

(热门)黄山之行作文10-20

【精品】黄山之行作文10-27

(优秀)黄山之行作文11-20

黄山之行作文[荐]10-21